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曲端传

曲端字正甫,镇戎人。父亲曲涣,曾任左班殿直,后战死在沙场上。曲端三岁时,被授予三班借职。机敏知书,善于写作文章,富有兵机韬略。历任秦凤路队将、泾原路通安寨兵马监押、泾原路第三将。

西夏军队入侵泾原路,帅司调统制李庠抵御,曲端也在派遣之中。李庠将部队驻扎在柏林堡,派出侦察戒备的士兵不谨慎,被夏军突袭,军队大溃而散,曲端极力苦战将敌击败,整顿军队返回。夏军再次入侵,西安州、怀德军相继沦陷。镇戎正处于敌人来路的要冲地带,没有守将,经略使席贡嫉妒曲端柏林堡之战所立的战功,奏请曲端知镇戎军兼经略司统制官。

建炎元年(1127)十二月,金将娄宿进攻陕西。二年正月,进入长安、凤翔,关、陇地区极为震恐。二月,各地抗金义军群起击敌,金军从巩州东撤还。曲端当时在泾原治理军队,招集流民溃卒,对经过此地的人都供给粮食,因此道不拾遗。金军游骑侵入泾原境内,曲端派副将吴..占据清溪岭,同敌作战并大败敌人。曲端乘敌败退之机,于是攻下秦州,而义兵已经收复长安、凤翔。统领官刘希亮从凤翔归来,曲端把他处死。六月,曲端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知延安府。

王庶任龙图阁待制,负责指挥陕西六路兵马。于是任命曲端为吉州团练使,任节制司都统制,曲端很不愿意隶属王庶指挥。九月,金军进攻陕西,王庶征召曲端到雍、耀间会合,曲端推辞不接受命令。王庶以..延军先到龙坊,曲端又声称已上奏请求回避,席贡另派统制官庞世才率步骑兵三万人前来会合。王庶对曲端无可奈何,只好写信给席贡勒令曲端还任旧职,派遣陕西节制司将官贺师范赴耀州,别将王宗尹赴白水,并命令原、庆州出兵作为后援,王庶、席贡各自派遣偏将刘仕忠、寇鱼军来同贺师范会合。王庶想到耀州督战,已经出发,会合庞世才部队到..州,曲端中途后悔未应王庶征召,写信告诉王庶,说自己已赶到军前,王庶于是停止赴耀州督战。贺师范轻视敌人不加戒备,突然和敌人在八公原遭遇,贺师范战死,刘仕忠和寇鱼军各自率兵退走,曲端于是得到泾原路兵权。

十一月,金军侦知曲端、王庶不和,集中兵力进攻..延。当时曲端统领泾原路全部精兵,驻扎在淳化。王庶每天送达公文催促曲端前进,又派使臣、进士前后十多人前往劝说曲端,曲端不听。王庶知道事情紧急,又派遣属官鱼涛前往督师,曲端表面答应而实际上并没有前行的意思。转运判官张彬跟随曲端军负责后勤供应,询问曲端行军日期。曲端笑对张彬说:“你看我所率领的部队,与李纲救援太原的兵力谁强呢?”张彬说:“你的不如李纲的兵力。”曲端说:“李纲召集天下兵,不加节制就前往,因此失败。今天我的兵力不到一万,如不幸失败,那么金军骑兵就会长驱直入,陕西就会丧失了。我估量陕西全境和..延一路的轻重缓急,因此未敢立即行动,不如扫荡敌人巢穴,攻敌必救之地。”于是派遣吴..进攻华州,将其攻拔。曲端亲自率兵放弃蒲城不攻,率兵趋耀州的同官,又由远路从..州的三水同吴..在襄乐会合。

金军急攻延安,王庶收集散亡士卒前往救援。温州观察使、知凤翔府王..率领所部从兴元出发,等到王庶至甘泉,而延安已经失陷。王庶没有地方可去,将军队交付王..,自己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和官属奔赴襄乐慰问军队。王庶依然以节制身份看待曲端,打算让他当自己的副手,曲端心中更加不满。曲端号令一向严厉,进入城中的人,即使是权贵也不敢奔驰跑马。王庶来到,曲端下令每座城门减掉一半王庶随从骑兵,到帐下时,只剩下数骑。曲端依然腾出中军帐让给王庶居住,王庶坐于帐中,曲端先穿着军服来到庭中,接着同张彬及走马承受公事高中立一起到帐中拜见王庶。过了很长时间,曲端言辞俱厉,询问王庶延安失守的情况,说:“节制固然知道爱惜自身,而不知爱惜皇上的城池吗?”王庶说“:我数次命令你不服从,到底谁是爱惜自身的人?”曲端愤怒地说“:在耀州我曾多次陈述有关军事见解,没有一次被你采纳,这是为什么?”于是起身回到自己的军帐。王庶留在曲端军中,整夜惶恐不安。

曲端想在军中杀死王庶,吞并他的部队。于是连夜来到宁州,拜见陕西抚谕使谢亮,对他说:“延安是五路咽喉之地,今已丧失,《春秋》记载大夫出兵在外可以专断行事,请求诛杀王庶上报。”谢亮说“:他的职务是由朝廷指命的,今天以人臣的身份擅自把他诛杀在外,这是专横暴戾,你如果要这样做就自己去做。”曲端意图受阻,又回到军中。第二天,王庶会见曲端,说自己已上奏检讨请求处治。曲端拘留他的官属,夺取他的节制使印章,王庶才得以离去。

王..率领两军在庆阳,曲端召见他,王..置之不理。恰逢有人控告王..经过..州时其部下士众抢劫民众,曲端大怒,命令统制官张中孚率兵召王..,对张中孚说:“王..不服从,就杀死他再回来。”张中孚到庆阳,王..已经离去,于是派兵邀击他,追不上而停止。

当初,叛贼史斌围攻兴元不下,率兵返回关中。义兵统领张宗谔引诱史斌到长安以分散他的部众,想慢慢消灭他。曲端派吴..袭击并擒获史斌,曲端亲自率兵袭击并杀死张宗谔。

建炎三年(1129)九月,曲端升任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当时延安刚刚被敌攻破。曲端不想离开泾原,于是以知泾州郭浩暂时管理..延路经略司公事。自谢亮归来后,朝廷听说曲端曾想杀死王庶,怀疑他有叛变的意图,于是召曲端回朝任御营司提举,曲端产生怀疑而不前去。议论者扬言曲端反叛,曲端没有办法表明自己。恰逢张浚宣抚川、陕,入朝辞行,以全家老少一百口做担保表明曲端没有反叛。张浚收罗延揽英雄豪杰,由于曲端在陕西多次同敌人交锋,打算依仗他的威名声誉。张浚按照制度筑祭坛,拜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知渭州。曲端登坛接受礼拜,将士欢声雷动。

张浚虽想使用曲端,但不清楚曲端的意向,派遣张彬以招募补充禁军做借口,到渭州观察他。张彬见到曲端问道:“你常常忧虑各路兵马不能集中,财用不足;现在兵马已经集中,财用已经齐备,娄宿以孤军深入我境,我会合各路军队向他进攻并不困难。万一粘罕集中兵力前来,怎么对付他?”曲端说:“不是这样,兵法先比较敌我双方情况,现在敌人可以战胜,只有娄宿孤军一件事;但金军将士精锐,不减以前。我不能胜利,也只有集中五路军队一事;但将士和从前没什么不同。况且金军困粮于我,我常处于被动,敌人常处于主动。当今应当反其道而行之,指挥军队占据险要,不时派出偏师扰乱金军耕耘收获。敌人不能耕种,必然到河东夺取粮食,这样我就处于主动,敌人就处于被动,不到一二年时间敌人自己必然发生困敝,可以一举歼灭。万一轻举妄动,必然留下无穷后患。”张彬将曲端的话上报,张浚没有采纳曲端的意见。

建炎四年(1130)春,金军进攻环庆,曲端派吴..等人在彭原店抵御,曲端自己率军屯驻宜禄,吴..开始取得胜利。不久金军士气复振,吴..稍稍后退,曲端退驻泾州,金军乘胜焚毁..州后撤走。吴..报怨曲端不前去增援,曲端说吴..前军已败,迫不得已后退占据险要以防止敌军冲突,于是弹劾吴..违背指挥。

这年秋天,兀..窥伺江、淮,张浚计议出兵以阻挠金军势头。曲端说“:平原旷野,敌人便于往来驰骋,而我军未曾练习水战。金军来势凶猛,难以同其争锋,应当厉兵秣马保卫边疆,等待十年才可以反击。”曲端既与张浚不合,张浚于是集中以前对曲端的怀疑,竟用彭原之事罢免曲端兵权,让他去管理祠祭事务,再贬为海州团练副使,安置到万州。

这年,张浚发起富平战役,遭到失败,诛杀赵哲,贬斥刘锡。张浚为了收拾人心,下令因富平之战,泾原军队出力最多,大军退却之后,又最先集结起来,都是由于以前的统帅曲端训练有方,叙复曲端为左武大夫,居住兴州。

绍兴元年(1131)正月,又叙复曲端任荣州刺史,提举江州太平观,迁徙到阆州。这时张浚将宣抚司从兴州移到阆州,准备重新起用曲端。吴..同曲端有怨,说如曲端再被任用,必然对张浚不利;王庶又从中离间。张浚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也畏惧曲端难以制服。曲端曾做诗题在柱子上说:“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王庶报告张浚,说曲端指责皇上,于是将曲端送到恭州监狱。

武将康随曾经忤逆曲端,曲端鞭打他的脊背,因此康随对曲端恨之入骨。张浚任命康随提点夔路刑狱,曲端听说后说:“我这回死定了!”连呼几声“天”;曲端有坐骑名“铁象”,一日能奔驰四百里,到这时又连呼几声“铁象可惜”,然后到狱中自首。到了之后,康随命令监狱官吏把曲端捆绑起来,堵住他的嘴,用火烧烤他。曲端干渴请求饮水,给他酒,七窍流血而死,时年四十一岁。陕西文人士大夫无不为此惋惜,士兵和民众也都惆怅不满,有不少人叛逃。张浚不久得罪朝廷,朝廷追复曲端为宣州观察使,谥号“壮愍”。

曲端有将帅的谋略,假如能让他尽展自己的才能,前程不可限度。但是刚愎自用,恃才傲物,这是他遭受灾祸的原因。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陆法和 王琳·李百药
  卷二百十四·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司马光
  卷第二百三·胡三省
  ●卷三·法式善
  第六篇 咸丰同治两朝·佚名
  二百七十五 两淮巡盐御使噶尔泰陈明接奉江宁织造曹(兆页)口传谕旨摺·佚名
  卷二十五·宇文懋昭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五·阿桂
  卷一百二十·张守节
  丙、钤记·佚名
  九○、尸佼考(附:公羊、女子及北宫子、沈子)·钱穆
  ●皇朝通典卷七十·佚名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会·吕思勉
  纲鉴易知录卷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二出 帅媾·孟称舜

    〔二净上〕奔走豪家富贵丛,绰号人间欢喜虫。红鸾剩有双星照,青鸟权将一信通。前老爷着咱两个做媒,求亲王氏。因那王通判在眉州,未及即去。今任满改调,大爷着我两个到他家说亲,事成之日,重重有谢。正是:得他心肯日,果然是我运通

  • 卷九十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六目录禽类题因师百鴈图【宋陈造二首】百鴈图【元戴表元】双鴈图【元袁桷】百鴈图【元岑安卿】羣鴈图【元吴师道】羣鴈图【元傅若金】题崔白百鴈图【元王逢】四鴈图【元任士林】为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九杂歌謡辞【声比於琴瑟曰歌徒歌曰謡】渔父歌【张志和】西塞山边【集作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緑蓑衣春江【一作斜风】细雨不须归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

  • 第三出 花园游赏·佚名

    【粉蝶儿】(旦)巧韵莺声,惊醒枕边春梦。起来晏,日上纱窗。(贴)见窗外尾蝶,双飞相赶。日头长,春花发得通看。(贴白)哑娘万福。(旦)几阵莺声微微轻,双双紫燕叫黄莺。困人天气未成热,力只寒衣脱几重。(贴)三十六春日晴明,诸

  • 卷一百六十五 表五·赵尔巽

      ◎皇子世表五   表略

  • 内篇 鉴识第二十六·刘知几

      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

  •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三·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求贤○永乐元年九月辛巳敕吏部臣曰朕以眇躬嗣

  • 二百一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呈稻样米样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十四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百姓太平无事。米价每石八钱至九钱七、八分不等。奴才去岁所收钦赐二季稻种,奴才仰体万岁爱民至意,散给乡间百姓,谕以播种之法。今乡民得种之家,收

  •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王中,齐国是封地最大的一个。吕后专权时,把它分割为四。吕后去世,文帝即位,为了安抚齐王刘襄,又把被吕后分割的土地复归于齐。齐文王时,齐国再被分割。文王死后无子,文帝又把齐悼惠王的几

  • 段匹石单传·房玄龄

    段匹石单,东部鲜卑族人。其种族之人多矫健有力,世世为当地部落首领。其父名叫务勿尘,曾出兵援助东海王司马越征讨有功,王浚表奏他为亲晋王,封辽西公,并把女儿嫁给务勿尘,以结亲方式来结纳,以为邻援。晋怀帝即位后,封务勿尘为大

  • 谢恩隆·周诒春

    谢恩隆 字孟博。年三十三岁。生于广东广州。已婚。父绍庭。弟欣荣。子一。本籍通信处。广州河南鹤鸣五巷二十四号。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及天津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游美。入麻省农业学校。习农业。宣统元年。得

  • 三十四年·佚名

    (戊子)三十四年清康熙四十七年 春正月1月15日○癸亥,正言金東弼,啓請崔重泰罷職,上不許。〈原啓見上。〉重泰始自關東伯遞歸,因入侍言:「尊號命寢後,東民膽落,公議枳舊踐。」重泰疏辨落莫,誤爲膽落,歸咎史官。東弼卽其時史官,啓斥

  • 匡君小匡第二十·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

  • 论语集解义疏卷九·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阳货第十七疏【阳货者季氏家臣亦凶恶者也所以次前者明于时凶乱非唯国臣无道至于陪臣贱亦竝凶恶故阳货次季氏也】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注孔安国曰阳货阳虎也季氏家臣而専鲁国之政欲见

  • 卷三十六·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三十六宋 真德秀 撰吾道异端之辨【下】扬子曰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弃常珍而嗜乎异馔者恶覩其识味也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嗜道也山

  • 外储说右下 译文·韩非

    一君臣共同掌握赏罚大权、法令就不能推行。怎么说明这个道理呢?用造父、王良驾马的事来说明。子罕就像突然窜出的猪,田恒就像田圃里的水池,所以宋君和齐简公终于被他们杀掉了。祸害表现在王良、造父共驾一辆车而无法指挥

  • 尘垢品法句经第二十六(十有九章)·佚名

    尘垢品者,分别清浊学当洁白无行污辱。生无善行,死堕恶道,住疾无间。到无资用,当求智慧,以然意定。去垢勿污,可离苦形,慧人以渐。安徐稍进,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恶生於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一上已广明内外方便。行者若能专心修习。系念禅门。必有证验。是故第七广明修证。故经言。修我法者。证乃自知。今明修证中。自开为四。第一修证世间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