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五

纪年

宣宗皇帝下

【乙亥】贞佑三年蒙古大军自去年围燕京至是夏而东平之援兵五万至安次遇蒙古军不战而溃大名之援兵八万至同安亦溃惟真定之兵四万合保涿援兵一万至旋风寨与蒙古军战凡二日絶粮而败自是内外不通太子守绪自燕京取间道归汴【按守绪即哀宗考金史宣宗贞佑元年九月立守忠为皇太子三年正月守忠薨立哀宗为皇太子贞佑二年宣宗南迁守忠留守中都七月复召至纲目於贞佑二年云七月蒙古围汴金主闻之遣人召太子完顔索兰以为不可不从太子既行中都益惧是此时之太子乃守忠而其自燕归汴在上年之秋而非此年之夏也此以太子为守绪又谓至是方归汴皆与史不合】

先是帝迁时留太子及完顔昌守燕左丞相完顔福兴送蒙古大军至居庸关有大豪徐用聚兵扼之不能过乃以福兴示之云已自讲和乃纵其北去福兴归帝就令同完顔昌守燕下诏南北既已通好不许轻易交兵然福兴虽一意於和蒙古特阳许之而需索无时彼去此来随取随至兵疲力弱无有救援至是纵兵攻燕不踰月陷之完顔昌自投於火福兴窜归於汴随亦被诛【宋通监注云完顔福兴自死○按金宣宗南迁委完顔承晖留守中都破承晖殉节金史元史通监纲目所载皆同此乃以为窜汴被诛几於诬善矣又按完顔昌不见於史当时偕承晖留守者为穆延尽忠中都破尽忠奔汴後以谋逆诛疑完顔昌即尽忠之赐姓名而懋昭传闻互易其事以死者为尽忠以奔汴者为承晖耳】

有户部令史郭忠【按金史郭仲元所将号花帽军归潜志云南渡後将帅最着名者曰郭仲元俗号郭大相公其军号花帽军此言郭忠军号花帽军则忠即仲元而後又别出郭仲元分一人为二缪误殊甚仲元尝赐姓完顔疑忠乃其赐名而史失书尔】者蔚州人【金史云郭仲元益都人】率山後军民与蒙古大军战败之

金国後名其军为花帽军

秋八月蒙古军自河东渡河攻潼关不能下乃由嵩山小路趋汝州

凡遇山涧辄以铁枪相鎻接连为桥以渡於是潼关失守帝乃急召花帽军於山东

冬十月蒙古军至杏花营距汴京二十里花?军击败之

蒙古军复取潼关自三门析津乘河氷合布灰引兵而渡自是不复出

帝命平章政事胥鼎为太师专守关辅

时陕西诸州间亦有为所破者惟燕南雄霸数州乃三关旧地塘泺深阻兵不能入朝中再遣将张甫张进二人屯信安军以守之北距燕山百八十里

【丙子】贞佑四年两河数为战争所扰山东羣盗大起有杨安儿者本淄州皮匠【按宋史李全传云安儿益都人】李全之妇翁也章宗时杀人亡命为盗於太行有衆千余蹂践山东数郡依山负海时出时入官军招降之贷其死流於雄州及蒙古军入境命为副都统令召必胜军三千人迎敌军败复窜往山东聚衆国中讨之安儿与其徒数人入海为舟师所杀

有郝八者名仪以前叛据山东僭号大齐改元天顺遣花帽军生擒之磔於开封【按金史宣宗纪贞佑四年侯挚言红袄贼掠临沂费县之境官军败之获其党讯之知其渠帅郝定僭号署官宋史李全传云刘二祖起泰安据淄沂号红袄贼二祖死霍仪继起金史作郝定宋史作霍仪此又作郝仪疑皆即一人霍郝同音而传闻致异尔又纲目金贞佑四年红袄贼郝定僭号侯挚帅师进讨执定诛之兴定元年金侯挚击刘二祖余党执霍仪斩之以郝定霍仪为二人考侯挚传贼首郝定破邳州遣完顔霆率兵讨平不言两次破贼郭阿林传破红袄贼郝定於泗水柘沟村生擒定送京师斩之不别言擒仪反覆参考郝定即霍仪而纲目误分为二也】又有刘二姐【按金史瓜尔佳锡尔格传宋史李全传及通监纲目并作刘二祖】亦名盗也其女刘小姐亦聚衆数万皆为花帽军所破又有辽东安抚使万萧奴者本辽人也【按金史宣宗纪贞佑三年辽东富森万努改元僭号】乘大金之乱自立为帝据辽东七路欲引兵并燕代魏晋而有之时两河既破赤地千里人烟断絶满目蓬蒿燕京宫阙雄丽为古今冠至是为乱兵所焚火月余不絶其所积货财初无所用至以银为马槽金为酒瓮大者重数千两【宋通监注云元帅萨木哈所居至用金饰龙牀足踏金杌子】奢侈如此而徵求不已燕人患之

帝南迁後累遣使求和於蒙古虽未听从而赂不辍蒙古欲许之其元帅不可曰汝欲议和可去帝号当封汝为王金之羣臣亦皆不从有愿以死雪国耻者帝亦为之感愤

【丁丑】兴定元年春苖仙武起易州郭仲元起青州白文格起覇州聚兵八十万扼险为国雪耻复仇蒙古来问罪帝乃遣瓜尔佳斩文格首以遗蒙古军并召仙武仲元皆赐死【按金史及归潜志皆云仲元为兵部尚书卫尉卒此云赐死盖妄言尔苖仙武白文格亦不见於史】

时易州苖仙武清州郭仲元共聚兵扼险又有霸州统军白文格者深知和之难信每厉兵以拟其後通三人聚兵八十万蒙古患之乃使来问罪曰汝既讲和何故使文格来攻我帝因遣使收文格兵权文格不服遂令行元帅府事瓜尔佳监军统三万衆讨之文格之兵请战文格不许曰一去接战便是反背朝廷越二日文格望金遥拜自缢而死瓜尔佳就以文格之首送蒙古军蒙古军遂剿瓜尔佳之军於霸州城下仙武仲元二人亦召回赐死其军皆溃

蒙古军自此北归转攻回鹘夺其戬珠克坚城而都之尽有其地使元帅权国事侵掠河东河北大名真定益都等路

是时西夏举国之兵从其前驱哨骑往来直至许郑

帝遣礼部侍郎乌克逊博济诣戬克珠坚城聘於蒙古自汴京至戬克珠坚城凡三万里自是金国东阻河西阻潼关地势日蹙遂有南窥江汉之谋始构怨於宋兵端再起矣

夏六月庚戌太白昼见 癸酉太白经天【按金史天文志四月戊辰太白昼见於井百六十有二日乃伏】

秋七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冬十一月戊戌太白经天【按金史天文志十一月丙戌太白昼见】

十二月凤翔副都统完顔贇以步骑万人侵南宋四川迫凤池堡取天水军又攻白环堡破之又迫黄牛堡攻大散关又破之

宋守将刘雄弃关走我师入据之

【戊寅】兴定二年春正月京东路忠义人李全叛归南宋全即李铁枪也本涟水县弓手泰和年间边事方兴已为宋戚拱所诱焚涟水县国中赦而用之至是复叛

我师围宋皂郊堡

宋利州将麻仲率忠义人攻我秦州永宁寨破而焚之

我师攻宋隔茅关栅其东北

夜半宋兵来攻栅不胜兴元都统李贵遁去军大溃

二月取宋皂郊堡

自正月围堡日久无援至是破之宋师死者五万人

破宋湫池堡焚之又围宋随州枣阳军游骑至汉上宋均州守应谦之弃城走

丙辰白虹贯日【按是事金志不书】

是时江上用师粮储自清河而上宋楚州钤辖梁昭掩击我师都统沈铎遣兵助之我师不胜粮舟为其所焚

三月宋师复取皂郊堡

夏四月包长寿复攻皂郊堡遂趋西和州

宋沔州都统刘昌祖焚西和州及成州而遁

我师攻宋大散关

守将王立遁

又攻黄牛堡

为宋将吴政所败

五月癸未蚩尤旗见其长竟天【按金史天文志是年八月有流星大如杯尾长丈余其光烛地起建星没尾中疑即此所书为蚩尤旗者】

冬十月我师攻宋安丰军又攻黄口滩

陕西人张羽叛投南宋

【己卯】兴定三年春正月我师攻宋湫池堡

守将石宣拒之

又攻白环堡

守将董昭拒之

又攻成州

宋将张威自西和州退守仙人关

又攻随州枣阳军又破信阳军之二寨又攻西和州守臣赵彦讷【宋史作呐】设伏以待我师殱焉

又攻安丰军

为宋将许俊所拒

又攻河池及光化军破郧山县进逼均州

我师取凤州

守臣雷云走我师夷其城

复攻武休关破之

二月我师破光山县又围枣阳军

宋制置赵方遣将扈再兴救之

戊戌太白昼见

取宋兴元府又取大安军分攻洋州又破之

三月我师犹屯大安

宋将张威遣石宣邀击於险至是大败偏将巴图噜安弃军走为宋师所获

宋制置赵方遣扈再兴引兵三万分三道攻我唐邓州宋将刘世兴刘世荣之师皆会於唐州

是时西夏以我兵不能应援已折而北归益怀二心始遣使使於南宋往议夹攻宋利州路安抚丁焆许之

丁亥太白昼见【按金史天文志是年五月壬子太白昼见於参三十有六日经天又百八十四日乃伏】

我师自春初攻围宋安丰军及滁濠光州至此未解宋制置李珏遣将武师道陈孝忠救之皆不能进

闰三月我师分兵自光州侵黄州之麻城自濠州侵黄州之玉碛自盱眙侵滁州之全椒来安扬州之天长真州之六合

时百姓南渡诸城皆闭游骑至东采石杨林渡建康大震为宋京东总管李全所败失一贵将

夏六月丙子太白昼见 辛巳太白经天

秋七月宋李全攻我齐州守臣王贇降之

冬十二月宋四川宣抚议窥我洮州会我师攻凤州长桥其议遂止

【庚辰】兴定四年春正月宋扈再兴攻邓州许国攻唐州不克而还

我师遂攻宋樊城

为赵方所拒不得前

西夏以书往宋议夹攻我师秋八月宋安丙遗西夏书议定

秋九月西夏引兵围我巩州促宋师来会克来远镇继又克盐川镇进攻定边城我师往救不利宋程信王仕信引兵与西夏会於巩州城下攻城不克宋师取我海州

甲午太白昼见【按金史五行志是年六月己巳太白昼见於张百八十有四日乃伏】我师攻宋皂郊堡

败都统董昭

我师与宋师战於巩州城下宋程信引兵趋秦州夏人自安远寨退师

冬十月程信邀西夏共攻秦州夏人不从

十二月宋涟水忠义统辖石珪来归【按宋史及通监纲目皆云珪降於蒙古元史太祖纪十六年六月宋涟水忠义统辖石珪来降此以为降金与诸书并不合】

珪本金盱眙将也叛归於宋至是复归

【辛巳】兴定五年春二月我师围宋光州又攻五关又围黄州分兵破诸县又侵汉阳军

宋李全弃泗州遁

三月宋扈再兴攻我唐州不克

我师取宋黄州

庚寅长星见【金史天文志不书】甲午太白昼见【按金史天文志正月辛丑太白昼见於牛二百三十有二日乃伏】

我师取宋蕲州

夏四月我师渡淮而北宋李全追击我师失利

五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宋取我沧州

十一月宋安抚张林【元史作琳】以京东诸郡来降【按宋史纲目通监皆云张林叛降蒙古元史太祖纪宋安抚使张琳以京东诸郡降此云降金与诸史皆不合】

蒙古军来攻葭州绥德延安鄜坊皆陷

【壬午】元光元年夏五月庚戌太白昼见【按金史天文志七月乙亥太白经天与日争光盖五月始见至七月益甚耳】

张林既降宋种贇攻林於青州林走

秋七月太尉卫国公乌兰用章薨穆日华除工部尚书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事於陕州顔叔靖进尚书右丞兼枢密副使

八月甲午彗出氐

以彗星见改元大赦天下官吏各覃恩两重阙陕兵戈经处重与周恤【按金史宣宗纪元光元年八月己卯彗星见西方以彗星见改元大赦天文志兴定六年八月己卯彗星出於亢宿右摄提之间指太角太史奏除旧布新之象宜改元修政以消天变於是改是年为元光元年九月丁未灭是元光改元在壬午年八月无疑原书兴定尽六年明年正月改元元光实为舛误今改正】

九月壬戌彗再见【按金史云九月丁未彗灭宋史通考皆云八月彗星出九月壬戌彗星没是月丙午朔丁未为二日壬戌为十七日虽前後少异而谓彗星之没於九月则同也此於九月壬戍书彗再见殊为舛误】

辛未太白昼见

蒙古军自去年收服陕西至是凤翔邠泾及山西一带堡寨皆陷

西夏自五代时立国金国强盛西夏与为敌国独不被兵泰和年间蒙古军深入灌水攻城事急西夏主登城隔水相见面约和好其後差发日多和好遂絶连年结援南宋夹攻秦巩盖有憾於金也至是蒙古自回鹘往攻西夏西夏国亡

【癸未】元光二年春三月张林所部邢德叛归於宋

秋九月庚子朔日有食之

副都统完顔大济侵宋随州枣阳军

冬十二月庚寅帝崩【按金史宣宗纪兴定尽五年元光尽二年是年为癸未十二月庚寅帝崩原书误以元光改元在癸未岁正月至二年为甲申十月帝崩与史不合今改正】在位十有一年

宣宗幼美丰姿好学善谈论尤工於诗多招文学之士赋诗饮酒少多符瑞尝窃自负迨乎入继大统驰驱兵革无有宁时暨其迁汴而後大河以东北至於山东西至於关陕尽属敌区连年灾异数至太白经天蚩尤旗见咸应其妖矣

明年正月上諡曰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宣宗【按原书云諡曰宣宗殊为舛畧今据金史补正】

三月葬帝於德陵【按原书书宣宗之葬於义宗即位之十二月又以陵为永固陵皆与金史不合今改正】

虞祭讫奉返神主义宗迎泣过悲侍臣乌库哩乌尔固寛譬之义宗曰先帝不幸遭家多难饮恨而终今兹永诀情何能已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 蜀录一·崔鸿
  卷第九十六·胡三省
  ●复社纪略卷之二·陆世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戊壬录·宋玉卿
  第三一七札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一二一○四--六·佚名
  第一二三禀光绪九年四月(?)一一三一二-一五·佚名
  卷三十六·高士奇
  卷二十三·高士奇
  卷三十六礼俗志三·黄遵宪
  卷六十一·雍正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敏中·隋树森

    刘敏中(一二四三--一三一八),字端甫,济南章邱(今属山东省)人。至元中,由中书掾擢为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因弹劾权臣桑哥,得罪辞官归家。不久,又起用为御史台都事,出任燕南肃政廉访副使,入为国子司业、翰林

  •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四·宋濂

        张立道   张立道,字显卿。其先陈留人,后徙大名。父善,登金进土第。岁壬辰,国兵下河南,善以策干太第拖雷,命为必阇赤。立道年十七,以父任备宿卫。世祖即位,立道从北征,未尝去左右。至元四年,命立道使西夏,给所部

  • ◎教员恋爱自由·李定夷

    安庆城内省立师范二所,均以第一名之。其地点男校属西门,女校则近于东门,女东男西,无意中若表示近日女权发达之证。有徐君履卿者,为男师范着名教员。而女师范教员之谢女士,尤为英雌中翘楚。此也求凰,彼则引凤,嗣经身兼男女两师

  • 刘球传·张廷玉

    刘球,字廷振,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随后在家读书十年,听他讲学的人很多。后被授予礼部主事。胡氵荧推荐他侍奉讲经筵,参与编修《宣宗实录》,改任翰林侍讲。他的堂弟刘王比任莆田县知县,送给他一匹夏布。刘球封还给

  • ●作邑自箴卷第七·李元弼

    牓耆壮 牓客店户 ○牓耆壮 知县约束耆壮如后 一耆长各置承受簿一面壮丁置脚历一道凡承受诸般判状帖引等及交付与壮丁缴跋文字并将簿历对行批凿内有耆长亲自赴县缴跋者逐案批收各湏将簿历随身准备取索点检 一本耆差壮

  • 五伯·苏辙

    五伯,桓、文为盛。然观其用兵,皆出于不得已。桓公帅诸侯以伐楚,次于陉而不进,以待楚人之变。楚使屈完如师,桓公陈诸侯之师,与之乘而观之。屈完见齐之盛,惧而求盟。诸侯之师成列,而未试也,桓公退舍召陵,与之盟而去之。夫岂不能一

  • 马承康·佚名

    马承康先生小传马先生名骥良字承康以字行鄞人而生于沪十一岁而孤家四壁立母甘太夫人抚以成人读书于澄衷学堂淬励攻苦同学者皆为动容少长以家寒辍读习商于瑞生洋行寄父尤公葛民之门克勤克慎尤公激爱之无何瑞生收业人咸

  • 卷二十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一宋 杨复 撰祭法 祭礼五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建立也立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

  • 唯識抉擇談·欧阳竟无

    第一次(民國十一年九月二日) 【將談《成唯識論》之八段十義,先于本宗要義作十抉擇而談。】(引用標以內系直錄演講原稿之文,以下並同此例。注 )將談十抉擇,先明今時佛法之蔽。其蔽為何?略舉五端︰ 一者、自禪宗入中國後,盲修之徒

  • 投子青禅师·惠洪

    禅师名义青。本青杜人。李氏子也。七龄颖异。去妙相寺出家。十五试法华经。得度为大僧。其师使习百法论。叹曰。三祗涂远。自困何益哉。入洛中听华严五年。反观文字。一切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尝讲至诸林(或作楮

  •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一]譬喻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卽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踊躍   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   

  •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佚名

    隋仁寿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师添品  妙法莲华经者。破二明一之指归也。降神五浊。弘道三乘。权智不思。大悲难极。先设化城之迹后示系珠之本。车虽有异。雨实无差。记以正觉之名。许以真子之位。同入法性。归之于此。昔

  • 卷之八·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无还居士 蓝重起 较订唐高宗庚戌(永徽元)二月释明濬暴死。苏云。见二青衣童子。引至冥王。问一生何业。濬答。但诵金刚经。王曰。善哉。若诵满十万遍。明年必生净土。弟子不见师也。乃放

  • 十七史蒙求·王令

    《十七史蒙求》是宋代王令编纂的一部历史类蒙学教材,其编纂特点是在突出育人功能的同时,又在传播历史知识和培养史学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十七史蒙求》仿照李翰《蒙求》的形式,采用四言韵语,上下两句对偶,生动地介绍

  • 春蚕·茅盾

    短篇小说。茅盾著。写于1932年11月。连同以后发表的《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春蚕》描写浙东一户普通的蚕农老通宝一家在春蚕季节紧张、艰辛、充满希望与焦虑的劳作,通过他们赢得春蚕的空前丰收反

  • 花王阁剩稿·纪坤

    《花王阁剩稿》是纪昀高祖纪坤所著诗集的残卷。乾隆在三十九年(1774)下诏征天下之书时,纪昀将此书作为家藏秘本呈献,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集部180卷,别集类存目7。

  • 律吕新论·江永

    二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录甚多,有《周礼疑义举要》等书。是书上卷首论蔡元定的律书,次论五声、黄钟之宫、黄钟之长、黄钟之积、十二律、三分损益、二变声、变律。下卷首论

  • 春秋通论·姚际恒

    十五卷,首一卷。清姚际恒(1647-1715)撰。际恒字立方,号首源,又号善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初着名学者。着有《九经通论》一百七十卷、《好古堂书画记》二卷、《续记》一卷、《好古堂书目》四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