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九月。辛卯朔。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口英>咭唎表文内。恳求留人在京居住。朱准所请。恐其有勾结煽惑之事。且虑及该使臣等。回抵岙门。词煸惑别国夷商。垄断谋利。谕令粤省督抚等。禁止勾串。严密稽查。昨又据该使臣等、向军机大臣呈禀。欲于直隶天津。浙江宁波等处海口贸易。并恳赏给附近珠山小海岛一处。及附近广东省城地方一处。居住夷商。收存货物。重种越例干渎。断不可行。已发给敕谕。逐条指驳。饬令使臣等。迅速回国矣。外夷贪狡好利。必性无常。<口英>咭唎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今既未遂所欲。或致稍滋事端。虽天朝法制森严。万方率服。<口英>咭唎僻处海外。过都历国。断不敢妄生衅隙。但观该国如此非分干求。究恐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豫为之防。因思各省海疆。最关紧要。近来巡哨疎懈。营伍废弛。必须振作改观。方可有备无患。前已屡次谕知该督抚等。督饬各营汛、于<口英>咭唎使臣过境时。务宜铠仗鲜明。队伍整肃。使之有所畏忌。弭患未萌。今该国有欲拨给近海地方贸易之语。则海疆一带营汛。不特整饬军容。并宜豫筹防备。即如宁波之珠山等处海岛。及附近岙门岛屿。皆当相度形势。先事图维。毋任<口英>咭唎夷人。潜行占据。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驶。然便于水而不便于陆。且海船在大洋。亦不能进内洋也。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着传谕各该督抚、饬属认真巡哨。严防海口。若该国将来有夷船驶至天津宁波等处妄称贸易。断不可令其登岸。即行驱逐出洋。倘竟抗违不遵。不妨慑以兵威。使知畏惧。此外如山东庙岛地方。该使臣曾经停泊。福建台湾洋面。又系自浙至粤海道。亦应一体防范。用杜狡谋。各该督抚。惟当仰体朕心。会同该省提督。及沿海各镇等。不动声色。妥协密办。不可稍有宣露。致使民情疑惧。如或办理疎懈。抑或过涉张皇。俱惟该督抚等是问。此系朕思虑所及。先行指示。想来亦不至有此事也。再<口英>咭唎贡使、航海来京。虽曾至宁波海口。然祇暂行寄碇。并未耽延多日。所有珠山一带。何处岛屿可以居住。何处港澳可以停泊。岂能遽悉其详。谅必有内地汉奸。私行勾引前来。希图渔利。此等奸民。最为可恶。长麟现已赴粤。吉庆到任后。应即严切查察。究出勾引奸商数人。从重治罪。以示徵儆。即或一时不能查出。亦须时刻留心。认真访拏。毋任海滨奸民。勾结外夷。此为最要。再粤海关抽收夷商税课。原应按例徵收。严禁吏胥需索。<口英>咭唎商船来粤。较之西洋别国为多。将来该国货船出入。固不便遽减其税。亦不得绿毫浮收。致该夷商等得以藉口。并着传谕苏楞额督率稽查。公平收纳。豫与西洋别国相同。不可独露市惠红毛之意。转使骄矜长智也。将此传谕各该督抚、遵照妥办。并谕沿海各提镇知之。  

○壬辰。谕、本日吏部将新选浙江金衢严道王钟健、带领引见。朕看其人甚平常。即简缺道员。亦难胜任。岂可骤膺繁剧。但念其于给事中任内。尚无过失。着仍留本任。道员职任监司。有统率属员。管理地方之责。该都察院堂官。何得以此等才具平庸之人。滥行保举。着明白回奏。  

○予福建在洋遭风淹毙闽安协水师右营外委方上玉、赏恤如例。  

○癸巳。谕曰、图桑阿奏、绥远城兵丁口粮。不敷支放。请将存贮地租银两。于本年秋收后。按照时价。采买谷石贮仓。以备支放。尚属于事有益。着即照所请行。  

○乙未。谕、南府学艺人等。乃国家岁时宴会备用音乐所必需。内务府包衣人等。皆朕之旗下臣仆。其俸饷皆有定额。若将京师汉人、苏州优伶、及太监等之弟侄子孙。入于内府三旗。势必分占包衣人等挑钱粮地步。但此项人内。如果实心黾勉。效力有年者。或将其一二人酌入包衣尚可。第不得任意多入。是以朕临御以来。将此辈入于包衣者甚少。从未有因其恳恩。即行率准者。此事在朕躬可以自保。惟恐后世子孙。偶失检点。或因若辈乞请。率意准行。难为豫必。着交总管内务府大臣加意存记。将来朕之子孙。不得任意多将此项人等入于包衣旗下。倘谏劝弗纳。必欲将此辈入旗。可执朕此旨毅然谏阻。着将此旨于阿哥书房、军机处、总管内务府衙门、各录一道尊藏。  

○谕军机大臣曰、朱圭奏秋收分数一摺。虽据称统计通省收成。约有八分。但阅所开单内。繁昌一县。约收止五分有余。铜陵、无为、二州县。约收止五分。是该州县秋收稍属歉薄。朕心深为廑念。着该抚即行查明。如民力不无拮据。有应须接济之处。即行据实奏闻。妥协办理。以副朕廑念黎元。不使一夫失所之至意。将此谕令知之。  

○丙申。转工部右侍郎吴省钦、为左侍郎。以范宜恒为右侍郎。  

○丁酉。谕曰、长麟自简任封疆以来。办事认真。着加恩兼太子少保衔。以示奖励。  

○又谕、广东左翼镇总兵员缺紧要。着德敏调补。以资驾轻就熟。所遗山西大同镇总兵员缺。着恩特赫默调补。其所遗员缺。即着赵邦诏调补。  

○又谕、昨日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带领引见人员。景熠落后。前锋统领职任綦要。景熠于带领时。既经迟误。今又复托故不到。可见其平素懒惰。何以管教前锋。所有右翼前锋统领员缺。着都尔嘉补授。都尔嘉所遗镶黄旗护军统领员缺。着额勒登保调补。额勒登保所遗镶白旗护军统领员缺。着景熠补授。以观后效。若仍前懒惰。必从重治罪。  

○谕军机大臣曰、长麟奏、<口英>咭唎夷船五只、尚令在定海停候。并查出从前该国夷人。曾在浙江贸易。现已密谕铺户。严行禁止。所办甚为周到。可嘉之至。已另降谕旨。加恩将长麟赏给宫衔。并着赏大荷包一对。小荷包四个。以示奖励。该夷船五只。俱未开行。松筠正可护送该贡使。径由水路赴浙。到定海上船旋国。实为省便。着松筠于途次面谕该贡使。以原船五只。尚在定海停待。尔等正可仍至定海上船。较之到粤路程。可少大半。并可省行走大江。及起岸经过梅岭之烦。且管船人吗口□庚哆嘶。尔原欲恳求令其先赴定海。今与尔等一同行走。岂不更为省事。该贡使等、自必感激乐从。但到定海时。想所买茶叶丝觔。不过几日。即可购办齐集。松筠务须会同长麟吉庆妥协办理。即令开船回国。勿任藉词稍有逗留。松筠俟该贡使开洋后。即可回京覆命。长麟亦即赴粤。遵照节次谕旨。密为妥办。如该贡使即于定海开船由外洋旋国。不提再到岙门。固属甚善。若提及欲仍至岙门暂泊。该处系西洋各国夷人贸易口岸。未便禁其前往。长麟务须由内地星速赴粤。自可赶在该贡使到岙门之前。豫为料理。此事系长麟一手经办。较为熟谙。如此旨到时。长麟未经赴粤则已。若接奉前次令其赴粤谕旨。已将抚篆迎交吉庆。即从衢州一带赴粤。于何处接奉此旨。即于该处转回。与松筠吉庆一同办理。此为最要。又搭赴夷船。情愿进京当差之安纳、拉弥额特二名。是否真系佛兰西人。抑系<口英>咭唎国人。假托混入。长麟无从办识。今询之在京居住之西洋人罗广祥等。据称安纳、拉弥额特等二名。久在岙门居住。上年西洋人窦云山等。自粤来京时。安纳等即带口信。欲觅便赴京效力。伊二人实系<口英>咭唎贡使未来之先。即至岙门等语。所言亦难深信。并着长麟确切查访。据实具奏。再行送京。至长麟查出浙江人郭姓。从前曾经勾结夷商。今已病故。伊子郭杰观。略省夷语。已经严行管住一节。郭姓曾有勾结夷商之事。伊子又能略通夷语。虽现无勾串情弊。然此人留于浙江。究不可信。着即派妥员伴送。由别路进京备询。伊系无罪之人。虽不必令带刑具。但沿途务须留心防范。毋致脱逃。起解时、并不可令<口英>咭唎国人闻知遇见。想该抚等自能妥办也。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各谕令知之。仍将一切情形。随时迅速覆奏。  

○以内阁学士扎郎阿、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戊戌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据恒秀奏、审明韩祥生、项如宾、偷换赫哲等貂皮一案。请将韩祥生等枷号两个月。杖责逐出境外等语。民人韩祥生等。胆敢豫在赫哲等来路。偷换貂皮。甚属不法。若仅逐出境外。亦不过逐出吉林边外而已。吉林境外。非盛京即黑龙江地方。仍不免在彼处有偷换貂皮人参之事。韩祥生、项如宾、均着枷号两个月。满日杖一百。发遣烟瘴地方。以示儆戒。嗣后似此者。俱照此办理。  

○以通政司副使成德为太仆寺卿。  

○己亥。上幸静宜园驻跸。至壬寅皆如之。  

○以工部左侍郎吴省钦知武举。内阁学士周兴贷为武会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胡长龄为副考官。  

○庚子。谕曰、勒保奏滥刑责毙贼匪之外委杜泰。从重拟发新疆一摺。此案贼匪马胡个。业自供认行窃不讳。杜泰系该管汛弁。有稽查之责。且所责仅四十五板。尚不为多。若因责毙贼罪。遽将该外委发往新疆。将来营弁等于所管汛地。遇有匪徒。转不敢盘诘拘拏。殊非整饬捕务之道。但其获犯后。不移送有司衙门。擅自责处致毙。着依律问拟杖徒。已足蔽辜。营兵张成。系听从本官用刑。其罪尚轻。亦着照律减一等发落。  

○又谕、昨据恩特赫默、蔡攀龙、奏勘明黑水洋面情形一摺。内称、由日照县地方夹仓口出洋。查明黑水洋地方。即在牛车山安定罗盘。以牛车山为界。牛连山之南为江南界。牛车山之北为山东界。嗣后遇有劫案。该船户等。不论在山东江南何处衙门具报。即速移知接壤营县严拏等语。向来东省洋面。以莺游门为界。江南洋面。以牛车山为界。而牛车山距莺游门。中间尚隔一百二十里。从前未经立定界址。以致遇有盗劫案件。彼此互相推诿。今据该总兵等亲往勘明。即以牛车山分界。立定缉盗责成。亦祇可如此办理。所有奏请划定界址。及巡哨捕盗事宜。俱着照所请行。至恩特赫默、蔡攀龙、亲身查勘。远涉外洋。尚属冒险出力。着各赏缎二匹。其跟随出洋之兵丁等。着该督抚查明。酌加奖赏。以示体恤。  

○辛丑。谕军机大臣曰、松筠奏遵旨传示该贡使等、欣感情形一摺。内称、该贡使向松筠述称。意欲沿途买物。当经松筠谕以尔等需买茶叶丝觔。业奉恩旨准在宁波置买。沿途地方。贸易商人。向不与外国交易。若欲在途买物。断不可行等语。所谕甚当。该贡使等、见小贪利。实为可笑。松筠遵旨严辞阻止。谅不敢再行渎请。至伊等到定海后。购买茶叶丝觔等物。必须官为经理。定立价值。公平交易。勿令牙行铺户人等经手。致启奸商勾结等弊。想松筠等自能妥协办理。此等外夷。在内地购买物件。若令其自行交易。诚恐人地生疎。铺户等不无居奇苛刻。且奸商市侩。易于暗中勾结。是以不得不派员为之经理。但伊等贸易之事。若竟官为经手。则似伊等私事。官为承办。不足以昭体制。惟当令其自行交易。从中弹压。勿令铺户牙行。故为昂贵。并有私相勾结等事。以昭严肃而示体恤。又据松筠奏、经过各处城乡市镇。不令该贡使随从人等上岸。亦不许民人近船观看。稍滋事端一莭。但该贡使等万里远来。旋回本国。经由内地。所过城乡市镇。自不应令伊等上岸游观。至于临清、济宁、及淮安、镇江、苏扬一带。人烟辐辏。商旅云集。亦不妨令在船顺道观览。俾知天朝富庶。祇须留心防范。毋致藉词登岸逗留。致滋他弊。若竟闭置舟中。亦非体恤远人之意。但从来内外大小臣工。办事难得适中。非过即不及。松筠等不可不加意体会。总须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俾其知感知畏。方为得当。  

○署贵州巡抚冯光熊疏报、黄平、瓮安、湄潭、清平、婺川五州县。开垦额内额外田一百七十八亩有奇。  

○癸卯。上回圆明园。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甲辰。谕曰、毕沅奏、湖广提督俞金鳌、腿疾未能即痊。恳请解任回籍等语。俞金熬在提督任内有年。今因年老患病。恳请解任。着准其解任回籍。并加恩赏给左都督衔。以示优眷。所有湖广提督员缺。着梁朝桂调补。彭承尧着调补广西提督。其四川提督员缺。着穆克登阿补授。  

○又谕、据书麟等奏查江苏省东海水师营所辖洋面。与山东洋面毗连。向来互相推诿一摺。内称、山东洋面盗案。应听山东巡抚查参外。所有船户杨恒发等被劫二案。止称在黑水洋。未据报明在何省境内。但两省皆有黑水洋面。该管将弁。即应赶紧缉拏。首先推诿之前任东海营都司王良柱。业经病故。所有接任都司今升游击色克图。因前官推诿。亦不即行查勘。未便姑容。请将色克图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等语。水师所辖洋面。各有分界。即有两省交界处所。遇有盗劫。亦应会同缉拏。向来江苏山东所辖海洋。划界未能明晰。以致彼此互相推诿。案悬多年。盗无弋获。所有两省该管将弁。俱有应得处分。今江苏山东两省。均有黑水洋面。山东省疎防将弁。尚未查明参奏。而书麟等将游击色克图。先行劾参。且杨恒发等被盗二案。止称在黑水洋。并未查出究系何省洋面。犯案年月。又非色克图本任。据拟军台。不足以示平允。自应将失事洋面。及实系何人任内之事。详确查明。据实核办。现在山东巡抚。系江兰护理。此事非伊才具所能查办。即将来惠龄到任。亦未必能办理妥协。且惠龄现署四川督篆。交代起程。尚属需时。所有山东巡抚员缺。着福宁调补。即赴新任。其湖北巡抚。节着惠龄补授。惠龄未到任以前。湖北巡抚印篆。着毕沅兼署。福宁接奏此旨。即一面起程。一面知会奇丰额。两人同赴江苏山东交界地方。驻劄海滨。不必自行出洋。各派熟谙将弁。前赴洋面。会同查勘。详定地界。将江苏山东盗劫各案。究系何省所管。何员任内之事。详悉确查。一体办理。以昭核实。所有书麟参奏之摺。俟福宁奇丰额会查奏到。再行核办。  

○谕军机大臣等、刑部具题安徵省缓决人犯本内。斩妇王氏一起。该省原拟情实。经九卿改拟缓决。此案陶奉廷。系王氏夫兄。向孀居弟妇勒索钱文。被撞同跌致毙。即问拟情实。勾到时朕酌核情理。必予以免勾。今九卿改拟缓决。原可照所拟办理。但阅本内所叙。陶奉廷头撞王氏。该氏站立不隐。仰面跌地。陶奉廷随势扑压身上。喉内痰壅。该氏用手将陶奉廷推转在地。陶奉廷气闭殒命等语。情节未为确实。陶奉廷跌地时。如被王氏扑压身上。或因压痰壅。自系事之所有。今陶奉廷扑压王氏身上。何得一时转致痰壅。况王氏手推。系在陶奉廷痰壅之后。亦不得谓痰壅而亡。缘手推所起。其陶奉廷是否年老衰病。平日素有痰病。本内均未声明。此等情节未符之处。该抚具题时。既未研讯明确详细声叙。而刑部亦止照原题案情。叙入本内。殊欠明晰。着传谕朱圭、即将此案指出各情。覆加确核据实具奏。勿稍含混。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李心传
  后汉孝殇皇帝纪卷第十五·袁宏
  第二十五回 抗北庭郑众折强威 赴西竺蔡愔求佛典·蔡东藩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一·佚名
  卷三十一崇训·何良俊
  第三十五回 蒙古氏九十春群雄并起·黄士衡
  ○贺昌运·许指严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第八卷 星野晷度(五)·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七 元纪一·纪昀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佚名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四 东陵事件·溥仪
  陈东传·脱脱
  卷六十二·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三·丘逢甲

    (庚戌、辛亥稿)(清宣统二年、三年、民国元年)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与楚伧、千仞闻歌作春云不雨昼阴阴,有客南来作越吟。衣上黄尘飘热泪,镜中白发迫雄心。懒呵鬼壁劳天问,拚共神州付陆沉。漫笑筝

  • 卷二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五预宴九十四人诗一百十首【按察使职衔两淮商人】程谦德【年七十五】朝端佳气接蓬莱恩锡琼筵朶殿开眉夀趋跄瞻玉戺颐年抃蹈捧霞杯琅琅法曲钧天奏习习祥风淑气催鳯綍自天

  • 卷八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六贯休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溪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旣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

  • 第二十七场·田汉

    [李成、银珠上,再战,李败。[党仲升上,助战,斩银珠于马下。

  • 卷一四四 齊紀十·司马光

      重光大荒落(辛巳),一年。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公元五O一年)   春,正月,丁酉,東昏侯以晉安王寶義為司徒,建安王寶寅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乙巳,南康王寶融始稱相國,大赦;以蕭穎胄為左長史,蕭衍為征東將軍,楊公則

  • 第三十九回 张良借前箸代筹 陈平用巨金行间·黄士衡

    话说汉王固守荥阳,拒住楚兵。荥阳西北有一山,名曰“敖山”。前临黄河,秦时于山下置有大仓,贮积无数米谷,名曰“敖仓”。汉王因遣周勃据了敖仓,筑成甬道一条,直达河边,遣兵往来运取仓谷,以供城中兵食。萧何又将关中粮食,遣人由水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杨士奇

    宣德元年冬十月辛酉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唐王琼烃薨王唐定王嫡长子永乐二十一年八月袭封薨年二十有一讣闻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葬遣官赐祭谥曰靖初选汝州郏县人高盘女为王妃未颁册而薨女闻之自经 上嘉其志节

  • 尚史卷九十七·李锴

    志五地理志下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又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九十三国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

  • ●卷二·习凿齿

    ○明帝 明帝勒于吏事,苛察逾甚,或于殿前鞭杀尚书郎。钟离意相鲁,见仲尼庙颓毁,会诸生于庙中,慨然叹曰:&ldquo;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况见圣人庙乎?&rdquo;遂躬留治之。周观舆服之在焉,自仲尼以来,莫之开也。意发视之,得古文策书曰:&ld

  • 辛昂传·令狐德棻

    辛昂字进君。才几岁时,便有成年人那样的志气操行。有善于为人相面的,对他的父亲辛仲略说:“您家虽然世代官宦,然而功名德操富贵,没有比得上这个孩子的。”辛仲略也器重辛昂的志气,认为相面者的话很对。十八岁时被侯景任命为

  • 杜伏威传·欧阳修

    杜伏威,齐州章丘县人。少时豪爽放荡,不治产业,和同乡辅公礻石约为生死之交。辅公礻石多次偷窃姑家牧羊,以馈赠杜伏威,因州县捕捉急切,以故一起逃亡江湖为盗,时年仅十六岁。杜伏威狡猾而多谋略,每次抢劫,群盗采用其策总是见效。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一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元年六月十九日云南驿盐道【臣】李卫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至愚极陋蒙 圣祖仁皇帝拔擢深恩涓埃未报更蒙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八乐部典乐以礼部满尚书兼之各部院内务府堂官知乐者简用无定员掌五音六律以合隂阳之声所属有神乐和声二署掌仪司銮仪卫乐并隶焉神乐署汉署正一人汉署丞二人汉协律郎五人汉司乐二十二人

  • 卷上·王诩

      捭阖第一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

  • 卷四·段昌武

    <经部,诗类,段氏毛诗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宋 段昌武 撰鄘説【已见邶】柏舟共【音恭】姜自誓也衞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絶之郑曰共姜妇人从夫諡【吕曰序言父母诗独云母盖北

  • 中匡第十九·管仲

    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

  • 卷四十七·佚名

    释摩诃衍品第十八之余【经】&ldquo;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名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师子游戏三昧、妙月三昧、月幢相三昧、出诸法三昧、观顶三昧、毕法性三昧、毕幢相三昧、金刚三昧、入法印三昧、三

  •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佚名

    作者不详。唐初此经可能已问世。全书所载三十六种经,分为《玉清境经》十二部,即《上清经》、《妙真经》、《太一经》、《妙林经》、《开化经》、《仙人经》、《黄林经》、《上真经》、《道教经》、《上炼经》、《上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