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六十八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闰三月。辛酉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吏部题、云南布政使卢询、前任江苏按察使时、失察得麟家人多太、潜住上海、应于按察使任内、降二级调用。从之。

  ○议政大臣等奏、据兵部尚书殷特布疏称在张家口及归化城等处、共买骆驼六千余只。应送至宣化大同、交与都统图思海、以备运米之用。从之。

  ○壬戌。兵部题、前阿南达奏称、自边界至噶斯口、一千七百里。今銮仪使董大成、奏称自嘉峪关至噶斯口、三千余里。董大成误信协领吴通宝导引、不由阿南达所行之路、绕道纡行、以致兵丁劳苦、马匹损伤。应将董大成革退銮仪使。从之。

  ○癸亥。谕吏部、湖广总督额伦特、着署理西安将军事务。并协同川陕总督办理军饷。湖广地方紧要、总督事务、着工部右侍郎满丕、前往署理。

  ○兵部议覆、原任福建浙江总督、今升左都御史范时崇疏言、商船出海、有在外洋被劫者、与汛地相去甚远。其兼辖统辖官员、请免题参。查外洋被劫者。惟责之分巡总捕等官限一年缉获、限满不获、分别议处。但海洋缉贼、较陆地倍难。嗣后无论内洋外洋之贼、该管官能获一半者。免其处分。其各省内外洋名、臣部无凭稽查。应令该督抚、造册咨部、以备查核。倘有以内洋失事、捏称外洋者、守汛官及该管官、俱照例议处。从之。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西安按察使萨哈、为西安布政使司布政使。

  ○戊辰。谕吏部、贵州巡抚刘荫枢、已遣往军前、其巡抚印务、着湖北布政使白潢署理。

  ○升盛京户部理事官马晋台为盛京刑部侍郎。

  ○工部议覆、河道总督赵世显疏言、黄河两岸、及高家堰迎溜冲刷之奎山店、朱家海、邱家庄、胡家庄、半路刘、大茭陵、唐家堡、各宜建坝筑堤。山盱二汛龙门坝石工、亦宜修砌加高。应如所请。从之。

  ○己巳。上自畅春园。幸汤泉。

  ○壬申。谕吏部、行取直隶各省知县覃岱等四十二员、俱着授额外主事。不拘月分、遇缺即行题补。升户部郎中永太、为西安按察使司按察使。

  ○甲戌。上自汤泉、回驻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雍吉纳、为镶蓝旗蒙古都统。调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昌鼐、为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巴禄、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护军参领宗室赫室亨、为镶红旗汉军副都统。骁骑参领班岱、为西安右翼副都统。护军参领觉罗阿尔图、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前锋参领噶萨礼为荆州左翼副都统。调正蓝旗汉军副都统瓦哈里、为右卫左翼副都统。升骁骑参领阿琳宝、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乙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丑升广州副都统左世永、为广西提督。

  ○戊寅。以原任江苏布政使金世扬、为云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原任四川布政使宋致、为湖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原任江苏布政使牟钦元、为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

  ○己卯。议政大臣等议覆、侍卫阿齐图疏言、青海台吉等、初言将胡必尔污、送往红山寺。继又请将胡必尔汗、送往宗喀巴寺。始终推诿、不令起程。自奉上□日令护军统领晏布、统兵驻扎西宁。四川提督康泰、松潘总兵官程正李等、整兵豫备。复屡次晓谕青海台吉等。伊等果尔恐惧、于三月十五日、将胡必尔汗送至宗喀巴寺居住。但青海二翼台吉今虽和睦、恐不能久请将罗卜臧丹津、察罕丹津、达颜管理右翼事务额尔得尼厄尔克托克托奈、阿喇布坦鄂木布、管理左翼事务。再派大臣、同郎中长受、主事巴特麻、至青海盟。令其永远和睦。应如所请。得上□日、依议。着公策旺诺尔布侍卫布达理、前往

  ○庚辰。谕议政大臣等、前令西宁驻扎之晏布往噶斯口防守今派晏布令代将军席柱、可将西宁驻扎之西安满洲兵、选五百名、令侍卫阿齐图、护军参领钦第由、统往噶斯口形胜之地防守。见在胡必尔汗之事、俱已就绪、其四川松潘等处豫备兵丁、着彻回。

  ○议政大臣等议覆、尚书富宁安疏言、巴尔库尔兵丁、庸懦不堪者、已彻回五千名。遵上□日、将噶斯口彻回之满洲绿旗兵二千名、于四月内、发往巴尔库尔外。其豫备绿旗兵三千名、请将西宁镇标下马兵一千名、火器营步兵五百名、凉州镇标下马兵七百名、火器营步兵三百名、甘肃提标马兵三百名、火器营步兵二百名、派出、并派副将等官、豫备调遣。其应给骑驮之马、将甘肃等处营马派给。应如所请。得上□日、西宁地方、关系甚要。见将西宁之兵、派出五百名、同阿齐图前往。则西宁兵丁、不必再派。着仍于固原宁夏兵丁内选择派出。余如议。

  ○又议覆、都统穆赛等疏言、乌阑古木地方、在新设汛界之外、俱系山坡山沟、不便耕种。其和布多、布延土郭儿等处耕种、收获甚多、应豫备籽粒田器、交与公傅尔丹带领土默特人一千及出兵归化城之土默特兵一千名前往耕种。应如所请。从之。

  ○辛巳。议政大臣等、议覆尚书富宁安疏言、甘肃巡抚绰奇、见今用小车安设台站、直抵哈密应将所运之米用骆驼驮载、运至巴尔库尔。但哈密至巴尔库尔程途虽近、其间有科舍土岭、自巴尔库尔至科舍土岭北口请安设三台。令巴尔库尔驻扎之步兵、撁驼运送。自哈密至科舍土岭南口亦请安设三台令哈密驻扎之二百兵丁撁驼运送即令见今运米官员、并发往效力官员、协同管理。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覆河道总督赵世显疏言、瓜洲花园港去□山戊不

  □六月内江流北徙坍塌一百二丈应于运河北岸挑挖月河以为屯船之地至瓜洲息浪庵前之石马头亦为江潮冲坏应早为修筑其花园港挑挖月河之处。应如所请。至瓜洲城垣与息浪庵相去不远。今息浪庵前之石马头渐致坍卸恐江流汕刷逼近城垣应照荆州杭州等处、建筑护城堤岸行文河道总督会同江南督抚、漕运总督、亲勘确议具奏得上□日、据赵世显奏称江流北徙、花园港地方、被冲坍塌一百二丈。瓜洲息浪庵前之石马头亦被汕刷。倘江流北徙、日渐冲刷、瓜洲城垣、必致危险。若不豫为筹画、修堤保护断乎不可着江南督抚总河总漕、速行亲往详加察勘作何修理保护之处、作速详议、一面动帑修筑、一面奏闻。

  ○壬午。谕大学士等曰、直隶巡抚赵弘燮因顺天永平两府所属地方米价腾贵民多乏食奏请借帑银、差官贵买贱卖、再借庄头积贮之米、减价粜卖。朕思治天下之道以养民为本当此太平之际、而使民乏食可乎。从前如福建广东远处、偶遇灾荒犹海运赈济、况京师畿辅之地乎。去年顺天、永平、保定、河间宣化、五府因雨水过多、米榖歉收。已将钱粮、尽行蠲免。积

  贮之米减价粜卖见今闾阎积贮无多若又以银买榖、则米价益加腾贵。今京仓通仓之米、甚多将仓内所贮之陈米发二十万石差堂司官、运至各处地方、不论旗民、确查赈济。穷民始得均沾实惠且直隶北四府地方、有水路可通、即由旱路运去亦不甚远不过在人区画而已。至于运米脚价、以米给之亦可煮粥之柴以米易之亦可。果如是更为有益。当青黄不接之时发通仓米于近京之地、减价粜卖。今又发陈米赈饥。则小民断无乏食之虞矣。又谕曰、朕闻今年直隶南四府地方、麦苗甚好。但麦收时、亦止有地之人、得食而已、未种麦之人、何由而得。朕意此番赈济、须至九月、民方不致乏食。每岁五城煮粥施济、至三月即止。今尚未停止。于民大有裨益。古之人君居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者甚多。朕巡行。各处曾目击之。故知之甚确。又于直隶各省、年榖丰歉时加访问地方大吏所以不敢隐瞒。朕凡事但求实济不务虚名。即如积贮之事、闻之似善、而行之甚难。从前连岁丰收、朕曾谕地方官令民间节省积贮。但穷民一年所得、糊口之外、别有费用何得余剩。至于社仓一事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时、曾以此为有益。卒不能行。今太平已久生齿甚繁、而田土未增且士商僧道等、不耕而食者甚多或有言开垦者、不知内地实无闲处。今在口外种地度日者甚多。朕意养民之道、亦在相地区处而已。陕西临洮巩昌等地方、虽不可耕种、若于有水草之地、效蒙古牧养、则民尽可度日。而百姓但狃于种地、不能行此昔年去山东赈济人员、曾云、或有人在牛傍、不知取乳而食、竟坐以待毙此皆不习之故耳。尔等将赵弘燮所奏之事、会同九卿确议具奏。寻大学士九卿等议覆、将京仓通仓米、发二十万石、于大州县、先运三千石。小州县、先运二千石。拣选各部院贤能官员、亲往散赈。俟九月秋收时停止。得上□日、依议速行。

  ○刑部等衙门议覆、奉差山西审事湖广总督额伦特疏言、原任山西太原府知府赵凤诏、巧立税规、勒索银两、应照枉法受赃例拟绞、但赵凤诏受恩深重、不便照此例议罪。应将赵凤诏、拟斩、监候秋后处决。其赃银十七万四千六百余两、照数追取入官。应如所拟。得上□日、着九卿等会同确议具奏。寻九卿等议覆、赵凤诏应即行正法上谕大学士等曰、赵凤诏前者自谓清廉、一文不取取钱无异妇人失节。又奏噶礼为第一清官。甚属欺妄。伊父赵申乔居官尚廉赵凤诏如此贪滥。不忠不孝极矣。似此不忠不孝之人、应当正法。九卿议立决、甚是但伊赃甚多、不可不追着照数追比。此本着暂收贮。

  ○癸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浙江盐驿道黄炳、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甲申。以吏科给事中陈沂震、提督山东学政。

  ○都察院题、五城赈济粥厂、或于麦熟时停止、或俟秋收后停止、请上□日。得上□日、着俟秋收后、再行停止。

  ○丙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户部题、散赈顺永两府所属贫民、请差大臣监视。得上

  □日、着仓场侍郎荆山张伯行、副都御史阿锡鼐、通政使杨柱前往监视。

  ○戊子。予故浙江提督吴郡、祭一次。

  ○予故浙江处州总兵官崔相国、祭葬如例。

  夏。四月。庚寅朔。享太庙。遣都统崇古礼行礼。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宗人府题、和硕简修亲王雅布子、敬俨、应照伊兄敬顺、阳桑阿、降二等封为镇国公之例、亦封镇国公。得上□日、敬俨之兄敬顺、阳桑阿、及苏努之子苏尔金封公后并不效力行走。俱着革退。敬顺、阳桑阿、并敬俨、俱着授为一等镇

  国将军。苏尔金、着授为三等镇国将军。

  ○壬辰。吏部议覆、衍圣公孔毓圻疏言、请将贡生杨浩、补授四氏学正应如所请得上□日、学官俱考试引见。四氏学官、亦令考试引见以后衍圣公所属应补官员、俱着考试引见。

  ○癸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申。授固山贝子苏努子吴尔臣、镇国公登色子塞尔臣、俱为三等镇国将军。和硕简修亲王雅布庶出子神保柱、为三等奉国将军。多罗贝勒延寿庶出子揆良奉国将军勒特浑子昂阿图、俱为奉恩将军。

  ○戊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议政大臣等、两路兵驻扎已久、军中哨探之事甚属紧要。倘有疎忽致策妄阿喇布坦之人、在边境私自往来、则大有关系。其严加防范之处、着速议具奏。寻议、各防守处、派能干弁员、不时巡查。若策妄阿喇布坦之人、有归顺前来者、作速解送来京。其私行往来者、即行拘执。从之。

  ○庚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丑。转兵部右侍郎党阿赖、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查弼纳、为兵部右侍郎。

  ○和硕额驸李叔鳌所尚郡主卒。遣官致祭。

  ○壬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内阁学士敦稗、充经筵讲官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长筹、侍读陈恂、龚铎、侍讲魏廷珍、俱充日讲起居注官。

  ○癸卯。上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命皇三子和硕诚亲王允祉、皇七子多罗淳郡王允祐、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皇二十子允祎、随驾是日、自畅春园启行。驻跸汤泉。

  ○谕大学士嵩祝曰、观麦苗谷苗、虽发生畅茂、但天气稍旱、当豫期祈雨。着谕礼部。

  ○甲辰。上驻跸南石槽。

  ○乙巳。上驻跸怀柔县。

  ○谕领侍卫内大臣等、闻热河米价甚贵、每石至一两七钱。扈从人等、复行齐集采买、则米价益加腾贵。官兵每月既得钱粮、若复给口粮、未免重复。但以所给钱粮买米、又恐不敷。着将热河之仓、及唐三营仓、所贮之米、发出、设立一厂、每石定价银一两、卖与随驾官兵。令各该管之人查视、不许多买、自无转卖之弊、而于官兵、亦大有裨益矣。

  ○丙午。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上驻跸密云县。

  ○丁未。上驻跸罗家桥地方。

  ○戊申。上驻跸遥亭。

  ○谕大学士嵩祝曰、近问外省奏摺人等、佥云麦苗甚好。但路上未曾遇雨。据此、则暵旱不知京北地方矣见今麦穗秀齐、若再不雨、岂能生发结实。朕望雨心切、尔将此上□日录出发往京师。令大学士九卿等、再虔行祈祷。

  ○户部议覆直隶巡抚赵弘燮疏言、顺天永平二府、去年被水歉收、见奉上□日发米赈济。但永平府属、地多濒海、艰食尤甚。臣闻得山海关外米榖颇多。向因奉禁、不敢入关。请暂开两月之禁、俾关外之民以榖易银、益见饶裕关内之民、以银易粟、得赖资生应如所请。从之。

  ○升光禄寺卿萨哈布、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兼管光禄寺卿事。

  ○予故刑部侍郎明安、祭葬如例。

  ○予黄旗故二等精奇尼哈番保柱、祭葬如例。

  ○己酉。上驻跸巴克什营。

  ○庚戌。上驻跸两间房。

  ○辛亥。上驻跸鞍子岭。

  ○谕领侍卫内大臣等曰、时已暑热、随驾人员遇水不可妄饮、当令择好水饮之。今已出口口外与口内不同。早晚甚凉。日中则热。可遍谕随驾人员、各宜谨慎

  ○予故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周卜辅、正蓝旗满洲副都统苏禾、各祭葬如例。

  ○工部议覆、河道总督赵世显疏言、清河县运口大墩草坝、□山戊不□久伤裂。宜添筑二坝。又仪真县通济罗泗二闸欹斜倒卸水难存蓄亟宜兴修。俱应如所请。从之。

  ○壬子上驻跸王家营。

  ○喀喇沁多罗杜楞郡王塞棱等来朝

  ○癸丑。上驻跸花峪沟地方

  ○甲寅。上驻跸喀喇和屯。

  ○乙卯。上至热河。驻跸行宫。

  ○喀喇沁镇国公善巴喇锡来朝。

  ○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杜业礼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升前锋参领伊礼布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以广东琼州总兵官阿国云为广州右翼汉军副都统。

  ○戊午。翁牛特多罗杜楞郡王和硕额驸苍津来朝

  ○己未。谕大学士嵩祝曰、今日阅京师奏报及直隶巡抚奏摺俱云各处有雨、尚未沾足。自五月初一日起仍斋戒祈雨。

  五月庚申朔。谕大学士嵩祝曰、自密云县至边北、虽雨水沾足无烦再祷但京城左右仍然暵旱、朕心不安不知众大臣、亦念及否目前端午节恐互相会饮应行严禁、并令各官竭诚祈祷。尔将此上□日、速发京师。传谕九卿。

  ○辛酉。夏至。祭地于方泽。遣都统崇古礼行礼。

  ○谕扈从诸臣曰、朕因祈雨屡降谕上□日在京诸臣、迟延日久并不奏闻。今始摺奏热河得雨、臣等不胜忻幸之语。止于此处。得雨有何忻幸。部院诸臣但知营求财贿、在家安逸而已求雨之处、未必亲到。朕雨降谕上□日命嵩祝抄发京师乃并不直书申饬。又不严查题参伊平日但务趋奉李光地赵申乔令于朕前称伊之善令汉大臣轻视。满大臣咸习以为常矣朕几次令科道陈奏伊令科道缄口不言皆入李光地赵申乔之党瞻徇情面、唯唯诺诺而已伊乃大学士也。是非所在、岂特当与众言之。即于朕前、亦当恳切言之。朕所用大学士、三四十人矣。从未见有如嵩祝者。伊自谓能自守之人、乃趋奉二阿哥、隐匿得麟逃走之事、与噶礼结亲、自守者果如是乎。且索额图、噶礼、朕皆诛之。嵩祝岂更甚于索额图、噶礼、朕不能诛之乎。抑畏伊镶蓝旗之党乎。今满洲大臣内、无能令汉大臣心服者、朕因仍用马齐、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穆和伦、为户部尚书。着嵩祝、即驰驿前往京城、问用不胜忻幸之语者为谁、祈雨不到者为谁、严查题参。若仍徇情面、一经觉察、必将嵩祝并诛之。陈名夏、即伊榜样也。

  ○谕大学士嵩祝曰、近观部院诸臣、并不以朝廷事务紧要、民生关系重大为念、惟图恩威由已、多方设法、极力结党而已。今部院诸臣、越次升用者多、而一切礼仪、尚且不谙、况其他乎。今值暵旱之际、朕心忧虑、两发谕上□日、始见臣等不胜忻幸之语、朕心深为失望。由此观之、九卿并未会集。或止听一人之言。如此、难免欺君之罪矣。总之伊等结党甚众。若非伊等援引之人科道言官、何以不行纠参。恐此风渐长、故将原任大学士马齐原任尚书穆和伦、亟行补授尔赍此上

  □日、切责在京诸臣。

  ○壬戌。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谕学士等曰、京畿地方、至今雨未沾足、朕心不胜焦。

  劳、自密云至口外、田禾甚佳。及问各处来人、俱云尚有雨水不足之处。念京城人民辐辏、就食者多、且太平日久、人口滋多、多至数倍、以此平素间、谆谆以此事面谕众大臣。今值暵旱之际、若再不亟为筹画、为君为臣者、所理何事乎。阅此次报内、米价又长。八旗官兵粮米、定例于八月内支放。今若候至八月、米价必愈加腾贵。着于五月初十日起、即行支放。至京城米石、若仍行减粜、甚为有益。着再发米三万石、交与原派卖米官员、减价粜卖。尔等传谕户部。

  ○谕署理内务府总管事务散秩大臣观宝曰、去年直隶所属地方水涝、未得丰收、目今京师又旱、朕心深为忧虑。自明日为始、朕于宫中、每日止进膳一次。先人而忧、后人而乐。庶可感召天和也。

  ○癸亥。转户部右侍郎傅尔笏纳、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郭稗、为户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阿锡鼐、为刑部左侍郎。左副都统史刘相、为刑部右侍郎。

  ○甲子。大学士嵩祝、摺报京师下雨日期得上□日、宋儒有言、求雨得雨、旱岂无因。此意甚深今虽下雨但雨势未必远及有何可喜之处。求雨断不可止必处处沾足方可停止也。

  ○乙丑。谕扈从诸臣曰、今□山戊不□米价甚昂顷曾降上。

  □日、将八月所放之米、令即支给。目前雨水之时应于未雨之先、即将此米给与众人、始为有益。今年四月前甚旱。既雨之后、又恐多雨。都统副都统参领等、于此等处、未必能实心。筹画。倘雨水过多、道路泥泞、车辆难行、势必至米粮潮湿抛弃于军民全无实惠。着将此上□日、传示八旗都统等。

  ○谕学士等曰、礼部前奏求雨、以雨足为止。今早又奏止求七日、于何日起、何日止之处、并未声明、甚属朦混。至斋戒日久、人心易至懈怠、未必实能遵行。尔等将此上□日、明白抄发、传谕礼部。

  ○柰曼多罗达尔汉郡王额驸垂忠、来朝。

  ○丁卯。署内务府总管马齐、以复授为大学士、赴热河谢恩。得上□日、马齐、着留此处办事。嵩祝、着在京办事。

  ○兵部议覆、四川陕西总督鄂海疏言、巴尔库尔、留驻兵丁、帐房衣帽等物、俱已破坏。交秋寒冷、请于西安藩库存贮豫备军需银两内、借支三月钱粮制办、于每月给发兵丁钱粮时、扣除抵偿。应如所请。得上□日、着动正项钱粮制造、速行运给。不必扣除抵还。

  ○科尔沁多罗冰图郡王宜希班第、来朝。

  ○戊辰。礼部题、臣等自四月二十二日祈雨起、连日微雨。至五月初三日、雨大霈。初七日、据差看雨人员等、报称京城周围、初三初四等日、雨水皆足。令于初十日停止祈祷。报闻。

  ○己巳。上因得雨、始照常进膳。

  ○喀喇沁多罗额驸门都、来朝。

  ○升内阁侍读学士尼雅达、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正黄旗故二等精奇尼哈番保住子保寿、袭职。

  ○庚午。大学士嵩祝疏参户部尚书赵申乔、工部尚书王顼龄、左都御史范时崇吏部侍郎傅绅、刑部侍郎李华之、学士蔡升元、王之枢、彭始搏詹事王奕清、于祈雨处、俱不亲到、殊属溺职。应交与吏部、都察院、严加议处。大学士王掞、副都御史郝林、以患病为辞、于祈雨处、只亲至一二次、亦属不合。应交与吏部察议。近因雨泽未足、重烦皇上廑念。乃九卿等、不虔心祈祷、反于奏摺内、妄称忻幸、甚属不合。应将会题此事之九卿诸臣、交与未豫此事之九卿诸臣、严加议处至于奏报雨泽沾足与否、及浸地几许之处、实系礼部专责不行明白

  具奏、甚属溺职。应将礼部堂官等、交与吏部都察院、严加议处。臣既奉明上□日、不即题参、实系庸劣愚昧。应将臣一并交部严加议处。从之。

  ○辛未。河道总督赵世显等疏言、臣等遵上□日、齐集瓜洲。将花园港、息浪庵前冲坍之处、并绕城河势、细加详勘。今已动工修理。谨绘图呈览。得上□日、瓜洲城周围地方、甚属紧要。见今正值雨水之际、堤工告成以前、着善为防守保护。

  ○乌朱穆秦、和硕车臣亲王色登敦多卜、来朝。

  ○壬申。遣官祭关圣帝君。

  ○谕大学士等曰、阅今□山戊不□督抚等奏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二麦丰收。乃京师麦价、未见甚减。京师所赖者、山东河南之麦此两省俱通水路、不知一年贩来几何或沿途富商大贾、豫行收买、以致京师麦价不减、亦未可知。从前江南浙江、所买湖广江西米数、及湖广江西、卖去米数、该督抚俱具摺奏闻大有裨益。今山东河南除陆路贩卖者、无庸稽察外自水路买来麦榖数目、可否照湖广江西督抚具摺奏闻之处、尔等会同九卿、确议具奏。

  ○甲戌。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祯遵上□日赴热河行在。

  ○乙亥。皇子允秘生。

  ○丙子。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疏言、台湾远属海外、民番杂处、南北两路生番、自古声教未通。今据台湾镇道详报、南北生番四千七百余口、倾心向化、愿同熟番内附。得上□日、生番远居界外、从未投顺。今慕义输诚、请入版籍。着地方官加意抚恤。倘有侵派扰害者、该督抚即行指名题参。从重治罪。

  ○土默特多罗达尔汉贝勒阿喇卜坦、来朝。

  ○丁丑。上谕大学士等曰、礼部已将大雨沾足停止祈雨之处具题。令内务府总管赫奕、复将祈雨之处请上□日。奏事如此疎忽殊属不合。着将赫奕、革去工部尚书、并内务府总管。其恩诏所得荫生、亦着革退。

  ○己卯。皇三子和硕诚亲王允祉、恭请上幸王园、进宴。

  ○乙酉。以正黄旗满洲都统孙渣齐、为工部尚书。升通政使杨柱、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升江南寿春副将任重远、为广东琼州总兵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隐逸·欧阳修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大事记卷六·吕祖谦
  第八十七卷 文苑 一 四·缪荃孙
  一三五五 谕着派八阿哥等总司原办文溯阁全书各员校勘纂缮《荟要》等书·佚名
  六二五 谕着现充四库馆誊录之各省生员归入皿字号应顺天乡试·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五下·袁枢
   第九章 论幽默·林语堂
  南唐书卷二十四·马令
  张元传·李延寿
  元澄传·李延寿
  四八、鲁缪公礼贤考·钱穆
  张文襄公选集三·张之洞
  同治四年正月廿二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申国章·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十载分符衣绣衣。裳阴处处浙东西。政成已可书银笔,词鹿仍堪付雪儿。   春未半,日方迟。御沟金袅柳如丝。风池留得梅花住,欲与先生荐寿卮。

  • 战败了归来·刘半农

    在街市中看见一幅刻铜画,题目叫“战败者”,画中有一个衣衫蓝缕的兵,坐在破屋旁一块石上,两手捧头,作悲思状。我极爱这画,可又因价钱太大,不能购买,只得天天走这时,向它请安而已。过了许久,这画想已卖去,我连请安的机会也没有了,心

  • 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姚思廉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有勇力,善骑射。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僧明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频征俚獠有功,为新州助防。天合亦有材干,预在征伐。安兴死,僧明复副其子子雄。及

  • ●王弇州崇论卷之七·李衷纯

    读鬼谷子读墨子读荀子读邓析子读孔丛子读尹文子读吕氏春秋读陆子读贾子读淮南子读韩诗外传读扬子读白虎通读徐干中论读刘子读文中子读元命包读皇极经世读通书正蒙读坛经一读坛经二读圆觉经师论上师论下○读鬼谷子刘向

  •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庚申】共和元年【鲁愼公濞七齐武公夀十晋靖侯宜臼十八年秦仲楚熊勇七宋僖公举十八卫僖侯陈幽公宁十四蔡武侯二十三曹夷伯喜二十四○共伯和行周政厉王太子靖居于召公虎之家】二【晋僖侯司徒元】三○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三 逆臣传七·纪昀

    逆臣传金○金 秉德 唐古辩乌达 大兴国图克坦额哷楚克布萨思恭图克坦贞 李老僧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崔立秉德 唐古辩 乌达 大兴国 图克坦额哷楚克 布萨思恭 图克坦贞 李老僧 完颜元宜 赫舍哩执中 崔立 △秉德 秉德

  •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班固

    御制读前汉书汲黯传踞厠视侍中如孟说各殊刘云当从孟吾亦云然乎【汉书注如淳以厠为溷孟康以厠为牀边侧孟说似属近理可从不则常人登溷尚知避人况人主乎即令宴见何难少须乃有听其就溷入视之事曲解相沿盖特泥沛公如厠之文

  •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班固

    (杨王孙,胡建,朱云,梅福)【原文】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

  • 弇山堂别集卷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盛事述四勲臣歴三公勲臣以太师为极凡八人若李韩公善长张英公辅不为太傅太保朱保公永张英公懋张昌公鹤龄徐定公光祚不为太保以躐加故也独翊国公郭勋初加太保再加兼太子太傅三加太傅四加兼太子太师五加太

  • 卷五十建置·冯煦

    提学使司皖省旧有提督学政一缺,自科举既停,学堂日增,朝廷注重教育行政,于光绪三十一年京师设立学部。其明年夏四月,学部会同政务处奏请变通官制,奏称:"国初,沿前明旧制,各省设提学道,雍正年间改为提督学政,具见列圣建置具有深意,

  • 卷十七【起文公元年尽四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七【起文公元年尽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文公【音义】【陆曰文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忠信接礼曰文】【疏】【正义曰鲁世家文公名兴僖

  • 第六十三則 南泉斬貓·胡兰成

    第六十三則南泉斬貓舉:池州南泉寺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方丈普願禪師見之,遂提起貓兒云:道得即不斬。眾無對。禪師遂斬貓兒為兩段。這一則初看很難懂,要看了雪竇禪師的頌纔會懂。雪竇禪師的頌曰:兩堂俱是杜禪和撥動煙塵不奈

  • 卷第十二·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二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缘品第五善缘方便善缘解有缘方便。圣忍非智有缘方便。圣智非忍有缘方便。受问答因俱生法若因此有此。若无因无此。若此生有此生。若此灭有此灭。若无

  • 号声·王统照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上海复旦书店1928年12月15日初版。收《序》1篇,《车中》、《鬼影》、《“司令”》、《买木柴之一日》、《海浴之后》、《读“易”》、《沉船》、《号声》、《纳尔逊之一课》等短篇小说9篇。

  • 修真秘录·佚名

    养生著作。作者不详。题“前商州丰阳县主簿符度仁纂”。为饮食养生、疗病专集。《通志》著录。本书选录了历代文献所载养生理论及方法,提出了“食之各归其时”则“延益无限”等观点。其次阐述了“食之相宜,则可补脏”

  •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佚名

    三卷,元始天尊称三元日三元官考校罪福,述朝礼天尊、悔罪。水忏的名称始于唐代佛教。

  • 正仇满论·章太炎

    章太炎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于《国民报》第四期。为批驳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而作。抨击保皇派拥立光绪,实行君宪谬论;论证革命并非“仇满”,梁氏反对革命,只是“忠爱”于光绪一人而已。

  • 观虚空藏菩萨经·佚名

    一卷,宋昙摩蜜多译。说欲治人罪者,应先决定毗尼,观想虚空藏菩萨。佛住佉陀罗山,优波离问。欲治罪者,云何作观?佛言,先依决定毗尼,敬礼三十五佛。次想此菩萨顶,有如意珠,若见此珠,即见天冠中现三十五佛。珠中现十方佛,或得除罪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