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尘垢品法句经第二十六(十有九章)

尘垢品者,分别清浊学当洁白无行污辱。生无善行,死堕恶道,住疾无间。

到无资用,当求智慧,以然意定。去垢勿污,可离苦形,慧人以渐。安徐稍进,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恶生於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

反食其身。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为色垢,放逸为事垢。慳为惠施垢,不善为行垢。

今世亦後世,恶法为常垢。垢中之垢,莫甚於痴,学当舍恶。比丘无垢,苟生无耻,如鸟长喙。强颜耐辱,名曰秽生,廉耻虽苦。

义取清白,避辱不妄,名曰洁生。愚人好杀,言无诚实,不与而龋好犯人妇,逞心犯戒,迷惑於酒。斯人世世,自掘身本,人如觉是。

不当念恶,愚近非法,久自烧没。若信布施,欲扬名誉,会人虚饰。非入净定,一切断欲,截意根原。昼夜守一,必入定意,著垢为尘。

从染尘漏,不染不行净而离愚。见彼自侵,常内自省,行漏自欺。漏尽无垢。火莫热於淫,捷莫疾於怒。

网莫密於痴,爱流驶乎河。虚空无辙迹,沙门无外意。众人尽乐恶,唯佛净无秽。虚空无辙迹,沙门无外意。

世间皆无常,佛无我所有。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佚名
  卷四百七十七·佚名
  卷第五十三·志磐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三·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六卷·蕴闻
  撰集百缘经卷第九·佚名
  卷第一百五·佚名
  卷之十六·即非如一
  卷第七·佚名
  卷之二·佚名
  卷五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序·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风谣·杨慎

    ○尧时康衢童谣(《列子》)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中侯稷起谣(《诗纬》)苍耀稷,生感迹。○昌握契谣(《诗纬》)元鸟翔水,遗卵流,简狄吞之生契封。○包山谚杨方《吴越春秋》、沈怀园《南越志》曰:“牛女之

  • 第七回 皇甫子法网逃生·陈端生

    第七回皇甫子法网逃生诗曰:渭阳恻隐远相通,法场逃生叹命穷。茅店月明鸡唱早,萍踪何幸遇英雄。却说山东彭巡抚,接了登州告急文书。内有皇甫敬对敌之时,忽然落马被擒等语。明知不是投降,无奈受了刘侯之托,只得要相机行事。遂

  • 御选金诗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七七言古诗二厐铸雪谷晓装图溪流咽咽山昬昬前山后山同一云天公谈笑玉雪喷散为花蕋白纷纷诗翁瘦马之何许忍冻吟诗太清古老奴寒缩私自语作奴莫比诗奴苦木僵石老鸟不飞山路益深诗益奇老奴忍笑怜翁

  • 列传第七十五·刘昫

    ○张镒 冯河清附 刘从一 萧复 柳浑 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丘之子也。以门廕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以尝伏事齐丘,辟镒为判官。授大理评事,迁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呵责邑人内侍齐令诜,令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四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告病吁请开缺片·丁曰健

    再,臣丁曰健于同治二年二月卸署福建布政使篆务,因任内筹济粮饷,耗尽心力,致患怔忡、脾泻等症;续又感受暑疫,病益加剧。维时台湾军务吃紧,抚臣徐宗干念臣曾任台湾厅、县有年,熟悉地方情形,向臣寓所问病,商委渡台办

  • 严善思传·欧阳修

    严善思名讠巽,同州朝邑人,以表字闻名于世。父严延,与河东裴玄证、陇西李真、蔡静等人都通儒术,通晓图谶。善思继承了严延的学术。褚遂良、上官仪等惊异其才能。高宗封泰山,善思参加销声幽薮科考试得中,派任襄阳尉。因上人去

  • 卷二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南齐高帝建元元年崔祖思转长兼给事黄门侍郎上初即位祖思啓陈政事曰礼诰者人伦之襟冕帝王之枢柄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世不习学民忘志义悖竞因斯而起祸乱是焉

  • 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一舆地考【二十三】牧厰【臣】等谨按冀北之野良马所自出战国时燕赵擅骑射之利故兵雄於北而自元魏及辽并以马之蕃耗觇国之强弱金立羣牧使皆在

  • 三十三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壬寅,上在貞陵洞行宮。○承政院、弘文館問安,傳曰:「知道。」藥房提調等問安答曰:「知道。」大臣及東西班二品以上。六曹堂上問安,答曰:「知道。」○禮曹啓曰:「因政院,啓辭,諸唐官來弔時,受弔應行諸事,令禮文官

  • 卷七·佚名

    △初分相应品第三之四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为布施波罗蜜多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故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为内空故修行般若

  • 卷第九·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九怀让禅师第三世上五十六人洪州百丈怀海禅师法嗣三十人潭州沩山灵祐禅师洪州黄檗山希运禅师(法要附卷末)杭州大慈寰中禅师天台山普岸禅师筠州常观禅师潭州石霜性空禅师福州大安禅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上·法藏

    京西大原寺沙门释法藏述夫以玄纲绝待。真俗所以俱融。素范超情。空有以兹双泯。但以性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有空有故不有。空有空故不空。边执既亡。闻见随丧。竭邪源之有寄。则四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九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随眠品第五之一前言世别皆由业生。业由随眠方得生长。离随眠业无感有能。所以者何。随眠有几。颂曰。随眠诸有本  此差别有六谓贪嗔亦慢  无明见及疑论

  • 罗隐集·罗隐

    诗文别集。唐罗隐撰。据《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载,罗隐著有《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甲乙集》十卷、《罗隐赋》一卷、《罗隐启事》一卷、《谗书》五卷等。均早亡佚。此集系今人雍文华校辑本,由

  • 景定严州续志·郑瑶

    一作《新定续志》。南宋地方志。理宗景定年间郑瑶、方仁荣同撰。10卷。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此书所记始于孝宗淳熙年间,止于度宗咸淳年间。卷首载理宗立太子(即度宗)诏及咸淳间升严州为建德府省札,纪事年代已逸出景定

  • 天请问经·佚名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说福非火所烧,少欲最安乐等。共九问九答,皆切于开示众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