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

弘治四年四月丙午朔孟夏享 大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

○丁未

○河南彰德府地震有声

○戊申

○升湖广岳州府知府李镜为狭西布政司右参政南京刑部郎中陈以忠为河南右参议监察御史俞俊为贵州按察司副使浙江佥事林浚渊山西佥事胡汉福建佥事杨泽俱为本司副使

○复除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刘宪于贵州山西按察司佥事杨一清于狭西提督学校俱以丁忧服阕也

○以旱灾免直隶凤阳等府并武平等卫真隶真定等府神武保定等卫直隶潼关卫并蒲州守御千户所弘治三年秋粮子粒有差

○秦王诚泳奏著全王府军职有犯徒杖等罪者俱调卫管事各府官厌地任散漫多托小过以图改用积久恐侍卫多缺抑亦中小人自便之计自今有犯公过者乞准文官例罚赎还职从之 命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轼兼提督巡江

○己酉

○调扬州府知府冯忠别任黜通判杨棨为民棨因上元节造烟火之戏于天妃宫忠往观之随者甚多夜归众争过浮桥溺死数十人事闻下巡按御史逮问遂有是命

○狭西洮州卫雨雹及冰块水高三四丈漫城廓漂房舍冲没田苗人畜多渰死者

○庚戌

○赐韩府镇国将军徵鏕子名曰偕浙徵鏦庶子曰偕浧永和王府镇国将军奇洪庶第二子曰表楠第三子曰表斯□木奇涌庶长子曰表榷庆成王府镇国将军钟铂第八子曰奇濩第九子曰奇氵□宿辅国将军钟鍜长子曰奇浙奇淢长子曰表木挈乐昌王府镇国将军成鈵嫡长子曰聪渶

○调狭西按察司佥事马璠于湖广按察司以裁革故也

○礼部尚书耿裕侍郎倪岳周经以本部火请罪 上命陈火所自起之故裕等言积米郁蒸所致命各罚俸三月执巡风主事祁仁下锦衣卫狱既而科道交章劾裕等饰辞罔上得旨并裕等执问命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丘浚暂掌部事至是再罚裕等俸三月调仁为湖广长沙府通判裕等各具疏乞休皆不允

○辛亥

○保国公朱永奏 太庙后殿之建所用石多取于大石窝官厂官吏人役随行督工者乞赐廪给口粮许之

○甲寅

○周府临湍王同钧薨王懿王庶第五子母妃余氏天顺四年生成化七年册封至是薨年三十二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荣惠

○代府宁津王聪滴薨王怀康王嫡长子母妃史氏成化十五年生弘治三年册封至是薨年十三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怀庄

○乙卯

○赐周府阳江县主并仪宾姚镛诰命冠服如制

○升翰林院检讨张芮为本院修撰以九年秩满也

○丙辰

○升监察御史周宗刑部员外郎徐智冯允中衢州府同知萧显俱为按察司佥事宗浙江智山西中狭西显福建

○升巡抚保定等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锦为刑部左侍郎

○江西按察司佥事阴子淑丁忧服阕复除浙江按察司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汪谐以久疾乞住俸不允

○戊午○降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吴槚为山西布政司左参政坐前任狭西布政时以赈济余银挪移支用也

○先是以兵部尚书马文升建议大祀猪预支官银收买税科司抽分还官定为猪四十收银二两是每一猪为银五分顺天府移文户部以为加添税银恐阻商贩户部具奏会议本色折色各宜增损以每猪折银二分为则抽分在官以备支用从之

○己未

○庆府南安郡主卒赐祭葬如例 命东宁伯焦俊练武营坐营金吾右卫都指挥使康永三千营坐营

○庚申

○辽府衡阳王恩鏏薨王僖靖王长子母妃刘氏天顺三年生成化九年封为长子弘治三年袭封衡阳王册命未降薨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郡王制谥曰悼僖 命辽东复州卫带俸都指挥佥事高俊之子安袭原职指挥使

○辛酉 仁宗淳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

○是日卯刻南京见金星昼见于辰位

○山西泽州天鸣声如雷

○夜月食

○壬戌 命金吾左卫带俸指挥佥事石珍之子英代原职指挥使

○甲子

○赐晋府宁河王钟镂贞观正要洪武正韵四书对类各一部从其请也

○乙丑 上以天气炎热特敕司礼监太监韦大同三法司等官审录罪囚敕曰朕惟刑狱重事自古帝王必致谨于斯盖以刑得其平则足以辅治弼教而召天地之和刑失其平则冤抑无伸感灾致沴亦有所不免焉朕为民主仰体 上天好生之心每于刑狱特加慎重兹当天气炎热之时虑恐轻重罪囚或有冤抑不无致伤和气特命尔公同三法司堂上官将见监狱罪囚逐一从公审录死罪情真罪当者照例监候听决其有情可矜罪可疑事无证佐可结正并枷号者具奏处置徒流以下便减等发落笞罪俱释放毋令淹滞审问之际尤须详察言词旁询知证而断之以理毋惑于浮言毋拘于成案务得寔情以全民命其原勘问官有故失入等罪俱不追究尔受兹委任务殚心悉虑以称朕好生之意庶几天心昭格和气致祥有可期焉尔其钦哉故谕 命刑部郎中陈章何说审录南北直隶囚徒

○丙寅

○以旱灾免大宁都司茂山卫弘治三年屯粮九百一十石有奇 命故羽林前卫带俸都指挥同知王钦之子琮袭原职指挥使

○丁卯 仁祖淳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

○戊辰

○吏部听选监生丁谳言八事一保 圣躬臣闻近有内庭将有嫔妃之选用谕德谢迁之谏而止所以颐养天和保护 圣躬者可谓至矣切恐左右谗巧之人或以 皇储未建为言亦足以移 陛下之初意伏望慎终如始不为群小所惑则可以跻仁寿而绵国祚矣一出宫女昔唐太宗放宫女三千人足以消旱魃而召和气 陛下践祚之始即放 先帝宫人若干人诚盛德事也但恐内庭之中仍以 先帝遗爱为念或又以深宫空寂为言则所留者或更倍所出之数臣愿大赐简阅尽出其余则无怨无旷可以肃闺门而叙彝伦矣一广言路臣闻自古圣帝明王必欲求直言极谏以匡不逮 陛下龙飞四载未闻有求贤之诏近虽有诏止限堂上及科道官得言似与舜察迩言禹拜昌言之意不同今当亢旱妖氛之烈正当广求直言以察民隐愿无限官职皆使得言则明目达聪嘉言罔伏矣此外又有惜人才饬兵备审刑狱敬天地蠲租税五事命下其奏于所司

○礼科左给事中韩鼎言近者 陛下以兴王婚礼赐余盐万引助其用所以笃亲亲而尽友爱者至矣而兴王亦能仰体 圣意于差出支盐内使路费口粮皆有给赐盖恐其扰人生事贻累地方也然臣闻差去内使二人各带家人四五人军校二十余人其军校又带家人随行窃恐此辈营求图利乘机害人乞敕该部计处或止差内使一人量带家人一二人或仍行巡盐御史委运司官以鬻盐价银角□羊部转运送王府庶盐法不坏而 皇上亲亲之爱亦可全矣 上命原差内使二人许带家人军校共八人其盐令巡按御史同内使就彼鬻之解银来京毋致迟误

○己巳

○蜀定王次妃王氏因其子蜀王申凿继妃梁氏卒具奏为宫人何氏请封继妃或次妃下礼部议谓 祖宗旧例各王府继妃止许封一人今蜀府继妃梁氏已卒何氏不得再封又王氏封次妃时其子蜀王已袭爵母以子贵理则宜然何氏乃宫人且无子亦不得援王氏例议上从之命封何氏为夫人不为例

○庚午

○赐周府辅国将军同铨并夫人高氏代府辅国将军成锑诰命冠服如制

○辛未以旱灾免湖广汉阳等府及武昌等十四卫弘治三年秋粮草子粒有差 命吏部右侍郎张悦之子收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是日辰刻金星昼见于已位

○癸酉

○翰林院编修兼司经局校书梁储丁忧服阕升本院侍读以储尝侍 春宫讲读也

○益赐岐王刘武营地九十顷有奇以先所赐信安镇地多水不堪耕种故也 命故协守松藩署都指挥佥事邹伦之子庆袭原职指挥同知茂州卫管事

○升江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张琳为都察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 命沁源王铨钟自造青绿兽替盖第居住从其请也

○升南京鸿胪寺寺丞左宣为本寺左少卿

○甲戌

○升山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刘瑀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猜你喜欢
  志十二 郡县志(案:《郡县志序》,原本阙佚。)·薛居正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柯劭忞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蔡东藩
  第七十三回 战浙东包团练死艺 克江甯洪天王覆宗·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六·王祎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第一三七札光绪十二年八月九日一一三一八—一·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张守节
  《魏书》简介·魏收
  暹传·宋濂
  叙论·王葆心
  食货五○·徐松
  132.范缜反对迷信·林汉达
  卷26·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阮阅

      ●卷四十·诙谐门上  太宗赐钱思公以下《孝经诗》,令次韵和进。晁文元迥首出四句云:“舍后信标名,风篁自有声。温柔敦厚教,仙果子难生。”思公即便对晁公:“今日须了。”晁大笑:“诸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刘季真领番卒上,诗云)帅鼓铜锣一两敲,辕门里外列英豪。三军报罢平安喏,紧卷旗幡再不摇。某北番刘季真是也,我父亲乃定阳王刘武周。只为俺二十年前,父亲手下有一员上将,乃是尉迟敬德,因与唐兵交战。困在介休县,不想那敬

  • 梦月轩诗钞·张玉纶

    辽阳张玉纶绣江 栽树 乞得蟾宫种,栽来灌溉勤。莫言枝干小,气象已干云。 蛛网 垂处当檐角,团团带露凉。青绳 【绳:蝇】 休肆恶,天网本高张。 高粱 芳名传蜀黍,嘉种遍辽东。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影全迷渭竹,色欲艳江枫。漕运

  • 列传第十五 王瞻 王志 王峻 王暕子训 王泰 王份孙锡 佥 张充 柳恽 蔡撙 江蒨·姚思廉

    王瞻,字思范,琅邪临沂人,宋太保弘从孙也。祖柳,光禄大夫、东亭侯。父猷,廷尉卿。瞻年数岁,尝从师受业,时有伎经其门,同学皆出观,瞻独不视,习诵如初。从父尚书仆射僧达闻而异之,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

  • ●卷六十三·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八。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九日庚午,尽十八日己卯。   九日庚午兵部尚书吕好问奏集诸路兵劄连珠寨以卫京城防河须用宿将。   好问奏乞集诸路兵就粮於尉氏咸平陈留东明。若虏(改作敌)越河以四邑之兵

  • ●卷一。训谕·梁章钜

    乾隆十一年四月十二日谕:军机处系机要重地,凡事俱应慎密,不容宣泄。今乃有在京、直隶、江南、浙江等处提塘,串通军机处写字之人,将不发抄之事件抄寄该省督抚者。朕看此情节,在提塘等微末之人,不过以此博督抚之欢心;在督抚亦乐

  • ●附录二·劳格

    ○序题名刻石,大抵于汉世,汉碑中往往以门生故吏姓名题于碑阴。至唐人则多列职官衔,如御史台精舍、郎官石柱之等甚多,虽与门生故吏有闲,然后之论世者,犹得藉以考见,如司马温公所谓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以视汉碑之

  • 第二十一回 二世肆虐行督责 李斯下狱具五刑·黄士衡

    话说项梁领兵救齐,到了东阿。章邯出兵拒敌,大战一场,章邯败走。田荣收复齐地,立其兄子田市为齐王。项梁乘胜追赶秦兵,至濮阳东,又大破之。章邯引残兵逃入濮阳城中固守,遣使向二世告急。项梁攻打濮阳不下,遂引兵进击定陶。又命

  • 二○九 江苏巡抚萨载奏查办伪妄书籍情形折·佚名

    二○九 江苏巡抚萨载奏查办伪妄书籍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八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遵旨查办伪妄书籍,先行据实奏覆事。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臣在阜宁途次,准督臣高晋抄寄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九年十

  •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周作人

    黄公度在《日本杂事诗》注里,关于食物说的最少,其一是说生鱼片的:“多食生冷,喜食鱼,聂而切之,便下箸矣,火熟之物亦喜寒食。寻常茶饭,罗卜竹笋而外,无长物也。近仿欧罗巴食法,或用牛羊。”又云:“自天武四年(案即公元六七六年,但史

  • 庭闻录卷一·[清]刘健

    乞师逐寇南昌刘健述吴三桂字月所,先世由徽州至高邮,流寓辽东,因家焉。父骧;母祖氏,祖大寿之同怀也。三桂自少为边将,勇而敢战。尝逐一骑,射之,骑堕地佯死,三桂下马欲取其首,骑挥佩刀刃之。桂中鼻,血流被面;卒斩其首,携之归。总监高

  • 玉坡奏议巻四·张原

    明 张原 撰乞养病疏臣猥蒙圣恩置诸言路遇事不能知要虽言不能中伦上无以啓格圣聪下无以禆补时事朝夕徒尔尸素心身实不自安近于三月以来痰火壅盛心神怔忡腿膝肿疼行履跛曳不能以供事愈切懐慙如防圣恩放臣囘籍自行请医

  • 卷第七·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七〈起靈龜元年九月、盡養老元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日本根子瑞淨足姫天皇〈元正天皇第■四〉日本根子高端淨足姫天皇。諱氷高。天渟中原瀛眞人

  • 十四年·佚名

    (戊午)十四年清乾隆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寅,上製勸農綸音,下諭于八道道臣及兩都留守。○領府事李宜顯上箚,引年乞致仕,上不許。1月2日○乙卯,正言金樂曾引避言:「權䌖一疏,用意挾雜,昭不可掩。殿下之初施投畀之典,固出堲讒之意

  • 季孙之母死(1)·戴圣

    ——借外包装通行天下【原文】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2)。阍人为君在(3),弗内也(4)。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5)。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6)。”曾子后入,阍人辟之(7)。涉内霤

  • 卷第三十九·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九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六隋(都长安)文帝(杨坚受周禅)开皇元年。帝初受禅沙门昙延谒见。劝兴复佛法。乃下诏。周朝废寺咸与修营。境内之人任听出家。仍令户口出钱建立经像。由

  • 艺文类聚·欧阳询

    类书。唐欧阳询(557—641)等奉敕撰。一百卷。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入唐,累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唐高祖李渊因古今图书日渐繁多,欲知事之源流颇难寻究,故于武德五年(622)命询等修纂此

  • 白圭志·崔象川

    清代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六回,又称《第八才子书》,石印本改名《第一才女传》。题“博陵崔象川辑”, “何晴川评”,首有晴川居士序。 崔象川,生平不详,除本书外,尚写有《玉蟾缘》。晴川居士序称:“戊午之夏,博陵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