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天启七年丁卯八月至十二月
信王登极(天启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封信王)
御讳由检,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十二月生,光宗第五子熹宗嫡弟,初封信王。天启六年,王年十七矣。魏忠贤欲封国以远之,劝熹宗命王出府成婚。六月,选中大兴县民周奎女,年十六岁,三月二十八日子时生,闰六月钦天监奏信王婚礼,择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搬移。十二月初十日午时尚冠。十六日纳征发册。二十二日安床。明年正月二十七日开面。二月初三卯时亲迎,即所娶殉节圣母也。丁卬八月十八日,熹宗疾笃,内谕奉圣夫人客氏,子侯国兴,拟封伯爵,即行具奏。十九日,魏忠贤与群臣议垂帘居摄,宰相施凤来曰: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忠贤不悦而罢。诸臣请信王入视疾。二十二日,熹宗病革。召王入谕,以当为尧舜之君,善事中宫,及委用忠贤。王逊谢而出。申时熹宗崩,首相施凤来、张立极、英国公张惟贤等具笺往信府劝进。忠贤结信藩旧监徐应元,遂自请王入。王心危甚,袖食物以入,群臣闻之,咸欲奔入。至殿门,宦者不纳。是夜王秉烛独坐。夜分,有阉携剑过,王佯取视,留置几上。许给以价,闻巡逻声,劳苦之。命左右给酒食,欢声如雷。二十四日丁巳,即皇帝位于中极殿,受百官朝贺。朝时天忽鸣,诏以明年戊辰改元崇祯。自洪武至帝,凡十有六君云。
客氏出宫 九月时圣衷渊穆,外廷观望,魏忠贤内不自安,因乞辞位,上不许。但命奉圣夫人客氏出外宅,初魏忠贤肆恶,如危中宫,害裕妃、成妃,用王体干,杀王安等,皆客氏成之也。客氏在宫中乘小轿,内官负之,俨然自视为熹庙八母之一。诞日,熹庙必临幸,升座劝饮,赏赉无算。往私宅,内侍王朝忠等数十人,着红前驱,乘舆至干清宫,亦不下。呼殿侍从之盛,不减圣驾。夜出灯炬簇拥,有如白昼。衣服鲜华,俨若神仙,到私宅升厅事,自管事至近侍挨次叩头,呼老祖太太千岁之声,喧阒震天。熹庙既崩,上命归私第,客氏五更衰服赴梓宫前,出一小函,用黄龙袱包裹,皆熹庙胎发痘痂,及累年剃发落齿指甲等,痛哭焚化而去。
陆万龄下狱
初熹宗时,监生陆万龄请祠魏忠贤于国学之傍,谓孔子作春秋,而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也。许之。或谓恐圣驾幸学不便乃已。至是,国子监司业朱三俊,劾监生陵万龄、曹代请祠魏忠贤国学罪,有旨下陆、曹于狱。魏忠贤惧,因乞止建祠。上优答之。前赐额如故。余俱罢止。时有监生张某欲上疏请忠贤与孔子并尊,入国学,称见子路击之。遽殂。一日,上见恶生李映日比忠贤为周公疏,即逮问。时江西某官犹不识时,务欲建隆德祠以颂忠贤功,忠贤大惧,即奏将造祠钱粮解充辽饷,上允之。
崔呈秀回籍
十月,上神明默操,宣州捷之,犹叙功加荫宁国公魏良卿、安平伯魏鹏,铁券成,犹命给之,既而杨维垣疏崔呈秀,借厂臣行私。乞正两观之诛,主事陆澄源亦参崔呈秀,夺情为安,忍于无亲。御史贾维春亦参崔呈秀,说事卖官,娶娼宣淫,但知有官,不知有母。三纲废弛,人禽不辨,方有旨令回籍守制。
钱元悫参魏忠贤(十月二十五日)
吏部主事钱元悫,疏参魏忠贤曰:称功颂德,遍于天下胜于王莽之妄行符命;列爵五等,畀于乳臭,胜于梁冀之一门五侯;遍列私人,分置要津,胜于王衍之狡兔三窟;舆金辇宝,藏积肃宁,胜于董卓之郿坞私藏;动辄称旨,钳制百僚,胜于赵高之指鹿为马;诛锄善类,元气伤残,胜于节甫之钩党迎众;阴养死士,陈兵自卫,胜于桓温之复壁置人;广开告讦,道路侧目,胜于则天朝之罗织忠良。种种罪恶,万剐不足以尽其辜,或念先朝遗奴,贷以不死,勒归私第。魏良卿等,速令解组归乡。以告讦获赏之张体干、夫头乘轿之张凌云、委官开棍之陈大用、长儿田尔耕、契友白太始、龚翼明等,或行诛戮,或行黜放,庶几朝廷肃清,海内允服。疏奏,上批该衙门知道。忠贤惧,其党吴淳夫、李夔龙、由吉、阮大铖、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杨寰凡挂弹章者,俱自除求罢,上咸准回籍。
钱嘉征参忠贤十大罪(十月二十六) 嘉兴县贡生钱嘉征,参魏忠圣十大罪。一曰并帝。群臣上疏,必归功厂臣,竟以忠贤上配先帝。二曰蔑后。罗织皇亲,几危中官。三曰弄兵。广招无籍,兴建内操。四曰无君。军国大事,一手障天。五曰克剥。新封三藩。不及福藩之一。忠贤封公,膏腴万顷。六曰无圣。敢以刀锯刑余,拟配俎豆。七日滥爵。公然袭上公之封,腼不知省。八曰滥冒武功。武臣出死力以捍圉,忠贤居樽俎以冒赏。九曰建生祠,一祠之建不下五万,岂士民之乐输。十曰通关节。干儿崔呈秀,孽子崔铎,贴出之文,复登贤书。种种叛逆,罄竹难书,万剐不尽。上颔之。魏忠贤不胜其愤。哭诉于上。上命内侍读疏,使跪听之。忠贤震恐丧魄应山一疏,珰罪大着,然罹惨祸以后,无敢有发其奸者矣,至是而元悫首参其罪,嘉征历暴其恶,使逆贤无逃躲处。真胆识双绝,可与大洪疏并垂千古(庚戌二月十九日用宾雨窗评)。
魏忠贤谪凤阳(十一月事)
逆贤知败,疏辞印务,上准闲住,遂夺司礼及厂印,发白虎殿守灵。后数日,疏辞公侯伯三爵,上准改,又疏缴进诰券田宅,着吏、户、工三部查收。礼科吴宏业、户部主事刘鼎卿、刑部员外史躬盛、御史安伸、龚萃肃、副史潘曾纮,纷纷上疏。或攻崔呈秀,田尔耕;或攻许显纯、倪文焕、阮大钺;或攻操江刘志选、兵侍潘汝祯等,俱干连魏逆云。此辈是鹰犬,忠贤是发纵,上俱不发票,将疏留中,密询宫府,查彼过恶,凡逼死贵人擅削成妃,甚至动摇中宫,事事有据,又参阅奏章,削夺大臣,黜逐言官,纵容校尉,到处拿人,监毙忠良无数。又分布心腹,掌握兵柄,结交文武,把持津要,假拿奸细,搜剔富户,追比官赃入己。又熹宗病笃,假传旨荫客氏,升大僚等,莫不是实。上震怒。批云:崔呈秀着九卿会勘,魏忠贤着内官刘应选、郑康升押发凤阳看守皇陵,籍其家。徐应元为忠贤分解。上骂曰:奴侪与奸臣相通,笞一百棍,发南京去。忠贤遂将珍宝四十辆、马千匹、壮士八百行,通政使杨绍震劾逆贤在途拥兵云云。乞早肆诸市朝。疏奏,上即传旨兵部云:朕临御以来,深思治理,乃有逆党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本当肆市,以雪象冤,姑从轻降发凤阳,岂巨恶不思自改,致将素畜亡命之徒,身带凶刃,环拥随护,势若叛然,朕心甚恶,着锦衣卫差的当官旗前去扭解,押赴彼处交割,其经过地方,着该抚按等官,多拨官兵,沿途护送,所有跟随群奸,即时擒拿具奏,毋得纵容遗患。若有疏虞,罪有所归,尔兵部马上差官星速传示各该衙门。钦此。
魏忠贤自缢 兵部闻旨,即差千户吴国安,前去扭解魏忠贤,至新店,距阜城县二十里,密得李永贞飞报,知不免,晚至县,宿尤克简家。时有京师白书生,作挂枝儿在外厢唱彻五更,形其昔时豪势,今日凄凉,言言讥刺,忠贤闻之,益凄闷,遂与李朝钦缢死。刘应选晨起见之大惧,与心腹至忠贤卧室,收取金宝,佯呼云:忠贤走矣。我去追耳,遂南驰。郑康升宿袁光灿家,惊起,报于县,申文上司,将车辆寄库,随人寄监,上籍其家,焚刑具,时珰势甚炽,外廷汹汹,虑有他变,上不动声色,神明独运,无一人之助,而诛逐元凶,再安社稷,天下翕然,诵圣智焉。予闻上始登极,问群臣曰:尧与舜孰贤?群臣对曰:尧善。上曰:不如舜,能诛四凶,意指魏阉也。
张瑞图回籍
十二月,法司追论魏忠贤等罪,上命磔忠贤尸于河间。一日,上至赃罚库,见逆贤珍宝。叹曰:天下脂膏,被奴刻剥殆尽,忽顾金字贺屏,乃次相张瑞图亲笔,上大怒,即着回籍。
诛崔呈秀 时崔呈秀在苏州,一闭目即见受刑诸臣,忽报会勘,知不免。与宠妾萧灵犀,痛饮自缢。五十七岁矣。灵犀亦伏剑死。家赀籍没,呈秀斩首。 樵史载呈:秀自缢在十月初四日,或奉旨斩于蓟州,在十二月也。钟秀弟凝秀,浙江总兵,子铎文,仅五篇即中。
姚士慎参田、许
大理寺卿姚士慎等,奏曰:田尔耕掌锦衣卫,许显纯掌镇抚司,逆贤草菅人命,皆出两人之手云云。上即着原藉监候处决,已而伏诛,籍其家,天下快之。李永贞斩,刘若愚长系。
掠死客氏 上命太监王文政,严讯客氏,得宫人任身者八人,盖其出入掖庭,多携侍媵,谋为吕不韦、李园故事也。上大怒,立命赴浣衣局掠死,子侯国兴等,俱伏诛。
闻香心动
上御便殿阅章奏,闻香心动,诘近侍何来,对以宫中旧方。上叱令毁之。勿复进,因太息曰:皇考、皇兄,皆为此误也。
附记:一夕上与词臣论治,更余未退,上忽起,命内监秉烛绕行,遍阅壁隅,寂无所见。上既不言,群臣复不敢请,已而遥见殿角火星微耀,立命毁壁入视,见一小珰,持香端坐于内,询之,乃魏逆所使也。以上勤于政事,故爇此香,使欲心顿起耳。上曰:吾方静摄,而心忽动,固疑有是。命去之。
上初立,魏逆进国色四人,欲不受,恐致疑,遂纳之入宫。遍索其体,虚无他物。止带端各佩香丸一粒,大如黍子,名迷魂香,一触之,魂即为之迷矣。上命勿进。
二事皆魏阉蛊惑君心之计,自古人主与贤士大夫接则闻正言,见正事,君德有成,一入深宫,即与妇寺相狎矣,既耽声色,朝臣日疏,内竖肆虐,往往由此。
赠谥诸臣
群臣奏曰:杨涟之死,为参逆贤二十四罪;缪昌期之死,为代杨涟删润本稿;万燝为劾忠贤;李应升为申救万燝,及阻忠贤陵工叙功;魏大中不肯与魏广微通谱;周顺昌为魏大中寄子,左光斗、袁化中、周朝瑞等俱不附逆;高攀高为劾崔呈秀;夏之令为奸细传孟春事,与贤忤;苏继欧因送饭杨涟,又与崔呈秀有隙;周起元为与织造大监,争论同知杨姜,因波及黄尊素受害。各官俱无辜屈死,遂各赠谥及云。 廷推六相 十一月,廷推阁员,以钱龙锡、杨景辰、来宗道、李标、周道登、刘鸿训为大学士,入阁办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萧明 萧祗 萧退 萧放 徐之才·李百药 列传第六十五·刘昫 卷四百五十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七·隐逸中·脱脱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张廷玉 卷七十八·志第四十五·柯劭忞 卷之一千九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七 邻交志下一·黄遵宪 卷四 鲁语上·左丘明 平定耿逆记·锁绿山人 梁武丁贵嫔传·李延寿 第二十一节 南北意大利之合并·梁启超 汉纪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司马光 卷一百三十五·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