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四

列传

金 【二十二】

○金二十二

博索

  持嘉喀齐喀

  图克坦乌登

实嘉纽勒欢

富察官努

博索

持嘉喀齐喀

图克坦乌登

实嘉纽勒欢

富察官努

△博索

博索一名承裔末帝承麟兄也兴定元年为元帅左都监行帅府事于凤翔是年诏陕西行省伐宋出盐井屡败宋兵遂拔西和州克成州

夷其险而还三年破虎头关遂取兴元及洋州宣宗大悦进博索官一阶时朝议以兰州当西夏冲久为敌据将遣博索复之博索奏曰臣近入

宋境经涉险阻数千里士马疲弊未得少休而欲重为是举甚非计也不若息兵养士以备从之未几权参知政事行省平凉四年夏兵三万由

高峯岭入寇定西州环城为栅博索遣乌库哩长寿等出战大败之先是夏兵数十万分寇龛谷鄜延大通诸城帝召博索等授以方畧命发兵

袭其浮桥遂趋西凉别遣将取大通城畧夏地博索驰至临洮遣总管钮祜禄古尔锦积石州刺史图克坦牙武各摄帅职率兵西入攻大通克

之因招来被胁僧俗人皆按堵如故二年冬哀宗即位边事益急正大五年拜平章政事博索居西陲几十年当宋夏之交虽颇立征效皆出诸

将方本恇怯无能性复贪鄙及为相博愎尤甚尝恶堂食不适口以家膳自随国家颠覆初不恤也九年正月诸军败绩于三峯山元兵长驱趋

汴令史杨居仁请乘其远至击之博索不从乃遣完颜莽伊苏等部民万人开短堤决河水以固京城功未毕而骑兵奄至莽伊苏等皆被害丁

壮无得反者初元兵破卫州宣宗南迁移州治于宜村渡筑新城于河北岸去河不数步惟北面受敌而以石包之岁屯重兵于此元兵屡至不

能近至是弃之随为元兵所据三月京城被攻大臣分守四面博索主西南受攻最急楼橹垂就辄摧传令取竹为护帘大索竟无所得博索怒

欲斩之员外郎张衮附所司耳语所司怀金三百两径往赂博索家僮果得之己而兵退朝廷议罢之博索不自安乃谓令中元好问曰我妨贤

路久矣为我撰乞致仕表时己遣使持诏至其第令致仕既废军士恨其不战误国扬言欲杀之博索惧一夕数迁十月复起博索为平章政事

画出京计十二月车驾至黄陵冈博索奏曰圣体不便鞍马且不可令元兵知帝所在今司驻归德臣等率降将往东平俟诸军到可一鼓而下

帝以为然时帝己遣官努将三百骑探沤麻冈未还帝将御船赐博索剑得便宜从事决东平之策明年正月朔归德守臣以粮来饷遂就其舟

以济命博索攻卫州诸将皆听节度萨布谓帝曰北行议己决不可中变帝曰丞相当与平章和同完颜仲德持御马衔苦谏曰存亡在此一举

卫州决不可攻帝麾之曰参政不知博索发自蒲城迁延八日始至卫猝无攻具及闻元兵济自张家渡遂班师元兵踵其后战于白公庙败绩

博索等弃军遁 【按宋史纪事本末云博索往卫州纵军四掠哭声满野所过邱墟公私皇皇人情始叛故卫州坚守而蒙古之追无一援者

以至于败】 车驾还次蒲城东三十里博索至仓皇言于帝曰今军己溃元兵近在堤外请圣主幸归德帝遂登舟时夜己四更矣狼狈入归德

博索收溃兵大桥惧不敢入帝遣护卫迎之既至并其子下狱诸都尉司军以博索不战而退发愤出怨言帝乃暴其罪囚之七日饿死博索目

不知书奸黠有余簿书政事闻之即解善谈议接人则煦煦然好货殖能捭阖中人王心遂浸渍以取将相既富贵起第于汴之西城规模拟宫

掖婢妾百数皆衣金缕奴隶月廪与列将等犹以为未足帝尝遣中使责之曰卿汲汲于此将无北归意耶博索终不悛以及于祸

△持嘉喀齐喀

持嘉喀齐喀性刚愎好自用朝廷以才干任之宣宗时累迁兰州刺史提控军马贞佑四年夏人围定西辇致攻具将取其城喀齐喀及杨

噶拉等率兵鏖战走之兴定元年授同知临洮府事陕西行省奉诏伐宋喀齐喀骑来远寨以张声势二年宋兵侵临洮喀齐喀击走之三年迁

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事于巩州四年夏人犯边喀齐喀讨之与提控乌库哩世鲜都统王定等屡败夏兵于新泉城夏人攻巩州喀齐喀生擒

夏将讯知其谋饬兵严备俄而兵至搏战却之杀伤以万计夏人拔栅而去喀齐喀伏甲要地邀之复蹑其后斩首甚众以功遥授平西军节度

使元光元年元将蒙古布哈攻凤翔朝廷命喀齐喀将兵援之二年元兵及夏人步骑数十万围凤翔东自扶风岐山西连汧陇皆其营栅攻城

甚急喀齐喀尽力御之是岁升签枢密院事哀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权枢密副使正大八年邓州驰报元兵破饶峯关由金州东下院官同奏元

军冒万里之险厯二年之久方入武林劳苦己极为吾计者以兵屯睢郑昌武归德及京畿诸县以大将守洛阳潼关怀孟等处严兵备之京师

积精数百万斛令河南州郡坚壁清野彼深入之师欲攻不能欲战不得师老食尽不击自归矣帝太息曰敌至不能迎战徒自保何以为国乃

诏哈达布哈等屯军襄邓九年两省军溃于三峯山元兵进簿京师三月庚子议曹王出质元兵北行苏布特攻城既有纳质之请即云我受命

攻城但曹王出则退不然不罢也 【按绩纲目曰金主遣曹王额尔克为质请和苏布持闻之曰我受命攻城不知其它与本传语异】 癸卯

曹王出诣军前元兵并力进攻喀齐喀先以守凤翔自夸及其守西北隅其地受攻最急语言失措面无人色凡十六昼夜始罢攻喀齐喀以大

兵退议入贺诸相皆不欲独喀齐喀以守城为己功持论甚力权参政内族色埒曰城下之盟诸侯以为耻况以罢攻为可贺欤喀齐喀怒曰社

稷不亡帝后免难何为不喜会学士赵秉文不肯撰表议遂寝是月喀齐喀罢枢密有投匿名书于御路云副枢喀齐喀总帅萨哈参政恩楚皆

国贼朝廷不杀众军亦须杀之卫士以开萨哈饮药死恩楚称疾不出惟喀齐喀坦然若无事者帝亦无所问由是军国之事尽归喀齐喀矣是

【按天兴元年即正大九年也本传己书九年矣于此复纪天兴元年易涉蒙紊今改正】 七月 【归潜志作八月】 权参知政事色埒恒

山公武仙合军自汝州入援诏以喀齐喀为枢密使统京城军万五千应之八月驻于近郊候益兵乃进屯中牟古城凡三日闻色埒军溃即夜

弃辎重驰还言者谓喀齐喀始则抗命不出中则逼遛不进终则弃军先遁不斩无以谢天下帝贷其死免为庶人籍其家以赐军士会元将苏

布特遣人招之喀齐喀即治装欲行崔立邀饯于省赆以白金二百明日复诣省别立方对语适归德行省文书至传哀帝语谕曰卿朕老臣中

间虽废出未尝忘卿今崔立为变卿处旧人尚多若能反正与卿世袭公相立怒叱左右系之狱斩之

△图克坦乌登

图克坦乌登不知其所始累官中京留守招亡命千人号熊虎军剽掠南鄙宋人亦时时报复边民骚动乌登资性深刻而好设耳目凡诸

将官属下及民家细事令亲昵日报之务为不可欺天兴元年正月元兵入饶风移乌登行省阒乡以备潼关图克坦伯嘉为关陕总帅便宜行

事会召乌登入援遂与潼关总帅纳哈塔和硕秦蓝总帅完颜重喜高平都尉苗秀荡寇都尉珠嘉茂振武都尉张翼及虎威鹰扬葭州刘赵二

帅军十一万骑五千尽撤秦蓝诸隘备从虢入陕同华閺乡军粮数十万斛备关船二百余艘皆顺流木下闻元兵近粮皆不及载船悉空下复

尽起州民运灵宝硖石食粟游骑至杀掠不胜计又遣陕州观察副使穆延苏页以船往运潼关閺乡量行及灵宝北河夹滩会元将古鲁罕扎

攻义军张信侯三水寨不克苏页船至即降元兵得之遂破侯张初乌登发闵乡拜天赏军人白金三两将校有差又日造银器及兵幕牌印库

藏一空欲劫民财以资军苏哷谏之而止有李先生者谏曰元兵今在河南河北空虚可失取卫州出其不意彼必分兵北渡京师即得少宽相

公入援亦易为矣乌登大怒谓泄军机斩之遂行军士各以老幼自随商贾亦从迁避妇女皆嫁士卒竟亦有强娶夺者是日军出两东门不遵

洛阳路由州西南径入大山冰雪中诸帅皆叛去山路积雪昼日冻释泥淖及胫随军妇女弃掷幼稚哀号盈路至铁岭元兵绝其归路金兵己

数日不食困惫不支完颜重喜先降元军斩于马前郑倜劫苗英降英不从杀之携其首以降于是士卒大溃乌登和硕提数十骑走追骑擒得

杀之是役也荡寇鹰扬诸都尉及西安金鸡等军脱走者百才一二苏哷窜归有报图克坦伯嘉迎之陕州自军出日有逃还者伯嘉皆抚纳之

军稍振七月复召伯嘉入援以权西安军节度使阿布哈努色尔代之巩昌知府元帅完颜呼沙呼入陕州诏拜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事寻召呼

沙呼赴南阳留山寺又以努色尔权参知政事行省时赵伟为河解元帅屯金鸡堡军食尽屡白陕省无粮可给乃自往永宁劝喻伟颇为小民

所信往往献粮或导其发藏南县把陆军提控以伟横恣言于行省行省遣赵提控者权元帅守永宁元村寨伟还金鸡元兵己破元村寨伟攻

解州不能下密遣总领王茂入陕州乘夜召伟军入百渡河入城劫杀行省以下官属二十一人诬奏努色尔等谋反朝廷知其冤而莫敢诘就

授伟元帅左监军明年三月降于元伟之变绛州录事张升谓知识者曰我本小人受国家恩不能从反贼赴水死及图克坦伯嘉郑西之败闲

道入京为帝言铁岭败状于是籍重喜和硕乌登定赀暴乌登为罪首牓之通衢

△实嘉纽勒欢

实嘉纽勒欢本名实禄兴定三年为元帅右都监行平凉元帅府事上言镇戎赤沟川东西四十里地无险阻当夏人往来之冲明年春当

城镇戎彼必来挠乞征旁郡兵声言防护且令鄜巩各屯兵境上示进伐之势以掣其肘臣领平凉之众入攻其心腹则镇戎可城而彼亦不敢

来犯又所在官军多河北山西失业之人家属仰给县官每患不足镇戎肥沃平衍若授以荒田使耕且战则县官省费而食亦足矣其余边郡

亦宜一体措置帝嘉纳焉迁昌武军节度使又言商洛重地西控秦陕东接河南军务繁密宜选才干士为防御使摄帅职镇之旧来诸隘守御

官并从帅府辟置多其亲昵殖产营私当代又复保留为害最甚宜令枢密选举以革其弊又州之戍兵艰于馈运合依屯田以免转输又每年

防秋诸隘守者不过数十人余尽屯保安石门大荆洛南为应援相距远至百里仓瘁岂能征集宜近隘筑营徙见兵居之以待缓急又南边所

设巡检十员兵卒千人此乃平时以诘奸细者己有大军宜悉罢去朝廷畧施行之正大九年以行枢密院事守归德元将特默岱来攻提控张

定夜出斫营发数炮而还定平日好谈兵纽勒欢令自募一军使为提控小试而胜上下遂恃以为可用元军中有献决河之策者主将从之水

从西北而下至城西南入故濉水道城反以水为固围稍缓天兴二年帝至归德时城中止有马用一军七百人 【哀宗纪作二百八十余人

】 官努忠孝军四百五十人河北溃军至者皆纵遣之 【按宋史纪事本末云时随驾亲军及河北溃军渐集纽勒欢惧不能给乃遣令出城

及就粮于徐陈宿三州是纵遣官军致富察官努之变者纽勒欢也本传不载其谋谨识于此】 帝时召用计事而不及官努做官努有异心朝

廷知两人不协恐生变命宰相锡宴省中和解之用遂撤备官努乃以兵攻用杀之遂驱纽勒欢至言自车驾到上供不给汝罪何辞拥至其家

检出所有金具然后杀之即提兵入见言实嘉纽勒欢等反臣杀之矣帝不得己就赦其罪且暴纽勒欢之恶后其侄大安入蔡上言求湔雪帝

乃复其官

△富察官努

富察官努少尝为元兵所据后自拔归收充忠孝军万户月给甚优日与羣不逞博为有司所劾诏勿问伊喇布哈攻平阳官努请行论功

第一迁提控三峰山之败走襄阳说宋制使以取邓州自效己而知汴城罢攻复谋北归遣伊喇瑠格说邓帅聂赫称欲劫南军为北归计瑠格

以情告聂赫聂赫欲就瓮城中擒之官努知事泄乃缚忠孝军提控姬旺诈为唐州太守械送北行因得入汴或言其出入南北军行数千里不

慑智畧可取使权副都尉未几提军数百驰入元军猎骑中生挟一回纥而还又以军至黄陵几获镇州大将于是中外皆以为可用遂拜元帅

统马军天兴元年十二月从哀宗北渡平章博索率诸将战官努功居多及渡河朔惟官努一军号令明肃秋毫无犯明年正月帝王归德知府

实嘉纽勒欢以军众食寡请令河北溃军至者就粮徐宿陈三州亲卫军亦遣出城就食帝不得己从之乃召谕官努曰纽勒欢尽散卫兵卿当

小心是时惟官努忠孝军四百五十人马用军七百人留府中用本果毅都尉帝至归德始升为元帅又尝召之谋事而不及官努故官努始有

图用之志官努既总兵柄私与国用安谋欲邀帝幸海州不从又请北渡再图恢复纽勒欢沮之自是有异心矣帝窃忧之以马军总领赫舍哩

阿里哈内族锡馨阴察其动静二人知官努不能制反泄帝意官努遂杀马用纽勒欢遣都尉马实劫直长把纳绅于帝前帝掷剑于地曰且留

侍我实不敢迫而退凡杀朝官右丞蹊己下三百余人军将禁卫民庶死者三千郎中完颜呼喇勒都事冀禹锡赴水死 【按原史此下附冀

禹锡传令改作博传归忠义门此从删】 帝不得己赦其罪以为枢密副使权参知政事初官努之母为元兵所得至是帝命因其母请和官努

密与元将特默岱约欲劫帝以降特默岱信之还其母乃日往来讲议帝密令以金银牌与其来使勿令还营因知王家寺大将所在官官努画

斫营之策五月五日祭天阴备火枪战具率忠孝军四百五十人自南门登舟由东而北夜杀外提逻卒遂至王家寺四更接战初小却再进官

努以小船分军伍七十出栅外腹背攻之持火枪突入元军不能支即大溃溺水死者凡三千五百余人尽焚其栅而还遂拜官努参知政事兼

左副元帅兵既退官努入亳州留锡馨总其军帝御照碧堂无一人敢奏对者日自悲泣于是密谋诛官努再召之还谕以幸蔡事官努愤愤而

出帝决意诛之复召议事奉御钮祜禄温绰伏照碧堂门间官努进见从后刺其肋遂杀之忠孝军闻难皆擐甲帝亲抚慰以安反侧初官努尝

从内族色埒默过蔡知备御不及睢阳力争幸蔡议号于众曰敢言南迁者斩众以官努为无君讽帝早为计遂诛之后遣乌库哩布什如蔡还

言其城池兵粮果不足恃上巳在道无可柰何及蔡受兵始悔不用官努之言特诏尚书省月给其母妻粮俾无失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李延寿
  哀公问政第十七·王肃
  卷三十 端拱二年(己丑,989)·李焘
  卷二十三·王夫之
  元经原序·王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佚名
  通志卷三十六·郑樵
  郑板桥年谱·佚名
  董璋传·薛居正
  汪俊传·张廷玉
  差务例·佚名
  卷一百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之贤·唐圭璋

      据词中“中兴人杰”云云,之贤盖南宋初人。   满江红   人物英雄,更独抱、无双才气。年正壮,文章武略,尽曾留意。破胆欲凭胸内甲,清原宴启舟中誓。笑区区、燕雀不能知,青云志。   封侯貌,神人比。社下手,须荣试。况

  • 西昆詶唱集巻下·杨亿

    宋 杨亿 编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 杨亿緑髪郎潜不计年却寻丹灶味灵篇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晓案祗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钱惟演方瞳髩粉闱郎绛阙斋心奉紫皇徴士高懐云在岭骚人

  • 列传第五十四·刘昫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高仙芝,本高丽人也。父舍鸡,初从河西军,累劳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美姿容,善骑射,勇决骁果。少随父至安西,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年二十馀即拜将军,与父同班秩。事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未甚任

  • 第八十六回 受逆报吕纂被戕 据偏隅李暠独立·蔡东藩

      却说后凉主吕光,老病已剧,自知不起,乃立太子绍为天王,自称太上皇,命庶长子纂为太尉,纂弟弘为司徒,且力疾嘱绍道:“我之病势日增,恐将不济,三寇窥窬,指南凉北凉西秦。迭伺我隙,我死以后,汝宜使纂统六军,掌朝政。委重二兄,尚可保

  • ●卷二十六·赵翼

    ○岁币宋真宗与辽圣宗澶渊之盟,定岁币之数,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仁宗时,辽兴宗以求地为兵端,再与定盟,加岁币银、绢各十万两、匹。夏主元昊既纳款,赐岁币银、绢、茶、彩共二十五万五千。南渡后,高宗与金熙宗和议成,岁币银、绢

  • 卷之四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四卷 陆军·缪荃孙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张之洞秦练兵改用洋操折窃臣前因海氛粗定,愤兵事之不振,由锢习之太深,非认真仿照西法,急练劲旅,不足以为御侮之资,拟在江南练陆军万人,而以洋将管带操练。其经费在江南自借洋款项下拨用。于本年闰五

  • 史记集解卷八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嫺【史记音义曰音闲】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

  •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本文是一篇民族史传,记述了我国西南(包括今云南以及贵州、四川西部)地区在秦汉时代的许多部落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以及同汉王朝的关系,记述了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然于等抚定西南夷的

  • 读书续録卷三·薛瑄

    杨山曰人性上不容添一物此言当深翫大莫大于道观于海者难为水逰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物格是知逐事逐物各为一理知至是知万物万事通为一理知至乃知性知天也心静不存则放逸动不察则差错应事差错由心不专一太极者至极之理

  • 律吕阐微卷五·江永

    婺源江永撰稽古律理晦蚀已乆汉晋而后讹以讹其正论精义间见记子史者先儒或忽略而不信或误解而失真不知其所摈为瓦砾粃糠者正有金玉精凿存焉采而辑之不可多得也吕氏春秋古乐篇曰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

  • 达赖逝矣西藏将奈何·太虚

    ──二十三年一月作──达赖十三世,今阅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十一日申报,确已逝世矣。本社为卫藏佛教之护持计,华西边陲之保障计,不胜其哀敬之情!电中:‘遗嘱主维护佛教,勿使外国基督教或其他宗教乘几侵入以混乱西藏佛教之

  • 隱元禪師語錄序·隐元

    不慧默,仔細披閱,隱元禪師三會開堂語錄,出入始終黃蘗山者,什九應請福嚴龍泉者,不過什一。自前丁丑,以迄後辛卯結制解制,大開罏韝二十四番,多在黃蘗。至如運水擔柴搬磚弄瓦建殿,閱藏百堵俱興了。中天老人四十年法席種種未了之事

  • 复活·托尔斯泰

    长篇小说。写于1889—1899年。生在牛棚,三岁时母亲死后即成了地主“半养女、半家奴”的玛丝洛娃,刚长大成人就遭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的践踏遗弃,沦为娼妓,最后蒙冤进狱并被判刑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自私堕落的聂赫留

  • 龙角山记·佚名

    不题撰人。本书鲜见其他传本。集唐、宋、金关于龙角山庆唐观的铭、诏、记、文,多含老子传说。

  • 八洞天·徐述夔

    八卷。题“笔炼阁编述”,自序后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五色石主人即小说《五色石》作者笔炼阁主人,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当是清徐述夔别署。白话小说集,每卷演一个故事,共八个故事。目如次:第一卷《补南陔·收

  • 南游记旧·曾纡

    庆历中,贾昌朝镇北都,因奏韩魏公治恩、[异]〔冀〕河流,断赵征[侍]〔村〕冈势,不利国姓,致皇嗣未立。仁宗即日中批付侍御史知杂吴中复亟往按治,一日受内降至七封。中复固请对乃〔行〕。既对,以所授内降面乞尽付中书、门下行出

  • 自在王菩萨经·佚名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佛在给孤独园,与二万比丘,一万菩萨俱。自在王问自在法?佛答戒自在,五神通自在,阴智,性智,入智,因缘智,谛智,自在,无碍慧自在。及说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