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段匹石单传

段匹石单,东部鲜卑族人。其种族之人多矫健有力,世世为当地部落首领。其父名叫务勿尘,曾出兵援助东海王司马越征讨有功,王浚表奏他为亲晋王,封辽西公,并把女儿嫁给务勿尘,以结亲方式来结纳,以为邻援。晋怀帝即位后,封务勿尘为大单于,段匹石单为左贤王,使他率军帮助朝廷以行征讨,假抚军大将军。务勿尘死后,他的弟弟涉复辰拥戴他的儿子疾陆眷继承其父爵位封号。

刘曜威逼洛陽,王浚派遣督护王昌等率疾陆眷及其弟文鸯、从弟末杯进攻在襄国的石勒。石勒在阵上失败退还营垒,末杯追击进入了石勒营垒之门,被石勒抓获。石勒以末杯为人质,派使者来与疾陆眷议和,疾陆眷准备答应,文鸯规劝说:“我们受朝廷之命讨伐石勒,怎么能为了末杯一人,而放走即将被擒的贼寇?这样既违背了王浚的旨意,也留下了后忧之患,千万不能答应他们。”疾陆眷不听从,以披甲之马二百五十匹、金银各一簏赎回末杯。石勒释放了末杯,又以很多的金银珍宝彩绢等物回赠疾陆眷。疾陆眷令文鸯与石季龙结为同盟,约为兄弟,然后引兵退回。王昌独力难以支撑,也只好撤兵而返。

建武初年(317),段匹石单推举刘琨为大都督,结为同盟讨伐石勒,并传檄召涉复辰、疾陆眷、末杯等从三面汇集于襄国。刘琨、段匹石单率兵进驻固安,以等候各路人马会师。石勒感到害怕,派使者给末杯送了厚礼,末杯一方面欲报石勒的释放之恩,一方面看到段匹石单出征在外,正好偷袭夺取他的领地,于是在涉复辰、疾陆眷面前挑拨说:“难道要叔父听命于侄子,兄长听命于弟弟吗?如果真是立下大功,会独归于段匹石单一人。”涉复辰他们觉得有道理,一起领兵而退,段匹石单也只好罢休。后疾陆眷病死,段匹石单从蓟城赶去奔丧,走到右北平,末杯宣称段匹石单要篡夺大单于之位,途中伏击,段匹石单战败。末杯于是杀掉涉复辰及其子弟族党二百多人,自立为单于。

王浚失败后,段匹石单领幽州刺史,刘琨从并州赶来投奔他,再次与段匹石单结盟,共同讨伐石勒。段匹石单再一次被石勒打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他担心刘琨会乘机对他下手,取而代之,于是杀害了刘琨。刘琨一死,大家更加离心,段匹石单看到自己已无法立足,就到北边投靠邵续,末杯又一次击败了他,他受了重伤。段匹石单对邵续说:“我身为夷狄之人,但倾慕华夏礼义,现在被搞得家破人亡,你若是不忘我们的旧交,为我进兵讨伐,这是你对我极大的恩惠。”邵续说:“仰仗你的威德,邵续得以报效朝廷而尽臣节。今天你有难,我怎敢袖手旁观。”于是全力攻打末杯,差不多全歼敌军。邵续又让文鸯攻打占驻蓟城的末杯之弟,返回时,离城还有八十里,听说邵续已死,大家惊恐不安,许多人逃散。城池已被石季龙所围,文鸯率百余名亲兵苦战,才杀入城中,石季龙很快又到了城下,文鸯登上城楼看到敌兵临近,就要出城对敌,段匹石单不许。文鸯说:“我素来以勇武闻名,所以百姓敬仰我。现看到有百姓被敌人掳走而不相救,不是大丈夫,会让民众失望,谁愿再一次随我去拼死一战。”于是带了数十位壮士跨马而出,杀伤敌兵甚多。最后战马困乏,累得趴在地上起不来。石季龙大声对他说:“兄长与我都是胡人,早就盼望能共图大业。现老天没有违背我的心愿,让我们今日得以相见,何必还要苦战不去呢,快把武器放下吧。”文鸯高声骂道:“你是反叛朝廷的贼寇,早就该死了。我兄长不听我的主意,才使你得以这般猖狂。我情愿一死,也不当你的俘虏。”于是上马继续战斗。长槊折断,手执佩刀仍然不停地砍杀。石季龙的士卒解下马鞍障泥来防身,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捉拿文鸯。文鸯从辰时战到申时,直到精疲力尽才被敌人抓住。城内看到文鸯被俘,一时甚为惊慌。

段匹石单准备独自回归朝廷,邵续之弟乐安内史邵洎以兵相拦不许起程。邵洎又要将朝廷派来的使者王英押送于石季龙,段匹石单严肃地斥责他:“你不能遵循你哥哥的志向,威逼我不能回归朝廷,更加严重的是,还要把天子的使者扣押起来,我虽也是胡人,但没听说有像你这样的。”并因此对王英说:“我段匹石单世世代代受朝廷大恩,时刻不忘忠孝。今日身不由己,想回朝谢罪,但被人逼迫,一片忠诚难以实现。如果我能得喘息之机,未死之前,心不忘本。”于是渡黄河南下。段匹石单穿上朝服,持朝廷所授之节,和随从一起来见石季龙。他对石季龙说:“我受朝廷大恩,立志消灭你。不幸国中自起内乱,才弄成今天这个样子。既不能死,又不会得到你的敬重。”石勒及石季龙以前曾和段匹石单结为兄弟,石季龙起来向段匹石单行了礼。段匹石单到襄国,又不向石勒行礼,常穿朝服,手持晋朝之节。一年后,襄国有人策划推举段匹石单为盟主,事情败露后,段匹石单被杀。文鸯也被鸩酒毒死,唯有末杯独存。末杯死后,其弟段牙继承其位。段牙死后,其后从祖就陆眷之孙段辽继承其位。

自从务勿尘以后,正值晋室丧乱,就自己称号即位,占据辽西之地,管辖晋人。其地盘西边占有整个幽州,东边以辽河为界,所管人户胡汉共达三万余家,士卒达四五万骑,而与石季龙相互攻打侵掠,连年战争不息,最后终于为石季龙攻破,将他管领的百姓数万家迁移到司州、雍州之内。段匹石单死后,其子段兰又聚起人马,和石季龙对抗了很久。到石氏集团衰亡后,末杯的儿子段勤纠集羯人一万多,守住枉人山,自称赵王,依附于慕容鯭,不久又被冉闵打败,迁徙到绎幕,僭位称尊号。慕容鯭派慕容恪去攻打,段勤害怕就投降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崔暹 高德政 崔昂·李百药
  ●卷上·皇甫谧
  卷五十三·宋·蒋一葵
  简介·李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卷三·宇文懋昭
  七一○ 寄谕湖广总督舒常等严加诘讯鲁恕杰并据实覆奏·佚名
  卷九十七下·班固
  卷八·张廷玉
  许王李素节传·刘昫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三·王世贞
  卷三十六·黄训
  巻十六·乾隆
  卷八十九·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黎庶昌

    「癸丑」咸丰三年,公四十三岁。正月,公在长沙督办街团,委在籍江苏候补知州黄廷瓒、安徽候补知县曹光汉编查保甲,以书函劝谕,不用公牍告示。又以书遍致各府州县土绅。其大致以为团练之难,莫难于集费,宜择地择人而行之;目前急务

  • 七国考卷八·董说

    ○秦噐服傅车秦昭王使以傅车召范雎见史记翠鳯旗李斯谏逐客书云陛下建翠鳯之旗树灵鼍之鼓龙文鼎史记秦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龙文之鼎絶膑而死智嚢鼎秦丞相樗里子作一鼎文曰智囊古文大篆书见

  • ●卷十一·司马光

    王罕侬智高犯广州,罕为转运使,出巡至梅州,闻之而还。仲简使人间道以蜡丸告急,且召罕,罕从者才数十人,问曰:“围城何由得入?”曰:“城东有贼所不到处,可以夜缒而入。”罕曰:“不可。”进至惠州,广民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万历五年闰八月乙酉朔午正一刻日应食六十三杪云遮不见○时河决崔镇冲阔水溜势分正漕河道都御史傅希挚议堵筑决口束水归漕漕运侍郎吴桂芳欲冲刷成河以为老黄河入海之路持议各异部覆运道关系尤重且急崔镇决口听河道衙

  • 麟德·周绍良

    №麟德001【盖】失。【志文】唐故处士斛斯君夫人董氏墓志铭并序夫人讳董氏河南洛阳人也。原夫В构□基,□高耸而迥时;疏源德水,氵瓜厚地以流清,奕叶传芳,飞缃图谍,播诸史册,可得言焉。祖诃,隋任荆州太守;父文行,皇

  • 李平传·魏收

    李平,字昙定,顿丘人,彭城王李嶷的长子。少年即有大度。等到长大,涉猎群书,喜好《礼》、《易》,很有文才。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为通直散骑侍郎,高祖待他的礼节相当厚重。李平频历大丧,居丧以孝称。后来以例降爵为彭城公。拜授太

  • 卷一百九·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九歌颂【二十九】万夀八徵颂【谨序】翰林院编修【臣】秦泉乾隆五十五年岁在上章月届仲秋恭遇皇上八旬万夀圣节维时寰瀛内外亿兆臣民翘趾树颔悉吐诚

  • 卷三 克辽诸路·李有棠

    辽天祚帝天庆四年秋九月,太祖起兵伐辽,军次寥晦城。博勒和徵兵后期,杖之,复遣督军。诸路兵皆会于拉林水,致辽之罪,申告天地曰:“世事辽国,恪修职贡,定乌春、乌木罕之乱,破萧哈里之众,有功不省,而侵侮是加。罪人阿苏,屡请不遣。今将

  • ●卷二外篇·何孟春

    叶文庄《水东日记》:正统十四年,统幕溃围,一戍卒尝语其家人曰:&ldquo;乱歼丛中,吾见一神人,谓曰:&lsquo;尔非此处人,豆腐闸儿人也。&rsquo;既而得脱。然莫晓所言何谓&rdquo;未几,虏犯土城,官军接战。此卒阵殁于豆腐闸。按《博异

  • 公式例·佚名

    目录 用详用禀章程 查扣限期缩前一日 详文只录看语呈控,批审事件仍照书册全录 核详案件定限日期 部查登覆事件注明限期,按月汇报 红禀摘叙简明事由 申投详验、禀报册结,务须缮写端楷,分列稀朗;其于笔画,不妨稍为宽大,毋得细

  • 上篇上·唐甄

    辨儒  佛者大瓠(沈麟生)过唐子之门而入问焉,唐子喜,炊麦食之,而与之言终日。大瓠曰:子天下之明辨之士也,然而未学道也。唐子曰:学道何如?曰:儒者世之宗也,身者人之表也,心者事之本也。君子欲易世,必立其宗。欲正人,必端其表。欲善

  • 卷四十三·佚名

    释集散品第九之余【经】&ldquo;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罗蜜?是谁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念:若法无所有、不可得,是般若波罗蜜。&rdquo;尔时,舍

  • 卷第一百四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触纳息第三之一有十六触谓有对触。增语触。明触。无明触。非明非无明触。爱触。恚触。顺乐受触。顺苦受触。顺不苦不乐受触。眼触。

  • 第三十一章 摩苏罗乞多王、婆那波罗王、摩醯波罗大王等时代·多罗那他

    此后达摩波罗王的女婿摩罗乞多执政约八年,其后达摩波罗王之子婆那波罗执政约十年。这些时期,阿阇梨辩论家法上、法友、无垢友、法生等出世。这俩个国王虽然曾对佛法大作供养,但没有新事迹,因此不计入七波罗之内。之后,婆那

  • 曼斯菲尔德庄园·简·奥斯汀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于18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该作讲述了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描写陷入感情纠葛的几对青年男女。善良懂事的范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

  • 天真汉·伏尔泰

    法国作家伏尔泰(1694—1778)的哲理小说。一个从小在加拿大落后的部落中长大的法国青年,人称天真汉,到法国漫游时偶然和一个圣母修道院院长特·甘嘉蓬神甫相逢。原来天真汉是这个神甫的侄儿。神甫留天真汉住下,准备将

  • 意见·陈于陛

    一卷,明陈于陛撰。此书是陈于陛的读书札记和心得。分立教、应物、恕字、施报、学庸、出处、处事、天意、造物所福、宽严、三才、续经、文字、澄养性情、天道、文章、立达、理数、用人、人心、知几、创业守成、孝庙世

  • 转识论·佚名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明识转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次明能缘有三种:一果报识,即阿梨耶,二执识,即阿陀那。三尘识,即六识。及明相应心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