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东野诗集

诗别集。十卷。唐孟郊撰。孟郊诗在晚唐已有结集,晚唐邵谒曾有《览孟东野集》一诗。据宋敏求记述,宋初孟集行世之本很多,但卷数不一,多寡各异。宋敏求把它统编成十四类,合成十卷,使孟集有一个较善之本,而以前的汴吴本、周安惠本、蜀之二卷本《咸池集》俱废。宋敏求本遂成为以后一切孟集的祖本。晁公武、陈振孙所著录的都是此宋编十卷本。黄丕烈曾得一北宋椠本,半页十一行,行十六字,后历经辗转,为李盛铎木樨轩所得(见《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二),今藏于北京大学。1934年武进陶氏涉园影印者即为此本。黄丕烈另有一北宋蜀本,仅存五卷,藏于北京图书馆。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天台国材曾用宋敏求本锓诸梓。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无锡秦禾于都穆处得国材旧本,秦氏又从之翻刻,卷帙行款尚是宋本之旧,末附与韩愈的联句。此本又有凌濛初朱墨套印本,增入刘辰翁评语。须溪评语仅赖凌本以传。国材本系统之外,尚有书棚本系统流传。陆心源皕宋楼藏汲古阁影宋精抄《孟东野诗集》十卷,题后有“临安府棚前北睦亲仁坊南陈宅经籍铺印”一行,因知乃抄自棚本。今《四部丛刊》所影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刊本,据丁丙判断,“其为翻雕棚本无疑,……惟无临安府棚前一行耳”(《善本书室藏书志》)。孟集刊刻者甚多,又有汲古阁本、闵氏套印本、席启㝢刊本等,皆源于宋敏求本,仅在个别处有出入。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华忱之校订的《孟东野诗集》,末附年谱,辑录遗事。注释本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十卷及夏敬观《孟郊诗选注》。

《孟东野诗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卷一
(4)卷二
(5)卷三
(6)卷四
(7)卷五
(8)卷六
(9)卷七
(10)卷八
(11)卷九
(12)卷十

猜你喜欢
  姚少监诗集·姚合
  光宣诗坛点将录·汪国垣
  远志斋词衷·邹祗谟
  铁云诗存·刘鹗
  河岳英灵集·殷璠
  词谑·李开先
  雌木兰替父从军·徐渭
  红烛·闻一多
  偷闲庐诗话·杨香池
  玉箫女两世姻缘·乔吉
  宋诗钞·吴之振
  乐府指迷·沈义父
  夷白斋诗话·顾元庆
  文信公集杜诗·文天祥
  词旨·陆辅之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氏·唐圭璋

      杨氏女,嫁罗姓,螺川(江西吉安)人。景炎元年(1276),为敌所掠。   沁园春   题樟镇清江桥和无闻翁   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   满庭芳   题樟镇清江桥和无闻翁   错应谁铸。

  • ◆罗教授蒙正(希吕集)·顾嗣立

    蒙正字希吕,其先庐陵人。父稽叔,游学新会,因家焉。蒙正生有异质,博学强记,弱冠从肇庆罗斗明学诗,尽得其法,有名于时。县尹沈寿创古冈书院,礼之,从游者甚众。寻省檄为高州学正,秩满归。至正丁亥赴省试,遇开武铨,或劝其借注巡检,不屑

  • 盍志学·隋树森

    盍志学,生平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 名下缀“学士”二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未载其名,而有盍西村、阚志学,不知是否与其有关。 小令 【双调】蟾宫

  • 榖城山馆集卷五·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古诗商丘沈封君画竹歌梁王修竹不可识千秋草合平台迹平台主人墨君友扫岀檀栾一千尺醉渖淋漓幅素看枝枝蒨翠若可餐笔端乍觉烟云绕堂上时惊风雨寒寒声槭瑟生绡起如在湘江秋色里湖州以后称太常此幅神真

  • 卷310 ·佚名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孤节老全,丛林岁寒。 机用千变,时事百难。 玉经火而愈润,莲秀水而常乾。 牛头之懒口挂壁,麈尾之辩舌翻澜。 触事出碍兮虚空挥剑,众影不黏兮明珠走盘。 释正觉 禅人并

  • 卷十 张李皇甫江欧列传第七·陆游

       张义方,不知其所以进,烈祖代吴,用为侍御史,义方既就职,即上疏曰:古之任御史者,非止平狱讼,肃班列也,有怙威侮法弃忠贼义,树朋党,蔽聪明者,得以纠弹,至于人主好游畋声色,说奢侈佞媚,赏非功,罚非罪,得以论争。使诸侯不敢乱法,百司不

  • ●卷二十二·陶宗仪

      ◎圣门弟子孔门弟子姓字,见诸《家语》、《论语》、《史记等书》。金华张君孟兼、稽考异同,集为章句,以便记诵。即古急就之义也。其文曰:“昔圣门,弟了三千。身通六艺,七十二人、德行着称,颜回子渊,冉耕伯牛,闵损子骞,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天启元年九月己亥朔 光宗贞皇帝小祥遣伯郭振明祭 庆陵○是日梓宫至 庆陵 孝和皇太后梓宫同至 孝元贞皇后梓宫迁祔俱于 献殿奉安驸马都尉侯拱宸行奠献礼遣阳武侯薛濂宁阳侯陈光裕灵璧侯汤国祚抚宁侯朱国弼武清侯

  • 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浙语二(查东山笔、沈仲芳阅)·查继佐

    ●浙语二(查东山笔、沈仲芳阅)高岱、高朗、朱大纲、张鹏翼、周宗彝、马鸣雷、方维新、沈陵(蔡瑛、许定、俞元艮、潘起龙、僧顈石、徐职方、徐汝琦、通城王盛澄)高岱字白浦,世千户,籍居浙之沥海所。性恬淡,不随时好。游学京师

  • 张庭珍、张庭瑞传·宋濂

    张庭珍、张庭瑞兄弟二人,临潢全州人。其父张楫,曾任金朝商州南仓使。太宗四年(1232),归降蒙古,太宗命他监收北京路赋税,后任命为北京(大宁路)都转运使,因此安家于北京。庭珍字国宝,宪宗即位(1251),任命他为必..赤。高丽不请示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五 洪武十七年九月丙申朔,应天府奏乡试中式举人廖孟瞻等二百二十九人。 上谕都督府臣曰:“朕自布衣奋迹淮甸,与群雄角逐,十有五载而成帝业,皆赖尔诸将士之力,然朕每思之,当临机决胜,陈师贾勇,固

  • 卷三十四·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四日月旧唐书礼仪志王仲丘撰成一百五十卷名曰大唐开元礼以日月爲中祀开元礼皇帝春分朝日于东郊仪【秋分夕月及摄事附】斋戒前祀五日皇帝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如圜丘

  • 除狭第三十二·桓宽

    【题解】此篇大夫就贤良所提“道狭”问题,进行答辩,认为“行止之道”在己,“己不能故耳,道何侠之有?”贤良则认为“开臣途,在于选贤而器使之”。大夫曰:贤者处大林,遭风雷而不迷。愚

  •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众祐。游於华氏国。阿难以人定时。白众祐言:众祐灭讫之後。棺敛尊其礼云何。众祐曰:且自忧身无忧佛也。吾灭度後。当有梵志理家尽礼葬送。阿难言:其云何。众祐曰:如飞行皇帝送丧之仪。重曰:愿

  • 佛学之简明意义·太虚

    ──二十四年八月在上海虹口集云佛学会讲──我前次经过上海往南京讲经之日,接贵会来信,附有出版月刊,即在火车内细阅,详悉贵会之组织与宗旨。抵京后,即作复。南京讲经处是中国佛学会,而贵会名义亦系佛学会,含有相通意义焉。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八  尔时世尊。复入一切如来法三昧出生加持三摩地。说此最上自心大明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

  • 申斋集·刘岳申

    元文别集。15卷。刘岳申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传本比较少见,善本仅有数种清抄本传世。卷首有李祁序。卷1—2为序,卷3为说,卷4为书,卷5—6为记,卷7为碑,卷8为碑铭,卷9—11为碑志,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