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中

  玄宗名璟,父烈祖,母曰“宋太后”。璟谦和明睿,奢俭得中,搜访贤良,训齐师旅,政无大小,咸必躬亲。又善晓音律,不至耽溺,知理体,洞明物理,盛德闻于邻国矣。在吴朝为太子谕德,后累居丞相。尝于庐山构书堂,有物外之意。烈祖即位为皇太子。烈祖崩,于柩前即位。年四十六,在位十九年,崩。庙号玄宗,谥曰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陵曰顺陵,后光穆钟氏号二保大交泰。

  ○皇子

  太子冀(少亡),陈王(少亡),保宁王(少亡),庆王宏茂(少亡),后主从儒,韩王从善(改封楚国公),邓王从益(改封江国公),吉王从谦(降封鄂国公),邵平郡公从度,文阳郡公从信。

  ○宰相

  宋齐丘、李建勋、冯延己、徐游、孙晟、严绩、陶潜。

  ○使相

  李德成、王崇文、郭宗、柴克宠、谢匡、朱业、孙汉威、皇甫晖、刘彦真、刘仁赡。

  ○枢密使

  严绩、汤悦、李征古、陈觉、唐镐、陈处尧、魏岑。

  ○伪主

  楚王马希萼、闽王王延政。

  ○将帅

  马先进、陈诲、魏韶、何洙、林仁肇、张汉卿、郭彦华、兵仁诩、陆孟俊、王建封、祖重恩、马存贵、郑再诚、张彦卿、刘崇进、张金约、时厚、武彦晖、成师朝、查文徽、许文綦、边镐、陈承昭、高弼。

  ○文臣

  江文蔚、王仲连、李夷业、游简言、汤悦、常梦锡、朱巩、陈元藻、冯延鲁、潘承祐、高远、张义方、田霖、高越、贾潭、张纬、钟谟、李正明、张易、赵宣、陈继善。

  玄宗为太子曰,尝问安寝门,会烈祖酣寝未解,梦便殿有龙据阑槛,蜿蜒可惧。烈祖既寝,命左右观之,即太子也。

  苏洪至扬州版筑,发一冢,不题姓名,刊石为铭曰:“曰为箭兮月为弓,射四方兮无终穷。但见天将明月在,不觉人随流水空。南山石兮高穹隆,夫人墓兮在其中,猿啼马叫烟濛濛,千年万岁松柏风。”

  右散骑常侍王仲连北土人,事玄宗。玄宗尝谓曰:“自古及今江北文人不及江南才子之多。”仲连对曰:“诚如圣旨,陛下圣祖元武皇帝降为毫州真源县,文宣王出于兖州曲阜县,亦不为少矣。”嗣主有愧色。

  两浙钱氏偏霸一方,苛惨急徵科赋,凡欠一斗者多至徒罪。徐易尝使越,云:“三更已闻獐鹿号,达曙问于驿吏,曰‘乃县司征科也。’乡民多赤体,有被葛者多用竹蔑系腰间,执事者非利不行,贫者亦累千家。

  玄宗割江南之后,金陵对岸即为敌境,因迁都豫章,舟车之盛,旌旗络绎,凡数千里。百司仪卫禁校帑藏不绝者。仅一载,上海北顾忽忽不乐。澄心堂承旨,秦裕藏多引屏风障之吟,御制诗曰:“灵槎思浩渺,老鹤忆崆峒。”

  元宗友爱之分,备极天伦。登位之初,太弟景遂,江王景逖,齐王景达出处游宴未尝相舍,军国之政同为参决。保大五年元曰,天忽大雪。上召太弟以下登楼展宴,咸命赋诗。令中使第赐进士李建勋。建勋方会中书徐铉勤政殿学士张义方于溪亭,即时和进,元宗乃召建勋、铉、义方同入,夜分方散。侍臣皆有兴咏,徐铉为前后序,太弟合为一图,集名公图绘,曲尽一时之妙。御容高冲古主,太弟以下侍臣;法部丝竹,周文矩主之;楼阁宫殿,朱澄主之;雪竹寒林,董元主之;池沼禽鱼,徐崇嗣主之。图成,无非绝笔。侍宴诗才记数篇而已。御制诗云:“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崴华。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曰放梅花。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坐有宾朋樽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建勋诗云:“纷纷忽降当元会,著物轻明似月华。狂洒玉墀初散絮,密粘宫树未妨花。回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宁意□来中使出,御题先赐老臣家。”铉诗云:“一宿东林正气遮,便随仙仗放春华。散飘白絮惟分影,轻缀青旗始见花。落砌更依宫舞转,入楼偏向御衣斜。严徐更待金门诏,愿布尧言贺万家。”义方诗云:“恰当岁曰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

  陈觉、李徵古少曰依托镇南楚公,宋齐丘援引至枢密使。保大之末,王室多故,觉及征古屡谏上变,言天命已改,请玄宗深居后苑,委国老摄国事,令陈乔草敕。乔袖敕上前曰:“陛下既署此,敕臣不复见陛下矣。”玄宗使钟谟言于周世宗曰:“罪大臣,理合奏启。”世宗曰:“自国家事,我国何预?”元宗乃命汤悦草制曰:“忠莫大于事君,罪莫重于卖国。宋齐丘本一布衣,遭遇先帝,不二十年穷极富贵,陈觉、李征古言齐丘是造国之手,理当居摄云云。”即曰徙齐丘青阳安置,觉、征古各赐自尽。齐丘至青阳,绝食数曰。后命至,家人亦皆菜色。中使云:“令公捐馆,方始共食。”家人以絮掩口而卒,有黑色一道舟中起至贯九华。

  朱尊度本青州书生,好藏书,高尚其事。间居金陵,著《鸿渐学记》一千卷、《群书丽藻》一千卷、《漆书》数卷,皆行于世。大平县聂氏女方十三,随母采薪。母为暴虎搏去,蹲之将食。女持刀自后跳上虎背,用手交运割其颈。虎奋掷不脱,遂自困死。女舍之,归告乡人,共收母尸。

  玄宗嗣位,李建勋出师。临川谓所亲曰:“今主上宽大之度比于先帝远矣。但性习未定,左右献纳须得方正之士。若目前所睹终恐不守旧业。”及冯延鲁、陈觉出讨闽中,征督军粮急于星火。建勋以诗寄延鲁曰:“粟多未觉为全计,师老须防有援兵。”既而,福州之军果为越人所败。归并司空累表致政,自称为钟山公。诏授司徒不起。时学士汤悦致状贺之,建勋以诗答曰:“司空犹不受,那敢作司徒。幸有山公号,如何不见呼。”先是宋齐丘自京口求退归于青阳,号九华先生。未周岁,一征而起,时论薄之。建勋年德未衰,时望方重,或有以宋公比之。因为之诗云:“桃花流水须相信,不学刘郎去又来。”捐馆之夕告门人曰:“时事如此,吾得保全为幸已甚。吾死不须封树立碑,冢土任民耕凿,无延他曰毁断之弊。”其后甲戌之岁,公卿茔域为兵发殆遍,独建勋葬所讫不及祸。

  魏王知训为宣州帅,苛暴敛下,百姓苦之。因入觐侍宴,伶人戏作绿衣大面胡人若鬼神状。旁一人问曰:“何绿衣。”对曰:“吾宣州土地神,今入觐和土皮掠来因至于此。”张崇帅庐江,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尝入觐江都,庐人辛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必不复来矣。”崇归闻之,计口征“渠伊钱”。每年再入觐,盛有罢府之耗。人不敢指实,皆道路相目捋须相庆。崇归又征“捋须钱”。尝为伶人所戏,使一伶假为人死有谴当作水族者,阴府判曰:“焦湖百里一任作獭。”崇亦不惭。

  冯谧朝堂待漏,因话及“明皇赐贺监三百里镜湖。今不敢过望,但得恩赐玄武湖三十里亦足当矣。”徐铉曰:“国家不惜玄武湖,所乏者贺知章耳。”

  徐公撰《江南录》,议者谓之不直,盖不罪宋国老故也。国老当淮甸失律之后,援引门人陈觉、李征古掌枢密之任,且授其意曰:“天命已著,玄宗当深居后苑,国老监国。”玄宗诏将行,陈乔草诏争之举皆闻,为臣之道余可知矣。

  文宪太子冀荚积储闱,颇专国,而又率多不法。玄宗一曰甚怒挞之以球杖,且曰:“当命太弟景遂代之。”冀有惭色。他曰密使人持鸩付昭庆宫使元从范。从范从太弟在金陵。未几,承范子从乾为景遂嬖臣,宋何九谗构,遂寘之法。从范惧而且怨,会景遂击鞠暑渴,从范进浆,遇鸩即曰薨,未殡而体已溃矣。

  玄宗诛戮大臣之后,暮年于禁中往往见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如生,叱之不去,甚恶之。因而南幸。太子冀既病,数见太弟景,遂为祟于昭庆宫中。

  前进士韩熙载行止状云:“熙载本贯齐州,隐居嵩岳。虽叨科第,且晦姓名。今则慕义来朝,假身为价。既及疆境,合贡行藏集。闻钓巨鳌者不投取鱼之饵,断长鲸者非用杀鸡之刀。是故有经邦治乱之才,可以践股肱辅弼之位,得之则佐时。成绩救万姓之焦熬,失之则遁世藏名,卧一山之苍翠。某妄思幼稚便异诸童,竹马蓬弧固罔亲于好弄;杏坛槐里宁不倦于修身,但励志以为文;每栖心而学武,得麟经于泗水,宁怯义图;受豹略于邳圯,方酣勇战。占惟奇骨,梦以生松,敢期隆印之文,缅愧担簦之路。于是撄龙颔虎须,缮献捷之师徒,筑受降之城垒争。雄笔阵,决胜词锋,运陈平之六奇,飞鲁连之一箭。场中就敌,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鸿儒遥望而进。摧坚垒横行四海,高步出群,姓名遂列于烟霄,行止遂离于尘俗。且口有舌而手有指,腰有剑而袖有锤。时方乱离,迹犹飘泛。徒以术探韬略气激云霓,瞋目张而闪电摇,怒吻发而惊雷动。神区鬼甸,天盖地车,斗霹雳于山中,未为跷捷;唱樗蒲于筵上,不是酋豪。蕴机谋而自有英雄,伏劲节而岂甘贫贱。但攘袂叱咤,拔剑长嗟。不偶良时,孰能言志。既逢昭代,合展壮图。伏闻大兴隆基,聿齐文教,联显异于中土,走明思于外夷。万邦咸贞,四海如砥,燮和天地。岩廊有禹、稷、皋陶、洒扫烟尘;藩汉有韩、彭、卫、霍,岂独汉称三杰,周举十人,凝王气于神都,吐祥云于丹阙。急贤共理,侔汉氏之悬科。待旦旁求,类周人之设“学而”。又邻邦作畛,敌境连封。一条之鸡犬相闻,两岸之马牛相望。彼则恃之以力,数言而顿见倾亡。此则理之以贤,一坐而更无骚动。由是兴衰之势,审吉凶之机得,上顺天心,次量人事。且向明背暗,舍短从长,圣贤所图,古今一致。然而出青山而裹足,渡长淮而弃繻。泒遥终赴于天池,星远须还于帝座。是携长策来诣大朝。伏惟司空楚剑倚天,秦松发地。言雄武则平宽绛、灌,语兵机则高掩孙、吴。经授素王,书传元女。莫不鞭挞宇宙,驱役风霆,牢愁积而髀肉消,顺气激而腕臂扼。一怒而豺狼窜匿,再呼而神鬼愁惊。挞蛮鼓而簸朱旗。雷奔电走,掉燕锤而挥白刃;月落星飞,命将拉龙使兵擒虎。可以力平鲸海,可以拳击鳌山。破坚每事于先登,敌无不克。策马常居于后,殿功乃非矜。国家付以肺肝,用为保障,勋藏盟府,名镂景钟。今则政举六条,地方千里,示之以宽猛,化之以温恭。缮甲兵而耀武威,绥户口而恤农事。谩洒随车之雨,沾沃良田;轻摇逐扇之风,吹消沴气。可谓仁而有断,谦而愈光。贤豪向义以归心,奸宄望风而屏迹。行见秉旄仗钺列土分茅,修职贡以勤王;控临四海,率诸侯而定霸。弹压八方,遐迩具瞻,威名洽著。况复,临广庭以待士,开上宫以礼贤。前席请论其韬钤,危坐愿闻于典故。古今英杰孰可比论。某方越通津,已观至化,及来上谒,罔弃谀才。是敢辄迹行藏,尽铺毫幅。况闻鸟有凤,鱼有龙,草有芝,泉有醴,斯皆佳瑞出应,昌期集辛。处士谬知人理,足以副明君之奖善,恢圣代之乐贤。昔娄敬布衣,上言于汉祖;曹刿草泽,陈谋于鲁公;失范增而项氏不兴;得吕望而周朝遂霸。使远人之来格,实正德之克昭。谨具行止如前,请准式。顺义六年七月归朝进士韩熙载状。”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九 桓玄 卞范之 段仲文·房玄龄
  卷九十·志第六十六·兵二卫所·张廷玉
  卷二十三·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八·佚名
  ◎奇奇怪怪之纸人·李定夷
  第二卷 吴县·缪荃孙
  第五节茶园、菜园、槟榔、番檨·佚名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恽毓鼎
  卢斌传·脱脱
  卷七·雍正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雍正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许及之·唐圭璋

      及之字深甫,永嘉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淳熙十四年(1187),宗正寺簿。十五年(1188),右拾遗。庆元元年(1195),权礼部侍郎。三年(1197),给事中。四年(1198),自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嘉泰二年(1202),参知政事。三年(1203),除知枢密院事兼

  • ●豁诗话(豁)·蒋箸超

    南京钟鼓楼东有大钟亭,清光绪年末造。有无名氏题壁云:“太息神州事,夷氛满域中。睡狮何日醒?惊世一声钟。”是亦有革命之思想者。龚觉佳句颇多,骤难记忆,兹复忆其《旅怀》有句云:“群公衮衮爱虚誉,何处侯门

  • 石田诗选巻九·沈周

    (明)沈周 撰○花竹【草木附】古梅折枝歌搰蛟不肯居西湖穹窿山中潜作都千年杂与草木处土膏沁骨苍皮麄雪中挛拳冻欲死老腊又仗春风稣今年苦遭斤斧厄左股割落从樵夫幽灵暗泣天亦黑十斛清泪含明珠抱材肯受爨下辱失势岂分沟

  • 卷一百 北燕录三·崔鸿

    冯素弗 冯素弗跋之长弟也慷慨有大志姿貌魁伟雄杰不羣任侠放荡不拘小节故时人未之竒也惟王齐见而异之曰拨乱才也惟结交时豪为务不以产业经怀弱冠自诣慕容熙尚书左丞韩业求婚业怒而拒之复求尚书

  •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庄亲王允禄等奏:臣等因总理事务,荷蒙天恩,交部议叙。查总理事务差委办事之侍郎纳延泰、班第,学士索柱,并办事官员等,多系从前在办理军机处行走之员,复在总理处效力行走,俱各小心谨慎,黾勉办公,并无过失,应

  •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  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十九雍正七年五月乙巳谕出征大将军等上谕曰出征大将军副将军防赞大臣官弁兵丁等准噶尔狡狯凶顽父子济恶为边境防古之隠患朕仰承皇考圣祖仁皇帝先志特发两路大兵声罪致讨当四海升平之

  • 世家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三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惠王。忠惠献孝大王讳祯蒙古讳普塔失里忠肃王长子母曰明德太后洪氏。 忠肃王二年乙卯正月丁卯生十五年二月以世子如元宿卫。 十六年十

  •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陈寿

    (黄权传、黄崇传、李恢传、吕凯传、马忠传、王平传、张嶷传)黄权传,(附黄崇传)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人。他年青时作过郡吏,益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邀迎刘备入蜀,让他前去讨伐张鲁。黄权劝谏说:“左将

  • 梁梦龙传·张廷玉

    梁梦龙,字乾吉,真定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兵科给事中,首次弹劾吏部尚书李默。世宗正好厚待李默,不做追究。他到陕西核查军事储备,弹劾以前的延绥巡抚王轮、督粮郎中陈灿等人,朝廷对诸人做罢免、责

  •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八人物志六十八大臣传五十四【蒙古正蓝旗 阿济拜 布尔哈图 奇塔特彻尔贝 毕立克图纳延泰 唐喀禄 德福 蒙古镶蓝旗 甘都 珲锦 秦布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二礼部十一东宫监国永乐七年定一朝仪凡常朝於午门左视事其左右侍卫及在京各衙门官员人等合啓事务如常仪若皇太子御文华殿官员人等承旨召入者方许入凡在京文武衙门遇有内外军机及王府切要事务

  • 序·李贽

    ◎ 焚書&middot;自序  自有书四种:一曰《藏书》,上下数千年是非,未易肉眼视也,故欲藏之,言当藏于山中以待后世子云也。一曰《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焚书》之

  • 小匡第二十·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

  • 卷首下·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说卷首下凡例三公三孤公孤不言职其职分亦不同东莱曰按周官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隂阳三孤贰公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见得公孤之分不同如此周礼一书自冡宰以下无不登载而公孤独缺书者何哉今观朝士掌外朝之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八卷·龙树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八卷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佛言。大王。当知世间一切众生。由净施故。所受福报。冤不能坏。设百千人。亦不能夺。随所至处。福为前导。乃

  •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目錄·牧云通门

    卷之一上堂小參夜參普說示眾示語禪淨玄旨卷之二室中語要書答語天童上堂(天王開光 祖師開光安座)卷之三像讚佛事卷之四偈(上)卷之五偈(中)卷之六偈(下)七會餘錄目錄(終)

  • 孝经问·毛奇龄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该书是驳诘朱熹《孝经刊误》与吴澄《孝经定本》二书的。其体设为门人张燧问而奇龄答,共十条,一曰《孝经》非伪书,二曰今文古文无二本,三曰刘炫无伪造 《孝经》事,四曰 《孝经》分章所始,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