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贤传

李贤字贤和,祖先是陇西成纪人。

曾祖父李富,魏太武帝时任子都督,在讨伐两山屠各族时阵亡,追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

祖父李斌,承袭职位,率领父亲部属,在高平镇守,就在那里定居。

父亲李文保,早年去世。

魏大统末年,由于李贤兄弟功劳很大,追赠李文保为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

李贤自幼就有志向节操,不轻举妄动。

有一次出去游玩,遇见一位老人,须眉雪白,对他说:“我八十岁了,见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

将来必定做到台臣牧守,你好自为之。”九岁时,从师学习,只是概括看一下大意要旨,不在章节句子上下功夫。

有人对他说:“学习时不专心勤奋,还不如不学。”李贤答道:“人各有志,我岂能拼命学习,以授徒为生,当个教书先生?只要大略知道一下内容,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够了。

至于忠孝之道,其实早已铭记在心。”问者惭愧而心服。

十四岁时父亲去世,抚养教育弟弟们,彼此十分友爱。

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占据岐、泾等州反叛,魏孝庄帝派尔朱天光率兵将其打败。

他的党羽万俟道洛、费连少浑还占据原州,不知道万俟丑奴已经失败。

尔朱天光派使者到李贤处,命令李贤暗中算计万俟道洛。

尔朱天光率兵在后接应。

恰巧贼党万俟阿宝战败逃回,私下告诉李贤道:“万俟丑奴已经失败,官军将要到达。

我以性命相投,希望得到帮助。”李贤乘机让万俟阿宝伪装成万俟丑奴的使者,欺骗万俟道洛等说:“如今已经打败官军,必须与您商议大事,命令我暂时把守原州,您应急速前去。”万俟道洛等人信以为真,当天就出发登程。

尔朱天光随后赶到,占领原州。

万俟道洛率领部下六千人逃向牵屯山。

尔朱天光见到李贤,对他说:“万俟道洛出城,是你的功劳。”李贤又率领乡人牵出一千匹马资助军队,尔朱天光大喜。

当时原州大旱,缺乏水草,尔朱天光就退居城东五十里,放牧马匹,休整士卒。

命令都督长孙邪利代理原州事务,任命李贤为主簿。

万俟道洛乘城内空虚,突然攻来,贼党千余人在城中,暗中策应,把万俟道洛放入城内,杀掉长孙邪利。

李贤又率领乡人拼命抵抗,万俟道洛才退去。

又有贼帅达符显围逼州城,日夜进攻,屡被击退。

李贤抄小道赶赴雍州,向尔朱天光请求援助。

尔朱天光答应,李贤返回。

可是贼军营垒四下包围,没有机会入城。

等到天色将晚,他扮作背柴之人,与贼人中的樵夫一块到达城下。

城上垂下布疋把他们拉上去,这时贼众才认出李贤,乱箭齐射,但未能射中,于是入城,告诉众人大军将至。

贼军听说,当即溃散而逃。

多次升迁,历任威烈将军、殿中将军、高平县令。

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后,太祖西征。

李贤与弟弟李远、李穆等人暗中策应侯莫陈崇。

以功授都督,仍然镇守原州。

大军将到秦州时,侯莫陈悦弃城逃走。

太祖命令兄长之子宇文导追击,以李贤为前锋。

转战四百余里,到牵屯山时追上,侯莫陈悦在战场上自杀。

李贤也受重伤,坐骑被乱箭射中。

太祖嘉奖他,赏给他奴婢、布帛及各种牲畜,授持节、抚军将军、都督。

魏孝武帝西迁时,太祖命令李贤率骑兵迎护。

当时太行山以东的士卒,大多打算逃回。

皇帝命令李贤率精锐骑兵三百人殿后,大家都害怕他,没有敢逃跑叛变的。

封下圭阝县公,食邑一千户。

不久,授左都督、安乐将军,回去镇守原州。

大统二年(536),州民豆卢狼杀害都督大野树儿等人,占据州城反叛。

李贤于是召集豪杰之士,与他们商量道:“贼众仓猝起事,杀掉两位将军,其势虽大,其心已骄。

他们没有推行政令,一味残忍盘剥。

以寓居之贼,驾驭临时拼凑的部众,势必自相瓦解。

今日如果从城中进攻,贼人必定失魂落魄。

按我这个计划行事,很快就会取胜。”大家都表示服从。

李贤率领勇士三百人,分为两路,乘夜色呐喊杀出。

贼众大惊,一战而败,豆卢狼夺关而逃。

李贤轻装骑马,与三名骑兵追上,杀死豆卢狼。

升任原州长史,随即代理原州政务。

四年,莫折后炽勾结贼党,到处抢掠。

李贤率领乡兵,与代理泾州事务的史宁前去讨伐。

莫折后炽列好阵势等待。

李贤建议分兵进击,史宁不听,屡战屡败。

李贤就率领数百名骑兵偷袭莫折后炽营垒,活捉其妻子、孩儿以及仆人奴隶五百余人,缴获其军用物资。

当时莫折后炽刚刚击败史宁,正打算追击,突然听说李贤军到,就丢下史宁,与李贤交战。

李贤亲手斩杀十余人,活捉六人,贼军大败。

莫折后炽单骑逃走。

军队返回后,由于战功,赏赐奴婢四十人,各种牲畜数百头。

八年,授原州刺史。

李贤虽然自少年起就从事征战,但对政事也十分熟悉,安抚教育乡里,百姓安宁。

十二年,跟随独孤信平定凉州,又安抚张掖等五郡而返。

不久,蠕蠕围逼州城,抢劫百姓,赶走牲畜。

李贤想要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不决。

李贤再三请求,王德才答应。

李贤率兵将出,贼人已得到消息,退兵而去,李贤乘机率领骑兵追击,斩首二百余级,活捉一百余人,缴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计算。

被掠去的百姓得以回家安居。

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十六年,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祖奉护魏帝西巡时,到达原州,驾幸李贤宅第,按照年龄排坐,行乡饮酒礼。

后来,太祖又到原州,令李贤乘上大车,备下礼服,以诸侯礼相见,然后到李贤家,欢宴终日。

凡是李贤的亲族,都有不同赏赐。

魏恭帝元年(554),晋封河西郡公,食邑增至二千户。

后来因为兄弟之子李植被处死,李贤也被免职。

不久,又授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当时荆州蛮族反叛,开府潘招讨伐。

命令李贤与贺若敦率领骑兵七千人,从另一条道路截击,大败蛮帅文子荣。

于是在平州以北修筑汶阳城镇守。

随即任郢州刺史。

当时巴州、湘州归附不久,诏命李贤总监各军,局势基本稳定后,迁移江夏百姓二千余户以充实安州,并修筑甑山城而归。

保定二年(562),诏命恢复李贤原有官职爵位,授瓜州刺史。

高祖和齐王宇文宪还是婴儿时,为了避开猜忌,不宜住在宫中。

太祖下令让他们二人住在李贤家,六年后才回宫。

赏赐李贤之妻吴氏姓宇文氏,收为侄女,赏赐丰厚。

后来高祖西巡,驾幸李贤宅第,诏命道:“朕从前年幼,曾居此州。

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瓜州诸军事、瓜州刺史李贤,是州中良家,功勋美德都很出名,接受委托,让朕居此,辅导多年。

念其规劝辅正,功劳甚大。

食彼桑椹,尚且希望听到好话,何况如此恩惠,怎能忘记?今日巡行居此,如同代邑,举目依旧,更增往日之怀念。

虽然不是一家,朕处之如同亲人。

凡是李贤的兄弟以及子侄,都可参加宴会受赏。”于是命令中侍上士尉迟恺前往瓜州,以加盖印记的诏书慰劳李贤,赏赐衣服一件及被褥,另赏皇帝所用十三环金带一条、御马一匹、金饰鞍勒、杂色绸缎五百段、银钱一万。

赏赐李贤之弟申国公李穆也像这样。

子侄男女中外诸孙共三十四人,各赐衣一件。

又任命李贤外甥厍狄乐为仪同。

凡曾经亲自侍奉李贤的人,二人授大都督,四人授帅都督,六人授别将。

凡奴仆中已取得平民身份者,五人授为军主,未取得平民身份者,有十二人赎出放回。

四年,大军东征,朝廷认为西路空虚,担心羌族、浑族入侵,于是任命李贤为使持节、河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

河州旧无总管,到这时才设置。

李贤于是广泛屯田,节省漕运;多设巡逻,防备敌侵。

羌、浑因此而收敛,不敢东犯。

五年(565),宕昌侵犯边境,百姓失去家业,于是在洮州设置总管府,用来遏制外敌。

废去河州总管,改授李贤为洮州总管、七防诸军事、洮州刺史。

这时羌人侵犯石门戍,撤毁桥梁,破坏道路,企图阻断援军,李贤率领一千名骑兵抵抗,先后斩杀、俘虏数百人,贼人才退去。

羌人又引导吐谷浑数千骑兵,准备侵入西部边境。

李贤暗中得知,派兵埋伏在要道,再次大败贼军。

敌人震慑,不敢再犯。

不久,废去洮州总管,仍在河州设置总管府,还让李贤担任总管。

高祖怀念李贤旧恩,调他入京,授大将军。

天和四年(569)三月,在京师去世,当年六十八岁。

高祖亲临致哀,哭声感动左右。

追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

谥号为“桓”。

儿子李端承袭爵位。

李端字永贵,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司会中大夫、中州刺史。

跟随高祖平定齐国,在邺城阵亡,追赠上大将军,追封襄阳公,谥号为“果”。

李端之弟李吉,任仪同三司。

李吉之弟李崇,官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国,封广宗郡公。

李崇之弟李孝轨,任开府仪同大将军,封升迁县伯。

李孝轨之弟李询,从少年时就历任高官。

大象末年,任上柱国,封陇西郡公。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一 卫操 莫含 刘库仁·魏收
  列传第一百四·刘昫
  ●卷二百八·徐梦莘
  ●卷十·徐梦莘
  第五十四回 治黄河石人开眼 聚红巾群盗扬镳·蔡东藩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二·杨士奇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五·杨士奇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阿桂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佚名
  一八二 监狱生活·周作人
  朱荣传·张廷玉
  北洋海军章程第六·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梦斗·唐圭璋

      梦斗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人。景定二年(1261),魁江东漕试。宋亡,不仕。有北游集。   南乡子   初入都门漫赋   西北有神州。曾倚斜阳江上楼。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载泪东风洒汴流。   何事却狂游。直驾驴东渡白沟

  • 第四出 情饵·李渔

    〖虞美人〗(老旦带末上)烟花孽障何时了,恨不回头早。同心喜得遇名流,倘辱相收,甘与抱衾裯。奴家许氏,小字仙俦,留都歌院中一个知名的妓女是也。心似天高,命如纸薄。才思可侔道韫,生涯偏类薛涛。岂真前世前生,负却千人孽债,致令今

  • 第二折·关汉卿

    (张千领祗候排衙科,喝云)在衙人马平安!喏!(外扮包待制上,诗云)咚咚衙鼓响,公吏两边排。阎王生死殿,东岳摄魂台。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庐州金斗那四望乡老儿村人也。官拜龙图阁待制学士,正授开封府尹。今日升厅,坐起早衙。张千、分

  • 西渡集补遗·洪炎

    宋 洪炎 撰石湖院古木参天水一沟潮来曲折可蔵舟招提密映晴岚起沧海潜通夜气浮丹茘荐盘惊北客青蟳供馔识炎州却疑江左知名士不作乗桴浩荡游逍遥阁杰阁龙楼倚翠微中秋午夜望清辉桂枝委地三千尺柏影垂坛四十围箫鼔或疑

  • 康熙二十八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蒋良骐

    康熙二十八年正月,上南巡阅河,初八日丙子起行。壬午,驻跸平原县。谕山东抚钱(钰)[珏]:迩年以来,各省地丁钱粮已经节次豁免,山东地丁正赋意欲来岁蠲除,兹因巡幸至此,特先谕该抚速行晓示。甲申,幸济南府。乙酉,至泰山之麓。庚寅,驻跸郯

  • 第一节 诸论·陈匪石

    距今二百四十一年,清祖入关纪元已十九周,中国本部东西南北各万里,立于其朝者,旅行于其市府者,负缨戴髻之伦,争奔走黄色龙纛之下,或謌呼,或嬉游,各手《康熙元年时宪书》而哭故君、迎新君,且吊且贺不敢衰。忽焉黑云万聚升自海南一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景泰四年八月乙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升户部右侍郎孟鉴为本部左侍郎调兵部右侍郎李贤为户部右侍郎○直隶徽州府婺源县儒生朱楙奏系文公熹九十孙乞入国子监读从之○升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吴安为前军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传·沈约

    孝献王刘义真,相貌美丽,神情秀彻。开始被封为桂陽县令,食邑一千户。十二岁时,跟随北伐大军进入长安,留守木百谷坞,任员外散骑常侍,未到任。关中地区平定后,高祖商量回到东部地区,而众将领已出征好长时间,都有回去的愿望,只留下副

  • 吴玠传·脱脱

    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由于父亲死后葬在水洛城,因此迁徙到该地。年少时即深沉果敢有节操志向,知晓军事善长骑马射箭,读书能精通大义。不满二十岁时,以良家子的身份投军隶属泾原军。政和年间,西夏军队侵犯边境,吴 玠

  • 四九、越灭郯乃晋烈公三年非四年六年辨(附越灭滕考)·钱穆

    《史记 越世家 索隐》引《纪年》:“晋出公十年十一月,于越子句践卒,次鹿郢立。六年卒,不寿立。十年见杀,朱勾立。三十四年灭滕,(《路史 国名纪 注》引作朱句三十年,未能详定。)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朱勾卒。”据此,越

  • 提要·郑樵

    【臣】等谨按六经奥论六卷旧本题宋郑樵撰朱彛尊曝书亭集有是书防曰成化中旴江危邦辅藏本黎温序而行之云是郑渔仲所着荆川唐氏辑稗编从之今观其书议论与通志畧不合樵尝上书自述其著作胪列名目甚悉而是书曽未之及非樵所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五·佚名

      南无迦那伽无垢光明日炎云佛 南无因陀罗光明疑幢佛 南无一切地处无垢月佛 南无觉虚空平等相佛 南无十方广应云幢佛 南无平等不平等卢舍那佛 南无害心悲解脱空王佛 南无成就一切义须弥佛 南无不空步照见佛

  • 卷之十三·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三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 太原益禅师法嗣 汾州筏渡普慈禅师 初参径山端。高峰妙。各有契处。后北还游燕。如五台。礼文殊。感大士放光。居台二年。入太原。参益和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一·隐元

    嗣法門人真橋編入室僧進,師云:正法眼藏瞎,驢邊滅卻。且道祖祖相傳傳個甚麼?僧豎拳。師云:還有者個在。僧喝,師打出。石解進,師云:石女解巴歌,是何曲調?僧云:和尚拄杖子。師云:我拄杖子干汝什麼事?僧豎拳。師云:不是知音,莫與彈僧。進

  • 18.说见清净品·佛音

    慧体之一——见清净现在再说那前面已经说过的:“既以学习及遍问而熟知(慧的)地的诸法之后,当完成二种是(慧的)根的清净:即戒清净与心清净”。此中:“戒清净”,即极清净的别解脱律仪等四种戒

  • 名义考·周祈

    明人周祈撰。成书于万历十一年(1583)前。凡十二卷,天部、地部各二卷,人部、物部各四卷。条目浩博。主要阐述得名之由。如卷三“朝阳夕阳”条:“《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盖山东迎日,故曰朝,山西送日,故曰夕,非旦暮

  • 女科秘旨·轮应禅师

    清·轮应(亦作印)禅师撰。8卷。为《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之一。卷1为安胎、辨胎、养胎、小产等,列方8首;卷2~4为胎前病;卷5~6为临产及产后病;卷7~8为产后病。是书较《女科秘要》论述稍详,方剂多切实用,纲目清晰。卷1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