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八

嘉靖二十五年十二月甲申朔

○丁亥 慈孝献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礼

○戊子

○吏科都给事中郑大同等条奏考察事宜四事内一款指陈士习蹂竞之弊甚具 上是其言下吏部参看且谕大同等曰夤缘蹂进者该部匿不以闻汝等系朝廷耳目职专论劾若所用不公即以名闻于是部覆大同等所言四事一据见任凡司府州县正官备查考语兼采舆论其不才者奏请罢黜不得以前任之善故旧之情曲为庇护一详卑职仓巡局库等官职微员众询访难遍不得不据考语而尤宜先视原出考语之人以为从违斟酌去留务合公论一黜躁进士重名莭如果奔竞有迹清议不容者自难议留一平改调近奉钦依嘉靖二十一年以前考察不及官员回籍听调以后者赴部候补今宜一体赴部录用其易任之后悔悟已深当与贤者一例叙迁得旨回籍官员听调年久仍照原旨免其赴部俟考察后挨次除补余如拟已大同等劾奏巡抚傅凤翱于敖叶照布政李清参政程资王嘉宾副使公跻奎王柄诸奔竞骤迁状诏吏部都察院一并从公考察

○庚寅

○发年例银于各镇辽东十六万七千余两大同二十万七千余两山西十七万两陕西固原五万八千两宁夏八万两甘肃十六万两蓟州三万两

○宣府粮储郎中丘玳奏原任参议刘珂郎中刘栋出纳不明请下巡按御史验问章下户部查奏户部尚书王杲奏珂尝因盐商上纳违限告改易银共增给银四千三百余两栋支放欠谨而无印领状捏改告词尽皆给发将主兵钱粮补偿旧欠商价虚出银逾七万俱乱 祖宗飞挽之法中奸商罔利之计时巡按御史黄如桂亦追论栋等罪状因劾接管郎中褚宝参议苏志皋不能改正宿弊皆当究治诏下巡按御史逮问既而如桂勘报刘栋所杞系那移出纳珂填盐改银由巡抚官批允俱无侵欺受贿状各纳赎还职宝志皋不能防奸厘弊亦宜量罚 上曰边储积弊皆管粮官冒破侵渔恬不畏法丘玳参呈如桂论列甚悉今勘报却不据法部议愈加宽纵明是狥情回护栋珂宝志皋姑降三级调边月用

○辛卯 旌表河南孝子任镗等二人节妇周氏等四人烈妇淡氏等二人烈女一人刘神秀

○壬辰

○升赏陕西怀远等堡滥河等墩获功官军王佐等七十一人响水堡土门川获功军王廷政等九人

○癸巳

○初两广总督张岳已升刑部右侍郎以河南巡抚柯相代往巡按广西御史徐南金奏岳在两广御众有恩将士乐为之用近奉命久任剿里隆下九寨经略机宜方有次苐一旦迂去恐弃垂成之功矧古田阳朔剧寇方张宜乘胜设奇亟图扑灭俟粤西大定夷党悉平积功累劳不次超擢未晚也 上是其言命张岳柯相各供职如旧

○汝阳王府陆庶人以杀兄赐死

○甲午 上谕礼部冬至虽雪杂以霜雾物厉人灾仍求正瑞朕自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民祈福于洪应殿诸司停刑禁屠如例毋得怠视

○戊戌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英国公张溶诣 陵行礼

○己亥

○雪廷臣以瑞雪应祈各上表贺 上曰朕为民祈豊仰荷 上天垂眷瑞雪即降朕心感悦礼部尚书费采献瑞雪颂诏留览

○庚子

○总督陕西三边曾铣巡抚谢兰张问行等奏延绥密与套虏为邻自成化间都御史余子俊脩筑边墙东自黄甫川起西至定边营止延衺一千五百余里岁久倾颓余址间存不异平地嘉靖九年总督尚书王琼修花马池边墙一道自宁夏横城接筑至定边营约三百余里而自定边营至黄甫川一带依旧无墙连年虏入率由是道所当亟为修缮苐地里广远工程浩大势难责放期月宜分地定工次苐脩举西起自定边营而东至龙州堡计长四百四十余里为西段乃环庆堡安要塞所当先筑自龙州堡而东至双山堡计长四百九十余里为中段自双山堡而东至黄甫川计长五百九十余里为东段岁修一段期以三年竣事庶几保障功完全陕攸赖乞破常格发币银如宣大山西故事下部议间铣复上言河套古朔方地自汉武遣魏青逐虏筑城缮塞因河为固唐张仁愿复于河北筑三受降城即国初东胜卫及东西受降城所守地也后三城内徙虏遂据套为穴深山大川势顾在彼而宁夏外险及南备河虏得出没自由东西侵掠守御烦劳三秦坐困故套虏不除中国之祸未可量也臣尝审度机宜较量彼我盖当秋高马肥弓矢劲利纠合丑类长驱深入彼聚而攻我分而守此虏利而中国诎之时也及其冬深水枯分帐散牧马无宿藁日渐羸瘠比及春深贼势益弱我则淬励戈矛备其火器练兵秣马乘便而出此中国利而虏诎之时也今之御边者不务乘虏之诎而用吾之利常使虏得因其利而制吾之所诎是以有败而无胜为今之计宜用练卒六万人益以山东枪手二千多备大石每常春夏之六携五十日之饷水陆并进乘其无备直捣巢穴材官驺发礟火雷激则虏不能支矣岁岁为之每出益利虏势必折将遁而出套之恐后矣俟其虏之远去然后因 祖宗之故疆并河为塞修筑墩隍建置卫所处分戍卒讲求屯政以省全陕之转输壮中国之形势此中兴之大烈也臣愿 陛下断自圣心亟定大计敕下所司预理财用治军实比及三年许臣如前议举事先于来岁三四月间阴选武锐掩击邻近零虏以我军之技而倡勇敢所谓兵戢而时动动则威矣夫臣方议筑边不过数十年计耳复套则驱斥凶残临河阵作乃国家万年久远之计唯 陛下裁之下兵部并议谓筑边复套两俱不易二者相较复套尤难夫欲率数万之众赍五十日之粮深入险远必争之穴以驱数十年盘据之虏谈何可易故不若修墙浚堑为计完而成功可期也苐延绥一带地势延漫土杂沙鹻民居隔远最为荒凉若欲以千五百余里之地而责成于三年之工恐未易筑纵使能成亦难为守宜仍行铣等从长会计 上曰虏据河套为中国患久矣连岁关陕横被荼毒朕宵旰念之而边臣无分主忧者今铣能倡逐虏复套之谋厥猷甚壮本兵乃久之始覆迄无定见何也其令铣更与诸边臣悉心图议务求长筭嗣上方略苐此边境千里沙漠与宣大地异祗可就要害修筑兵部其发银二十万两予铣听其修边饷兵造器便宜调度支用备明年防御计

○乙巳

○巡抚延绥右副都御史张问行引疾乞休 上以延绥地方正有事防御问行輙以疾求退深负委托罢为民调山西巡抚杨守谦代之

○湖广守备太监廖斌遣长随夏忠进皇庄子粒银至河南新乡为盗所劫忠以闻 上怒令河南巡抚柯相戴罪捕贼巡按御史侯度分巡佥事刘佐分守参政常时平卫辉府知府李用和新乡县知县侯东及卫辉怀庆卫所官徐国桢等俱令锦衣卫逮至京送镇抚司拷问侯竟毙杖下云

○丙午

○江西省祭官缪建贤奏言 睿宗献皇帝就封之日泊舟小孤山制诗纪胜书于神祠臣顷通经其地恭录以献 上曰 皇考圣制工部其制碑书勒完日遣官护送仍敕抚按官建盖碑亭贮奉庙宇从宜修葺建贤赏纻丝一袭

○丁未

○升南京鸿胪寺卿欧阳德为南京太常寺卿

○以水灾免河南归德开封等府并属县税粮有差

○巡按陕西御史盛唐奏延庆被虏残破军民乏食诏抚按官行所司发贮库银赈恤

○己酉 命彰武伯杨儒等为正使刑科右给事中孟廷相等为副使持莭册封代王充燿庶长子廷琦为代世子妃陈氏为代世子妃衡恭王庶苐七子厚福□火为汉阳王衡王厚燆庶苐五子载垿为宁阳王玉田王厚烃嫡苐二子载塘为玉田王鲁府东瓯王当沘长子健犭□秋为东瓯王翼成王当澐长子健檙为翼城王高密王观煐嫡苐一子颐封为高密王徽府庆云王厚灿嫡苐一子载璧为庆云王晋府交城王钟鐻庶长孙表相为交城王沈府宿迁王诠鎀长子勋泽为宿迁王已袭封病故内丘王秘夫人贾氏为内丘王妃岷府南渭王彦滨长子誉播为南渭王夫人蔡氏为南渭王妃韩府乐平王徵铔庶一子偕渳为乐平王夫人周氏为乐平王妃周府内卿王安湩长子睦楫为内卿王夫人李氏为内卿王妃五城兵马副指挥范汝廉女范氏为顺庆王妃徐良广女徐氏为保宁王妃李天秩女李氏为彰德王妃李宗仁女李氏为德府高唐王妃

○庚戌

○礼部以正旦朝贺请得旨如前岁行不必面贺

○总督侍郎曾铣奏九月十九日虏七千骑入于梁家墩掠人畜六百余官军夺还三分之二逐出境十月初三日又犯清平堡游击高极追之陷伏中死亡其卒十五人创二十二人虏亦去因言失事诸臣之罪兵部言虏先于八月犯西宁塞复犯双山此把总申大爵之罪已下御史按问今甫三月而东西失事者三虽亡失不多而诸将退怯之罪亦自难逭摠兵王辅宜勘问指挥逾龄百户高大等十一人俱宜治罪报可

○辛亥

○光泽王宠瀼薨赐祭葬如例

○壬子 诏南京国子监太常寺博士等官一体行取选用从祭酒程文德奏也

○癸丑

○岁暮行大袷礼于 太庙命公朱希忠代

○以正旦莭遣驸马都尉谢诏长宁伯周大经玉田伯蒋荣分祭 七陵惠安伯张镧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 哀冲太子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都督佥事沉至祭 孝洁皇后各陵坟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班固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宋濂
  卷五十二·黄以周
  第三十回 杨光远贪利噬人 王延羲乘乱窃国·蔡东藩
  郑史编年辑录三·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四·佚名
  卷二十九上·郝经
  二四四 暂署两广总督德保奏查讯屈大均之孙情形并请刨坟剉尸折·佚名
  攸哈剌拔都传·宋濂
  李颐传·张廷玉
  卷之八十八  朝鮮紀事(明)倪謙 撰·邓士龙
  附录·刘铭传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司马迁
  第六节 宋平定海内·吕思勉
  第七节 玄宗之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七·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五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吴儆竹洲诗钞吴儆字益恭初名偁避秀园讳改名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明州鄞县尉历官至朝散郎知邕州军州转泰州乞祠主管台州崇道观卒于淳熙十年諡文肃

  • 卷七·黄以周

      神宗   △熙宁三年(庚戌,一○七○)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癸巳朔。) 癸丑,诏:案:此诏徐氏《通鉴后编》附乙卯日下,与此异日。“诸路常平、广惠仓散给青苗钱,本为惠恤贫乏,并取民情愿,今虑官吏不体此意,追呼

  • 卷上·王之春

    西南洋有五印度者,部落亚细亚洲,西汉之所谓身毒,东汉之所谓天竺也。(古音天铁因切,与身本同韵,此为译音之对音。)一名印度海,总名西南(洋)。其南印度有孟迈者,为入东南洋之咽吭,而东中两印度在其北,中印度古名温都斯坦,以兴都哥土山

  • 第一二七禀光绪九年七月十六日一一三一二-二一·佚名

    一皂头役王佐,对新竹知县禀报:已将粮丁纪禄押令登舟内渡台下一皂头役王佐叩首跪叩禀,为遵饬押回,据情禀复察夺事。案查革役杨祥上控徐祥:串通权丁纪禄等纳贿复充等情一案,经蒙本府宪提讯断结,饬令将该丁

  • 绎史卷二十六·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穆王命官训刑【廵游并载】史记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廵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纪年昭王十四年夏四月恒星不见 十六年伐楚渉汉遇大兕昭王末年有星孛见光五色贯于紫微荆人卑辞致于王曰愿献

  • 阳休之传·李百药

    陽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氏。父固,魏洛陽令,赠太常少卿。休之俊爽有风度,年轻时勤奋好学,喜好词藻,弱冠即有名声,为后辈中的俊秀。幽州刺史常景、王延年分别征召他任州主簿。魏孝昌中,杜洛周攻克蓟城,休之携带宗室以及乡亲几

  • 四十九年·佚名

    (癸巳)四十九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卯,朝廷庭候,答曰:「今予之心,一則爲民祈豐年,一則惟願大小臣僚,與歲俱新,精白寅協,輔我暮政。果若此,八旬其君之喜,豈比儀文賀禮乎?」是時諸臣以聖壽八旬,請賀禮故也。○上謁璿源殿

  • 卷一百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三   宋 卫湜 撰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後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

  • 春秋诸国统纪卷六·齐履谦

    元 齐履谦 撰杞国第十三杞姒姓国夏亡汤封夏后于杞周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于杞仍封其故国自东楼公五世至武公入春秋桓三年书侯庄二十七年书伯僖二十三年书子文十二年又书伯襄二十九年又书子昭六年又书伯遂终春秋

  • 第31章&nbsp;中庸·戴圣

    译文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放光般若经三十卷  摩诃般若经四十卷  光赞般若经十五卷  般若钞五卷  道行般若经十卷  小品般若经十卷  右六部经共一百一十卷。  同此卷音并玄应撰。  放光般若经  

  •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法华列写经为五种法师之一,诚能心一于手,手一于笔,笔一于楮墨,楮墨一于字画,从无分别中,笔画字义灿然毕彰,纤微无隐,则自开无分别慧;施他人转读,以启择法正眼,二利庄严,直圆无上菩提,其不可思议,岂仅笔端舍利如注而下哉!王居士朔生,早

  • 第十八卷·佚名

    十地真言品第三十一一字真言曰唵(喉中擡声引呼此字上下同音)如是真言。大悲心观观世音。如法受持。应善修行十种胜业。何等为十。一者以无所得为方便。修净胜意业。谓以应一切不空智智心。修集一切善根胜意业事。不可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广释八种知见觉 广释四无碍 广辨无所得义 广辨神通应化无拘执义 广释反常说法谓真谛说为世谛义等 广明内道外道异相梵行品之第四善男子我今于是大众之中(至)复得名为虚空等地案

  • 诗序补义·姜炳璋

     (清)姜炳璋撰 姜炳章,字石贞,号白岩,清象山 (今浙江省)人。乾隆进士,知石泉县,多善政,民有慈父母之称。署江浦,旧县坝久废,谕民修筑,躬亲督之。堰成,开田数千亩,民因号为姜公堰。所作《诗序补义二十四卷》,以诗序首

  • 藏要·欧阳竟无

    三辑,欧阳渐、吕澂编校。支那内学院于1929年出版第一辑,1935年出版第二辑。1985年,金陵刻经处将尚未完成的零本编为第三辑,与前两辑一起成套出版,十册。另有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和上海书店的影印本。《藏要》系支那内学院禀

  • 太子须大拏经·佚名

    一卷,西晋圣贤译。说佛往昔为须大拏Sud&amacron;na太子入檀特山行檀波罗蜜之事。须大拏或作须达,苏达拏。

  • 灌顶经·佚名

    梵名Maha^bhis!eka -mantra 。凡十二卷。全称大灌顶神咒经。又作大灌顶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由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乃至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等十二部小经所成,此十二经各就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