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喜传

吴喜,吴兴临安人。本来名字叫喜公,明帝给他减为喜。最初做官是当领军府的白衣吏。少年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让他写起居注,写完以后,暗诵大略都能上口。沈演之曾经写了一份辞让表,还没有上奏,奏折丢了,吴喜曾经见过一次,就把它写了下来,没有一点遗漏。沈演之十分欣赏他。由此他涉猎《史记》、《汉书》,颇了解古今之事。沈演之的学生朱重人入宫担任主书,推荐吴担任主书吏,晋升为主图令史。文帝曾经找图书,吴喜开卷倒着送上,文帝很生气,把他赶了出来。正遇上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征讨蛮人,上书文帝请求让吴喜跟随自己,后被孝武帝所欣赏。逐步升迁为河东太守、殿中御史。

明帝即位,四方反叛,吴喜请求得到精兵三百人到东方效死。文帝非常高兴,就封他为建武将军,挑选羽林勇士配备给他。谈论的人认为吴喜是耍笔杆的,不曾做过将领,不可以派他去。中书舍人巢尚之说:“吴喜跟随沈庆之久经军营生活,性格既勇敢,又熟悉战阵,如果能任用他,必然会有成绩。”吴喜于是东讨。

吴喜在孝武帝时代常被任用,性格宽厚,所到之处人们都很怀念他。及至东讨,百姓听说吴河东来了,便望风归降或逃散,因此吴喜所到的地方都打了胜仗。升迁为步兵校尉,封为竟陵县侯。

东部平定,他又率领部队南讨,调任寻陽太守。泰始四年(468),改封为东兴县侯,任命为右军将军、淮陽太守,兼太子左卫率。五年,转为骁骑将军,太守、兼率职务依旧。这一年,在荆亭大破魏军。六年,又率领军队向豫州抵御魏军,加都督豫州诸军事。第二年返回建邺。

起初,吴喜东征,告诉明帝如果抓到了寻陽王刘子房和各个贼帅,就在东部斩首。东部平定以后,吴喜见南贼正凶,担心以后翻覆受祸,便把刘子房活着送回都城。其他几个主帅顾琛、王昙生等人都被保全了性命。皇上因为吴喜刚立了大功,没有过问,而心里却挂念着。等平定了荆州,他恣意抢掠,贪赃私藏数以万计。又曾经对客人说汉高祖、魏武帝原本是什么人。皇上听了十分不高兴。后来寿寂之死了,吴喜心里很恐惧,于是乞求做中散大夫。皇上尤其怀疑他。等皇上有了病,为身后的事情打算,怀疑他将来不能侍奉幼主,于是便赐他自杀。皇上把他召入内殿,和他开玩笑,谈话很融洽,赐给他名食和皇帝用的金银器具。而又指示执行命令的人不要让食器在吴喜家里过夜。皇上平素多忌讳,不想让食器停放在凶祸房中,所以才这样安排。等吴喜死了以后,发诏令赠予财物办理丧事,儿子吴徽人承袭了他的爵位。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七 孔靖 孔琳之 殷景仁·李延寿
  第三十回 斩龙且出奇制胜 划鸿沟接眷修和·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关外王势压李大少·宣南吏隐
  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
  第七十一卷 儒林 三·缪荃孙
  卷四十七·鄂尔泰
  提要·朱明镐
  一三一 小河与新村中·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五十·薛允升
  萧渊明传·李延寿
  魏纪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228)·司马光
  ●作邑自箴卷第二·李元弼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花·周作人

    我爱这百合花,她的香气薰的使人醉了,爱她那酽酒似的滋味,我爱这蔷薇花,我愿两手捧住了她,我便埋头在她中间,便在这里睡了。让我就此死罢。十月二十六日,仿某调,学作情诗,在北京中一区。

  • 海叟集巻二·袁凯

    明 袁凯 撰五言古诗新治圃成隙壤所自治剪荆去茏茸幸无棼秽杂况此清泉涌灌滋竟朝夕勾萌各森耸青蒲已弥泽黄方卧陇春菁尚堪把秋梨日应重自余通宦籍职事劳纷冗禄食虽云美私心恒自恐归来得萧茆采撷聊自奉且遂丘园乐永

  • 皇明诗选卷之七·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律诗一刘基高启杨基徐贲袁凯汪广洋林鸿浦源蓝智章闇曾棨周玄王偁杨士奇周述李祯陈敬宗王洪陈琏章珍祝淇苏正

  • 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六白居易新乐府【幷序 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於意不系於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

  •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 第二十·班固

    (张释之,冯唐,汲黯,郑当时)【原文】张释之字季,南陽堵陽人也。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免归。中郎将爰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

  • 一三三、平原君为相考·钱穆

    《六国表》:&ldquo;赵惠文王元年,一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rdquo;今按《魏公子传》云:&ldquo;赵惠文王弟平原君。&rdquo;(《范睢传》同。)《赵策》:&ldquo;谅毅曰: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rdquo;则平原君为惠文王同母弟也。(《平

  • 卽位年·佚名

    八月8月30日○庚子,景宗大王四年〈淸雍正二年。〉秋八月乙未,〈二十五日。〉景宗大王昇遐于昌慶宮之環翠亭。越六日庚子午時,王世弟卽位于昌德宮之仁政門。院相、承旨、史官具朝服坐敦禮門外西庭東向,弘文館坐承政院之下,

  • 佛说善生经讲录·太虚

    悬论 一 就经题以略解名义 甲 善 乙 生 丙 经 丁 善生 戊 善生经 二 就善生以寄明法要  甲 就法以明善生 乙 就人以明善生 三 明此经说义  甲 就佛说此经以明 &n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善男子。我又善知一切聲論。音聲語言。內外因起。名字訓釋。普遍無窮。假使帝釋。於梵王所。聽受聲明。盡其天壽。足滿千歲。亦不能知聲論邊際。我一念頃。

  • 后序·如净

    净禅师得无师句。用逸格机。娄至德已前。青叶鬓之后。突出无面目底。糙暴生狞。通身是眼。要看是录。予保。渠未梦见此老脚跟下汗臭气在。绍定改元开炉日 灵隐高原祖泉敬跋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天衣举似个

  • 传法正宗记序·朱时恩

    传法正宗记序宋濂表大法之真传。起群生之正信。宜莫如书。然而真丹身毒。相去绝远。梵言华言。重译或殊。况屡遭灭斥之祸。生乎其后者。必搜罗坠逸。徧观会通。然后能定是非之真谀。闻之士苟获窥其一偏。遂执为确然之

  •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上·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比丘书玉笺记将释此典。先依贤首般若略疏。开为五门。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今於题文之前。亦悬叙三义门也。初。教兴因缘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

  • 二 集·佚名

    第一 科刑罚品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中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诺曰:&ldquo;大德!&rdquo;世尊曰:&ldquo;诸比丘!此等是二种罪。云何为二?现世之罪与后世之罪。又,诸比丘!云何为现世之

  • 二 沙门果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人之大比丘众俱,住王舍城小儿医师耆婆之庵罗园。其时,摩揭陀国王韦提希子阿阇世,于四月迦底迦之十五布萨日满月之夜时,坐于殊胜之宫殿高楼,被诸大臣所围绕。如是,摩揭陀国王韦提子阿阇世于

  • 香艳丛书·虫天子

    丛书。虫天子编。二十集。其《凡例》云:“所选以香艳为主,无论诗词乐府,足以醉心荡魄者,一例采入。”其中绝大部分是诗文杂著类的艳情作品,如明程羽文《鸳鸯牒》、清邹枢《十美词纪》等,也有一些文言小说,如隋王度《

  •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佚名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本篇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基本相同,疑系南北朝道士摘录该经改编而成。

  • 阿毗昙五法行经·佚名

    后汉安世高译,一卷。先释四谛,次释五法。

  •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说十六大阿罗汉名,并眷属数目住处,及明末法之中,于三宝所种善根者,三会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