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

庄公

郑伯克段于鄢【东坡】

子产【颍滨 昌黎 东坡】

通论

国之兴亡【颍滨】

懿公

许穆夫人赋载驰【郑獬】

灵公

祝鮀之佞【东坡】

出公

世子蒯聩【孙明复 颍滨】

季路【颍滨】

郑伯克段于鄢

东坡曰春秋之所深讥圣人之所哀伤而不忍言者三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而父子之恩絶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而夫妇之道丧郑伯克段于鄢而兄弟之义亡此三者天下之大戚也夫子伤之而思其所以致此之由故其言尤为深且逺也且夫蒯聩之得罪于灵公逐之可也逐之而立其子是召乱之道也使辄上之不得从王父之言下之不得从父之令者灵公也故书曰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蒯聩之不去世子者是灵公不得乎逐之之道灵公何以不得乎逐之之道逐之而立其子也鲁桓公千乘之君而陷于一妇人之手夫子以为文姜之不足讥而伤乎桓公制之不以渐也故书曰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言其祸自公作也段之祸生于爱也郑庄公之爱其弟也足以杀之耳孟子曰舜封象于有庳使之原原而来不及以政孰知夫舜之爱其弟之深而郑庄公之贼也当太叔之据京城取廪延以为已邑虽舜复生不能全兄弟之好故书曰郑伯克段于鄢而不曰郑伯杀其弟段以为当斯时虽圣人亦杀之而已矣夫妇父子兄弟之亲天下之至情也而相残之祸至如此夫岂一日之故哉榖梁传曰克能也能杀也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不称弟不称公子贱段而甚郑伯也鄢逺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呜呼以兄弟之亲至交兵而战固亲亲之道絶已久矣虽缓追逸贼而其存者几何故曰于斯时也虽圣人亦杀之而已矣然而圣人固不使至此也公羊传曰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勿与而已矣而又区区于当国内外之言是何思之不逺也左氏以为段不弟故不称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求圣人之意若左氏可以有取焉

子产

昌黎子产不毁乡校颂曰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知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继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旁畅交通施及无垠于乎四海所以不理者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颍滨曰子产为郑不以礼法假人凛乎其不可犯也将死戒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惟有德者能以寛服人其次莫如猛火烈人望而畏之则鲜死水弱人狎而翫之则多死故寛难子太叔为政不忍猛郑国多盗然后悔之由此言之子产岂徒寛惠者哉然孔子之称子产惠人又以为古之遗爱儒者由此言之故孟子言子产以乘舆济人于溱洧以为惠而不知为政甚者又曰子产犹众人之母能食之而不能教也此皆非子产之实盖惠而爱人无礼法以将之则有所不行若子产则以礼法行惠者也孔子之说云尔

东坡曰子产为郑作封洫立谤政铸刑书其死也教太叔以猛其用法深其为政严有及民之近利而无经国之逺猷故浑罕叔向皆讥之而孔子以为惠人不以为仁盖小之也孟子曰子产以乘舆济人于溱洧惠而不知为政盖因孔子之言而失之也子产之于政整齐其民赋完治其城郭道路而以时修其桥梁则有余矣岂以乘舆济人者哉礼曰子产众人之母也能食之而不能教此又因孟子之言而失也

国之兴亡

颍滨曰郑之诸公桓武之后推庄公为贤然其为人喜权而任数桓武之风衰焉叔段之乱诸大夫皆欲早为之所庄公之明足以制之然释而不问俟其恶成而后加之以大戮此非不忍于弟盖忍之至也孔子深探其心故书曰郑伯克段于鄢而丘明谓之郑志盖谓此也周平王桓王贰于虢公庄公既质王子取麦禾矣则又率齐而朝之伐宋而说之政不可得于是兵交中原射王中肩呜呼其忮心发于中卒不可得盖如此郑自庄公始畏楚穆襄之后无岁不被晋楚之兵子驷子展为政不知所出惟其来求者与之郑几于亡及晋悼公三帅诸侯以毙楚师不能争而子产受之以礼自固虽晋楚之暴不能加焉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又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呉季札过郑谓子产政将及子子为政必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子产用之郑复以安如季子可谓知务矣

许穆夫人赋载驰

郑獬曰卫懿公夷于狄戴公捃其余而虏之漕许穆夫人其妹也许孱不能救觊它诸侯有为卫忧者亦亡有也且将卫而不可于是赋载驰之五章其言哀深以伤往反而尽寃懑之不泄计独穷于此耳于时诸侯裂天子土捍夷狄暴乱者国相■〈氐〉也环拱而睨之卒不肯一枉臂起以植卫者俾夫人之恳恳不已而屡言之呜呼彼诚男子耶不少有激乎率易以失人心则周孰有并国哉无秦可也后二年齐桓公始城而完之吾知其有发矣虽然吾独悯其女子而有有忧亡国心彼冠冕而藩天下者尚且施施而安欤噫其亦足羞矣乎

祝鮀之佞

东坡曰祝鮀治宗庙孔子谓卫多君子灵公虽无道而不丧者子鱼与数君子之力也左氏亦记其贤决非佞人葢古者以佞为才智之称故自贬则云不佞宋公子朝预于南子之乱非其意也使其不从必不免于祸故孔子哀其不幸曰有子鱼之智而后免子鱼之智史不得其详矣然吾观臧武仲之所以免齐侯之难意其若此也欤

世子蒯聩

孙明复曰正名者传嗣立嫡之谓也为国之道莫大于传嗣传嗣之道莫大于立嫡所以防僭乱而杜簒夺也用能尊统传绪承承而不絶故子路问于孔子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以灵公无道不能先正厥嗣以靖其国卒使蒯聩父子争立以乱于卫故对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谓诸此也何以辨诸按春秋定十四年卫世子蒯聩出奔宋哀二年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蒯聩出奔宋者蒯聩有杀母之罪惧而奔宋也纳卫世子蒯聩于戚者灵公既死蒯聩为辄所拒不得入卫也且蒯聩有杀母之罪惧而奔宋灵公固宜即而废之择其次当立者以定嗣子之位也灵公不能先定嗣子之位故使公子郢得立辄于后以乱于卫夫蒯聩者灵公之子也辄者蒯聩之子也辄既立则蒯聩无以立矣蒯聩无以立则必反而争其国既反而争其国则辄必拒之辄既拒之是弃其父而立其子教其子以拒其父也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邦国之大经也彼则弃其父而立其子教其子以拒其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禽兽之道也人理灭矣是故蒯聩出奔宋纳于戚春秋皆正其世子之名而书之者恶灵公而不与辄也恶灵公者恶其不能正厥嗣以靖其国不与辄者不与其为人子而拒其父也或曰若蒯聩者独无恶乎曰蒯聩有杀母之罪当絶反而争其国是为簒国故经书纳焉纳者簒辞也孰谓蒯聩独无恶哉然则蒯聩之簒国辄之拒父皆灵公为之也皆灵公为之者灵公生不能治其室死不能正其嗣也故春秋参讥之此乃圣人正君臣明父子救昏乱厚人伦之深旨也而世之说者以为正百事之名者失之远矣又曰春秋既正蒯聩世子之名而左氏公羊氏榖梁氏传之俱无一言解经称世子之义夫传所以解经也传而不解安用传为唯江熈注榖梁曰齐景公废世子世子还国书簒若灵公废蒯聩立辄则蒯聩不得复称曩日之世子也称蒯聩为世子则灵公不命辄审矣此矛楯之喻然则从王父之言传似失矣经云纳卫世子郑世子忽复归于郑称世子明正也明正则拒之者非耶愚谓蒯聩称世子之义传既失之熈亦未为得也且蒯聩有杀母之罪当絶当絶则不得为嗣故经称纳卫世子纳者簒辞也此则蒯聩还亦书簒非独齐世子还而书簒也然蒯聩犹称曩日之世子者乃孔子正其名而书之尔非为灵公不命辄而书之也熈安得谓称蒯聩为世子则灵公不命辄审矣哉又忽称世子者与蒯聩异矣观郑忽之出奔也非得罪而见逐也盖以庄公既卒郑忽当嗣为宋人执祭仲以立突簒而失国也况乎突之簒忽者兄弟也辄之拒蒯聩者父子也是故忽之出奔也书曰郑忽出奔卫去世子者讥不能制其弟突以失国也及乎还也书曰郑世子忽复归于郑称世子者善其能反正于郑也若蒯聩则不然蒯聩之出奔也书曰卫世子蒯聩出奔宋及乎还也书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出奔与纳但称世子者明蒯聩正嫡当嗣辄不得拒也由是言之则熈安得引郑世子忽以解蒯聩称世子之义哉则知世之说者不能辨传嗣立嫡之道者由三传失之于前说者惑之于后也

颍滨曰卫之大乱者再皆起于父子夫妇之际宣公灵公专欲以兴祸固无足言者伋子寿子争相为死而庄公出公父子相攻二十余年不以为耻贤愚之不同至此哉然伋寿勇于义惜其不为吴太伯而蹈申生之祸以重父之过可以为亷矣未得为仁也昔者孔子之门人季路高柴皆事出公孔子自陈反卫子路问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呜呼卫之名于是可谓不正矣灵公黜其子而子其孙出公不父其父而祢其祖人道絶矣孔子于是焉而欲正之何为而不可灵公之死也卫人立公子郢郢不可则卫人立辄使辄而知礼必辞辞而不获必逃辄逃而郢立则名正矣虽以拒蒯聩可也虽然孔子为政岂将废辄而立郢耶其亦将教辄避位而纳蒯聩尔蒯聩得罪于父生不养死不丧春秋书曰晋士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非世子而以世子名之以其得立于位成其为世子也若辄避位而纳其父是世子为君也而名有不正乎名正而卫定矣

季路

颍滨曰冉有季路皆以政事称于孔氏冉有才有余而志不足其于季氏委曲从之不能有所立也至于季路忠厉而识闇事卫出公虽父子争国而不知其危也方其攻庄公于台上使幸而庄公舍孔悝季路与悝皆出犹可言也庄公方质孔悝以取卫其不释孔悝明矣孔悝不出遂攻而胜之则为臣弑君季路虽生将安所容身乎呜呼学于孔子而其虑害曾不若召获悲夫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梁本)·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二·佚名
  第五卷 清进士(一)·缪荃孙
  南唐书卷二·陆游
  高尚传·刘昫
  黄庭坚传·脱脱
  一四六、魏牟考·钱穆
  兵饷例·佚名
  校勘后记·胡适
  第六卷·冯梦龙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旦上,云)妾身是蓝采和的浑家。当日俺男儿做生日吃酒,唤官身去了,不见回来,有人说他跟着师父出家去了,不免唤两个小叔叔来商议者。(二净上,云)自从哥哥唤官身去了,不知所在,若是出了家,怎么了。咱今日寻他去来。(同下)(正末拍

  • 卷491 ·佚名

    张耒 江南曲 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 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 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 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 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 郎指

  • 卷三十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二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八接武【上】刘长卿王昭君歌自矜娇艶色不顾丹青人谁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悮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顔对人愁不语北风鴈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纎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

  • 卷五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

  •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天祚皇帝四   五年春正月辛巳,党项小斛禄遣人请临其地。戊子,趋天德,过沙漠,金兵忽至。上徒步出走,近侍进珠帽,却之,乘张仁贵马得脱,至天德。己丑,遇雪,无御寒具,术者以貂裘帽进,途次绝粮,术者进珝与枣;欲憩,术者即

  • 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礼五·张廷玉

        ◎礼五   庙制 禘佩 时享 荐新 加上谥号 庙讳   宗庙之制   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南,各为一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第二,皆南向。每庙中室奉神主。东西两夹室,旁两庑。三门,门

  • 卷一百六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三月己亥朔 命秦王志堩靖江王佐敬冠 上御奉天殿试礼部选中举人洪英等三百四十九人及前科未廷举人刘进等二人制策曰朕为帝王之治本之于道德而见之于事功德为政治之本事功著敬治之效是故民俗之厚在于教化吏

  •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七章倒号·佚名

    第一宽期恳章字扶危持颠,功同覆载;扑燎凿井,事值艰难。敝号当在拮据之时,虽欲极力维持,无如手长袖短,幸诸君念畴曩之交情,宽舒不迫,海量包涵,真衔感无已,首谢靡穷矣!今也有怀,欲白敬陈无语,伏祈鉴原。以敝号所负诸君款项,非不欲迅速

  • 卷一百五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八 朱批博尔多奏摺 雍正元年六月十八日户部银库郎中【臣】博尔多太仆寺少卿【臣】须洲谨 奏为恭请 皇上万安事钦惟 皇上德合乾坤 心通造化 和神爽气身备春秋 玉色金声光昭日月自 圣

  • 卷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      明 湛若水 撰 谋虑上 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臣若水通曰天上水下其行相违相讼之象作事谋始所以止讼端也张载曰戏动作于谋也谋而善则善谋而

  • 卷十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十二      婺源江永撰投壺    嘉禮十八補經【鄭目録云名曰投壺者以其記主人與客燕飲講論才藝之禮此於别録屬吉禮亦實曲禮之正篇 疏曰投壺與射為類此於五禮宜屬嘉禮也或云宜屬賓禮】

  • 卷三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一士丧礼下第十三之三记正义敖氏继公曰此上下二篇之记也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适低益反首舒救反墉音庸注今文处为居于为于】正义郑氏康成曰将有疾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五·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第九佛身观二。初分科。真法身者。前观宝像则似佛身。今对彼似故名为真。然此色相是实报身应同居土。亦名尊特。亦名胜应。而特名法身者。为成行人圆妙观也。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若渐教说。别起

  • 白话管子·管仲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

  •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清代释际醒撰。际醒,俗姓马,字彻悟,讷堂;别号梦东。丰润(今属河北省丰润县)人。际醒自幼通经史。皈依佛门后,遍历讲席闻法,博贯性相之学,尤精法华、三观、十乘之旨意。后专攻深研净土法门,成为禅门宗匠。际醒所撰的《梦东禅

  • 大乘庄严宝王经·佚名

    梵名Avalokites/vara -gun!a-ka^ran!d!a-vyu^ha ,西藏名Za-ma-tog-bkod-pa 。凡四卷。又称庄严宝王经。宋代天息灾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说观自在菩萨之威力化现及六字大明陀罗尼‘唵(om!)么(ma)抳(n!i)钵讷铭(pad

  •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丈雪通醉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通醉说 彻纲等编,十卷。上堂,小参,晚参,问答机缘,勘辨机缘,广录,颂古,诸赞,分灯,法语,佛事,书问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