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渊明传

萧渊朗的弟弟萧渊明,字靖通。从小便受梁武帝的喜爱,被封为贞陽侯。太清元年(547),他任豫州刺史,百姓们到朝廷上表,陈叙了他的德政,将碑树立在州门内。当石匠从肥陵采来做碑的石头时,萧渊明请厨夫设帐,召集了很多人,亲自领人将石碑运到州里。知道的人取笑他,说:“这是大人自己立碑,并不是州人啊。”

梁武帝接纳了侯景,大举出兵攻打北方,派南康王萧会理领兵,萧渊明上表请求同行。因为他一再请求,武帝准许了。萧会理当时已到了宿预,诏书又下,改派萧渊明代萧会理为都督,率领水陆诸军前往彭城,准备大举进攻。皇帝下敕书说:“侯景立志扫除邺、洛,以报仇雪耻。他先率大军,见机行动。你们众军可只行到寒山,停下筑堰,引水淹彭城,大水一泛滥,孤城就会自灭,要谨慎,不要轻举妄动。”萧渊明的军队到距离吕梁十八里处,修筑了寒山堰用来淹彭城,水涨到城墙上的矮墙,只剩下三板高没淹。魏派将领慕容绍宗前去救援彭城。萧渊明提不出谋略,他的号令没有部队听从,每当将领们向他问事,他就生气地说:“我自会随机应变,不要多嘴。”将士各自去抢掠当地的居民,萧渊明不能制止,只有他自己那支军队没有抢掠。

慕容绍宗领兵到达以后,决开了堤堰,萧渊明派将领去救援,但没人肯率兵出击。魏军转而进攻,人们都非常害怕。胡贵孙对赵伯超说:“不作战还要等待什么?”赵伯超吓得不敢回答。胡贵孙便入阵苦战,赵伯超领着大军不敢救援,并说:“和敌人作战肯定失败,不如保全军队早些回去。”他便让人备好良马,载上自己的爱妾逃走。胡贵孙战死。赵伯超的儿子赵威正准备前去接战,赵伯超担心他出兵,派人去把他召回,于是父子一起南归。

萧渊明这时正喝得大醉不能起来,军队大败,萧渊明被俘。北方人感激他不让军队侵掠民众,称他为“义王”。当到魏以后,魏帝召见萧渊明和他的众将领,给他松开绳索,将他们送往晋陽。勃海王高澄用隆重的礼仪来接待他,对他说:“先王和梁王和好了十多年,听说他作了礼佛文,常说要奉送给魏主和先王,这是梁主的厚意,没想到一朝失信,才招致纷争和侵扰。”魏因此想与梁通好,派人带着萧渊明的信去见梁武帝,梁武帝才写信去问候高澄。

东魏任萧渊明为散骑常侍。后来听说国家丧乱,他不分昼夜地哭泣。魏平定了江陵,齐文宣派人送萧渊明到梁,并让以前所俘的梁将湛海珍等都随萧渊明回去,同时命上党人王涣带兵去送他们。当时,太尉王僧辩、司空陈霸先在建康,推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都督内外军事。按照以往的制度设置百官。王涣的军队渐渐接近建康,萧渊明传信给王僧辩,请求他们出迎,王僧辩不肯。后来,王涣攻破了东关,杀了裴之横,王僧辩害怕了,才接纳了萧渊明。于是梁军东渡,齐的军队回到了北方。

萧渊明到了建康,望着朱雀门放声大哭,到达住所才止住悲声。一路上,人们向他问候,他都是哭着回答。萧渊明改承圣四年(555)为天成元年,在境内大赦。他以萧方智为太子,授王僧辩为大司马,派儿子萧章驰往齐拜谢。齐对待萧渊明和王僧辩的使者,食宿供给及宴会都很丰厚,和对待梁武帝的使者一样。后来陈霸先杀了王僧辩,再次扶持晋安王,也就是梁晋帝,而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通知齐说:“王僧辩陰谋反叛篡权,所以诛灭了他。”仍然请求称臣于齐,永做齐的藩国。齐派行台司马恭与梁人在历陽订立盟约。第二年,齐人征召萧渊明,陈霸先仍称藩臣,即将派使者护送萧渊明赴齐时,萧渊明背上长疽而死。当时王琳与陈霸先互相对抗,齐文宣派兵送永嘉王萧庄去梁当国君,追谥萧渊明为闵皇帝。

猜你喜欢
  鉴识第二十六·浦起龙
  ●卷一百四十一·徐梦莘
  ●卷九·黎庶昌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三·徐乾学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佚名
  四五六 军机大臣奏逆犯王锡侯押解到部请旨遵办片·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下·袁枢
  世家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四十三·郑麟趾
  李远传·张廷玉
  一二 深挚的友谊·邹韬奋
  卷四十七·雍正
  卷一百四十一·雍正
  纲鉴易知录卷七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绘·唐圭璋

      绘字元素,绵竹人。生于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以集贤校理为开封推官。请知眉州,徙兴元府。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擢翰林学士,为御史中丞。罢为侍读学士,知亳州,历应天府、杭州,再为翰林学士

  • 倪君奭·唐圭璋

      君奭,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夜行船   年少疏狂今已老。筵度散、杂剧打了。生向空来,死从空去,有何喜、有何烦恼。   说与无常二鬼道。福亦不作,祸亦不造。地狱阎王,天堂玉帝,看你去、那里押到。

  • 頥山诗话 全文·安磐

      诗岂易言哉竒者诡而不法兴者僻而不遂丽者绮而不合赋者直而不深淡者枯而不振比者泛而不揆苦者涩而不入达者肆而不制巧者藻而不壮质者俚而不华丰者奢而不节约者陋而不变循者失之剽新者失之恠振者失之夸径者失之浅速

  • 碣石调幽兰·佚名

    序 一名倚兰丘公字明会稽人也梁末隐于九疑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以其声微而志远而不堪授人以陈祯明三年授宜都王叔明随开皇十年于丹阳县卒年九十七无子传之其声遂简耳幽兰 第五耶卧中指|卞半寸(注1)许案商食指中

  • 列传第六十四·李延寿

    段文振 来护儿 樊子盖 周罗? 周法尚 卫玄 刘权 李景 薛世雄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祖寿,魏沧州刺史。父威,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文振少有膂力,胆智过人,明达世务。初为周冢宰宇文护亲信,护知其有器局干用,擢授中外府兵

  •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五十·赵尔巽

      王弘祚 姚文然 魏象枢 朱之弼 赵申乔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二年,以总督李鉴荐,仍授户部郎中

  • 卷第二百六十五 唐紀八十一·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五月,盡柔兆攝提格(丙寅),凡二年有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天祐元年(甲子、九0四年)   五月,丙寅,加河陽節度使張漢瑜同平章事。   帝宴朱全忠及百官於崇勳殿,旣罷,復召全忠宴於內殿;全忠疑,不入。帝曰:

  • 第二十二回 用秘计暗渡陈仓 受密嘱阴弑义帝·蔡东藩

      却说韩信上登将坛,向北立着,便有乐工奏起军乐,鸣铙击鼓,响遏行云。既而弦管悠扬,变成细曲,当由赞礼官朗声宣仪,第一次授印,第二次授符,第三次授斧钺,俱由汉王亲自交代,韩信一一拜受。汉王复面谕道:“阃外军事,均归将军节制,将

  • 钦定辽史语解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辽史语解卷一【按辽以□伦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索伦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订之】君名【按辽世系编次其非太祖本支者列於後后妃 皇子 公主附】奇

  • 卷一百二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汲郑列传第六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於古之卫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八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六年八月初六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为恭谢 圣恩事雍正六年七月二十四日【臣】齎摺家奴蒙恩赏给驿

  • ●牧鑑卷之四·杨昱

    汀郡楊昱東谿輯長白榮譽子譽校應事三(一)◆應事三(一)牧民之事多矣吾嘗酌其宜比其類而析之為目不過十而已葢教化所以復民性撫字所以遂民生農桑開衣食之源催科制財力之入訊讞以辯誣罔刑罰以懲姦慝財用以足公費市價以平私貿

  • 卷四十七·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七性理六仁或问诚是浑然不动仁是此理流出否曰自性言之仁亦未是流岀但其生动之理包得四者得此生意以有生然后有礼智义信以先后言之则仁为先以大小言之则仁为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九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九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下次广上佛境不思。境谓涅槃。随化示灭实德常存。实德虽存妙寂离相故曰不思。斯德难彰。今寄化灭趣入以显。欲使众生学佛舍相趣入其中。于中有四。一寄灭处显真涅槃

  • 序·雍正

    上谕。佛祖之道。指悟自心为本。是此说者。名为正知正见。用之以利人接物。令人直达心源。方得称佛祖儿孙。所言外道魔道者。亦具有知见。因其妄认识神生死本。以为极则。误认佛性。谤毁戒行。所以谓之外道魔道。朕览

  • 敲爻歌直解·刘一明

    刘一明撰,解读吕洞宾《敲爻歌》

  • 曹松诗集·曹松

    诗集。唐人曹松撰。二卷。松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学贾岛。深入幽境。尝避乱洪都西山。后依李频无所获。光化四年(901)年七十余,与王希羽、刘象等五人登进士弟,时号五老榜。以校书郎卒。原为三卷。今传本

  • 明宪宗宝训·刘吉

    明宪宗朱见深语录汇编。刘吉等编纂。弘治四年(1491)成书,与《明宪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六十三子目,前有明孝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