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王大纪卷十三

宋 胡宏 撰

三王纪

武王

十三年初王克商以箕子归于丰王就见之问道焉箕子为王陈洪范周书叙曰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隂隲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彞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彞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彞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徳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冦七曰賔八曰师四五纪一曰歳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厯数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徳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恊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徳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防独而畏髙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徳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彞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六三徳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髙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防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汝则从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八庻徴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庻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徴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徴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防恒风若曰王省惟歳卿士惟月师尹惟日歳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歳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昬不明俊民用防家用不寜庻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寜四曰攸好徳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王敬受焉将封之箕子不受傥佯而去商人以盖天之法正时令周人受于商而志其法谓之周髀后世失其传遂与浑仪异天子寝疾病周人深以为忧周公祈于先王欲以身代作金縢曰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神乃命于帝庭敷祐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呜呼无坠天之降寳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今我即命于元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乃卜三一习吉啓籥见书乃并是吉公曰体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兹攸俟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王翼日乃瘳王问于师尚父曰黄帝髙阳之道可得闻乎尚父对曰在丹书王下堂将南面而听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乃东面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且臣闻之仁而得之仁而守之其量百世不仁得之仁而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王曰善哉退而为铭于席之前左端曰安乐必敬右端曰毋行可悔后左端曰一反一侧亦不可忘右端曰所监不逺视尔所代铭于鉴曰见尔前虑尔后铭于盥盘曰与其溺于人也寜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铭于楹曰毋曰胡残其祸将延母曰胡害其祸将大母曰胡伤其祸将长铭于杖曰呜呼危于忿防呜呼失道于嗜欲呜呼相忘于富贵铭于带曰慎戒必恭恭则寿铭于剑曰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徳行徳则兴背徳则崩铭于矛曰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予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命以衮服之日月星辰章于旌旗自殷而上天子之服十有二章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以宗彞藻火粉米黼黻绣之于絺以为裳至是定为九章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彛王之服大裘冕为上龙衮而下皆为禆冕六服皆衣纁裳盖取诸乾坤东方有医无闾之珣玕琪焉南方有梁山之犀象焉西方有霍山之珠玉焉北方有幽都之筋角焉东南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有华山之金石焉东北有斥山之文皮焉西北有昆仑之璆琳琅玕焉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是谓九府唐虞夏商以珠玉为上币其次金币三等或赤或黄或白赤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名曰泉后转曰钱尚父立圜法轻重以铢通九府之货

十六年甲申古者君名世子有司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少长立太傅少傅飬之以礼乐乐所以脩内也礼所以脩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太傅审父子君臣长防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徳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徳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知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可以使人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徳徳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世子初学周公以为世子则无为也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与世子居处出入欲令世子知父子君臣长防之道也世子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世子以世子之道也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飬世子不可不慎也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故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父在也君在也长长也然而众知父子之道君臣之义长幼之节矣故父在斯为子焉为君臣焉为长幼焉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语曰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人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仲尼曰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迂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周礼夏官之属曰诸子掌国子之倅记曰周庻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庻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太子唯所用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征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倅使之脩徳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所以预为太子羽翼也王迹箕子之所之东至朝鲜就封之朝鲜夷也箕子始教其民田蚕织作设禁八条相杀以当时偿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为奴女没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俗犹羞之嫁娶无所售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戸之闭妇人贞信不淫僻初箕子去周过故殷墟野哭则不可饮泣则妇人乃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兮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殷人闻之无不流涕

十七年王崩周公奉元子诵以即位生十三年矣祝雍作颂曰使王世子近于民逺于年啬于时惠于则亲贤而任能其颂曰令月吉日惟王太子始加元服去子防志存心衮軄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商祖考永永无极王尸天位周公应问无穷导之以道太公诚立而敢断辅善而相义以充大其志召公防洁而切直匡过而谏邪以矫拂其行史佚博闻强记敏给而善词以承救其遗忘王虽童防四圣维之故朝廷无过事孔子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徳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徳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孟子曰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 西域·魏收
  四夷附录第二·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八·志第八十一·乐三·脱脱
  卷一百九十一·杨士奇
  卷三十二·杨士奇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多才李氏建殊勋·宣南吏隐
  第七十三册 所记天命事十三件○1·佚名
  别集上卷八·宋名臣言行录
  附录 最近史学之趋势·金毓黻
  史记集解卷十六·裴骃
  吴隐之传·房玄龄
  丘和传·欧阳修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六·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游九言·唐圭璋

      九言初名九思,字诚之,建阳人。绍兴十二年(1142)生。学者称默斋先生。干办诸军料粮院,改知光化军。薛叔似辟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卒,年六十五。端平中,赠直龙图阁,谥文靖。有默斋遗稿二卷。   沁园春   五十五自述  

  • 卷一·王若虚

      世所传《千家注杜诗》,其间有曰新添者四十馀篇。吾舅周君德卿尝辨之云:“唯《瞿唐怀古》、《呀鹘行》、《送刘仆射》、《惜别行》为杜无疑,自馀皆非本真,盖後人依仿而作,欲窃盗以欺世者,或又妄撰其所从得,诬引名士

  • 第二出 赴京·陆采

    【破齐阵引】〔生上〕淸白先人家法。金貂累代传荣。雅志超羣。诗名满世。争奈高才未骋。孤身自浪浮云迹。四海谁怀国士情。咳。长歌上帝京。〔减字木兰花〕风云未偶。心悬日月空回首。骐骥埋尘。得志驽骀也笑人。椿

  • 卷214 ·佚名

    陆游 春日杂赋 江湖放浪水云人,药物枝梧梦幻身。 移竹南窗初试笋,扫花北陌旋成尘。 穷忙自笑常终日,老健犹能不负春。 未遂初心惟一事,乞薪赊米恼吾邻。 陆游 春日杂赋 乞得身归剡曲边,衡门茅

  • 卷下·杜本

    ○建安詹本道生(三首)本温言正行,丞相江万里荐为郎,先致书本,本方坐门前,石上钓使者至,问本居。本曰:前。即持竿渡溪去,不知所终。春日携客游武夷山脚,健枝梧百里,挿苍峭,粼粼石,可把曙色坐,逺钓风水真,笙竽厯落太古,调衣冠带,莽苍山鬼

  • 卷二十六·黄以周

      徽宗   △崇宁五年(丙戌,一一○六)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甲午朔。) 丁酉,通议大夫张商英知邓州。(《纪事本末》卷三十一。案:《宋史张商英传》:蔡京罢相,削党籍,知鄂州。《宋文鉴》张商英《鄂州谢上表》云: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二月壬午朔○癸未大学士沈鲤预辞典试故事会试主考例用次辅如次辅曾经典试则用三辅又若辅臣俱经典试则用詹翰之最深者鲤<锍-釒>入 上曰文场选士国家重典以卿股肱良臣正堪主考何必预辞还候旨行○甲申大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万历十年八月丙戌朔 上御皇极殿○丁亥祭 先师孔子遣吏部尚书王国光代○戊子 上亲祭 太社 太稷○庚寅升福建佥事王乾章为云南右参议○凤阳抚按凌云翼姚士观题江北境内凤阳一府清丈出隐田一万八千二百九十余顷除补

  •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徐世昌·陶菊隐

    自清末至民国,以权术窃高位者多矣,术之愈工者,位亦愈显。然皆饱涉风波,或有所凭借,始得蒸蒸日上。独徐世昌者,侥幸入词苑,学问非所长,终身未绾军符,戎事更非所习,谈笑从容,取功名如拾芥,仕清室忝握机枢,佐民国俨居元首。士林称之曰

  • 王睿传·魏收

    王睿,字洛城,自称是太原晋陽人。六世祖王横,系张轨的参军。东晋动乱之时,其子孙就居住在武威的姑臧。父亲王桥,字法生,懂得天文卜筮。凉州平定后,移居京城,家中贫穷,靠天文历法之术维持生活。历任官职,终为侍御中散。天安初年(4

  • 柳元景传·李延寿

    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县人。他的高祖叫柳纯,位至平陽太守,没有上任。曾祖叫柳卓,从本郡迁居襄陽,官到汝南太守。祖父柳恬,是西河太守。父亲柳凭,是冯翊太守。柳元景少年时期就熟悉弓马,多次跟随父亲讨伐蛮人,以勇敢著称。他少言

  • 吴芉传·脱脱

    吴瞞字唐卿,吴..的弟弟。年少时爱好骑马射箭,随从吴..征战,立功升官到..门宣赞舍人。绍兴元年(1131),箭瞞关之战时,隔断没立与乌鲁折合的部队,使他们不能会合,金兵北逃,吴瞞立功最多,朝廷破格提升他为和尚原兵马统制,于是吴..驻

  • 卷二十三 聘礼第八·郑玄

    君使卿皮弁,还玉于馆。(玉,圭也。君子于玉比德焉。以之聘,重礼也。还之者,德不可取于人,相切厉之义也。皮弁者,始以此服受之,不敢不终也。)[疏]“君使”至“于馆”。○注“玉圭”至“终也”。○释曰:自此尽“宾送不拜”,论主君使

  • 相列 第二十七·王符

    诗所谓“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二〕”。是故人身体形貌皆有象类〔三〕,骨法角肉各有分部,以着性命之期,显贵贱之表〔四〕,一人之身,而五行八卦之气具焉〔五〕。故师旷曰“赤色不寿”,火家性易灭也〔六〕。易之说卦:“巽为人多白

  • 卷第十·宋濂

    嘉兴大藏经 护法录 宋文宪公护法录卷第十 皇明金华宋濂着 云栖袾宏 辑 虞山钱谦益订 题跋 恭题 赐和托钵歌后 臣闻自昔贤圣之君多菩萨果位中人慈悯众生故乘愿轮降生人间执符御历如华严经云欢喜地菩萨出世为阎浮提

  • 牛虻·伏尼契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佚名

    一卷,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与《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同。而诸心明。皆佛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