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智渊传

江智渊,济陽考城人。湘州刺史江夷的侄子。父亲僧安任太子中庶子。

智渊始任著作郎、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行参军、太子太傅主簿、随王刘诞的后军参军。叔父江夷有盛名,江夷的儿子江湛又有美誉,父子都显贵发达。而智渊的父亲没有什么名气,江湛就对智渊不太礼敬,智渊常常以此为恨,不是节日不到江湛家去。他在随王诞门下任职后,住在襄陽,刘诞十分看重他。当时咨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都和智渊关系密切。怀文常称赞智渊:“人应当有的都有,不应有的都没有,这就是江智渊啊!”元嘉末年他任尚书库部郎。当时出身名门的人不做台郎这类官,智渊门第孤清,没有援引,独独任此职,心里很不高兴,坚决辞绝不肯接受。竟陵王刘诞又征召他任骠骑将军,转任主簿,随府转任司空主簿。后又任记室参军,领南濮陽太守,调任从事中郎。刘诞要叛逆之前,智渊看出他的陰谋,请假预先离开了他。诞叛乱事发后,他就被朝廷任命为中书侍郎。

江智渊爱好文学,文章词采清赡,世祖非常信任赏识他,对他的恩遇超出他人之上。世祖经常举行私人宴会,总是让三五个大臣随后,智渊总是其中最突出的。同来的人还没有近前,皇帝就单独召见他。智渊总是为超越众人而感到惭愧,从没有得意的神色。他每次和诸大臣一起跟随皇帝游玩,看到皇帝的诏书过来就知道定是召见自己,不安惭愧的心情都表现在脸上,世人因此称赞他。

智渊调任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世祖每当宴会喝酒兴奋时总喜欢辱骂大臣,并且让群臣相互嘲骂从中取乐。江智渊一向宽厚,渐渐不迎合皇帝的心意。世祖让他以王僧朗嘲笑戏弄其儿子王景文,智渊严肃地说:“恐怕不应这样戏弄取乐。”世祖恼怒地说:“江僧安呆痴人,你们痴人相互怜惜。”智渊趴在坐席上痛哭不已,从此后世祖对他的恩宠大减。他出朝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加拜宁朔将军,管理南徐州事务。当初世祖的爱妃殷氏死了,群臣商议谥号,智渊提出谥“怀”。皇帝认为这不是美谥,心中记恨着这事。后来皇帝驾幸南山,乘马到殷氏墓地,群臣皆骑马随后,他用马鞭指着墓地石柱对智渊说:“这上面不许有‘怀’字!”江智渊愈发惶惑恐惧。大明七年(463),江智渊忧虑而死,时年四十六岁。

智渊的儿子季筠,任太子洗马,早亡。后来废帝即位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卷一百0一 晉紀二十三·司马光
  卷十五·谷应泰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卷之八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通志卷五十八·郑樵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八·阿桂
  卷七十一·班固
  二六 烟与酒·周作人
  冯翊太妃郑氏传·李延寿
  皇甫仲和传·张廷玉
  卷三十七 布萨揆侵宋更盟·李有棠
  卷十九上·雍正
  卷十七风教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学禁脔 全文·范梈

    颂中有讽格 美中有刺格 先问后答格 感今怀古格 一句造意格 两句立意格 物外寄意格 雅意咏物格 一字贯篇格 起联应照格 一意格 雄伟不常格 想象高唐格 抚景寓叹格 专叙己情格颂中有讽格〈中秋禁直〉  

  • 序·萧晶玉

    造物生人,亦不偶矣。假使大千世界,父无不慈,子无不孝,君无不明,臣无不忠,夫无不贞,妇无不烈,则亦何必于什伯庸众之中,而别之为慈,别之为孝,别之为明,别之为忠,别之为贞,别之为烈?惟为父者不尽慈,为子者不尽孝,为君者不尽明

  • ●元曲选序·臧懋循

    若下里人臧晋叔撰世称宋词元曲。夫词。在唐李白陈后主皆已优为之。何必称宋。惟曲自元始有。南北各十七宫调。而北西厢诸杂剧亡虑数百种。南则幽闺琵琶二记已耳。或谓元取士有填词科。若今帖括然。取给风檐寸晷之下。

  • 七言巻十一·洪迈

      七言  春题华阳观       白居易  帝子吹箫逐鳯皇空留仙洞号华阳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秋雨中赠元九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较近二毛年  城东闲游  宠辱忧

  • 樵云独唱原序·叶颙

    予诛茆结庐于城山之东隅林深而木翳水秀而峰竒居处孤峻名其庭曰云■〈鼎页〉闭门却扫谢宾客日与樵夫刍叟盘礴乎丘园林麓之中披云啸月钓水采山无少休暇久之移家城山之西隅负郭而楼居形势虚敞牕户轩豁而南屿北巘争献竒秀

  • 提要·陈泰

    (臣)等谨案所安遗集一卷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人延佑二年进士除龙泉县主簿栖迟薄宦惟以吟咏自适竟终于是官其著作亦未成集至其曾孙朴始裒辑以成此编故曰遗编明成化中其来孙铨等重刋巻末有旧题六字云后叚蠧损

  • 游次公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游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乾道末,为范成大幕僚,多有唱和,有《倡酬诗卷》。又曾为安仁令。淳熙十四年(1187)以奉议郎通判汀州,仅二月而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谓其“诗词皆工”,并载其宫词《虞美人》云:

  • 王涯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835)字广津,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为翰林学士。元和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罢,迁吏部侍郎,后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复为相。甘露之变,为宦官仇士良族诛。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秋思赠远

  • 六娘写书得消息·佚名

    【引】(旦)思君一日十二时,时时刻刻袂得见。(占上)不见林婆回消息。(旦)不知救伊病在年 桃花,林婆一向西芦,只久至今不见回转。不免亲使你去体消息一下。(贴)阿娘使我去亦是。倘阿妈寻,未做年。(旦)阿妈寻你,我应伊□□去当厝二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七月乙酉朔孟秋时享太庙遣官恭代分献○升大理寺左少卿牛应元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升通政司右通政王永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南京兵部尚书孙矿以水灾自劾乞免得旨慰留○起原任都察院右副

  • 目录·缪荃孙

    前言原序序例言第一卷周、秦、汉第二卷吴第三卷晋(一)第四卷晋(二)第五卷晋(三)第六卷宋第七卷齐第八卷梁第九卷陈、隋第十卷唐(一)第十一卷唐(二)第十二卷杨吴第十三卷南唐第十四卷宋(一)第十五卷宋(二)第十六卷宋(三)第十七卷宋(四)(附

  •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初八日,分叙征瓦尔喀诸将善恶。赏戮力行间,多所俘获者:乌巴海貂皮六十五、佛头青布三十、妇女一、幼女一;多济里貂皮五十、佛头青布三十、妇女一、幼女一;扎富尼貂皮四十五、佛头青布二十、妇女一、

  • 王筠传·李延寿

    王筠字元礼,又有一字叫德柔,幼年就聪敏灵悟,七岁能写文章。十六岁写了《芍药赋》,其中词藻十分华美。长大以后,清静好学,和他的堂兄王泰齐名。沈约见了王筠,认为很像他的外祖父袁粲,便对仆射张稷说:“王郎不仅额头像袁公,连风韵

  • 偏安排日事迹卷三·佚名

    下于奉先殿,以大行皇帝、皇后祔祭。以太庙未成故也。命暂停缉事衙门,以五城御史纠察。苏松巡抚祁彪佳言:『洪武初,官民有犯,或收系锦衣卫;当事者因非法凌虐,高皇帝乃于二十年焚其刑具,送囚刑部审理:是祖制原无诏狱也。后乃以煅

  • 玉坡奏议巻五·张原

    明 张原 撰残恶将臣疏窃见【原阙】 本以阀阅世家承袭伯爵顾乃沉湎乎纨绮之故习自弃于市井之无赖庸劣无才实非统帅之器荡逰不检大殒家世之风淆渎闺门行同狗彘每自假借乎文义动欲依附于儒生剽勦门客之绪余缘饰见闻之

  • 卷五·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五     宋 沈棐 撰晋世家按史记世家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在河汾之东唐叔子奕为晋侯至穆公凡七世穆侯伐条生太子曰仇伐千亩有功生少子曰成师穆侯卒仇立是为文侯文侯十年周东徙三十五年卒子昭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四·澄观

    第七无著行疏。体即方便者出体。下皆释名。于中有二。先依唯识二方便释。后依本业释。前中唯识但列不释。无性释云。方便善巧者。谓不舍生死而求涅槃。是则说名方便善巧(此总释也)若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

  • 四分律卷第三十三(二分之十二)·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受戒揵度之三佛告迦叶:“昨夜释提桓因持供养具来供养我欲听法,是其光耳。”迦叶念言:“甚奇!甚特!大沙门威德乃尔,使释提桓因持供养具来听法耶?大沙门神足自在得阿罗汉,虽尔故不如我得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