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渊明传
萧渊朗的弟弟萧渊明,字靖通。从小便受梁武帝的喜爱,被封为贞陽侯。太清元年(547),他任豫州刺史,百姓们到朝廷上表,陈叙了他的德政,将碑树立在州门内。当石匠从肥陵采来做碑的石头时,萧渊明请厨夫设帐,召集了很多人,亲自领人将石碑运到州里。知道的人取笑他,说:“这是大人自己立碑,并不是州人啊。”
梁武帝接纳了侯景,大举出兵攻打北方,派南康王萧会理领兵,萧渊明上表请求同行。因为他一再请求,武帝准许了。萧会理当时已到了宿预,诏书又下,改派萧渊明代萧会理为都督,率领水陆诸军前往彭城,准备大举进攻。皇帝下敕书说:“侯景立志扫除邺、洛,以报仇雪耻。他先率大军,见机行动。你们众军可只行到寒山,停下筑堰,引水淹彭城,大水一泛滥,孤城就会自灭,要谨慎,不要轻举妄动。”萧渊明的军队到距离吕梁十八里处,修筑了寒山堰用来淹彭城,水涨到城墙上的矮墙,只剩下三板高没淹。魏派将领慕容绍宗前去救援彭城。萧渊明提不出谋略,他的号令没有部队听从,每当将领们向他问事,他就生气地说:“我自会随机应变,不要多嘴。”将士各自去抢掠当地的居民,萧渊明不能制止,只有他自己那支军队没有抢掠。
慕容绍宗领兵到达以后,决开了堤堰,萧渊明派将领去救援,但没人肯率兵出击。魏军转而进攻,人们都非常害怕。胡贵孙对赵伯超说:“不作战还要等待什么?”赵伯超吓得不敢回答。胡贵孙便入阵苦战,赵伯超领着大军不敢救援,并说:“和敌人作战肯定失败,不如保全军队早些回去。”他便让人备好良马,载上自己的爱妾逃走。胡贵孙战死。赵伯超的儿子赵威正准备前去接战,赵伯超担心他出兵,派人去把他召回,于是父子一起南归。
萧渊明这时正喝得大醉不能起来,军队大败,萧渊明被俘。北方人感激他不让军队侵掠民众,称他为“义王”。当到魏以后,魏帝召见萧渊明和他的众将领,给他松开绳索,将他们送往晋陽。勃海王高澄用隆重的礼仪来接待他,对他说:“先王和梁王和好了十多年,听说他作了礼佛文,常说要奉送给魏主和先王,这是梁主的厚意,没想到一朝失信,才招致纷争和侵扰。”魏因此想与梁通好,派人带着萧渊明的信去见梁武帝,梁武帝才写信去问候高澄。
东魏任萧渊明为散骑常侍。后来听说国家丧乱,他不分昼夜地哭泣。魏平定了江陵,齐文宣派人送萧渊明到梁,并让以前所俘的梁将湛海珍等都随萧渊明回去,同时命上党人王涣带兵去送他们。当时,太尉王僧辩、司空陈霸先在建康,推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都督内外军事。按照以往的制度设置百官。王涣的军队渐渐接近建康,萧渊明传信给王僧辩,请求他们出迎,王僧辩不肯。后来,王涣攻破了东关,杀了裴之横,王僧辩害怕了,才接纳了萧渊明。于是梁军东渡,齐的军队回到了北方。
萧渊明到了建康,望着朱雀门放声大哭,到达住所才止住悲声。一路上,人们向他问候,他都是哭着回答。萧渊明改承圣四年(555)为天成元年,在境内大赦。他以萧方智为太子,授王僧辩为大司马,派儿子萧章驰往齐拜谢。齐对待萧渊明和王僧辩的使者,食宿供给及宴会都很丰厚,和对待梁武帝的使者一样。后来陈霸先杀了王僧辩,再次扶持晋安王,也就是梁晋帝,而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通知齐说:“王僧辩陰谋反叛篡权,所以诛灭了他。”仍然请求称臣于齐,永做齐的藩国。齐派行台司马恭与梁人在历陽订立盟约。第二年,齐人征召萧渊明,陈霸先仍称藩臣,即将派使者护送萧渊明赴齐时,萧渊明背上长疽而死。当时王琳与陈霸先互相对抗,齐文宣派兵送永嘉王萧庄去梁当国君,追谥萧渊明为闵皇帝。
猜你喜欢 鉴识第二十六·浦起龙 ●卷一百四十一·徐梦莘 ●卷九·黎庶昌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三·徐乾学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佚名 四五六 军机大臣奏逆犯王锡侯押解到部请旨遵办片·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下·袁枢 世家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四十三·郑麟趾 李远传·张廷玉 一二 深挚的友谊·邹韬奋 卷四十七·雍正 卷一百四十一·雍正 纲鉴易知录卷七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