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璧传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时,闻其名而召见他,呼他秀才而不叫名字,赐他三个僮仆,给他薪水,命王后亲制衣赐他,若不合身,立即修整,其受恩宠无人可比。命他到各地去访聘名士王鹗等人。又令蒙古学生十人从璧学习儒学。令璧学习蒙古语言以译《大学衍义》。世祖常在马上听赵璧讲解《大学衍义》,辞意明畅,甚受夸奖。

宪宗即位,召璧问道:“天下如何能治?”璧说“:请先杀在陛下身边的那些最不好的人。”宪宗听了不高兴。璧退朝后世祖对他说:“秀才,你浑身都是胆!我也为你捏了一把冷汗。”有天,断事官牙老瓦赤持其印向宪宗请示“:这是前朝皇帝赐臣的印,今陛下登极,是用此旧印,还是换新印?”当时赵璧在帝身边,质问他“:用不用你,还要由皇上决定,你敢来看问皇上是用什么印!”夺其印放在宪宗面前,宪宗沉默了很久,自此以后,不再任用牙老瓦赤。

宪宗二年(1252),任赵璧为河南经略使。河南刘万户贪淫横暴,郡中婚嫁都要先贿赂他,得到他的允许后才行,人们都叫他“翁”。其党徒董主簿更是仗势为非作歹,强取民间美女三十余人。赵璧到任后,审查其罪行,立即处斩,归还所占民女,刘万户大惊。此时,天降大雪,刘万户去慰劳璧之劳苦,酌酒祝贺道“:经略一到就诛锄强暴,今日之雪实为瑞兆。”璧曰:“像董主簿这样的人还有,如杀尽了,祥瑞之兆就会大至。”刘再不敢做声,回去病死。当时人认为是为赵璧的正气吓死的。

宪宗九年,蒙古大军伐宋,任赵璧为江淮荆湖经略使。蒙古军围鄂州,宋制置使贾似道遣使求和,赵璧请求去宋方谈判。世祖嘱咐道:“你登城,必看我旗号,若旗挥动,你就速归。”璧至鄂州城里,宋将宋京提出:“北兵若班师,我宋朝愿划江为界,每年奉献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璧曰:“大军至濮州时,你提出这样要求,或可能依从,如今已渡江,说这样的话何益!贾制置今在这里吗?”这时,看见世祖在挥动旗,便对宋京说“:改日再议。”立即回营。

宪宗崩,世祖即位。中统元年(1260),拜赵璧为燕京宣慰使。当时,为供给蒙古入蜀军队粮饷,府库已空,到北边用兵时,赵璧能筹划供应军饷相继不绝。中书省设立后,授璧平章政事,议加“答剌罕”的称号,璧坚决不肯接受。二年,本已随驾北征,又奉命还至燕京,以平章政事兼任大都督,总领各军。三年,李王..在益都起兵反叛,赵璧随同亲王合必赤征讨。王..已占据济南,朝廷各军缺食,璧从济河得粟及羊、猪等以供军饷,军威大振。

至元元年(1264),任制行官,加荣禄大夫。世祖要人写伐宋檄文,数人草拟者,都不满意,召璧来写。写完后世祖看了大喜,称赞说:“只有秀才完全表达出我的意思。”改任璧为枢密副使。六年,宋守臣有遣使来约降的,世祖命璧去鹿门山同都元帅密议,并命他同行汉军都元帅府事。宋将夏贵率兵五万、军粮三千船,自武昌逆流而上,增援襄阳。当时汉水猛涨,璧占据险要之地,设伏兵等待。夏贵半夜潜行而上,璧出鹿门行二十余里,指挥伏兵发起进攻,夺敌船五艘,令军士大呼:“南船已败,我水军应速进。”夏贵被慑服而不敢动。第二天清晨,阿术领诸军到达,渡江西追夏贵骑兵。赵璧率水军万户解汝楫等追击夏贵水军,会战于虎尾洲,贵大败而走,宋军士卒溺死甚众,璧军夺战舰五十艘,擒敌将士三百余人。

高丽王礻直,为其臣林衍赶走。世祖召璧回朝,改任中书左丞,同国王头辇哥共管东京等路中书省事,聚兵于平壤。这时,林衍已死,璧与国王头辇哥商议:“高丽王迁居江华岛已多年,外表虽称臣纳贡,言辞谦卑,而内心阴险,故权臣敢于驱逐他。今衍虽死,而其王是无罪的,若朝廷遣兵护送他回京城复国,可以息兵安民,此为上策。”遣使将此策略奏报朝廷,为世祖采纳。

从高丽撤兵回来后,调璧为中书右丞。十年,又拜为平章政事。至元十三年(1276)卒,享年五十七岁。大德三年(1299),赠大司徒,谥“忠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七·李延寿
  契丹國志卷之十三·叶隆礼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佚名
  尚史卷七十五·李锴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七 金纪一·纪昀
  宝应·周绍良
  十国春秋卷五十七·吴任臣
  朱文略传·李延寿
  周汉卿传·张廷玉
  钱唐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一·杨士奇
  卷十·黄训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卷五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阮阅

      ●卷十二·评论门  或问郑綮相国近有诗否?答云:“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那得之。”  《北梦琐言》载綮虽有诗名,本无廓庙之望。及登庸,内外惊骇。太原兵至渭北,天子震恐,渴于攘却。綮请于文宣

  • 时贤本事曲子集 全文·杨绘

      南唐李国主尝责其臣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盖赵公所撰〈谒金门〉辞有此一句,最警策。其臣即对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三十九引《本事曲》  案:「吹皱一池春水」一词,《苕溪

  • 张鸣善·隋树森

    张鸣善,名择,自号顽老子。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于其身世, 列举有“扬州人”、“北方人”、湖南人”等各说, 认为其祖贯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其先人于北宋末年南渡,家于湖南;鸣善久寓江浙,居扬州时间尤长,而家

  • 心愿·戴望舒

    几时可以开颜笑笑,把肚子吃一个饱,到树林子去散一会儿步,然后回来安逸地睡一觉?只有把敌人打倒。几时可以再看见朋友们,跟他们游山

  • 卷二十九·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二十九   元 方回 编 旅况类 易旅卦曰旅琐琐斯其所取灾男子生而有四方之志宁终老守乡井乎一有所役而不能遽归则有旅琐琐之忧虽富贵得志犹不无鞅掌之叹而况於贫贱不得志之人此旅况诗所以

  • 卷二百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七麫类五言古槐叶冷淘        【唐】杜 甫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麫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筯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愿随金騕褭走

  • ○香厂惊艳·许指严

    香厂在前清时为贵游消遣之地。每遇时节,百货骈罗,车马杂沓,不啻今日之中央公园等处也。相传拳乱以前,此区尤擅名胜,贵胄眷属,辄倘徉流连其间;游人平视,亦所不禁。嘉、道时,龚定庵与太清西林春之艳事,即发生于是处者。都门故老尚

  • 卷一百二十三·杨士奇

    永乐九年闰十二月丁巳朔 上视牲南郊 敕平阳王济熿曰今命尔居平阳其益勤学问端乃身心谨守法度用效藩屏以副朕望 敕谕五府六部臣曰朕祇奉 天命嗣承鸿业为天下军民之主自即位以来拳拳以安利为心简贤任能用之抚字明黜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秋。七月。戊申朔。享太庙。遣都统宗室延信行礼。  ○庚戌。吏部题、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佟维藩故。应销去恩诏所得三拖沙喇哈番、余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子佟桂、承袭。从

  • 江总传·李延寿

    江总字总持,七岁而成为孤儿,住在他的外公家。幼年聪明敏捷,具有淳厚的性情。大舅吴平侯萧劢在当时名气很大,对他特别钟爱,对他说:“你神采英拔,以后出名,当会在我以上。”长大后,刻苦学习,富有文采。在梁朝做官担任尚书殿中郎。

  • 晋纪三十七 安皇帝庚义熙五年(己酉、409)·司马光

    晋纪三十七 晋安帝义熙五年(己酉,公元409年) [1]春,正月,庚寅朔,南燕主超朝会群臣,叹太乐不备,议掠晋人 以补伎。领军将军韩曰:“先帝以旧京倾覆,翼三齐。陛下不养士息民,以伺 魏衅,恢复先业,而更侵掠南邻以广雠敌,可乎!”超曰:“我计

  • 卷七十七 易十三·黎靖德

      ◎说卦   "赞於神明",犹言"治於人"相似,谓为人所治也。"赞於神明",神明所赞也。圣人用"於"字,恁地用。不然,只当说"幽赞神明"。此却是说见助於神明。〔渊〕   "赞",只是"赞化育"之"赞",不解便说那赞命於神明。这只就

  • 第三篇 人生如梦(中)·丰子恺

    艺术的效果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l

  • 卷三十·佚名

    △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修集助道功德智慧亦不可荆云何修集功德无荆若布施持戒心所修集。发行慈悲自所有罪发露忏悔。亦代众生发露忏悔。已行忏悔次当随喜。一切众生学无学人及辟支佛发心菩萨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六·佚名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荊谿龍池山禹門禪寺語錄端陽上堂。僧問。久醫諳藥性。得效敢傳方。全殺全生句。當機請舉揚。師云。放汝一頓。進云。文殊去後無消息。今朝且喜遇知音。師云。知音知後更誰知。進云。百草頭邊無限意。

  • 女妖·江户川乱步

    刚刚大学毕业的庄司武彦,经父亲推荐,到大河原侯爵那里做秘书,主仆二人都对侦探推理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等待庄司武彦的不是工作的兴奋、业余生活的充实,而是一连串的凶杀事件和让人神魂颠倒的美人。 先是自己的同事姬

  • 敬简堂学治杂录·戴杰

    濟南為齊魯大郡屬州邑十有六而陵曏稱難治是以宰斯土者每因事顛躓去惟京江戴子樹人獨在任最久秩滿乃遷威愛允濟稱道弗衰陵固未嘗不可治也當君治陵之時正余分守濟東之日諗其下車伊始展布裕如經年以往百廢具舉而尤以保甲

  • 投梭记·徐复祚

    明代传奇剧本。徐复祚撰。据《晋书·谢鲲传》敷演。写秣陵元缥风,父死后,继母令其为妓。缥风不从,惟愿织锦度日。西邻谢鲲,虽有妻室,但风流蕴藉,钟情缥风,两人相爱。元母嫌谢家贫,欲嫁女客商乌斯道,投梭击落谢的门牙。闻谢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