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远山堂曲品校勘记

本编所重印的《远山堂曲品》,以明远山堂蓝格残稿本作底本;序文及凡例,据《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本补入。

原稿可能还不是定稿,因此还有一些错字,未及教改。剧名、人名,援例不在这里订正,仅将评语中所已代改及拟改各字,并存在的问题,分别注出。

〔一〕“三字”原缺。据下文文义,似当作“三”。

〔二〕“花筵赚”,原作“花门赚”。上文《花筵赚》原作《花门赚》,后改“门”为“筵”。此处当是未及改正。

〔三〕“琐屑”,原作“琑屑”,“琑”字当是误笔。

〔四〕原稿有一些曲目下面注有“存”字,恐系后人所注。

〔五〕“美姝”,原作“美妹”,误。

〔六〕“香”字原缺,据《鹣钗》传奇补。

〔七〕“钟情丽集”,原作“种情丽集”,误。

〔八〕“子”字原缺,加补。

〔九〕“元”,原作“文”,误、

〔十〕“吴曦”,原作“吴义”,误。

〔一一〕“王鈇”,原作“王铁”,误。

〔一二〕“购’,原作“构”。

〔一三〕据《舶载书目》有“新编神全■{艹敀}雷岳电执仇武穆阴抉东窗记”疑卽此剧。“阴抉”恐是“阴报”之讹。

〔一四〕“沿”,原作“浴”,误。

〔一五〕“绨袍”,原作“梯袍”,误。

〔一六〕“祎”,原作“伟”,误。

〔一七〕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云:“曲目三十一种,写在一张纸上,夹在《曲品》原书中间。[]这里都是《曲品》中未录之目。据凡例:“沈词隐他作入‘雅’,独四异以‘逸’称”,大抵卽是“雅品”的逸文。是否“雅品”全目都在这里,也很难说。凡例又一条说“高则诚之《琵琶》列‘妙’,莲池师之《琵琶》列‘雅’。”这里并无《琵琶》一目,则“雅品”亦非完璧。其说是。但题为“曲品逸文”,似未妥,今改题为“雅品残稿”。

[]按:此书现经重装,此页附在卷尾。

此叶原稿,字极小而更潦草,很难全部辨认。凡一时还未能认清的字,以□代之,这并不是原稿缺字。已辨而未敢确定的字,下加(?)号。

猜你喜欢
  徐瑞·唐圭璋
  王大烈·唐圭璋
  卷九·杨慎
  第七出 篾哄·李渔
  第三折·佚名
  第五本·杨景贤
  第二折·郑廷玉
  ●三槐书屋诗钞跋·金朝觐
  曹祠部集卷一·曹邺
  南宋襍事诗卷一·佚名
  卷一·佚名
  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淳煕稿卷十六·赵蕃
  日涉园集巻十·李彭
  第一出·徐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袁检阅士元(书林外集)·顾嗣立

    士元,字彦章,庆元鄞县人。德佑忠臣镛之孙,性至孝,父患背疽,吮之立愈。年几四十,未尝求仕。御史奥林以茂才荐,授县学教谕,调鄮山书院山长。危参政太朴荐为平江路学教授,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赴。筑城西别墅,种菊数百本,自号菊村学

  • 笑·林徽因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轻软如同花影,贝齿的闪光里躲。艳丽如同露珠,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朵朵的笑向散乱的挨

  • 卷五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九段成巳下【以下从二妙集补入】寿梦庵张信夫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至客前共坐林下石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人生天地间迅若驹过隙胡为就羁缚惴惴从物役

  •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穆宗·张廷玉

        ◎穆宗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也。母杜康妃。嘉靖十八年二月封裕王,与庄敬太子、景恭王同日受册。已而庄敬薨,世宗以王长且贤,继序已定,而中外危疑,屡有言者,乃令

  • 第二十七回 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勣灭高丽·蔡东藩

      却说铁勒诸部归唐后,相安无事,约有数年,至龙朔纪元,回纥部酋比粟,始纠合仆骨同罗两部众,前来犯边。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及燕然都护刘审礼为副,鸿胪卿萧嗣业,为仙萼道行军总管,右

  • 通志卷六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艺文略第五道家【老子 荘子 诸子 隂符经 黄庭经参同契 目録  记 论 书 经科仪 符箓 吐纳 胎息 内视 道引辟谷 内丹 外丹 金石药 服饵 房中修养】道家一

  • 列传卷第二十 高丽史一百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韩康[*(韩)渥*(韩)修*(韩)方信]。○韩康初名璟淸州人性酷好浮屠法高宗时登第累迁监察御史出守金州。 前此田赋常不满额守多坐罢康始至理屯田

  • 卷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 唐 张守节 撰 殷本纪第三        史记三 殷契【括地志云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冢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字也北冢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都城西南三十里有洹

  • 刘休传·萧子显

    刘休字弘明,沛郡相人。祖父刘徽,曾任正员郎。父亲刘超,曾为九真太守。刘休起初任驸马都尉,奉朝请,宋明帝湘东国常侍。好学擅长记忆,不被明帝所知。承袭祖父爵位封南乡侯。友人陈郡谢俨和丞相刘义宣谋反,刘休因窝藏他们被治罪

  • 崔元略传·刘昫

    崔元略,博陵人。祖父崔浑之。父崔儆,贞元间官至尚书左丞。崔元略应举进士,历任使府佐吏。元和八年(813),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817),调任刑部郎中、知台杂事,又擢升拜御史中丞。元和十三年(818),因李夷简自西川应召拜御史大

  • 卷二百十三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三之一 朱批迈柱奏摺 从前江西廵抚裴度摺奏该省州县亏空之项称系民欠居多俱请交与接任官催追完补等语朕深不以为然顷闻亏空被掲之德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林语堂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语译人民为什么饥饿?因为在上的人聚敛太多,弄得人民无法自给,所以才饥饿。人民为什么难治?因

  • 第二章 好色必死·佚名

    吴泽云先生曰。人自赋气成形而后。最重者莫如生命。然未能养生。安知保命。既知保命。即能养生。此不易之理也。乃近世人心不古。风俗浇漓其最足戕贼人之生命者。要惟色为巨。色犹刃也。蹈之则伤色犹鸩也饮之则毙虽男

  • 真理与错误·梁漱溟

    对旁人人格总不怀疑,对自己知识见解总觉得不够,人类彼此才可以打通一切。这态度是根本的。顶要紧的是彻始彻终不怀疑人家心术,彻底的觉得自己的知识见解不够。彻始彻终追求下去,才能了解各派;了解各派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超越

  • 卷一·佚名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三万二千人。皆是阿罗汉。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所作已办。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大自在。住清净戒。善巧方便智慧庄严。证八解脱到於彼岸。其名曰具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

  • 菽园杂记·陆容

    笔记。明陆容撰。十五卷。容字文量,号式斋,太仓州(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官至浙江右参政。史称容与张泰、陆釴齐名,时号娄东三凤。是编乃其札录之文,于明代朝野故实叙述颇详。旁及谈谐琐记,风俗、物产、乃至鬼怪传说,无所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佚名

    亦称《大周经玄义》。佛教著述。唐静居撰。一卷。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呈,以讲此经而“上资圣寿”。此书简略介绍了“八十华严”处、会、品的结构及九会的主要内容。认为第一会是“举所信之佛”;第二会讲“能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