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作邑自箴卷第二

处事一 

○处事 

圣节道场多不精专甚非臣子钦奉之道当责行首预先保明合用僧徒前期三日戒洁候道场毕方得出院若犯荤酒及六时行道看转之类稍涉懈怠许人陈告仍不辍躬亲点检出牓寺门戒群小喧杂 

传舍亭馆湏当严洁桥梁道路尤宜修治卑下之地其有不可填迭者常令除去积水 

空闲官屋旧有官员秀才居占切无起遣其间或有孤遗无所归者若于 条制有碍更湏详度 

渡船并买扑税场多邀难过往至于官员秀才或被轻侮湏严出牓示戒约内渡船只可载六七分巳下 【火印水则】 

塞空窑疏墓林警寇之一端也 

他州县差人前来追赃会问之类不宜住滞枉费盘缠便生恶语 

非紧切事差人下乡奈搔扰何 

差占白直人过数罪名颇重切经虑也 【县门子之类湏白直数内人充乃当】 凡驱使置历劳逸得均自然畏服 

诸色公人日逐衙喏所在皆置历自书姓名不能则吏代之官员坐厅首先呈押不到者申纠谓之夘历此不可阙者 

州府官员到县日一见之凌晨遣人吏往彼唱喏非惟人情周至亦所以奉州郡之礼也 

架阁文字若自来不至齐整作知县牒县重行编排日轮手分贴司二名入库置历限与号数逐晚结押 

诸案架阁文字外封上题写架阁人史姓名花字押应点数 【上声】 勑书逐一以案卷勘对遂无漏落 

上司帖牒逐司置一牌长尺许前刻曰某司帖牒后贴纸一幅逐一自书了即勾押当挂目前 

诸牓示责主管人领状连入案 【不用者勾收毁抹讫朱批元领状后官押】 逐案置发引帖簿抄上所给日限令承差人批领去日时 

捉事人多不置簿拘辖只凭公案往往重迭支了赏钱 

大率词讼湏是当厅果决面谕罪名不尔即生枝蔓其情轻法重于理可恕欲从轻科者便令当厅勘状若稍稽缓吏人受赂遂成枉法赃二十贯文官员例当冲替 

凡罪人凶狡难恕当行勘断者尽勘出难容情理穿入案欵 

婚田暧昧者只勾近邻近亲人照证 

买卖有契要而辄相昏赖者不必勾人稍行根治便见本情 

差雇人马船车作匠之类置簿轮转逐名后多空素纸批凿差雇月日仍各给手把历子对凿 【医人伴婆之类亦同】 日逐廊下小可罪人造立匣拘其手男女异处自不喧闹 

弓手手力置牌书单名亲自轮拨批注优重缓急合选择驱使者晓谕合当人知仍置差使历 

差役合告示户头便于引内分明写定某人今差充某投庶免动摇人户仍出牓县门空处 

县事多处词状限辰时前着到限巳时前缴跋再限之类限午时前仍置四大箱箱额钉牌子曰词状曰着到曰缴跋曰再限过时收之如此则无积下公事紧切者不在此限 

形势公事入禁画时出牓立赏钱严责承勘司狱不得出外仍告示门子知委狱中不可置圊厕止用木桶早晚打并多是于出粪所在走失罪人 

囚食湏加意点检不令减克其见在狱粮等三数日一点看米豆切不宜出剩 

钉重囚枷四道叶 【二熟铁二生厚牛皮湏带润使之各长阔三指】 轻囚两道铁叶各更用软麻绳于前后枷木户睘里紧拘縳封号 

重囚以铁索长八尺于一头安麄铁镯如大拇指大用砧槌欵曲镯其一足以软帛厚褁勿令磨攃候出禁以二小铧车拽开其镯湏精熟好铁庶屈伸不折 

长枷于左闪末凿窍可客三指每夜禁囚上匣了通以长铁索贯之多以响铃系索上 

禁囚枷杻钉叶木户睘索之类不辍躬亲点检 

罪轻之人先令本案申举未肯通吐实情判押讫方可枷禁若行栲讯亦先立判 

牢狱墙壁门穴怱常切周视务要牢壮 

狱吏不期一呵酒暑月不设蚊帱 

定牢用一牌具见禁人姓名书贴晚即呈覆如何绷匣 

禁囚令冬暖夏凉时与洗浴自少疾病冬月临上匣时人与热熟水一杯夏月旋汲水与吃 

凡酒醉人当官无礼高声未得枷吊打栲且押下申报差人看管候酒醒依法行遣 

逐日轮贴书一名于案侧执笔抄节所判出状词其判语则全录 

税物见得色额湏逐户给单子纽定折纳数目印押讫责付甲头赍俵免得更来计会仍责乡司委 

无大计及漏落结罪文状漏落者自甘陪填 

境内无主丘菆常湏检察苟有隳损地主修饰在官地内者责干当人寺院寄菆见有子孙在他州县者行牒催令迁葬 

交易牙人多是脱漏客旅湏召壮保三两名及递相结保籍定姓名各给木牌子随身别之年七十巳上者不得充仍出牓晓示客旅知委 【牓文在后】 

折变税赋要知折物贵贱无令贫下户却折纳贵物 

夏秋税差科纔下便牓逐村大字楷书告示人户除差甲头外更不刬刷重迭差人下乡切虑搔扰才入中限即逐村简径出牓五七道指定日限勾人户勘决 【牓检在后】 

作邑自箴卷第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 治平三年(丙午,1066)·李焘
  卷一百九十二 嘉祐五年(庚子,1060)·李焘
  卷四十九 后燕録七·崔鸿
  序·苏天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三·佚名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杨士奇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七·佚名
  二百四十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王勇传·令狐德棻
  刘黑闼传·刘昫
  蒲察合住传·脱脱
  诏狱惨言·顾大武
  三五、曾子居武城有越寇考·钱穆
  二十七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阮阅

      ●卷十九·隐逸门  世人渭(论)渊明,皆以其专用肥遁,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若云:“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有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自

  • 余集卷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二古今体五十首【丙辰二】紫光阁锡宴外藩作紫光春宴肇嘉徵嗣子同临示惠应各国南西来辐辏【今岁朝鲜於朝正贡使外又特遣正副使臣来贺国庆其安南暹罗廓尔喀亦俱遣陪臣奉表贡於上年嘉平到京称贺

  • 卷一百九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五 宋伯仁 岁旦 居闲无贺客早起但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栢酒何劳劝心康寿自长 久雨 暗数春来雨

  • 卷三 仁智传·刘向

      卷三之一 密康公母  密康公之母,姓魏氏。周共王游于泾上,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ldquo;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归汝,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

  • ●卷六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三十九。   起靖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庚辰,尽二十五日丙戌。   十九日庚辰康王至相州。   康王发自濬州至相州是日粘罕(改作尼堪)遣铁骑四百自怀州来邀截奉使车骑津人告以过河累日矣。。又游骑追蹑於後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五年秋七月戊申宰执进呈疎决文字上曰行在刑狱皆已蕃充外路须令宪臣躬诣州县庶无冤滥己酉秦桧奏曰陛下钦恤庶狱异境所推今欲令大理正一员往决浙西滞狱以称德意上可之丙辰宰执进呈户部状准都省批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二 后妃传二·纪昀

    后妃传唐 【二】○唐二睿宗肃明刘皇后 昭成窦皇后玄宗废后王氏贞顺武皇后元献杨皇后 杨贵妃肃宗废后庶人张氏 章敬吴皇后韦妃代宗贞懿独孤皇后睿贞沈皇后 崔妃德宗昭德王皇后 韦贤妃顺宗庄宪王皇后 宪宗懿安郭

  • 阿荣传·宋濂

    阿荣,字存初,姓怯烈氏。其父按摊为中书右丞。阿荣自幼就侍奉武宗,加入宿卫禁军,后官至湖南道宣慰副使。温迪罕为湖南宣抚使。事无大小都交阿荣主持办理。当时各郡发生饥荒,阿荣把自己的俸禄拿一部分买米煮粥,赈济饥民。广西

  • 卷二十二·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二宋 彭百川 撰熙宁元佑议论青苖皇佑五年三月命陕西转运使李参专制置解塩代范祥也时参转运五年矣自军兴戍兵苦食不足参视民缺时令隐度糓麦之入预贷官钱麦

  • 孟子纂疏卷二·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二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庄见孟子曰见于王王语以好乐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防乎【见于之见音现下见于同语去声下同好去声

  • 卷八十五·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八十五   宋 程公说 撰小国第五有爵亡姓赖        莱        谭宗        钟吾赖子爵亡姓国在今蔡州襃信县桓公传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楚子使赖人追屈瑕不及昭公

  • 佛说柰女耆婆经·佚名

    后汉安世高译  佛在世时。维耶离国王苑中。自然生一奈树。枝叶繁茂。实又加大。既有光色。香美非凡。王实爱此奈。自非宫中尊贵美人。不得啖此奈果。其国中有梵志居士。财富无数。一国无双。又聪明博达。才智超群。

  • 禅林宝训卷第四·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佛智裕和尚曰。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小人之强横不敢纵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缘者。觉照之力也。乌乎学者无觉照。犹骏马无衔辔。小人无刑法。将何以绝贪欲治妄想乎(与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一尔时一切宝庄严殿已下至悉过诸天供养之上有八行经。明如来受请入殿以佛自己善根依果出胜诸天无比对分。此明加行会胜位德如佛故。二时兜率天宫中已下至而说颂言有五行半经。明诸天妓乐炽然不息诸天欢

  • 历朝华严持验目录·佚名

    南天竺龙树菩萨  天竺世亲菩萨  东晋沙门支法领  晋佛度跋陀罗  于阗般若弥伽薄  宋求那跋陀罗  齐释慧光  魏勒那摩提  魏蜀僧法建  后魏沙门灵辨  僧德圆  后魏安丰王延明  后魏王明干  

  • 屈宋古音义·陈第

    楚辞研究专著。明代陈第著。3卷。卷一收录屈原、宋玉辞赋38篇中入韵之字与今音异者,凡234字,考究其古本音。其体例是,先注古音,而后排列屈、宋辞赋正文作为本证,再广征先秦两汉古书作为旁证。其中与陈氏别著《毛诗古音考》

  •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陈致虚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元朝道士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以图像指示内丹之要。书中有太极图、太极分判图、先天太极图、后天太极图、金丹九还图、金丹七返图、金丹五行图、

  • 风倒梧桐记·何是非

    二卷。明末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述永历建国时事,描画小朝廷诸臣,沐猴文武,颇为尽致。首卷记隆武二年(1646)十月桂王称帝,以原两广总督丁楚魁为首揆,兼摄冢宰事。丁楚魁惟知鬻爵卖官,厚敛金银,清军破广州,纳降于李成栋,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