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及善传

王及善,氵名州邯郸人。父王君愕。隋朝大业末,并州人王君廓掠夺邯郸,君愕去劝说王君廓道:“当今国家失去控制,英雄竞起,此时实在应该安抚接纳流亡的农民,保全形势利便。按甲以观时变,拥众而归真主,这样就富贵可图。今足下居无尺土之地,守无兼旬之粮,却恣行残忍,所过之处抢夺骚扰,窃为足下寒心。”王君廓问“:有什么计谋?”王君愕认为控制井陉山的险要,可先行占据,王君廓从其言,就屯兵井陉山。一年多,当义师入定关中的时候,他与王君廓率部万人来降,拜为大将军接连立战功,被封为新兴县公,升迁左武卫将军。王君愕从太宗征辽东,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战于驻跸山,王君愕冲锋陷阵,力战而死。唐太宗深为痛悼,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王及善十四岁时,因父死于王事而授朝散大夫,袭爵邢国公。高宗时,调任左奉裕率。孝敬皇帝居春宫时,因宴饮之乐命宫官倒行而舞,轮到王及善,他拒绝说“:殿下自有乐官,臣只应当守自己的本职,这倒行而舞不是臣的任务。臣如奉命,恐怕不属对殿下辅佐之事。”太子道歉而让他离开。高宗听到此事而特加奖慰,赐绢百匹。不久,又授右千牛卫将军,高宗对他说:“朕因为你忠心谨慎,所以授你三品要职。他人非征召不能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身边,卿知此官贵否?”不久,因病免职,没多久又起用任卫尉卿。

垂拱年中(687),王及善任司属卿。当时,山东饥荒,王及善任巡抚赈给使。不久,任春官尚书,秦州都督,又调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因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准允并加授光禄大夫。后来,契丹作乱,山东不安,又起用他为滑州刺史。武则天对他说“:边贼反叛,卿虽有病,可以带上妻子儿女日行三十里,慢慢地去上任,帮朕卧理此州,来阻断黄河通路。”趁此时武则天又询问朝廷得失,王及善详细陈述了治乱之宜十余条,武则天说:“彼末事,此本事,卿不可行。”于是留在朝廷任内史。

当时御史中丞来俊臣经常以飞祸陷害忠良,王侯将相被他诬陷处斩的就不可胜计。后来,来俊臣犯事被逮捕入狱,有司判为极刑,武则天想赦免他。王及善奏道“:来俊臣凶狡不轨,他所信任的都是屠夫商贩之类的小人,他所诛杀的大多是名德君子。臣认为如果不除掉首恶,恐动摇朝廷,祸从此始。”武则天接纳了他的意见。不久,武则天将要立庐陵王为太子,王及善赞成其计。等到立了太子,又请太子外朝来抚慰人心,武则天听从这意见。

王及善虽无学术,在职总是以清正见知,临事坚定,有大臣之节。当时,张易之兄弟恃宠,每次内宴,都无人臣之礼。王及善多次上奏要制止这种无人臣之礼的行为,武则天不高兴,对王及善说“:卿已年高,不适宜参与这类游乐,只检校阁中事就可以了。”王及善上疏乞请还乡,三次上疏均未得到允许。圣历二年(699),拜文昌左相,不到十天就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废朝三天哀悼,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贞,陪葬乾陵。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顺帝七·宋濂
  卷第二百四十四 唐紀六十·司马光
  第四回 紫金山唐营尽覆 瓦桥关辽将出降·蔡东藩
  第二十二回 耿炳文败绩滹沱河 燕王棣诈入大宁府·蔡东藩
  卷五十七·杨士奇
  卷之一千八十八·佚名
  ◎刘喜奎钟情差遣官·宣南吏隐
  第二二九图说(第二三○号之粘付)一一五○九--一二·佚名
  卷一百九·司马迁
  十国春秋卷十四·吴任臣
  王缙传·刘昫
  江秉谦传·张廷玉
  王治传·张廷玉
  卷二十五·佚名
  吏学指南卷之四·徐元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得赦·梁辰鱼

    〔末上〕天街昨夜鸡鸣早。侵晓金门降赦文。已见九泉开白日。会看六翮起靑云。自家吴国内监是也。昨领大王爷之命。凡一应军民人等。自登基之后。病痊之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证。未结证。所犯罪过。咸赦除之。令

  • 卷五百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九温庭筠车驾西游因而有作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陵伤温德彜【一作伤边将】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一作破】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一作别】人

  •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范晔

    刘平 王望 王扶 赵孝 淳于恭 江革 刘般 子恺 周磐 赵咨孔子曰:「夫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养,死无以葬。」子曰:「啜菽饮水,孝也。」夫钟鼓非乐云之本,而器不可去;三牲

  • 卷一百七·毕沅

      ◎宋纪一百七 ∷起上章掩茂正月,尽六月,凡六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庚戌,一一三零年   春,正月,甲辰朔,大风,御舟碇海中。   乙巳午,西风忽起,金人乘之攻明州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九年五月甲寅朔诏福建路闪生沙田权行住卖时有诏尽鬻诸路官田而闽中傍江海之地有闪生者提点刑狱公事樊光远审于朝户部悉令出卖殿中侍御史任古言此皆民间自备本钱兴修数年之间偿费未足出卖太早其

  • 第二十三 卷清光绪宣统·缪荃孙

    司 道 徐州道(光绪二年改徐海道为徐州道)吴世熊 浙江仁和监生,元年任。二年五月十一调江西督粮道。段 起 湖南清泉监生。三年五月十一调自江西督粮道,六年六月十五广东盐运使。薛书常 河南灵宝癸亥进士。四年补

  • 六六二 直隶总督杨景素奏覆遵旨设局查阅各府州县志书应禁诗文折·佚名

    六六二 直隶总督杨景素奏覆遵旨设局查阅各府州县志书应禁诗文折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二日直隶总督臣杨景素谨奏,为遵旨奏覆事。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十一月十八日(二十四日)奉上谕:据阂鹑元奏

  •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陈寿

    (刘焉传、刘璋传)刘焉传,刘焉,字君郎,江夏郡竟陵县人,西汉鲁恭王的后裔,东汉章帝元和年间迁封竟陵,为宗族的旁出支脉。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为官,因宗室的身份被授职中郎,后来因为为老师司徒祝恬守丧而辞官。退而移居陽城山研究学问

  • 苏舜钦传·脱脱

    苏舜钦字子美,是参知政事苏易简的孙子。他的父亲叫苏耆,很有些才名,曾经担任过工部郎中官和直集贤院。苏舜钦少年时即慷慨有大志,状貌也长得奇怪和魁伟。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学者们写的文章都有追求对偶多的毛病,只有

  • 李定传·脱脱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年时求学于王安石。中进士,任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经孙觉推荐,被召到京师,谒见谏官李常,李常问:“你从南方来,那里的人们对青苗法看法怎样?”李定答道“:百姓从中获益匪浅,没有不喜欢的。”李常说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太常续考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太常续考八卷不着撰人名氏考书中所录盖明祟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凡祭祀典礼皆详悉具载虽不免为案牍簿籍之文而沿革损益之

  • 十二  尚同中·墨子

    子墨子曰:方今之时,复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其人数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故相交非也。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二·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问十三僧伽婆尸沙初眠中作方便眠中精出不犯。觉时作方便眠中出。偷罗遮。作方便已舍置。偷罗遮。甲坐舍方便。偷罗遮。未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竟精出。偷罗遮。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时精出。僧伽

  • 僧宝正续传目录·祖琇

      第一卷  罗汉南禅师  圆通旻禅师  兜率照禅师  潜庵源禅师  泐潭照禅师  第二卷  宝峰准禅师  花药英禅师  明白洪禅师  开福宁禅师  智海懃禅师  第三卷  龙门远禅师  禾山方禅师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九·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九 秉拂小参 侍者 等编 径山首座寮。结夏秉拂。师拈拄杖云。这个是径山拄杖子。为什么。在琦上座手里。已知来处。何假繁词。脱或未知。不免露个消息。凌霄峰顶。选佛场开。一句当阳。

  • 食色绅言·龙遵

    养生类著作。二卷。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不著名氏。后依据明本《瀛奎律髓》考证,其中载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自称皆春居士,而断为龙遵叙所作。《宝颜堂秘笈》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为龙遵叙所作。生平事迹不详。此

  • 古今医彻·怀远

    怀远,字抱奇,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清嘉庆年间名医,生卒年代无可考。怀氏少洽儒术,壮岁弃去,遂隐于医,博览广集,揣摩经验,历二十余载著成《古今医彻》一书。凡“昔贤未发者补之,今人沿谬者正之,取所尝疗治多疑难而

  • 类证活人书·朱肱

    二十二卷。宋朱肱撰。朱肱精研 《伤寒论》数十年,于大观元年 (1107)撰成此书,原称《南阳活人书》 (概因张机曾居南阳,而华佗称 《伤寒论》 为“活人书”,故名),又名 《无求子伤寒百问》、《无求子伤寒活人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