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九

陈子昂

感遇诗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晩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揺落衆芳竟何成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衆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鸿荒固已颓谁识巢居子吾爱鬼谷子青谿无垢氛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七雄方龙鬬天下乱无君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岂徒山水寿空与麋鹿羣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招揺青桂树幽蠧亦成科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青春始萌逹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隂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羣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崑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日躭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絶白髪生罗帷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伫立望已久涕泪沾衣裳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寃衆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惟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金鼎合神丹世人将见欺飞飞骑羊子胡乃在峨眉变化固非类芳菲能几时疲疴苦沦世忧悔日侵淄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自言幽燕客结髪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讐窜身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如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探元观羣化遗世从云螭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覇迹已芜昧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羣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燕昭王

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覇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乐生

王道已沦战国竞贪兵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一闻田光义七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狥义良独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劒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邹子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见窥邹子何寥廓谩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羽翰本无匹结交何独全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佩玉捐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戌边代水不可涉巴山亦潺湲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州今何在华髪旅边城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征东至淇门答宋参军之问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斾空自持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若问辽阳戌悠悠天际旗

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方谒明天子清晏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寜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林卧对轩窗山隂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送别出塞

平生闻高义书劒百夫雄言登青云去非此白云翁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击劒起叹息白日忽西沈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疲痾澹无豫独坐泛瑶瑟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荣吝始都丧幽人遂贞吉图书纷满牀山木蔼盈室宿昔心所尚平生自兹毕愿言谁见知梵筵有同术八月高秋晩凉风正萧瑟

登泽州城北楼讌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晚次乐乡县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戌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同王员外雨後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

锺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瀬泻鸣泉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寜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着作

古壁仙人画丹青尚有文独舞纷如雪孤飞暖似云自矜彩色重寜忆故池羣江海聨翩翼长鸣谁复闻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边地无芳树莺歌勿听新间关如有意愁絶若怀人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坐闻应落泪况忆故园春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绦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送殷大入蜀

禺山金碧路此地饶英灵送君一为别凄断故乡情片云生极浦斜日隐离亭坐看征骑没惟见远山青

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

别馆分周国归骖入汉京地连函谷塞川接广阳城望迥楼台出途遥烟雾生莫言长落羽贫贱一交情

落第西还别魏四懔

转蓬方不定落羽自惊弦山水一为别欢娱复几年离亭暗风雨征路入云烟还因北山迳归守东陂田

送客

故人洞庭去扬柳春风生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白苹已堪把緑蕊复含荣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春夜别友人二首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遶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余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违此乡山别长謡去国愁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宝劒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孤松宜晚岁衆木爱芳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

送梁李二明府

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复此穷秋日芳樽别故人黄金装屡尽白首契逾新空羡双鳬舄俱飞向玉轮

送着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春晦饯陶七於江南同用风字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夏日游晖上人房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春日登金华观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华字【并序】

有渤海之宗英是平阳之贵戚发挥凤台而啸侣幽赞鸡川而留宴冠缨济济多延戚里之宾鸾凤锵锵自有文雅之客

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主第簪缨满皇州景望华玉池初吐溜珠树始开花欢娱方未极林阁散余霞

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踟蹰

宿让河驿浦

沿流乱北渚结缆宿南洲合?昬初夕回塘暗不流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

輶轩凤皇使林薮鶡鸡冠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林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古树苍烟断虚庭白露寒瑶琴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泛灔清流满葳蕤白芷生金弦挥赵瑟玉柱弄秦筝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烟花飞御道罗绮照昆明日落红尘合车马乱纵横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趂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

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林?随天转云峰逐望新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合嚬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隣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

空蒙岩雨霁烂熳晓云归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远?孤烟出遥峰曙日微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

入峭峡安居谿伐木谿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肃徒歌伐木惊檝漾轻舟靡迤随回水潺湲泝浅流烟沙分两?露岛夹双洲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岩潭相映媚谿谷屡环周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麕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後不相及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羣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仙舟不可见揺思坐氛氲

题田洗马游岩桔橰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隂机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二·彭定求
  贾逸祖·唐圭璋
  诗话补遗卷一·杨慎
  第二出 耳热·李渔
  第四出 遣訉·许自昌
  提要·吴子良
  示长女·戴望舒
  卷一·郭知达
  卷一百四十二·陈思
  卷四·陈焯
  唐僧弘秀集卷五·李龏
  卷二十三·陈元龙
  卷三十一 【宋遗老】·陈衍
  卷四十三·查慎行
  秦妇吟译文及注释·韦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戡·唐圭璋

      戡字定夫,莆田人。蔡襄四世孙。绍兴十一年(1141)生。乾道二年(1166)进士。七年(1171),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1172),知江阴军。淳熙十年(1183),淮东总领。十一年(1184),湖广总领。绍熙元年(1190),命知明州,被论罢。五年(1194),司农卿

  • 第十四出 抗姻·李渔

    〖梨花儿〗(丑金冠艳服,老旦随上)现有家中淡菜香,何须又买新鲜鲞,两味同看嘴一张。嗏!只愁惹起油盐酱。自家泾河小龙是也。我爹爹聘了洞庭龙女,今日过门,打扮得齐齐整整,只等新人到了,和他不亦乐乎。(老旦)小千岁,前日教导你的话,你

  • ●第二十二出 婚拒·孟称舜

    【普贤歌】〔丑上〕媒婆惯会使花唇,我做媒婆更有名。东家去说亲,西家去说亲,十处说亲十处成。媒婆媒婆,道路奔波,未知今日,命运如何。我奉申老员外命,来此求亲。问说此间已是王老爷的衙了,不好径进去,且叫一声:管门大叔那里?〔净

  • ◆邓祭酒文原(素履斋稿)·顾嗣立

    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父漳,徙钱唐。文原年十五,通春秋,在宋时以流寓试浙西转运司,魁四川士,至元间,行中书省辟为杭州路儒学正。大德间,调崇德州学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至大三年,出授江浙儒学提举。皇庆元年,召为国

  • ●霓裳续谱 卷五·王廷绍

    ○杂曲△暗中偷觑【双黄沥调】暗中偷觑,怎见莺娘闷恹恹,没吟欢气,神思倦倦体瘦眉低,心自猜疑,忙唤红娘,(小)忽听传呼,又不知为着何事,想昨宵的事儿可有些不妥,若问我真情,叫我怎么支持,(老)(走,)小贱人,忒相欺,昨夜烧香因甚的,晚间是谁开金

  • 第十三出 李婆送聘·佚名

    (净)小七小七,做(佐)人骨直。不爱上山讨柴,那爱走马下直。头毛平坦去梳,鼻流不知去拭(七)。人又叫我无神,呾话人便着急(吉)。今旦好日好子,林厝卜来下定。呵公甲我扫厅。媒姨因乜来障晏,不免行只门前去看。前头一阵人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张廷玉

        徐溥 邱濬 刘健 谢迁 李东阳 王鏊 刘忠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宪宗初,擢左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四十·纪昀

    列传金 【十八】○金十八张暐【行简行信】 贾益谦 刘炳珠格高琪 伊喇托卜嘉张暐贾益谦刘炳珠格高琪伊喇托卜嘉△张暐张暐字明仲莒州日照县人博学该通正隆五年进士调陈留主簿累迁太常丞兼左赞善大夫章宗初立充宋国

  • 卷十七·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七元 胡一桂 撰李唐既亡司马氏通监直接朱梁繋年纪事以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修】五代史亦然而文公纲目自唐天佑四年丁卯迄于己未五十余年间惟两行分注以见其皆不预正统之列而分注之中先後予

  • 阿合马传·宋濂

    阿合马,回回人。世祖中统三年(1262),始命他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委以专管财赋的重任。阿合马请帝下达条例规划,通告各路运司。次年,因河南的均州、徐州等地都有铁冶,请帝给授宣牌,以兴办鼓铸事业。世祖将开平府升为上

  • 平安传·张廷玉

    平安,滁阳人,小字保儿。父亲平定,跟随太祖起兵,任济宁卫指挥佥事。随常遇春攻下元都,战死。平安初为太祖的养子,骁勇善战,力大能举数百斤。他承袭父职,迁升密云指挥使,又进升右军都督佥事。建文元年(1399)伐燕,平安以列将身份随

  • 仪礼识误卷一·张淳

    宋 张淳 撰士冠礼误字眂 注曰天子与其臣冕以视朔皮弁以日视朝诸侯与其臣皮弁以视朔朝服以日视朝按释文云眂音视本或作视下同陆既音视正文非视字明矣其后篹音纂而今文作纂遁音巡而今文作巡妃音配而今文作配防音策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太虚

      ──二十八年三月在昆明西山云栖寺讲──   悬论    一 提教纲      甲 不判时教      乙 教理略判       1 内证离言法       2 应机巧说教       (一) 五乘共教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五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五卷释有余无余偈义 论施阐提无福义大众问品之第二世尊一切契经说有余义(至)亦有余义亦无余义案。僧亮曰。昔说契经。具二种。如法华中。说一解脱。是无余也。复倍上数。是有余也。其余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共法中二。一举数标名。二依名别释。且初举数标名者。论云。如是已辨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五·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真宗皇帝谕旨留四明住世  杨文公贺法智受命服启  法智大师谢杨文公启  杨文公请法智住世书  法智复杨文公书  杨文公谢法智答义书启  杨文公三问并法智答  杨文公谢法智

  • 霜叶红似二月花·茅盾

    长篇小说。写于1942年。全书14章。前9章连载于《文艺阵地》7卷1号至4号。后5章以《秋潦》为题,连载于重庆《时事新报·青光》第1期至第29期,署名茅盾。1943年5月由桂林华华书店出版单行本。茅盾在《〈霜叶红似二月花

  • 阿毗昙五法行经·佚名

    后汉安世高译,一卷。先释四谛,次释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