首页 / 正文

沈不害传

沈不害字孝和,吴兴武康人。祖父沈总,任齐尚书祠部郎。父亲沈懿,任梁邵陵王参军。

沈不害幼年丧父,但立志好学。十四岁时,征召补为国子生,考中明经。历任梁太学博士,调任庐陵王府刑狱参军,长沙王府谘议,兼汝南令。天嘉初年,任衡陽王府中记室参军,兼嘉德殿学士。从梁代丧乱以来,到这时国学未立,沈不害上书说:

臣听说立人建国,没有比尊重儒学更重要的,成俗化民,必定要推崇教学。因此学校之事,兴盛于三代,太学之业,发达于两京。由于敦厚之源已远去,浮薄之风已炽盛,物欲对人的诱惑没有穷尽,人对利欲的追求没有节制,因此设立并传留规范,开启心灵,就好比为布帛着上蓝色,又如雕琢玉石,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等级的人和睦相处,卑尊有序,忠孝之理得以弘扬,群臣之道得以坚固。执守礼制自己捍卫自己,鲁公所以很难被侮辱,歌曲和乐声已稀,郑伯于是提前逃亡,干戚舞而有苗至,泮宫修成而淮夷驯服,长想洙、泗的淳风,载怀淹、稷的盛大,于国于家,没有不崇尚的。

梁太清末年,礼数之钟闭塞脱落,戎狄外侵,邪恶内迫,早晨听到鼓鼙之声,晚上看到烽火。洪儒硕学,分解离散者超过活埋之同辈,《五典》、《九丘》,湮灭者超过车子的帷幔和顶盖。成均从这以后衰落,瞽宗至此不修,褒成之祠没有陈列祭品,入学的释菜之礼没有与祭礼相称的,歌颂之声空寂,竟然超过十二年。后生深好笃信,却不见老师的面,年老学者深入研究,也只是徒然增添废止讲学之叹。

陛下继承统治之位,受天命治国,学说泽润宇内,恩威施予天下,污浊之水得以澄清,沉秽之气得以分明,一派生机勃勃,众民通达顺畅。应当弘扬传统,重振礼乐,建立学校,整理出古籍范本,陈于儒宫;选择公卿之嫡子,都入其中就读,助教博士,早晚讲习,使肩扛雨伞背负书籍之人,比比皆是,着装之儒生,济济成林。如此研习不停,诵《诗》读《礼》之声不断,只需一年的时间,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三年的时间,儒生就足够用了。如果这样,就必定是人才出众,学盖九州,显扬朝廷,光大国家,博学者入仕登朝,凭借才学辅政,为官从政,有经学专业以治身,豪华车驾列庭,贵官之服遍地。

以往帝王太子之贵,还与国子谈论,到了汉代太子,这一礼节仍保持不衰,到了两晋,这种事情更加兴盛,由此可见师道尊严之一斑。皇太子上天赋予,生而知之,无须明白告之,仍应隐居匿迹,卧伏聚集,潜心于经书,求教学业,祭奠前师,敬奉旧典。往日阙里之堂,水尚出仕者自己开辟,旧宅之内,管弦乐器奏出悠扬之乐,前代圣人之功业,应深深地引以为明鉴。何况又江表无忧,海外齐一,怎么能不开创宏大谋略,弘扬硕学?宁可使玄教儒风不在圣世兴起,盛德大业,始终郁结在尧的时代?臣才疏学浅,一介小生,言词没有仔细推敲,轻献无见之妄言,谨添惧怕之警。

诏答曰:“省表闻之。自从旧章废弛以来,精微之言快要绝迹,朕继承大业,日日想着使条理分明,政学有序,但战争未停,军国草创,常常担心前朝令典,一朝泯灭。卿才思广被,文理切中时弊,讲求大体,热心于名教,允朝外详议,依照执行。”沈不害又上表请求改定乐章,皇帝诏令他制定出三朝乐歌八首,共二十八曲,流行于乐府。

太建五年(564),任赣令。入朝任尚书仪曹郎,升任国子博士,兼羽林监,诏令他整治五礼,执掌策文谥议。太建年间,任仁武南康嗣王府长史,兼管丹陽郡事务。调任员外散骑常侍、光禄卿。不久任戎昭将军、明威武陵王长史,兼管吴兴郡事务。不久入朝任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十二年(580)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沈不害研究经术,善于写文章,虽然博通典籍,但家中没有图书。每每写文章,挥笔而就,不曾查阅典籍。仆射汝南周弘正常称赞他说:“沈生可谓是圣人啊!”著有《五礼仪》一百卷,《文集》十四卷。

其子沈志道,字崇基,年轻时就很有名气。初任扬州主簿,不久兼文林著士,历任安东新蔡王记室参军。祯明三年(589)入隋。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杨仲良
  卷中·李肇
  卷三 天启七年丁卯八月至十二月·计六奇
  卷第一百一十二·胡三省
  法喜志目錄·夏树芳
   附录:再谈老舍之死·老舍
  卷之九百三十八·佚名
  卷三十二·郝经
  第九卷 建置沿革·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纪昀
  八 学俄文·周作人
  卷八十三·阿桂
  卷十一 规取陇蜀·李有棠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都察院·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寄感集·钱德苍

    倪元镇避乱诗 久客怀归思惘然,松间茅屋女萝牵。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孤蒲夜雨船。 鸿雪无端迷雪渚,鹤情何日到芝田?他乡空有还乡梦,绿树年年叫杜鹃。

  • 远山堂曲品校勘记·祁彪佳

    本编所重印的《远山堂曲品》,以明远山堂蓝格残稿本作底本;序文及凡例,据《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本补入。原稿可能还不是定稿,因此还有一些错字,未及教改。剧名、人名,援例不在这里订正,仅将评语中所已代改及拟改各字,并存在

  • 卷二百八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八 刘崧 门有车马客 门有车马客光彩一何都谓从天上来意气倾万夫银鞍耀流星丹毂夹华月白马骄且驰浮云递明灭鸣鞘赴咸阳执

  • 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房玄龄

    永和三年,季龙亲耕藉田于其桑梓苑,其妻杜氏祠先蚕于近郊,遂如襄国谒勒墓。 以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并、司州兵二余人为麻秋等后继。张重华将宋秦等率户二万来降。河湟间氐羌十余万落与张璩相首尾,麻秋惮之,不进。重华金

  • 第六十回 因祸为福仲卿得官 寓正于谐东方善辩·蔡东藩

      却说卫子夫怀妊在身,被陈皇后察觉,恚恨异常,立即往见武帝,与他争论。武帝却不肯再让,反责陈后无子,不能不另幸卫氏,求育麟儿。陈皇后无词可驳,愤愤退去。一面出金求医,屡服宜男的药品,一面多方设计,欲害新进的歌姬。老天不

  • 第二十三回 杀董璋乱兵卖主 宠从荣骄子弄兵·蔡东藩

      却说孟知祥据有西川,得进奉官苏愿归报,已知朝廷有意诏谕,且闻在京家属,均得无恙,乃遣使往告董璋,欲约他同上谢表。璋勃然道:“孟公家属皆存,原可归附,我子孙已经被戮,还谢他甚么?”遂将来使斥归。知祥再三遣使,往说董璋,略言

  • 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蔡东藩

      却说南汉主刘鋹,被宋军擒住,押送汴都。太祖御崇德门,亲受汉俘,当即宣谕责鋹。鋹此时反不慌不忙,向前叩首道:“臣年十六僭位,龚澄枢、李托等,俱先考旧人,每事统由他作主,臣不得自专。所以臣在国时,澄枢等是国主,臣实似臣子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七·张岱

    堵胤锡、何腾蛟列传堵胤锡何腾蛟·堵胤锡,号牧游;南直无锡籍,宜兴人。崇祯癸酉乡荐,丁丑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胤锡性放达,入纠纷不夺,负胆走人缓急。常尽发本部积弊,碍堂上官,勿忌也。移榷北新关,时流寇充斥,意勇剿挞,遂以榷余

  • 风俗纪·张瀚

    语云:“相沿为风,相染成俗。”古天子巡狩则观风问俗,所系良重矣。第习俗相沿久远,愚民渐染既深,自非豪杰之士,卓然自信,安能变而更之?今两都,若神京侈靡极矣,金陵值太祖更始,犹有俭朴之遗。至于诸省会,余所历览,率质陋无华,甚至纤啬

  • 江智渊传·沈约

    江智渊,济陽考城人。湘州刺史江夷的侄子。父亲僧安任太子中庶子。智渊始任著作郎、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刘诞的后军参军。叔父江夷有盛名,江夷的儿子江湛又有美誉,父子都显贵发达。而智渊的父亲

  • 卷第五·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五〈起和銅三年正月、盡五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天津御代豊國成姫天皇〈元明天皇第■三〉三年春正月壬子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隼人蝦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七·吴楚材

    东汉纪孝献皇帝纲 乙未,二十年,春正月,立贵人曹氏为皇后。纲 夏五月,刘备、孙权分荆州,备使关羽守江陵;权使鲁肃屯陆口。目 初,刘备在荆州,周瑜、甘宁等数劝孙权取蜀。权遣使谓备,备报曰:&ldquo;备与刘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

  • 第38章·老子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1)。上德无为,而无以为(2)。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4)。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5)。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 太虚法师在欧洲·太虚

    本报──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去年曾刊有佛学专号,这佛学专号,原是佛教哲学家太虚法师在叻时的产物。照此说来,这位佛学家与此报和南洋的侨胞们,都有很亲切的关系。现在太虚游欧,先到英、法,刻已来比。本月休战纪念日晚,记者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一(并序)·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叙曰。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癸酉。正月一日辰时。于荐福寺道场内。金刚三藏与僧慧超。授大乘瑜伽金刚五顶五智尊千臂千手千钵千佛释迦曼殊室利菩萨秘密菩提三摩地法教。遂于

  • 天台菩萨戒疏中·明旷

    天台沙门明旷删补次明四十八轻。简异十重故得轻名。非无过累故名为垢。于中为三。初结前生后。次别释。三总结。初如文。次释为五。初三十为三。次二九为二。初十又二。初释。次结劝指广。初释为十。初不敬师长戒。菩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三·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畜生女句者,龙女、迦留罗女、一切畜生女,悉不得捉,捉者突吉罗。度桥句者,或板或竹或木一切桥,比丘与女人共度桥,比丘以欲心动桥,桥动不动突吉罗。树句者,若女人上树或大小树,比丘以欲心动树突吉罗;船

  •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佚名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佛在如来神力所持之处,普贤大众之所围绕。有十大菩萨,各与眷属忽集。众问普贤,此诸菩萨从何国来?普贤令其入定观察,竟不能知。三番请问,普贤示以观察之法,乃见皆在如来身中广大国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