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孙俭传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

原名庆明。

祖先是魏氏的支脉,姓托拔氏。

魏孝文帝迁至洛阳后,改姓长孙。

五世祖长孙嵩,曾任魏国太尉、北平王。

长孙俭从小为人正直,有操守节行,体态魁梧,神色严肃,即便在卧室,也终日不苟言笑。

不乱结交朋友,不与他志同道合的,即使是权贵来访,也不相见。

孝昌年间,入仕为员外散骑侍郎,跟随尔朱天光平定陇西。

太祖到夏州时,任命长孙俭为录事,对他很敬重。

贺拔岳被杀害后,太祖前去平凉,凡是有计谋策划,长孙俭全都参与。

跟随太祖平定侯莫陈悦,留下长孙俭担任秦州长史。

当时西夏州仍然没有归附,东魏派许和担任刺史,长孙俭凭信用仁义招抚许和,许和于是举州归附。

就任命长孙俭为西夏州刺史,总领三个夏州。

当时荆、襄两地归附不久,太祖上表称赞长孙俭功绩,建议委任东南,于是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

所辖郑县令泉璨被百姓告发,经审讯,罪证确凿。

长孙俭就把部属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件事由于我教育不周,信用未能兑现,这是我的过错,不是泉璨的罪。”于是在大厅前,脱衣承受杖打,而不再治泉璨的罪。

从此以后,所属各城法纪严明,没有人再敢违犯法令。

魏文帝送去盖有印记的信表示慰问。

太祖又写信给长孙俭说:“最近路人传说您因为所辖县令有罪,竟自己受杖三十,用来严饬部下。

我从前听说‘王臣忠贞,不为自己’,是指为公忘私,凡知道该做之事就拼命去干。

没有像您这样严于律己、不惜自罚来教育部属的。

我听说后嘉许赞叹。”荆州旧俗,后辈不尊敬长辈。

长孙俭殷勤劝导,风俗大变。

努力推广农业,同时兼练军事,所以边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官吏百姓上表请求为长孙俭修建清德楼,树碑称颂,朝廷允许。

在荆州共任职七年。

被调入朝,授大行台尚书,兼任相府司马。

曾与众官陪太祖坐,退下后,太祖对左右道:“这位先生闲适文雅,我每次同他说话,都有敬畏之感,恐怕有什么过错。”有一天,太祖对长孙俭说:“名称与实际应当相符,尚书既然安心贫素,可改名为俭,用来表彰您的高尚操守。”又被任命为行台仆射、荆州刺史。

当时梁国的岳阳王萧鮞归附,首次派遣使者入朝,抵达荆州。

长孙俭在官署陈列卫队仪仗,身穿军服,与使者以宾主之礼相见。

长孙俭相貌魁梧,声如洪钟,大说鲜卑语,让人翻译,以问候使者。

使者惶恐,不敢仰视他。

当晚,长孙俭穿着短衣裙裳,请使者在另一间屋里赴宴。

乘机说明梁国动乱、朝廷招携之意,言词动人。

使者十分高兴,出来后说:“我无法揣度他。”梁元帝在江陵继位后,对外和睦邻国,心中怀有诡计。

长孙俭秘密致信太祖,陈述进攻的策略。

于是调长孙俭入朝,询问计谋。

长孙俭答道:“如今江陵在长江以北,距我不远。

湘东即位,已经三年。

看其形势,不准备东下。

他们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百姓厌恶他们的苛毒统治。

荆州的军用物资和各种器械,已经储备很久,如果大军南征,一定不用担心缺乏。

况且吞并弱小,攻取政治昏暗的国家,乃是兵法中的上策。

我朝已经据有蜀地,如果再平定长江、汉水,加以安抚,收其贡献赋税,供应国家,天下不愁平定。”太祖十分赞同,就对长孙俭说:“照您这样说法,我下手已经晚了。”命令长孙俭返回荆州,暗中作好南征准备。

不久,命令柱国、燕公于谨总领大军讨伐江陵,将其平定。

由于长孙俭最早谋划,赏赐奴婢三百人。

太祖写信给长孙俭说:“图谋江陵,计由君出,今日果然如您所言。

聪明的人能预见即将发生的事情,这是多么美妙啊!只是吴地百姓逃散,还要依靠你招募安抚,南土重镇,没有你是不行的。”于是命令长孙俭镇守江陵。

晋封昌宁公,升大将军,移镇荆州,总管五十二州。

长孙俭从前曾到皇宫汇报情况,当时正下着大雪,就站在雪中等候通报,从早晨一直站到天黑,脸上竟然没有显露出懈怠的神色。

他奉公尽心,都像这样。

天和三年(568),因病回京。

后来被任命为夏州总管,随即去世,遗言请求葬在太祖陵宅,并把赏赐给自己的宅第归还公家。

诏命皆允许。

追封郐公。

荆州百姓仪同赵超等七百人,感激长孙俭的德政,赴宫请求为长孙俭建庙立碑,诏命允许。

建德元年(572),下诏说:“从前叔敖辞去肥沃之地,萧何选择穷僻之乡,以古比今,无惭往哲。

言行美德,念念不忘。

而有司不识大局,竟然轻率地把其宅第分给外人。

如今应还给他的妻子儿子。”儿子长孙隆。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上·王称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三·陈邦瞻
  东汉会要卷二·徐天麟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四)·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五·佚名
  ◎曾国藩的治兵术·恽逸群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器服略四·纪昀
  卷三十五·傅恒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三·佚名
  六朝通鉴博议卷五·李焘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一·雍正
  卷十六擅与律·窦仪
  张大椿·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坦然·唐圭璋

      风流子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清香还有意,轻飘度勾引,几句新诗。须是放怀追赏,莫恁轻离

  • 老牛·刘半农

    秧田岸上,有一只老牛戽水,一连戽了多天。酷热的太阳,直射在它背上。淋淋的汗,把它满身的毛,浸成毡也似的一片。它虽然极疲乏,却还不肯休息。树阴里坐着一只小狗,很凉快,很清闲,摇着它的小耳朵,用清脆的声音向牛说:“笨牛!你天天的

  • 卷八·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八     元 方回 编 宴集类 昭明选诗则分公讌祖饯今以宴集合之 五言【十首】 宴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将何

  • 卷四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五中秋类五言古中秋月         【唐】欧阳詹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皓孤凝芳辉纷四扬徘徊林上头泛灔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

  • 第十九回 天子爱妃齐夺翠 姐儿嫖客共含羞·蒲松龄

    话说王龙问大姐的法儿,大姐说:"他是个军家,只会跑马射箭,他知道什么。吃酒中间,你就说哑酒难吃,咱行个令。他若不会行,输了酒,咱可取笑。"那王龙听的说这话,就等不得,一盅酒干了,叫赛观音:"拿过令盅来,咱行一个令。" 有王龙叫长官,

  • ●明朝小史卷十二 嘉靖纪·吕毖

    ○翼轸分野 帝生于兴邸,诞圣之日,宫中红光烛天,远近惊异。时黄河清,庆云见,乃翼轸分野,当在湖广地也。 ○名马 帝有名马七,一曰玉麟飞,一曰白玉训,一曰碧玉骄,一曰照夜璧,一曰银河练,一曰瑶池骏,一曰飞云白。 ○阶资隆懋 帝以藩邸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王明清

    ●卷九○王廷秀《阅世录》载明受之变甚备王廷秀,字颖彦,四明人。靖康初,以李泰荐为台属。高宗即位,擢登言路。著书号《阅世录》,其中一条载明受之变甚备。盖其所目击。是时宰辅,如朱、吕、二张,俱有记录

  • 大事记卷六·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秦昭王五十二年【楚考烈王八年燕孝王三年鲁顷公十九年】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诛【以列传通鉴修】相国范雎免以客卿蔡泽为丞相【以列传修】西周民东亡迁西周君于狐【以周纪秦纪修】楚伐鲁取徐州【以世

  • 四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佚名

    四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臣高晋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查缴伪妄著作,历经恭折奏明解送。又于本年五月间将各属呈缴并购买书籍二百二十五种,共一千

  • 卷之四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六传第三十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列传察珲多尔济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裔格哷森扎扎赉尔珲台吉之五世孙父衮布为喀尔喀三汗之一号土谢图汗子三长即察珲多尔济嗣称汗

  • 读例存疑卷二十三·薛允升

    兵律之四厩牧牧养畜产不如法孳生马匹验畜产不以实养疗痩病畜产不如法乘官畜脊破领穿官马不调习宰杀马牛畜产齩踢人隐匿孳生官畜产私借官畜产公使人等索借马匹牧养畜产不如法:凡牧养(官)马、牛、驼、骡、驴、羊,并以一百头

  • 法言義疏二十·汪荣宝

      漢德其可謂允懷矣。〔注〕允,信;懷,至。黃支之南,大夏之西,東鞮、北女,來貢其珍。漢德其可謂允懷矣,世鮮焉。〔注〕明此奕世之所致,而莽一旦行詐以取之。〔疏〕「黃支之南」者,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應劭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一·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昭公下【癸景王十酉七年】十有四年【晋昭四齐景二十卫灵七蔡平二郑定二曹武二十七卒陈惠二杞平八宋元四秦哀九楚平王居元年吴夷末十六】春意如至自晋【左传尊晋罪已也尊晋罪己礼也谷梁传大夫执则致致则

  • 书传卷十四·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多士第十六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弋取也惟天不畀允

  • 六经正误·毛居正

    六卷。宋毛居正(生卒年不详)撰。居正字谊父(因字通,或作“义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其父毛晃,曾着《增注礼部韵略》、《禹贡指南》等书。居正继承家学,钻研六书。嘉定十六年,诏国子监刊正经籍,被聘司校雠,只校订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