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尸佼考(附:公羊、女子及北宫子、沈子)

《汉志》杂家《尸子》二十篇班注:“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史记 孟荀列传》:“楚有尸子长卢,”《集解》云:“刘向《别录》,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鞅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宋翔凤以为“晋乃鲁之误。”今按:刘向云:“疑谓其在蜀,”知非鲁人故称楚矣。则尸子实晋人。其时晋已不国,而魏沿晋称,尸佼殆为魏人耶?《穀梁》两引其语,(隐五年,桓九年。)则亦治《春秋》,正名以治,为法家师,如吴起之流矣。(阮元《穀梁传注疏校勘记序》,谓:“佼为秦相商鞅客,鞅被刑后,遂逃亡入蜀。而预为徵引,必无其事。或传中所言,非尸佼也。”阮氏疑《穀梁》成书定在尸佼亡逃入蜀之前,故有预为徵引之辨。今知尸佼既为先秦学人称说,而《穀梁》成书未必甚早,则阮疑殊亦无据。)然近人辑《尸子》书,绝不见其为晋人与鞅谋事及亡逃入蜀之事。又《后汉书》注:“佼作书二十篇,内十九篇陈道德仁义之纪,内一篇言九州险阻水泉所起,”与刘向所谓“尸子非先王之法,不循孔氏之术,”(见《荀子叙录》。)而为商君师者不类,盖亦各言其一端。如《汉志》儒家有《李克》,法家有《李子》,而刘氏亦以李悝与尸佼并列,皆称为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也。《尔雅疏》引《尸子 广泽》云:“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其学之相非,数世而不已。”田子贵均乃田骈,为齐稷下先生,在尸子后。《山海经注》《史记集解》诸书引《尸子》,称述徐偃王,亦后尸子。则所谓《尸子》二十篇者,在当时固已非出尸子自为。今则亡逸已多,并不足以见尸子为学之大纲也。今如据同时学风以为推测,则尸子之学,固当与李悝、吴起、商鞅为一脉耳。

又按:《公羊传》引子女子,(闵公一。)春秋时晋有女叔宽,女叔齐。魏武侯臣有女商,见《庄子 徐无鬼》。自称“所以说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纵说之则以《金版》《六弢》,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岂女商亦儒者耶?《公羊》所引或即其人。(《释文》李云:“无鬼、女商并魏幸臣,”不可信。)《左氏》既与吴起有关,《公》《穀》皆引尸子,又《公羊》女子,其姓氏亦惟见于魏,则三传之学,固颇有出于晋者?(又《庄子》有南伯子葵问女偊,子葵即子綦也。)

《公羊》又称北宫子。(哀公四。)《左传》昭二十年,卫有北宫喜,《庄子 山木》有北宫奢,亦卫灵公臣。孟子称北宫錡问班爵禄,赵岐云:“卫人。”则北宫氏在卫,亦与吴起、商鞅同邦土,宜闻《三传》之绪。《公羊》之北宫子,其殆问班爵禄之錡其人耶?(沈钦韩《汉书疏证》亦云然。)此皆未可确指,姑因尸佼而及之,见《三传》之学之固多流行于晋人焉。

《公羊》又引乐正子春,(昭十九。)则鲁人。又子沈子,(《公羊》隐十一,庄十,宣一。又《穀梁》定一。)《孟子》书有沈犹行,与乐正子春同为曾子弟子,殆亦鲁人。又屡引鲁子,(庄三,又二十三,僖五,又二十四,又二十八。)郝敬谓是曾子字误。今考说《春秋》如乐正子沈子公明子,(见《考辨》第三十。)既多曾子弟子,又吴起初亦出曾氏之门。《春秋繁露 俞序篇》言《春秋》义,有曾子,则郝氏说殆是也。然则《春秋》之义,渊源固自孔门。惟晚起传统之说,或不可尽信耳。

又《公羊》昭三十一年有公扈子,其人又见《说苑 建本篇》:“公扈子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殆亦《春秋》师。沈钦韩云:“疑即《孟子》之公都子。”《列子 汤问篇》有鲁公扈,则公扈氏亦鲁人也。(《春秋繁露 俞序篇》有公肩子,肩疑扈字讹。)

又《公羊》文四年引高子。《孟子》书有高子论《小弁》之诗。《韩诗外传二》高子问于孟子,《卫女》何以编于《诗》云云。《经典序录》:“子夏授高行子。”《周颂丝衣序》绎宾尸也,高子曰:“灵星之尸也。”陈奂疑高子即高行子,与孟子论诗者。则高子治《诗》与孟子同时,虽孟子称之曰叟,然不得谓系子夏所授。凡汉以来言古经传统,未必无其人,而世次渊源,往往不可据。若《公羊》高子即治《诗》之高子,则亦与公都子略同时,俱与孟子相先后也。梁玉绳《人表考》谓孟子书中高子系二人,一孟子弟子,一年长于孟子,然要之年世相接也。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杨仲良
  卷三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二·佚名
  ◎实业厅·费行简
  ◎不幸奉军为野兽·宣南吏隐
  ●白石道人年谱·佚名
  第四○七谕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一五--三·佚名
  陆山才传·姚思廉
  高·魏徵
  姜才传·脱脱
  袁继忠传·脱脱
  卷之四十  立齋閒錄二(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九 幻想的消失·邹韬奋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八·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容淑·唐圭璋

      容淑,宋宫人。   望江南   春去也,白雪尚飘零。万里归人骑快马,到家时节藕花馨。那更忆长城。   妾薄命,两鬓渐星星。忍唱乾淳供奉曲,断肠人听断声。肠泪如倾。

  • 卷一百六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四屏障类五言古咏画屏风诗      【北周】庾 信逍遥逰桂苑寂絶到桃源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管声惊百鸟人衣香一园定知欢未足横琴坐石根其二上林春迳宻浮桥栁路长龙媒逐

  • 金德淑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金德淑,宋旧宫人。至北后适章丘李生。存词一首。 ●望江南 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金德淑词作鉴赏 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

  • 卷一百七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六 ∷起上章涒滩正月,尽玄黓掩茂六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景定元年蒙古中统元年   春,正月,丙子,诏奖贾似道功。   乙未,城潼川仙侣山。   蒙古皇弟

  • 越绝卷第十一·袁康

      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   昔者,越王句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曰:“吾有宝剑五,请以示之。”薛烛对曰:“愚理不足以言,大王请,不得已。 ”乃召掌者,王使取毫曹。薛烛对曰:“毫曹,非宝剑也。夫

  • 辽史拾遗卷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三太宗上太宗孝武文皇帝讳徳光字徳谨小字耀库济唐天复二年生神光异常释念常佛祖通载曰辽主徳光名耀库济姓刘氏安巴坚第二子诞于大部落东牙帐生时黒云覆帐火光照耀有声如雷及长雄杰有大志精骑射 

  • 卷之二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三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七传第十一柰曼部总传柰曼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师千有百一十里东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东界喀尔喀左翼西界敖汉南界土默特北界翁牛特元太祖尝偕其弟哈布图哈萨尔平柰

  • 卷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史记正义卷一唐 张守节 撰五帝本纪第一【郑元注中候勑省图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按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

  • 张景仁传·脱脱

    张景仁,字寿甫,辽西人。做官到翰林待制。贞元二年(1154),与翟永固一同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以《尊祖配天》为题做赋,与海陵王的旨意相抵触,他的话记在《永固传》。大定二年(1162),仆散忠义攻伐宋国,景仁掌管他的文章之事。宋人商

  • 卷一百三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二上太宗乞怀柔北狄    李 至臣今月十一日奉宣御札以北狄犯边广延羣议天慈恻隐睿训丁宁仰承屈已之仁俯媿素餐之

  • 十一年·佚名

    (己酉)十一年大明宣德四年春正月1月1日○戊申朔,上率王世子及百官,行賀正禮,御勤政殿,受群臣賀禮。王世子詣太平館,見使臣,使臣贈鍍金碧玉帶一腰、班白綾巾一幅。回贈黑細麻布、白細苧布各二匹。○命知申事鄭欽之,邀使臣,宴于勤

  • 跋·李邦献

    藻尝谓践履之学,见于日用,其本在于正心诚意。其效小用之,以齐家,大用之,以治国平天下,乃圣贤相授受之心法也。河内李公太中先生着《省心杂言》一编以贻训子孙,始终不离乎孝弟忠信仁义道德之说,践履至到,发而为言,简而有法,与大学

  • 卷二·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二     明 熊过 撰桓公惠公子隐公弟名轨史记一名允弑兄自立在位十八年諡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即就也先谒庙明继祖也还就阼阶之位见百官以正君臣也事毕而反凶服焉其礼如伊

  • 学蔀通辨卷之九·陈建

    续编下此卷所载着近年一种学术议论类渊源于老佛其失尤深而尤显也王阳明答人书云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

  • 修权第十四·商鞅

    题记:修权即修整权力,也就是该如何使用权力。商鞅指出国家治理好的三个因素,那就是法度、信用、权力。权力由君主独撑,法度、信用是君主臣下共同建立并遵守,这三者不可偏废。同时商鞅提出了&ldquo;任法去私&rdquo;,反对以权

  • 卷之九·张居正

    洛诰洛邑既定,周公遣使复命于成王,因欲告归明农,而成王恳留周公,命其留治洛邑。史臣记其君臣相告语之辞为书,以其皆相洛治洛之事,故以洛诰名篇。【原文】周公拜手稽首曰:&ldquo;朕复子明辟。【直解】此以下三节是周公授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