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六古今体一百一十首【癸卯四】石景山礼惠济祠马邑来源本不寛过卢沟乃滥其湍补偏救弊乏长策惟吁神庥永定澜桥南亦自有崇祠桥北兹因过礼寅此即百千化身义诚之所在佑随之驻毕香山静宜园即事 
-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吕 柟【一首】柟字仲木高陵人正德戊辰赐进士第一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赠尚书諡文简有泾野集天津天津城外水浮天海口东来万里烟遥见帆樯云外落却疑日月镜中悬鹤巢不避波涛 
-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二十一明 李蓘 编戴复古三十六首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隠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曽景建作记俾仆赋诗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百花洲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五王建建字仲初颍州人大歴十年登进士第辟魏博幕府入朝官昭应县丞太和中转太常寺丞终陜州司马建与张籍同时相友善工为乐府歌行思逺格幽宫词百首天下传播效此体者后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古 
- (臣)等谨案竹素山房诗集三巻元吾丘衍撰衍字子行其先本太末人居于钱塘其名或称吾衍或称郚衍或称吾世衍其号或曰竹素或曰竹房或曰贞白工隶书精小篆兼通声音律吕之学所著有尚书要畧听玄集九歌谱重正卦气道书援神契说文续解 
-    却说秦自博陵失守,燕兵四至,冀州牧苻定,镇东将军苻绍,幽州牧苻谟,镇北将军苻亮,自知不能御燕,复向燕请降,受封列侯,就是王统王广毛兴等,亦互相攻夺。广败奔秦州,为鲜卑人匹兰所执,解送后秦,兴亦为枹罕诸氐刺死,改推卫平为河州 
-  世家六卫世家【始武王十三年终秦二世元年凡九百一十四年传三十七世】康叔 康伯 考伯 嗣伯 伯 靖伯贞伯 顷侯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弟也武王即位于社南羣臣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康叔封传礼史记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賛 
- 敕赐滁阳王庙碑○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皇帝制谕滁阳千百户王杰等: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旋克濠城,拒守二 
- 苏  州  府  二        明 (中)许  琰许琰,字玉仲,长洲人。幼有至性,尝到臂疗父疾。为诸生,磊落不羁。闻京师陷,帝殉社稷,大恸,誓欲举义兵讨贼。走告里中荐绅,皆不应。端午日过友人,出酒饮之,琰掷杯大诟曰:今何日,我辈读圣贤书,尚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提要【臣】等谨案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七年奉勅撰考译语对音自古已然公羊传所称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是也译语兼释其名义亦自古已然左传所称楚人谓乳糓谓虎於莬糓梁传 
- 宇文广,字乾归,从小就端正严谨,喜好文学。北周明帝武成初年,他任大将军、梁州总管,进而又被封为蔡国公,迁任秦州刺史、总管十三州诸军事。性情明察,善于扶危,官吏百姓对他既畏惧又喜欢。晋公宇文护专擅朝廷大权,宇文广劝他收敛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 通考卷一百五十七乐考【三】制造律吕【臣】等谨按造律始於黄帝司马迁述之颇详嗣後累黍候气聚讼纷如而京房之六十律钱乐之之三百六十律尤非音律之正我圣祖仁 
- 我们必须活在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我们只能活在现在。我们不是为未来在天国中再生而修行,而是为了现在的安详、慈悲和快乐。活出生命的真谛生命无常,人生几十年看似很长,其实只在瞬息之间。面对生命,我们无暇置身于争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辜讲孔子说:“当一个人的自然属性战胜了教育效果,他就是一个粗俗不堪的人。当教育效果战胜了人的自然属性,他就会变得很有涵养。只有当人的自然属性和教育效果很好地 
-                 ——农民生活的史诗【原文】七月流火①,九月授衣②。一之日觱发③,二之日栗烈④。无衣无褐⑤,何以卒岁(6)?三之日于在耜(7),四之日举趾(8)。同我妇子,馌彼南亩(9),田畯至喜(10)。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九卷 (长寿品第四卷之第二)释长寿因义 出密迹力士杀童子事 出诸羯磨名 出入河归海事 合椋牛譬 释法性义 释无想天受乐事 释一体三宝义长寿品之第二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案。僧亮曰 
- 《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北宋陈景元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作者自序,自称幼年出家访道,老归茅山,欲诵《大洞真经》。因原经文字讹谬,「遂将前辈修习之本及茅山藏本比对隐书,辄撰音义,兼疏同异,粗解所 
- 诗别集。六卷。明徐贲撰。勘刻于万历年间。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卒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祖籍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又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张士诚抗元,招他做僚属,贲避居湖州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