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康熙间,特恩开千叟宴。自王大臣以及士庶,年六十以上者皆预。乾隆间,高宗复举行旷典。与宴人数视昔加倍,年九十以上者,召至御前侍食。天颜和煦,恩赉优隆,一时杖朝而出,感颂皇仁,欢腾闾巷。又乾隆四十八年,普宴宗室于乾清宫。自王贝勒至四品顶戴者一千三百八人,有事不与宴者五百六十九人,各赐如意、朝珠、文玩、绮帛、银两有差。国家养老亲亲至意,实为旷古所未有。

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命开四库馆,校定永乐大典。访购天下奇书,著各省督抚探访汇集上于朝。仍命翰林注明月日,俟呈乙览。办竣后乃给还本家领回。书进时,派总裁总纂等官办理。书成,钦定为《四库全书》。此汉唐以来未有之盛举也。

于时在朝诸臣及各省绅士纷纷奏进,惟鲍士恭、马裕、范懋柱、汪启淑四家多至六七百种,上嘉之,赐内府《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其朝臣黄叔贤、励守谦、纪昀,绅士周厚堉、蒋曾莹、吴玉墀、孙仰曾、汪汝瑮等,各进呈一百种以上,赐内府初印《佩文韵府》各一部。

昌乐阎怀庭循观少颖敏,读书过目不忘,年十八举于乡。

其学一以程朱为宗,而孝行尤笃。少而孤,及长,每承祭,哀慕累日。其父母墓卑湿,值霪雨,众水交汇。每夏秋之交天将雨,辄不食,绕墓哭,以是致羸疾。后行营乞假,卜吉兆而迁熙朝新语。焉。后登乾隆己丑进士,官吏部主事。

滋阳半真谷运震,雍正癸丑进士。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廷试未取。后官陕西秦安、平番等县,有政声。尝与人书云:“仆为县官有三字,曰‘俭简检’而己。俭者,薄于自奉,量入为出。所谓以约失之者鲜,此不亏空不婪赃之本也。简者,令繁则民难遵,体亢则下难近,一切反之。母苛碎,母拘执,母听陋例,母信俗讳。仪从可减则减之,案牍可省则省之。检者,天有理,人有情,吏部有处分,上司有考课,豪强将吾伺,奸吏将吾欺。入一钱乙诸简,将毋纳贿。施一杖榜诸册,将毋滥刑。此捡字诀也。”后年五十三,无疾而殁。殁之前数日,屡梦游金碧楼台,醒语家人曰:“吾将寻吾好梦,设不醒,慎勿惊。”果唾去。岂慧业文人赴玉楼之召耶?抑醇儒循吏殁而为神耶?未可知也。

纳兰慎斋峻德诗格幽秀。尝寓盘山天城寺,与水月庵僧然西以诗往还,系于小犬之项,云:“相望一峰隔。相呼恐不闻。

寄诗凭小犬,好去度深云。“僧答诗有”昔有鸿传信,今凭犬寄书“之句,盖不知陆机黄耳、千岁宝掌白犬故事也。但犬寄诗则古所未有,可为廖融添一诗奴。

金匮梅里黄氏女,年十九归同里吴希言。三年生一子,甫三月,希言与其子相继殁,姑以哭子及孙亦殁。翁名德星,故疏旷,不善治生。黄哭慰之,尽卖嫁时衣以供甘旨,且买妾进焉,翁怜其诚许之。妾入门五月,甫有身而翁又死。黄仰天呼曰:“吴氏之祀斩矣,天若闵子志,夺子算而畀吴氏以男也可。”既而妾果举子,不三月妾复去帷。黄自抱翁子于怀,哺以糜,啼则以乳就之。时黄已丧儿两载,乳绝潼矣,无何乳忽至,遂终乳之。人谓黄氏一女子,于翁为忠为孝,丁夫为节,于翁子为慈,其行卓有可传者。观于绝乳复生,不可谓非诚之所感也。

昆山曹孝子起凤,父子文,贾于蜀,岁寄金银归,俄而耗绝。孝子年十六,遇蜀客云其父已死,然弗知死所。孝子大恸,将往求父骨,贫不能行。长洲潘君为缙赠以百金,遂就道陆行,由豫入秦至蜀,南抵滇界,西达金川。书牒于背,逢人辄哭,诉所由,久之无知者。金尽反成都,乞于乡人之为客者,合助之,又得数十金。孝子大哭曰:“此行不得父骨,金无由再致,吾亦不复生还矣。”乃祷于诸葛武侯祠,神示令东向行。失道,七日无人踪,及酉阳,积雪盈尺,足趼不能前,踣土穴中两日。

有士人项生、许生过之,郡鸦绕穴而呜,异之,见僵尸气微属,视背牒诧曰:“孝子,孝子。”掖以归。灌之苏,问故止宿,进酒肉。孝子弗食,曰:“不见父棺,不食此矣。”其夕梦经荒原,一老父与数人坐林中,见孝子至,抚掌大笑,语曰:“月边古,蕉中鹿。两壬申,可食肉。”觉而志之,遂辞去。两人留之,不可,偕送之行数里,不忍别。忽经荒原如梦所见,白杨下有棺累然。孝子心动,泣不止。两人问故,语之梦。两人曰:“有微人胡姓者居此日久,相距不远,盍往询之?”从之。见胡生,良久曰:“噫!信,颇记十年前,乡人曹姓客死,殡于是,以所遗牙牌纳棺中,其殆是乎?然非自诸官莫验也。”

遂引诉之酉阳巡检,白州牧,饬里长,察诸棺多有主名,而一棺独无。启棺见骨,孝子渍血验之,没骨,棺有牙牌,文曰:“蕉鹿。”孝子曰:“是矣。月边古胡也,蕉下鹿牌也。何疑乎?”遂抚棺大哭。收骨行,项生,许生为设祭,祭毕以馂肉食孝子,曰:“向子之不食肉者,以未见父棺耳,今则既见矣。

忆与子遇十穴中日在壬申,今六十有一日,又值壬申。梦尽验矣。岂非天哉?“孝子再拜,谢两人交馈之赆,遂负骨归。过洞庭湖,风作,两日不得渡。同舟者疑之,且大索。孝子恐,祷于洞庭君,风立止。既归葬其父,庐墓以终。乾隆四十九年熙朝新语。卒,寿七十二。长洲庄太守学和作《曹孝子纪略》。

李眉山锴,正黄旗汉军人,官笔帖式,少司寇辉祖之子,祖国索额图之婿也。家世贵显而性耽清寂,偕其配隐居盘山鹿青峰下,号“鹿青山人”,又号“焦明子。”喜行无人径,尝历溪谷中,犯雨雪遇蛇虎不顾也。岁一至教郡,留一二日辄归,人罕见其面。时谓有静癖。诗文古奥峭削,自辟门径,视世之以笃花为国妆,以红粟为法物者。超然远矣。

丙辰词科之征,有祖父以己未鸿博起家,而其后人复膺荐辟者三人:秀水朱竹垞检讨孙稻孙,华亭王文恭公孙祖庚,宣城施愚山侍读孙念曾。两世俱应大科之召,亦盛事也。

西人测算之法本于《周髀》自中士失其传,西人改易名目以衍其术,世遂奉为绝学。余姚邵子政昂霄通中西之术,推测布算,细析豪芒,手制仪象,西人见者咸服其精巧。著有《万青楼图编》十六卷,专论天文算数之术,分十有四目,皆援引汉晋以来天官家言,及欧逻巴之说,颇为精密。

归安沈东甫炳震世居竹墩,为东南望族。东甫少时即淬厉于学,为诸生有声,屡困场屋。遂谢举子业,专攻古学,于经史子集多丹黄钩纂,考订博辨,而《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尤生平注力,积十数年而成。丙辰应召试不遇,归。后钱香树司寇以《唐书合钞》奏闻,奉旨付词馆采取刊刻,颁布天下。时东甫已殁,可谓郁于生前,荣于身后者矣。

绵州李雨村调元,乾隆癸未进士,改庶吉士。至丙戌春,同年崇庆何希颜明礼计偕入都。抵寓甫一日,即梦见李端坐堂上,然烛翻书,书中所载隐约皆官爵姓氏,煌煌大书,旁若有神护持之者。意此中秘书非人间有也。已而李散馆,改吏部主事,始悟何梦中所见乃铨部官册耳。

仪征张孝女巧姑,父曰天相,病痹不能起立,两兄佣他所,熙朝新语。孝女独与父居。乾隆九年正月十八夜,比邻不戒于火,火延及门。孝女狂号负父出,未及门而仆,与父俱死,年甫十四。明日,出其尸灰烬中,犹肩承父尸,握父手弗释。邑人建石幢,书孝女死父状,志其处。谨录之以俟采风者(按:孝女事,于嘉庆三年,县丞申淑泮浚渠得石幢,闻于邑令,申大吏入奏,得旌曲。都转曾公燠为文记之,并系以诗。后邑令屠琴呜倬亦书其事,并作歌焉)。

长清曾孝女衍纶,宗圣裔也。父尚增以庶吉士出为知县,累迁知郴州。衍纶年十一,从父于官。母病痿不能起,衍纶侍汤药,凡四载不少休,衍纶惫甚。一夕,母谓衍纶暂假寐,命老妪秉烛侍帏侧。火然及帏,老妪突出呼救,衍纶突火入抱母号。父自外闻之,趋至,亟呼救者挟衍纶出。衍纶啮其手至骨,挟者痛释手,衍纶大呼曰:“速救夫人,夫人出我乃出。”已复突火入。而烟幕床,救者不得入,遂与母俱烬。既灭火,衍纶身覆母,挛结不可解。此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乙亥事也。巡抚闻于朝,得旌如制。郴人为祠祀焉。

乾隆二十九年,苏州乐桥有李氏子,每晨鬻菜于道,得钱以养母。一日,拾遗金一封,归而遗其母。发之,内题四十五两。母骇而却之曰:“汝一窭人,计力所得,日不过百钱,分也。今什伯之不祥,且彼遗金者或别有主,遭鞭责死矣。”促持至其所。遗金者适至,语以故,还之。其人得金立驰去,市人怪其弗谢也,聒之,令分金酬卖菜者。其人不肯,诡曰:“矛金固五十两,彼已匿其五,又何酬焉?”市人大哗。有司过而讯之,佯怒卖菜者,鞭之五而发金。指其题谓遗金者曰:“汝金故五十两,今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以授卖菜者曰:“汝妄得吾鞭,以是偿汝。且而母所谓不祥者验矣。”促持去。

一市称快。

宣城汤鹏千伟,康熙二十九年领乡荐,至乾隆初始得选江宁教谕。年已七旬,天真烂漫,若童子然。夏月葛衣摇扇,与群儿嬉,或上树扑枣,童子环啖之。汤曰:“盍留苦败者偿老子劳耶?”其风趣如此。时学舍穿漏,每大雨,汤辄持伞坐承溜下,白发淋漓。客骇问之,则蹙然曰:“大成殿未修,先圣露居,某敢即安乎?”绅士闻之肃然,未几,争相营构,宫墙焕然。

乾隆四十三年夏,刘文正公为东阁大学士,早朝至东华门,在肩舆中端坐而逝,鼻垂五箸长尺余。户部尚书额驸福公隆安奏闻,高宗震悼辍朝。即日,圣驾亲至东直门阳邸临其丧。时文正子墉官江西按察使,未归,上抚其孙慰之。诸大臣劝上回跸,上哭至乾清门,流涕谓军机大臣曰:“朕失一股肱矣。”

可想见圣主贤臣,明良契合之盛。

乾隆三十一年,吴县张酉峰书勋以举人就挑得知县,行捧檄出都矣。及会榜发获隽,廷对竟得大魁。以知县中状元,奇遇也。相传是年酉峰公车未发时,资斧无措,商于至戚某翁。

翁故盛德,然力无以应。吴中有所谓七贤会者,每人各出金若干,以六赤置盎中,覆而三摇之,彩胜者先收金,而后称息以偿。数月一举,遍七人而止。翁有会已两举,尚未得彩。是月值会期,私念若得之可百金,足以济张用矣,然得失未能逆料也。届期,因伪为疾,而约同会五人饮于其家,酒半将卜彩,令老妪传语曰:“主人畏风卧帏中,可延客至卧榻前夺彩乎”

客曰:“诺。”传筹至翁名,遽呼持盎入帏中,客静听三响毕,持盎出帏外揭视之,六子皆赤。皆大笑曰:“得彩,得彩,勿药,有喜矣。”客既散,翁蹙然曰:“余生平不作欺人事,今为张孝廉计,不得已出此。可愧耳。”盖翁预置琼畟与盎各两,先列上彩色样,易以示客,计在必得也。已而笑谓:“所卜之熙朝新语。彩究竟何色?”揭盎试观,亦六子皆赤。是年张捷南宫,人谓文星所照,神或助之。若某翁之不惮自污,以济人急,其高谊不可及也。

钱塘王文庄公际华,乾隆乙丑一甲第三人及第,通籍。三十一年,蒙恩赏福字二十四幅,乙未冬重加装潢,悬赐第之东,颜曰二十四福堂。

太常寺署中,有蝴蝶黄色,大如茶碗。吏人欲见之,呼曰:“老道。”则飞至掌中。有欲害之心则飞去,相传自明嘉靖至今三百年物也。乾隆戊申冬,高宗斋宿郊坛,询太常寺卿,乃以盒盛进,有《御制太常仙蝶诗》,命仍送归寺内。

米万钟得异石于大房,束牲载书以告甬东薛冈。见之,复《代石报米书》。二书当时传诵,以为韵事。此石弃置良乡县多年,乾隆间命运至昆明湖之乐寿堂,赐名青芝岫,有御制诗。

当日委诸榛莽,一旦托足蓬瀛。士之愿致青云者,观此可以兴矣。

赣州邓慕濂元昌,为诸生有声。年二十五,得宋五子书读之,遂屏弃举子业,一以理学为归。慕濂有长兄瞽而顽,大小事必禀而后行,后母性琐刻,每怒,慕濂必长跪请罪,得解乃已。后母弟早夭,弟妇有子,请于慕濂曰:“感伯之德,愿留守待儿之有立也。”慕濂泣拜之。自是遂不入处室,挟其子与弟之子寝于堂,课督之。慕濂有田在城南,秋熟视获,挟小学书坐城隅,见贫人子拾秉穗者,招之曰:“来,汝母然,近吾。

吾教汝读书。能背诵者量谷与汝。“群儿争昵就之。慕濂始则使识字,既使讽章句,既以俚语譬晓之。群儿踊跃受教,既卒获,群儿嗥曰:”获卒,先生且归奈何?“有泣者。自是每秋获,群儿辄就学焉。城南人无少长智愚,皆曰:”我邓先生。

见有衣冠问邓先生者,则曰:“是我先生客耶?”渴则进饮,熙朝新语。饥则进食。市井人见慕濂过,必起立如弟子之敬师长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此其验矣。

长洲沈立方执中,邑诸生,屡试不售。年五十余,弃举子业,循览儒先传注,旁通内典。久之有省,题其室曰:“心太平居。”作《太平吟》四首,以恬淡虚无分属焉。其一曰:“国太平,境无虎。家太平,人安堵。身太平,扬蹈舞。心太平,去城府。艺砚田,逃税户。抱遗经,唾尘腐。山水缘,月三五。

胡蝶梦,日卓午。四海大,胥乐土。三万场,毕吏部。子孙鲁,笃斯祜。天甚普,人何苦。“其二曰:”国太平,烟无堠。家太平,蔬满囿。身太平,随左右。心太平,泯声臭。一瓢饮,安且富。五柳风,入宽袖。繁华梦,牛马走。锦绣林,严霜帚。

醉山水,不在酒。淡荡友,对清昼。疏松奏,长眉寿。石可漱,居何陋。“其三曰:”国太平,圣神代。家太平,高曾在。身太平,退藏会。心太平,绝瑕类。一炷香,无晨晦。半轮月,空罣碍。几点烟,渺泰岱。想非非,梦环珮。耳到顺,通天载。

原出峡,放宇内。云可栽,镜相对。纷藻绘,休滓秽。其四曰:“国太平,巍荡天。家太平,宁谧边。身太平,无事仙。心太平,不二禅。仰碧落,识太元。俯混茫,忘鱼筌。浮云去,何处牵。清虚来,自在眠。绘声手,不在川。忘言诗,不著篇。

浮沤幻,月轮圆。看转旋,识几先。“颇有康节行窝、伊川击壤之乐。

吴县周景曾圣与,每以尽伦为穷理之实,尝榜其室曰:“学吃亏,寻快活。”

长洲何沤山灴,邑诸生,常佩一囊一筴,途中见字纸粒米必拾取之。家贫,课徒自给,而性好放生。有余辄济亲友,人以穷孟尝目之。晚耽禅悦,八旬外犹健饭,日行五六十里不知疲。时高宗诏锡老榜官,沤山年例应得检讨。人劝之试,曰:熙朝新语。“吾福相薄,骤邀恩赐,恐生灾患耳。”嘉庆初,奉诏举孝廉方正,当道将以沤山名应征,辞曰:“扪心自问,字字负疚,何敢冒为?且不就老科,而就制科,更折福矣。”年九十有七,无疾而终。

长洲余仲林萧客,与汪竹香元亮、周定生琳以道义文章相切劘。所著《五经钩沉》,彭大司马采以进呈,奉旨入四库全书,儒林重之。

昆山张潜文予焯,早岁有至行。父疾,刲臂肉和药以进。

父殁,终身孺慕弗衰。性好施,出私财为族人亲戚营葬不计数。

漆工祁天章者,年四十,贫不能娶。张与金劝令娶,祁诺受金去。明日过祁,察其容甚戚,诘之,不肯告。询其邻,曰:“是以金归而道遗。”张反其金如前,往语之曰:“尔有遗乎?”

曰:“否。”如是者三。张曰:“尔欺我。”出金袖中曰:“此非尔遗乎?”祁大喜,以为诚然。张又尝遇卖菜佣失百钱,忿欲死。张呼至家,令家人平菜而阴纳钱菜甲中。钱堕地,张佯惊曰:“尔钱乃在。”用是家中落,而施不衰。人呼之曰张善人。

江州崔进士念陵需次京师,聘某姓女鸾媖为妾。崔故贫士,归家省亲不能俱载,寄媖于其母家。母强售之于千户某,媖求死不得,入门展拜,即呼千户为父,而诉以故。千户义之,不夺其志,仍以归崔。人颂千户之高义,而媖之急智亦不可及也。

靖逆侯张仁宗之配高夫人,诗才清绝。张侯家财数百万,以好客喜施,不二十年而罄。薨逝后,其子谦袭职,贫不能支门户。太夫人示以藏镪处所,发之得三十万,赖以资用。盖侯在时,太夫人已逆料之,而预为地也。其识力有过于丈夫者,岂复寻常闺阁中所能知?

六安夏秀才宝传,少任侠,出雅雨卢公之门。卢谪戌,僮熙朝新语。仆无肯从者,夏奋然往。居三年,卢蒙赐镮,始与俱归,厚赠以报之,不受。人以此高之。乾隆庚子科,以年过八十,钦赐举人。

杭州吴修撰鸿视学湖南,壬午科典试者为嘉定钱竹汀大昕、韩城王伟人杰,三公皆衡文巨眼也。诸生出闱后,各以闱卷呈吴。吴所最赏者丁甡、丁正心、张德安、石鸿翥、陈圣清五人,曰:“此五卷失一,吾此后不复论文矣。”榜发之日,吴使人走探。俄而钞榜来,自第六名至末,仅有陈圣清一人,吴旁皇莫释。未几五魁报至,则四生已各冠其经矣。吴大喜。一时省下传为佳话。

乾隆五十二年,贵筑李尚书世杰督蜀,令民沿城皆植芙蓉垂柳。今皆合抱,花时烂若云锦,人比之召伯甘棠云。

往在成都见三异人。其一曰卖回子,系西域回鹘人。童颜鹤发,类有道之士。住礼拜寺,冬夏不设茵席,以小石子堆一炕。夜则兀坐,日则闲游街市。出言玄奥,人莫能晓。馈以食,有受有不受。其一曰徐疯子,语音类秦人。疥癣满身,行乞于市,夜则栖身东洞子门。途见所弃死猫鼠,则携回烧之供飧。

病者向索药,徐随手拾土石与之服,无不立愈。其一曰笑和尚。

终日不言,见人惟一味憨笑。喜吸烟,向人索之,其人必多吉利事。故人争与之,转有固却者。居宝光寺,寺僧恶其懒,故迟其饭,或未明即食,及举箸,笑和尚辄在。邻有张裁缝者,讶其非常人,俟其出游,必瞷之。一日,笑和尚忽谓张曰:“尔寒暑无间,俟吾六载,必有所欲。但吾性懒,不耐为人师。

有徐瞷疯者,道行高,堪为尔师。我当送尔至彼。“即偕往。

适徐爇火炙死鼠,饮白醅,遥见之,责笑和尚曰:“尔不耐为人师,又何苦拉别人乎?”言讫大笑。时朔风正劲,城门外寒气更甚,笑和尚与徐皆赤足露顶,将及三鼓,徐脱身上破衲与熙朝新语。张曰:“服之可御寒。”张披之,奇暖而香。后徐张与笑和尚同日不见,惟卖回子至今尚存。

长白那兰长海,父为镇安将军,以恩荫宜得官,引疾不赴补。爱易水之雷溪,筑室居之,自号雷溪居士,吟讽不辍。尝袭裘吊所亲丧,见其贫不能办,即解裘与之归。中途见异书,亟欲买之,又解其衷衣以质焉。由是得寒疾,伏枕夷然。李眉山尝赠诗云:“二月轻寒拥鹿皮,人间独有马卿痴。夜来灶底无烟火,自咏梅花绝调诗。”可想见其人矣。

奉天于紫亭宗瑛为襄勤公之孙,乾隆甲戌进士,改庶吉士,历官至御史。性简淡,不趋荣利,所在扫地焚香,似韦左司之为人。诗笔冲淡,亦酷似左司。著有《来鹤堂集》。

胡恪靖公宝 臬世居徽州,父官松江府教授,遂家焉。生公之夕,教授公寓居王文成公祠,梦文成手一金轴曰:“五十年后烦送吾乡。”乾隆十六年,恭扈圣驾南巡。至会稽,御祭王文成,命公赍金軕读祝堂下,方知前梦之征也。

恪靖公未遇时,赴礼部试。有友人托其代赍文书投部者,为奴子误事,致愆期。其人不得与试,公知之曰:“吾累吾友不得入闱,吾安忍独试?”遂不入闱。寻考授中书,历官巡抚。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二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卷十中·常璩
  卷一百六十九·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九十八·班固
  炀帝纪·李延寿
  熙宗悼平皇后传·脱脱
  五权宪法·孙中山
  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宋元明三代之学术】·钱穆
  卷八十五·佚名
  卷一百三十·佚名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朱凯

    (诸葛亮领卒子上,云)笔头扫出千条计,腹内包藏万卷书。贫道诸葛亮是也。领关、张二将,追赶曹操于华容路上。我夜观乾象,玄德公有难。谁想周瑜请玄德公黄鹤楼上饮宴去了。周瑜他要伤害玄德公。量你怎出贫道之手。想当日赤壁

  • 滕斌·隋树森

    滕斌,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省)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其为人风流笃厚,往

  • 卷二百五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五十三羮类五言古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羮   【宋】苏 轼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象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羮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

  • 卷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天类四言古八伯歌          古逸诗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宏予一人释天地图赞       【晋】郭 璞祭地肆瘗郊天致禋气升太乙精涣九渊至敬不文明德惟防天赞  

  • 歌·徐志摩

    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 别为我唱悲伤的歌; 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 也无须浓荫的柏树; 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 淋着雨,也沾着露珠; 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荫, 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再听不见夜莺的歌喉

  • 列传第二十四 顔延之 沈怀文 周朗·李延寿

    后爲宋武帝豫章公世子中军行参军。及武帝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延之庆殊命。行至洛阳,周视故宫室,尽爲禾黍,凄然咏黍离篇。道中作诗二首,爲谢晦、傅亮所赏。武帝受命,补太子舍人。雁门周续之隐庐山,儒学着称。永初中,征诣都下,开

  • 卷三十四·谷应泰

      ○河决之患   英宗正统十三年秋七月,河决荥阳,经曹、濮,冲张秋,溃沙湾东堤,夺济、汶入海。寻东过开封城西南,经陈留,自亳入涡口,又经蒙城至淮远界入淮。命工部尚书石璞治之,弗就。寻复以侍郎   王永和代璞。旧黄河在开

  • 卷之一 南都甲乙纪·计六奇

      福王本末  福嗣王讳由崧,神宗之孙、光宗之侄、思宗之兄也;建号宏光。乙酉,南都陷,北奔。浙东鲁藩监国,谥为赧皇帝;及闽中唐王立,遥上尊号为圣安皇帝;永明王立,谥为安宗简皇帝。而我朝则削其年号,止称福藩而已。王之父讳常

  • 第八回 父子聚麀惨遭剸刃 君臣讨逆谋定锄凶·蔡东藩

      却说梁主温还至洛阳,病体少愈,适博王友文,新创食殿,献入内宴钱三千贯,银器一千五百两,乃即就食殿开宴,召宰相及文武从官等侍宴。酒酣兴发,遽欲泛舟九曲池,池不甚深,舟又甚大,本来是没甚危险,不料荡入池心,陡遇一阵怪风,竟将御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一月。癸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外记○谕内阁、本年十月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六旬万寿。所有各省来京协同办理点景。

  • ●郑氏史料续编卷十目录·佚名

    三七二、浙江巡抚佟国器残揭帖(「通海奸逆」邬俊、胡梦彩等口供)顺治十七年二月初二日到(一一六五)三七三、两广总督李栖凤残揭帖(查报粤省整饬海防情形)顺治十七年二月初六日到(一一六八)三七四、浙江巡抚佟国器揭帖(汇报舟山

  • 三九二 两淮盐政寅着奏发回书籍请留馆阁之储折·佚名

    三九二 两淮盐政寅着奏发回书籍请留馆阁之储折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奴才寅着跪奏,为奏请两淮原进书籍,恳恩留备馆阁之储事。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于每书面页注明年月姓氏,云云。奴才

  • 三二 介孚公二·周作人

    癸巳年春天介孚公携眷回家,住在西一的屋内,同来的是少子凤升,生母章已早死,年十二岁,妾潘,是和小姑母同年的,可以推定是二十六岁,介孚公是五十七岁。曾祖母于壬辰除夕去世,那时已有电报和轮船,所以不到一个月就赶到了家,这有一件

  • 奏销例·佚名

    目录 奏销各册由司道核定送部后,按款照抄底册,分发各营县备案 议覆各营造报兵马俸饷班兵眷口奏册迟延限期章程 议覆各营造报兵米奏册迟延限期章程 奏销各册由司道核定送部后,按款照抄底册,分发各营县备案 一件遵札详覆事

  • 季氏篇·王夫之

    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以下,意分两支,但圣人说成一片耳。话到圣人口里,便怎融液曲折,不消分支作柱,而理意交尽!孟子即不能然,而况其他!故辞至圣人而始达,繇其胸中共一大炉冶,随倾铸而成象。然学者读此,正当于合处得分

  • 卷三十八·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八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五经【辛未】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杜三年燕伯出奔齐高偃高傒孙齐人入阳即于燕别邑中出有唐县不言于燕未得国都林于是齐景公有志于复霸

  • 僧才训练班训词·太虚

    ──三十四年夏作──“后世号称做事的人,往往不学无术,卑污苟且;而号做学问的人,又往往死于章句之下,做古人奴隶;其最大病根,就是把学问、事业分做两截”。此言道得其半。犹有号称做修证工夫者,又往往拘身静独,于读书涉群亦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九·澄观

    第六现前地。所以来者。已说诸谛相应慧。次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寄缘觉地故次来也。又四地出世未能随世。五地能随。而不能破染净之见。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破彼见故。故瑜伽云。前地虽能于生死涅槃弃舍。一向背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