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远传

李远是李贤的弟弟,字万岁。

自幼就有才识度量,志向宏远。

曾与一群儿童玩打仗游戏,他指挥的那部分,隐然有战阵之法。

郡守看见很惊奇,让他再玩一次。

众儿童害怕而走散,李远持杖喝斥,又摆成刚才的阵势,气势雄壮,比刚才更加可观。

郡守说:“这孩子必定成为将军,不是平凡的人。”长大后,博览群书,略知旨趣而已。

魏正光末年,天下大乱,束力勒贼胡琮侵逼原州,势力很大。

李远兄弟率领激励乡人,打算抵抗,可是众人互相猜忌,心中害怕,意见不一。

李远按剑道:“近年以来,皇室多难。

贼众乘机,恣逞残暴。

天下不治,强徒嚣张。

这正是忠臣守节之时,义士建功之日。

大丈夫岂能临危难而偷生?当从死地求生。

各位都是世代忠贞,沐浴教化,如今倘若各执一词,效力逆贼,即使是五尺童子,也都知道不对,又有何面目见天下义士?有不同意者,请允许我用剑斩了他!”众人都大腿发抖,没有不服从的。

于是互相盟誓饮酒,加固防御工事,严加防守。

但是外无援兵,城池终被攻陷。

他的党徒们大多被杀,只有李远兄弟被人藏起来,得以免祸。

李远对李贤说::“如今反贼猖狂,屠杀忠良。

我打算从小道入朝,请求援兵。

兄长深自韬晦,可以免祸。

从中发现贼人破绽,乘变立功。

如果王师西征,可里外呼应,既救国家之急,又保个人之身。

岂能被贼势所迫,坐以待毙?”李贤说:“我也是这样想。”于是定下东去的计策。

李远在贼境中历经坎坷,终于到达京师。

魏朝对他嘉奖,授为武骑常侍。

随即转任别将,赏赐帛千匹,另有弓刀衣马等物。

尔朱天光西征时,分配给李远精锐士卒,让他担任向导。

尔朱天光钦佩李远的才识名望,特地举荐,任命他为伏波将军、长城郡守、原州大中正。

后来由于接应侯莫陈崇有功,升高平郡守。

太祖见到李远,交谈后很喜欢他,命令他留在身边,待他很亲热。

魏孝武帝西迁时,授假节、银青光禄大夫、主衣都统,封安定县伯,食邑五百户。

魏文帝才继位时,思享长寿,认为李远的字很吉利,命令他扶帝上殿。

升任使持节、征东大将军,晋封公爵,食邑增加一千户,仍兼任近侍。

跟随讨伐窦泰,收复弘农,都立下大功。

任都督、原州刺史。

太祖对李远说:“我之有你,犹如身体有手臂之用,岂能片刻分离?本州的光荣,原是私事。

你若前去任职,我就无所寄托了。”于是命令李远之兄李贤代行州事。

沙苑之战,李远功劳最大,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封阳平郡公,食邑三千户。

不久随独孤信东征,入据洛阳。

被东魏将领侯景等人包围。

太祖军到,才解了围。

河桥之战时,李远与独孤信为右军,失利而退。

授大丞相府司马。

军国机密大事,李远全都参预,畏避权势,似乎与自己无关。

当时河东刚刚收复,人心未安,太祖对李远说:“河东是国家要地,除了你,没有人能去安抚。”于是授他为河东郡守。

李远整顿风俗,勉励农桑,肃清奸匪,并修整防御工事。

上任不到一个月,百姓就对他表示感激。

太祖嘉许,致信慰问。

征调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魏国建立东宫,任命他为太子少傅,随即转任太师。

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请求举州归附。

当时齐神武屯兵河阳。

太祖由于高仲密距此遥远,难以接应,众将都害怕此行。

李远说:“北豫州远在贼境之内,高欢又屯兵河阳,以常理而言,的确很难救援。

但兵贵神速,事贵合乎机遇。

古人有言:‘不入虎穴,安得虎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情或许可以成功。

万一失利,也是兵家常事。

如果观望不前,便永无平定之日。”太祖高兴地说:“李万岁所说,还勉强合我的心意。”授他为行台尚书,任东行先锋。

太祖率大军在后接应。

李远率军悄悄前往,保护高仲密返回。

又随太祖在邙山作战。

当时大军失利,只有李远整顿部下断后。

随即被任命为都督义州、弘农等二十一防诸军事。

李远善于治理部下,有才干谋略,对于进攻或防守的准备,无不精心锐思。

常常厚待境外之人,使他们成为间谍,敌人内部的动静,必能提前知道。

那些因事情败露而被处死的间谍,也不因此而后悔。

曾经在莎栅围猎,望见林木中有一石,误认为是卧在地上的兔子,发箭射中,箭头深入石头一寸有余。

走近一看,原来是块石头。

太祖听说后,感到惊异,写信说:“从前李广将军实有此事,如今你又如此,可算是世代流传的功德。

即使像熊渠那样的善射者,也不能独占美名。”东魏将领段孝先率领步兵、骑兵二万人向宜阳推进,名为送粮,而实有伺机偷袭之意。

李远悄悄地了解了他的计谋,派兵袭击,将其打败,缴获其军用物资、兵器等。

段孝先逃走。

太祖就把自己的坐骑赏赐给李远,还赏赐有金带、床、衣被等物,另有杂色绸缎二千匹,任命他为大将军。

不久,授尚书左仆射。

李远对太祖说:“我是秦陇的一个普通人,说不上有什么才能技艺。

生平愿望,不过是当个郡守罢了。

幸逢良机,得以侍奉圣明。

君王显贵而臣子升迁,以致于到今天。

如今我位居高官,爵列上等,受委一方,生杀在手。

不仅荣贵一时,也足可光耀身世。

但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今日授我,恰恰是加重我的罪责。

您如果想要成全我,乞求您不要授我此职。”太祖说:“您功德俱高,朝廷倚重,从众人中举荐,又有什么可以推辞?况且我与你,犹如骨肉,难道会允许你因官职而退让,违背我的期望?”李远没有办法,才接受任命。

太祖又把第十一子宇文达交给李远,让他当儿子抚养,这就是代王。

当时太祖尚未立世子,明帝年长,已表现出成人应具的美德。

孝闵帝是嫡生,年纪还小。

于是召集群公说:“我打算把嫡子立为世子,担心大司马猜疑。”大司马就是独孤信,是明帝敬后的父亲。

众人都不作声,没有一个说话。

李远说:“立世子凭嫡生而不凭长幼,礼制上说得明明白白。

略阳公为世子,您又有什么怀疑?如果认为独孤信不满意,请允许我立即杀掉他。”说着便拔刀而起。

太祖也起身说:“何致于这样!”独孤信又陈述自己的道理,李远才不再说什么。

于是众人都赞成李远的意见。

李远走到门外,向独孤信道歉说:“面临大事,不得不这样。”独孤信也感谢李远道:“今日全仗您,才决定此等大事。”建立六官后,授小司寇。

孝闵帝登基,升任柱国大将军,食邑一千户。

仍然镇守弘农。

李远之子李植,在太祖时已经担任相府司录参军,掌管朝政。

晋国公宇文护掌权后,李植担心不被重用,于是密谋杀掉宇文护。

计谋泄露,宇文护得知,派李植出任梁州刺史。

随即废去皇帝,召李远、李植回朝。

李远担心发生变故,沉思很久,说道:“大丈夫宁可为忠鬼,怎能当叛臣!”决定应召。

到京师后,宇文护由于李远素来功大而名高,还想保全他。

于是引见李远,对他说:“您的儿子有反叛的图谋,不仅要杀我一个人,而且要颠覆国家。

叛臣贼子,理应共同仇恨,您可以及早处理。”就把李植交给李远。

李远向来钟爱李植,李植又能言善辩,说当初并没有这种打算。

李远信以为真。

第二天早晨,带李植去见宇文护,宇文护以为李植已死,就说:“阳平公为什么自己前来?”身边的人说:“李植也在门外。”宇文护大怒道:“阳平公不相信我了!”于是召他们入内,仍然让李远与自己一同坐下,命令皇帝与李植在李远面前对质。

李植说不出话来,对皇帝说:“这个计谋,本来是打算安定国家,对陛下有利。

今日至此,还说什么!”李远听说,匐匍在胡床前说:“如果这样,臣该万死。”宇文护于是杀死李植,并威逼李远自杀。

当年五十一岁。

李植之弟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也被处死。

其余的由于年幼得到赦免。

建德元年(572),晋公宇文护被处死,于是下诏道:“故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阳平郡开国公李远,早蒙重任,功勋卓著,内参军机,外安属国。

尽忠王室,竟遭横祸。

怀念忠良,愈增伤感。

宜加荣宠,以彰忠节。”追赠原任官职,加陕熊等十五州诸军事、陕州刺史。

谥号为“忠”。

隋开皇初年,追赠上柱国、黎国公,食邑三千户,谥号改为“怀”。

李植及其弟弟们,同时都予以追赠,并加谥号。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司马迁
  卷五十六·志第三十七·百官二·脱脱
  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一百六十八·张廷玉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一 表一·赵尔巽
  ●卷中·郑文宝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稽古录卷二十·司马光
  卷六十六·鄂尔泰
  卷之四十六·祁韵士
  韩秀传·李延寿
  杨黼传·张廷玉
  卷二百一·佚名
  卷六十七·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775_1 【宜春郡城闻猿】崔江   怨抱霜枝向月啼,数声清绕郡城低。   那堪日夜有云雨,便似巫山与建溪。   卷775_2 【谪宜阳到荆渚】李伉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阳路几千。   为问野人山鸟语,问予

  • 卷四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一佛日类五言古四月八日赞佛诗     【晋】支 遁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元夕清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飞天鼓弱罗腾擢散芝英緑澜颓龙首缥蕊

  • 列传第五十一·李延寿

    周惠达 冯景 苏绰 子威 从兄亮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历乐乡、平舒、成平三县令,皆以廉能称。惠达幼有节操,好读书,美容貌。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刺史,召惠达及河间冯景同在阁下,甚礼之。及宝夤还明,惠达随入洛阳。宝

  • 卷七·本纪第七·世宗中·脱脱

        ◎世宗中   十二年正月庚午朔,宋、高丽、夏遣使来贺。戊寅,诏有司:“凡陈言文字,皆国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秘书监,当行者录副付所司。”丙申,以水旱,免中都、西京、南京、河北、河东、山东、陕西去

  • 卷之九十四·佚名

    洪武七年十一月壬戌朔孝慈录成先是贵妃孙氏薨敕礼官定丧服之制礼部尚书牛谅等奏曰周礼仪礼父在为母服期年若庶母则无服 上曰父母之恩一也而丧服低昂若是其不近于人情甚矣乃敕翰林学士宋濂等曰养生送死圣王之大政讳亡

  • 卷之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九 S会馆的来客·周作人

    到S会馆来访问鲁迅的客并不多,因为白天主人不在寓,相识的友人大抵都在教育部里,依了认识的年代说来,如张燮和,陈师曾,许季茀,齐寿山,许季上等人,天天见面,别无登门拜访之必要。偶然有些旧学生,是浙五中或两级师范出身的,或同乡后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七 吉冈安直·溥仪

    关东军好像一个强力高压电源,我好像一个一精一确灵敏的电动机,吉冈安直就是传导性能良好的电线。 这个高颧骨、小胡子、矮身材的日本鹿儿岛人,从一九三五年起来到我身边,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和我一起被苏军俘虏时

  • 赵胜传·张廷玉

    赵胜,字克功,迁安人。承袭永平卫指挥使之职。正统末年,他在西直门抵御敌寇,进升为都指挥佥事。天顺初年,赵胜与孙镗等参预“夺门”有功,越级升为都督佥事。他又与孙镗打击谋反者曹钦,进升为都督同知。孛来侵犯甘肃,赵胜与李杲

  • 卷十六、台湾朱一贵之乱·黄鸿寿

    圣祖康熙六十年,夏四月,台湾民朱一贵作乱。总兵官欧阳凯,水师副将许云,南路参将苗景龙,游击刘得紫、游崇功,千总陈元等死之。一贵,福建漳州府长泰县人,小名祖,于康熙五十二年充台厦道辕役,寻被革,居母顶草地饲鸭为生。其鸭旦暮编

  • 諸家姓氏事畧·李明复

    諸家姓氏事畧周惇頤惇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終虞部郎中諡元學者稱濓溪先生惇頤於春秋雖無解釋然其言曰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為後世王者而修也亂臣賊子誅死者於前所以懼生者於後也蓋發明孔子之本心而廣孟子不盡之意臣今

  • 卷六十九·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公羊传注疏【案马氏通考云春秋公羊疏崇文总目不着撰人名氏援证浅局出于近世或云徐彦撰陈氏书録解题云广川藏书志云世

  • 卷二十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四宋 魏了翁 撰聘礼六宾入竟死主人具而殡因敛连言殡释曰自此尽卒殡乃归论宾介死之事云宾入境而死遂也者若未入境即反来云主人为之具而殡者谓从始死至殡所当用者主人皆供之郑云具谓始死至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谁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于何住何学不惧后世死戒慧自薰修具定念正直断诸愁炽燃正念心解脱能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住此于此学不惧后世死 今此颂中言胜类者。

  • 卷第二十七(第四诵之七)·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七(第四诵之七)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衣法第七之上佛在王舍城。五比丘白佛。应著何等衣。佛言。应著槃薮衣。佛在王舍城。佛身冷湿须服下药。佛告阿难。我身冷湿。是事汝自知。阿难受教。往耆

  • 明孝宗宝训·刘健

    明孝宗朱祐樘语录汇编。刘健、谢迁、焦芳等编纂。正德四年(1509)成书,与《孝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四十八子目。前有明武宗序。

  •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施护译。佛在鹿野苑中,梵寿国王,偶至一寺。寺僧以佛顶华鬘迎之。王受戴头上。忽然头痛,医不能疗。使其妹勤见佛。佛三请观自在菩萨使说救济之咒并画像念诵之仪轨。

  • 念佛镜·善导

    凡二卷。唐即道镜、善道共集。全称求生西方净土念佛镜。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以对比方式提出念佛门与其他法门,而鼓吹念佛一行。题名念佛镜,意在照明念佛行人,增益信心,断除疑惑。内分十一门,阐释念佛之名义、体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