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国忠传

杨国忠本名钊,蒲州永乐人。父亲名王旬,凭借国忠的显达,被追封为兵部尚书。则天朝中的宠臣张易之,即是国忠的舅舅。国忠无学术,行为放荡,能饮酒,爱好..艹捕,品行不端,为同宗族人所鄙视。于是发愤从军,在蜀帅手下奉事,因驻防出色应当提升,益州长史张宽为人凶恶,因故鞭打他,竟因驻防出色授予新都尉之官。慢慢迁为金吾卫兵曹参军。太真妃,即是国忠从祖妹。天宝初,太真得宠,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推荐国忠为宾佐,不久又升为监察御史。到任后行为轻率,又因骤然之间登临显位,朝廷众士都对他嗤之以鼻。

此时李林甫对皇太子不利,谋划计策准备废除他。侍御史杨慎矜奉望风旨,诬陷太子妃兄弟韦坚与皇甫惟明私自谒见太子,由于国忠依仗受宠敢说话,杨慎矜援引他为同党,来评判此事。京兆府法曹吉温舞弄文墨也予诋毁,充当国忠的爪牙,由于事端严重追究坚入狱,坚及太子良娣杜氏、亲属柳责力杜昆吾等人,全部被绳之以法,以树立威风权势。在京城另外设置推院,从此连岁大案,追捕挤陷、被杀的人有数百家,全部是国忠干的。林甫为了牢固其地位,凡国忠上奏揭发,涉及到与太子有关的人,林甫虽不明说指示他,但都是林甫所指使,国忠趁机作恶,肆意放纵。皇上年岁已高,他的爱恶之意,国忠都能从中探知真情,行为符合其意。逐渐迁升为检校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管理水陆运输及司农、发放钱物、宫中采购、召募剑南健儿等事务。由于称职迁为度支郎中,不过一年,兼领十五余使,转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职判度支事。这年,贵妃姊虢国、韩国、秦国三位夫人同日拜命,兄铭拜为鸿胪卿。八年,玄宗召见朝廷百官观看左藏库,里面货币如山,玄宗很高兴,面赐国忠金紫,兼管太府卿事务。国忠已专职管理钱财,出入禁中,越来越受宠爱。

初,杨慎矜根据林甫之意任王钅共为御史中丞,共同制造了一场冤狱,使太子蒙冤。不久皇上颇有悔意,慎矜便渐渐疏远王钅共等以保全自己,因而和钅共有隔阂。钅共于是依附国忠,上奏诬陷慎矜,诛灭其家族,因为权势在宫内外很大,朝廷公卿无不屏息担心。吉温为国忠取得大权谋划,国忠利用他的谋略,不久兼兵部侍郎。京兆尹萧炅、御史中丞宋浑都是林甫的亲信,国忠一一上奏诬陷使他们被谪贬赶走,林甫不能挽救。王钅共为御史大夫,兼任京兆尹,受到的恩宠与国忠等同,地位可望居其右。国忠顾忌王钅共与自己平分权势,恰巧邢纟宰的事情暴露,于是陷害王钅共兄弟并杀了他们,趁此取代钅共任御史大夫,暂代京兆尹,赐名国忠。于是追究邢纟宰的官司,命令招供林甫私下与王钅共、王钅旱及阿布思交往的情形,陈希烈、哥舒翰附会国忠,作证有其情形,皇上因此疏远薄待李林甫。

南蛮人质阁罗凤逃跑了没有抓获到,皇上甚是恼怒,准备攻打南蛮。国忠推荐阆州人鲜于仲通担任益州史,命令他率领八万精兵攻打南蛮,与罗凤在泸南交战,全军覆没,国忠遮掩失败的事实,仍然陈述仲通的战功,又令仲通上表请国忠兼管益部。天宝十年(751),国忠暂且主管蜀郡都督府长史,充当剑南节度副大使,主管节度事,仍然推荐仲通代替自己为京兆尹。国忠又派司马李宓率领军队七万再次攻打南蛮。李宓渡过泸水,被南蛮所引诱,到和城,不战而败,李宓死在战场。国忠又隐瞒失败的真情,上奏告捷书。从仲通、李宓二次发动攻打南蛮的军队看,征发的都是国中的利兵,然而水土风俗不熟悉,陷入低湿地带,被瘴疫所伤害,缺乏馈饷,察原因十有八九是如此。所发动的二十万众,弃之死地,只轮不还,人衔冤毒,没有敢说什么的。国忠不久兼任山南西道采访使。天宝十一年(752),南蛮入侵蜀,蜀人请国忠去平定,李林甫也上奏请求派遣去平定蜀。准备离开时,国忠如泣如诉地恳切陈述自己一定会被李林甫所排挤,皇上怜爱他,几个月不到就下令召还,恰巧林甫死,国忠就代替林甫任右相,兼任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判度支、剑南节度、山南西道采访、两京出纳租庸铸钱等使一起如旧。

国忠本性疏忽急躁,强力有口辩,不久因能说会道得到宰相位置,分析决断机务,从不优柔寡断,上朝理事时,挽袖扼腕,对公卿以下官员,都颐指气使,官吏都畏惧他。过去,宰相身居台辅是由于高功盛德的缘故,不讲究威风权势,出入随从简易。自从林甫承蒙恩宠多年,每次出宫时车骑庞大,节将、侍郎向林甫有所请示,都快步小跑以辟易,如案吏匆忙。旧历,宰相午后六刻开始出宫返家,林甫上奏太平无事,于巳时到家,繁杂的机务要事,都在家处理。主书吴王旬持文站在左相陈希烈身边,希烈取文署名,都没有意见。国忠代替他,也如同前任。国忠从侍御史直到宰相,大约掌管四十多种职,又兼任度支、吏部三司的官吏选拔,由于事务繁重,只签一个字,还不能完成,都责成胥吏去完成,贿赂公开进行。

国忠已作为宰臣主管选拔官员,上奏选拔日期便决定完毕,不再增加拟名的时间。先天以前,各司官主持政事,午后归本司处理事物,兵部尚书、侍郎也分别选拔、提名。开元以后,宰相的人数减少,宰相权力开始扩大,不归属本司。按旧例,吏部三次选拔官吏,三次记名三次唱名,从春季到夏季,才完成这件事,国忠招引胥吏在自己住宅私自选定官员,召集百僚在尚书省当面唱名记名,一天就选定完毕,自夸办事神速,标准差异很大,秩序不再重新理顺。第二年记名,又在私宅召集大批候选人,叫他各位妹妹垂帘观看,笑语之声,在外面都听得清楚。过去,登记官名完毕,给门下侍中、给事中审核。国忠登记官名时,招呼左相陈希烈在他座边,给事中也在其中,说:“已经登记唱名,经过审核了。”吏部侍郎韦见素、张倚都身穿紫色衣服,这天与本曹郎官共同商议事务,在屏树之间快步穿走,不久退下。国忠对他的各位妹妹说:“这两个穿紫衣袍服的是何等人?”相对大笑。其心腹京兆尹鲜于仲通、中书舍人窦华、侍御史郑昂暗示选上的人在省门立碑,以歌颂国忠选拔众才的能力。

贵妃姊虢国夫人,国忠与她私通,在宣义里修筑官邸,土木披织绣,建筑之宏盛,两都都不能与之相比,两人形影不离,没有礼度。有时国忠与虢国夫人并辔入朝,挥鞭策马,彼此谐谑,路人观之,无不惊骇叹息。玄宗每年冬十月幸驾华清宫,常常经过冬天再还宫。国忠山邸在宫东门的南部,与虢国夫人相对,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的官邸彼此相接,天子幸驾这里,必访问五家,赏赐宴乐。每次驾扈到骊山,五家合队,国忠以剑南仪仗旗在前引路,出去设酒宴饯行,回来则舒适侍候,远近敬献贡物,珍玩狗马,太监歌妓,夹道迎送。加封卫国公,又实封三百户,不久又迁司空。

这时安禄山颇受宠幸,总握兵权,国忠知道他骄横,始终不在其下,准备图谋他,多次在皇上面前说他悖逆之处,皇上不相信。此时禄山已控制河北,汇聚幽、并的精锐骑兵,阴谋反叛,行动还没有借口,伺机等待皇上千秋万岁之后,才图谋叛乱。等到看见国忠把握政事、担心不利于自己,禄山在外统领闲厩使,于是让兵部侍郎吉温知留后,兼任御史中丞、京畿采访史,伺探朝廷动静。国忠派门客蹇昂、何盈探寻禄山阴谋,围捕了其住宅,抓获了李超、安岱等人,将侍御史郑昂吊死在御史台。又上奏将吉温贬谪到合浦,以激怒禄山,希望其地位有所摇动,又在朝廷内取信于皇上,但皇上竟不领悟。因此禄山惊恐畏惧,于是以杀国忠为名举兵。玄宗听说河朔叛乱,想让皇太子主管国事,自己亲自出征,以谋划国忠。国忠极为害怕,回来时对姊妹说:“我将死于旦夕,现在东宫主管国事,应当与娘子等人归命了。”姊妹向贵妃哭诉,贵妃含土请命,此事于是了结,到哥舒翰驻守潼关,诸将认为函谷关距京师三百里,地势有利驻守,不利外出攻击。国忠认为翰拥兵不战,是图谋自蓟,要他赶快战斗,遣使督责他。翰迫不得已出关,在桃林作战,王师大败,哥舒翰被擒,既败国又损失军队,都是因国忠的错误所造成。

自从禄山起兵,国忠以身居剑南节制,于是布置心腹在梁、益之间,以图保全自己之计。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二日凌晨,皇上率领龙武将军陈玄礼、左相韦见素、京兆尹魏方进、国忠与贵妃及亲属,簇拥皇上出延秋门,各王妃主跟随不及,担心贼军即将赶到,令内侍曹大仙在春明门外击鼓,又焚烧堆积的稻草,烟火冲天。已渡过渭水,即命令拆断便桥。辰时,到咸阳望贤驿,官吏都恐惧躲藏,不分贵贱,坐在宫门大树下。正午,皇上还没有吃东西,有老父献上麦子,皇上令做饭,才吃上饭。第二天到马嵬,军士因饥饿愤怒,龙武将军陈玄礼害怕叛乱,先对军士说:“现在天下崩难,万乘震荡,都不是因为杨国忠残虐百姓,朝野怨恨才至于此吗?若不杀掉他以谢天下,又怎么能遏止四海的怨愤?”众士说:“早就这样想了。事成,虽死也心甘。”此时吐蕃和好使在驿门与杨国忠正在议事,军士大声喊:“杨国忠与蕃人叛乱。”各军于是包围驿站抓获国忠,斩首示众。这天,贵妃已自缢,韩国、虢国二夫人也被乱军所杀,御史大夫魏方进死,左相韦见素伤。许久以后兵乱结束,陈玄礼等人拜见皇上谢罪说:“国忠扰败国经,构成祸乱,使百姓涂炭,乘车流失,此人不杀,患难无穷。臣等人为社稷大计,请矫制之罪。”皇帝说:“我认他不明,任寄失所。近来也觉悟,明白其诈佞,竟欲到蜀,肆诸市朝。今神明启发我,合我夙志,将奖赏你们,为什么说这些。”

这时,禄山虽据河洛,其先头部队在东止于梁,在南不超过许、郑。李光弼、郭子仪统领河朔大军,连接收回恒、定,如果崤、函固守,不轻易出兵,则叛军之势,不战自灭。等到哥舒翰出师,不过几天,皇室迁徙,朝廷陷没,百官系颈,妃主被杀,兵满天下,毒流四海,都是国忠召致的祸害。

国忠的儿子:暄、日出、晓、..。暄为太常卿兼户部侍郎,娶延和郡主为妻;日出为鸿胪卿,娶万春公主为妻。兄弟各人在亲仁里修筑房屋穷极奢侈。国忠娶蜀倡女裴氏的女儿裴柔为妻,国忠已死,柔与虢国夫人皆自刎身亡。暄死于马嵬;日出被叛军所杀;晓到汉中郡,被汉中王王禹张榜所杀;..走到陈仓,被追兵所杀。

国忠之党翰林学士张渐、宝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人,凭借国忠势力,收取贿赂,车马盈门,财货如山,等到国忠败倒,都被诛灭,其削丧王室,全都是一时的恶灾之气。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三·赵尔巽
  卷八 徽宗·王夫之
  第三十二回 太后的梳妆台·德龄
  卷十四·凌雪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卷之二十八·佚名
  ◎借尸还魂·李定夷
  卷九十中·郝经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四·佚名
  吴兢传·刘昫
  手镜录·王士祯
  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
  卷44·陈邦瞻
  五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六·彭定求

        卷466_1 【享太庙乐章】牛僧孺   湜湜颀颀,融昭德辉。不纽不舒,贯成九围。   武烈文经,敷施当宜。纂尧付启,亿万熙熙。   卷466_2 【乐天梦得有岁夜诗聊以奉和】牛僧孺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

  • 游文仲·唐圭璋

      千秋岁   侄庆侍郎致政   今年为寿,都道是、不比寻常时节。预庆我公年八秩,来献新词一阕。算得年时,恰当尚父,入相周西伯。亲逢盛事,宗孙也五十八。   一门富贵荣华,盈床牙笏,何待拈来说。且上祝龟龄鹤算,从此千千

  • 曾诞·唐圭璋

      诞字敷文。崇宁间,守衡阳。宋史附见邹浩传。福建通志卷三十二云绍兴四年(1134)进士,未知即其人否?   失调名   草草山林职事,厌厌罢相情怀。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在梁间

  • 大雪放歌·胡适

    往岁初冬雪载涂,今年圣诞始大雪。 天工有意弄奇诡,积久迸发势益烈。 夜深飞屑始叩窗,侵晨积絮可及膝。 出门四望喜欲舞,琼瑶十里供大阅。 小市疏林迷远近,山与天接不可别。 眼前诸松耐寒岁,虬枝雪压垂欲折。 窥人鼫鼠寒可怜

  • 卷三十八·乾隆

    卷三十八眉山苏轼诗七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一偶随樵父采都梁。竹屋松扉试乞浆。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谿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其二北望飞尘苦画霾。洗心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二月己亥朔尚书金部员外郎陶恺知筠州前三日恺因面对言陛下未能建大中至正之道未能平党与未能修政未能用人其言颇主绍述之说故命出守三月己卯再责 诏江西转运司于去年上供米内共拨二万石付帅司为

  • ○春阿氏案·许指严

    光绪晚年,京师有一奇案,几与前此之四大奇案并称。后虽雪昭,而罪人未诛,冤者又已卒,诚憾事也。初,满人某者,居东城某胡同,有世职食禄,不事事,娶妻亦旧族,即春阿氏是。有后母年尚少,夙著艳名。父死,颇不安于室,然亦未有新著之秽史也。

  •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邱永山 译注【说明】此文是一篇合传。共记万石君石奋、石建、石庆一家及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等人的事迹。万石君一家不学无术,谨小慎微,虚伪矫饰,无耻可笑之至。其他的一些人,直不疑的买金偿亡虚伪

  • 严武传·刘昫

    严武,中书侍郎挺之的儿子。神气隽爽,机敏聪慧。在幼年时便有成人的风范,读书时不追求精义,浏览而已。二十岁时因门荫关系封官职,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上奏任其为判官,升侍御史。至德初年(756),肃宗兴兵平定国难,广收具有才能的人

  • 舒芬传·张廷玉

    舒芬,字国裳,江西进贤人。十二岁时,作《驯雁赋》献给知府祝瀚,于是名声逐渐传开。正德十二年(1517),考中进士第一名,授修撰职。当时明武宗多次便服出行,打猎游玩毫无节制。第二年,孝贞皇后死去刚过一个月,武宗就想去宣府巡幸,假

  • 错法第九·商鞅

    题记:错通“措”,就是施行的意思。可译为实行法治。我听说:古代英明的君主推行法治,民众就没有犯罪的邪恶行为;发动战争,就会造就干练的人才;实行赏罚,军队就会强大。这三个方面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君主推行法治

  • 杂譬喻经(失译)·佚名

    杂譬喻经卷上失译人名附后汉录(一)菩萨度人。譬若巧乳母养子。有四事。一者洗浴使净。二者乳哺令饱。三者卧寐安稳。四者抱持出入恒使欢喜。以此四事长养其子令得成就。菩萨亦复如是。有四事育养众生。一者以正法洗浴心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三(之下)·智俨

    终南山至相寺沙门智俨述第五地内六门同前。一释名者。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二所离者。若依地论离身净我慢障。若依摄论下乘般涅槃无明又有二障。一生死涅槃一向背取思惟。二方便所摄修习道品。又治

  • 卷第二十四·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感通科 晋安慧 则不知何许人也。读书善谈论。永嘉中。天下大疫。慧则夜祷请天。早降神药。以活百姓。一日出寺。见两石大如瓮。视之水盈中。以施病者。无不愈

  • 道德篇章玄颂·宋鸾

    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 弊魔试目连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降魔经之别译。

  • 洛叉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说洛叉陀罗尼,并谓若受持此陀罗尼,如同持洛叉(十万)诸佛名,可灭无量重罪,得大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