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姚[王寿]传

姚王寿,字令璋,是散骑常侍姚思廉的孙子。少年时就没有父母,自己抚养弟妹,以友爱被世人称扬。他广博学习经史,有才辩。永徽年中,考明经科中举,授太子宫门郎之职,他与司议郎孟利贞等奉令撰写《瑶山玉彩》一书,书成,升迁秘书郎。调露年中升迁中书舍人,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迁任夏官侍郎。因表弟姚敬节参与徐敬业的叛乱受连累,贬桂州都督府长史。当时武则天雅好符瑞,姚王寿到岭南,遍查山川草木,其名凡号有“武”字的,都把它作为承应国姓,一一列表上奏。武则天很高兴,召回京拜为天官侍郎。

长寿二年(692),升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理宰相)。自永徽年以后,左史、右史虽然要在仪仗下承受圣旨,但谋议却在史官、谏官退朝后密奏,均不参与谋议。姚王寿认为帝王决策训导,不可没有记述,如不叫宰相得知,史官也无从记事。他便上表请求凡史官、谏官退朝后所商讨的军国大事,宰相应有一人专门记录,称为时政记,每月封送史馆。宰相撰时政记,就是从姚王寿开始的。这年九月,因事犯错,降为司宾少卿,罢免了宰相职务。延载初年(694),提升为纳言。有司以姚王寿的表弟犯法,上奏说姚王寿不适合继续为侍臣。姚王寿上言“:过去王敦起兵反叛,王导仍任枢机重职;稽康在晋朝被杀,嵇绍还是忠于晋王室。就是前代,尚不被怀疑;今天奉圣朝,哪里会这样呢?如果一定要说与体例有违的话,臣请求甘愿屏退。”武则天道“:这就是我的意思,卿不要再说了。只要尽忠心,不要听浮言。”

当时,武三思率领各少数民族的酋长,请求铸铜柱为天枢,刻武则天功德,立于端门之外,姚王寿为督作使。证圣初年(695),姚王寿加官职任秋官尚书,代理宰相,这年,明堂遭火灾,武则天自责而避离正殿,姚王寿上奏道:“这实际上是人造成的火灾,并非天灾。成周时洛阳的宣檄讲武之地,汉武时的建章宫均遭过火灾,但盛德仍然久远。臣又见《弥勒下生经》说,当弥勒成佛的时候,七宝台须臾之间散毁。看见这无常之相,弥勒便成正觉之因。所以,圣人之道,随缘而化,因循客观事物变化之利。何况今日之明堂,是布政之所,并非宗庙之地,陛下如避正殿,于礼法上也不妥当。”左拾遗刘承庆却上奏说:“明堂是祭祀的地方,今既已被焚,陛下应当闭门思过。”姚王寿又持前议争论,武则天则依姚王寿的意见行事。先要姚王寿监造天枢,至此以功赐爵一等。姚王寿上表请求给自己父亲赠一官,武则天就追赠他的父亲原豫州司户参军姚处平为博州刺史。武则天将去嵩山封禅,命姚王寿总管仪礼,充封禅副使。到重造明堂时,又令姚王寿充当监造的使者,因建造有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当时有大石国派使来献狮子。姚王寿上疏谏道“:狮子是猛兽,只食肉,远从碎叶来到京都,肉既难得,极为劳累耗费。陛下以百姓为心,担忧一物有失,鹰犬也不蓄养,渔猎总是停止,用不杀生来表现大慈悲,来显好生的高尚道德,凡是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虫兽,没有不感受陛下仁恩的。哪里能容得对自身菲薄,而对猛兽给厚资。讲求至理,必然不能这样。”疏奏上,武则天便马上要来使不要送狮子来京都。另外,当时铸九鼎成功,武则天下旨用黄金千两涂饰。姚王寿进谏道:“鼎,是神器,贵在质朴自然,不必要另外加上浮饰。臣观鼎的形状,先有五彩光辉,昏杂其间,哪里还要什么金色才算炫耀呢?”武则天又听从了他的意见。

不久契丹侵犯边塞,武则天命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姚王寿为副使来防备。到归来,因处事有误,在神功初年(697),降职调任益州大督府长史。蜀中官吏多贪婪残暴,姚王寿多次进行严厉打击,奸邪无所容身,武则天对姚王寿予以赞扬,下玺书慰劳:“严霜之下,才识青松的高尚;疾风之前,方知劲草的可贵。物既如此,人也是一样。卿早荷朝恩,委以重任。在朝中做相,成绩很大;防边训兵,操尽心力。岁寒不改,始终不渝。又眷顾蜀中,民俗很乱,久缺好的地方官,在侵吞民利上成为官吏之弊,收刮民财成为政务,人无所措手足。因此命卿出镇,果然能驾驭得当,政风澄清,治政整肃,吏不敢犯,奸无所容,前后纠偏打击犯罪,致使贪残的人躲藏,抢夺的人逃遁。未用一月,安定了世俗百姓,人民念卿之德,很是赞扬。”武则天又曾对侍臣说“:凡为长官,能使自身清白容易,能使下属廉洁很难。而姚王寿,可以称得上二者兼有。”

当时新都丞朱待辟贪赃有死罪,逮捕入狱。朱待辟一向善于佛教教理,他阴谋结交那些不得志之人,朱待辟以杀姚王寿为名,打算据巴蜀作乱。有人秘密上表告发此事。武则天下旨令姚王寿以法制裁,姚王寿把涉嫌有牵连的人处死差不多上千人。武则天又令洛州长史宋元爽、御史中丞霍献可等重新加以详细覆查,也没有什么问题。抓进狱中的数百人,受不了酷刑毒打,都承认反叛罪名。因此没收家产又有五十多家,其余称知情者十有八九被流放,冤声载道。监察御史袁恕己劾奏此事,武则天开始令姚王寿与袁恕己对质,后又令不再追问。不久,姚王寿拜地官尚书。一年多,调任冬官尚书,仍为西京留守。长安年中,上表请求告老还乡,武则天下旨,姚王寿晋爵为伯,正遇上官名复旧,为工部尚书。神龙元年姚王寿去世。生前遗嘱令薄葬,赠越州都督,谥号成。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七 突厥 铁勒·李延寿
  1943──中華民國三十二年癸未·郭廷以
  雍正上谕 对吕留良及家属最后应如何判决·雍正
  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一·王懋竑
  第二章 隆盛时代·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六·佚名
  ●卷五·夏仁虎
  一二六五 闽浙总督李侍尧等奏本年并无收缴《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吴郡二科志叙·阎起山
  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李焘
  李先传·李延寿
  赵莹传·薛居正
  卷之七十七  菽園雜記五(明) 陸容 撰·邓士龙
  劝垦例·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零八·彭定求

        卷708_1 【钓台】徐夤   金门谁奉诏,碧岸独垂钩。旧友只樵叟,新交惟野鸥。   嘉名悬日月,深谷化陵丘。便可招巢父,长川好饮牛。   卷708_2 【旅次寓题】徐夤   胡为名利役,来往老关河。白发随梳少,青山入

  • 卷五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599_1 【青楼曲】于濆   青楼临大道,一上一回老。所思终不来,极目伤春草。   卷599_2 【塞下曲】于濆   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卫霍待富贵,岂能无

  • 卷二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一 宋 陆游 撰 夜归塼街巷书事 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远坊寂寂门尽闭只有烟月无人行谁家小楼歌恼侬余响缥缈萦帘栊苦心自古乏真赏此恨略与吾曹同归来空亝卧凄冷灯前病骨巉巉影

  • 李贤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贤(653— 684): 即章怀太子,名明允,唐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曾召集张大安、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调露二年(680),废为庶人。文明元年(684), 被迫自杀,年三十二岁。 《全唐诗》卷六收其诗一首,就是这首

  • 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弘治十六年七月乙丑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丁卯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游泰分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越告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告 恭让章皇后 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

  • 卷之四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一卷 物产一·缪荃孙

    品 名 一谷之品,曰麦,曰稻,曰菽。麦之类,曰小麦,曰麦,即大麦也。曰莜麦。稻之类,曰籼,曰糯,曰晚籼。籼之属,有早白籼、观音籼、银条籼、六月籼、芦秆籼等类。糯之属,有羊脂糯、麻斤糯、雀不知虎皮糯、猪鬓糯、光头糯等类。晚籼

  • 读例存疑卷六·薛允升

    名例律下之三徒流迁徙地方充军地方徒流迁徙地方:巻首凡徒役各照应徒年限,并以到配所之日为始,限满释放。流犯照依本省地方计所犯应流道里,定发各处荒芜及濒海州县安置。应迁徙者,迁离郷土一千里外。徒五等。发本省驿递。流

  • 弇山堂别集卷十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八召故相勅札我朝超用内阁大臣未有如张永嘉之笃者真所谓家人父子也按嘉靖十五年致仕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葢殿大学士张孚敬表启问安仍疏贺册嫔上优诏答之遣锦衣卫副千户刘昂视孚敬于家赐之勅

  • 卷八八·邱濬

    ▲宫阙之居 《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壮固之意)。 司马光曰:“风雨,动物也。风雨动于上,栋宇建于下,《大壮》之象也。” 蔡渊曰:“栋,屋脊檩也;宇,椽也。栋

  • 三家诗源流·范家相

    三家诗源流三家总记汉书曰汉兴鲁申公爲诗训故而齐辕固生燕韩生皆爲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説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爲近之应劭曰申公作鲁诗后苍作齐诗韩婴作韩诗隋经籍志曰汉初鲁人申公受诗于浮邱伯作训诂是爲鲁诗辕固生亦

  • (七)·钱穆

    朱子曰:“心不可有一物,外面酬酢万变,都只是随其分限应去,都不关自家心事。才系于物,心便为其所动。其所以系于物者有三,或是事未来,自家先有个期待底心。或事已应过去了,又却长留在胸中,不能忘。或正应事之时,意有偏重,便只见那

  • 宗镜录卷第九十四·延寿

    引证章第三夫所目宗镜。大旨焕然。前虽问答决疑。犹虑难信。上根才览。顿入总持之门。中下虽观。犹堕狐疑之地。今重为信力未深。纤疑不断者。更引大乘经一百二十本。诸祖语一百二十本。贤圣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

  • 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本末合)(尽第五地) 第二地中二。先略料简。后正释文。 前中二门。一释名。二来意。 前中成唯识第九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犯戒垢故。名离垢地。十住毗婆沙云。行十善道。离诸垢故。摄大乘云

  • 新手·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所著短篇小说集,雷蒙德·卡佛美国作家,擅长以精炼冷峻的笔法呈现生活背后的巨大沉默与种种隐而不露的情感,被誉为“极简主义风格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些,好吗?》《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

  •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杜光庭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录拜表仪。唐末杜光庭编集。官传授太玄部经戒法录之仪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授经传法拜表科仪,包括通玄赞8首。

  • 俗话倾谈·邵彬儒

    广东方言小说。四卷十八则。内容表现世间人伦关系,父子、兄弟、主仆、嫡庶之间矛盾,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借助神鬼仙怪叙事,含鬼话成分。

  • 陆锡熊诗集·陆锡熊

    陆锡熊诗集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