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宝应

№宝应001

【盖】

叶君墓志

【志文】

大唐若干君墓志铭君讳元,字忠,武威郡人也。曾祖仁甫君,银青光禄大夫,帝之城也。祖智山甫君,崇儒府果毅,因官而宅彼汾也。父大方甫君,清机不仕。君素节相循,揖扬不忘,其好阴流水,每吟於川逝。以开元十九年二月七日,*於私第,春秋八矣。人皆曰:沉我玉山於重泉也。夫人太原郭氏,素质俄俄,四德不阙,红颜专美,百行皆闻。守志□秋,行年二万日,忽流涕而谓长子勃海曰:吾闻汝之父言,生事以礼,死葬以礼。吾今白发如丝,□又明文孙局小子则拨乱河北,群女尽礼娉高门,吾又欲亲观之,汝岂无葬乎。子遂拂衣昌言再拜。慈顺曰:子之孝,母之教也,敢不敬从。遂乞墨灵龟起攻穿於平陆;尸兰李女求必敬於苹藻。

椁於是,棺於是,不愧於乾坤;车如云,马如云,无惭於拜送。以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十一月景子朔廿七日壬寅,葬於平遥城西二里新茔,礼也。子勃海等,痛长夜之不曙,哀明月之长苦,将神不语,唯小子当何述焉?因立志铭以为不朽。

前长道兮後孤坟,树森森兮烟不分,神不语兮寂无闻。有子孙兮徒若云,虽鹤声辽戾,终龙气氛氲。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

№宝应002

【盖】

失。

【志文】

唐故陇西李君墓志铭并序君讳盈,字盈,姓李氏,陇西之甲族也。高祖讳玄道,有唐给事中,秦王府十八学士,著在图像。曾祖太子舍人,讳正基;祖淄州刺史,名犯肃宗庙讳:父,永王府属,讳成己;并行懿德,能弘厥绪。君则王属府君之元子焉。敦厚仁敏,幼以孝闻,属中原不康,河洛失守,君承顺父母,潜养数年。壬寅一岁,先府君寝疾,终於洛阳。小弟如意,哀慕从没。君外逼寇虞,内罹家祸,上慰下抚,免诸艰难。无何,王师奋威,收复洛邑,蕃戎大掠,冠冕分崩。君睹变知机,拔难存孝,泣告灵榇,即殡西阶,扶承慈亲,提弱弟,瞻星候月,克达京师。保众全家,不逢不若,力竭魂褫,休而疾生。居数日┲作,洎五旬陨命。以宝应二年夏四月二旬有六日,终於城南韦曲姊氏之外舍,春秋廿有八。呜呼哀哉!且夫痛切充穷,虑深寇虽,亲羸弟幼,自洛徂秦,潜伏者累旬,徒步者千里,非子之孝,其能济乎?险阻通而命倾,骨肉存而身死,有足悲矣!初,君自知其不支也,屡对其母涕泣,恨大事不终。母氏顾其精明,禁其言死,尔而绝,方知告辞。哀哀此心,孰忍闻者!其月辛丑,权厝於韦曲之北原,归葬尚赊,不可不识。乃作铭曰:

猗嗟孝君,秉心温克,孝可为范,义堪作则。积岁殷忧,东周艰食,千里扶持,达于京国。力竭生灾,心劳变慝,方冀与善,俄悲丧德。帝京之南,秦山之北,权卜□郊,哀哀无极。

(西安碑林藏石)

№宝应003

【盖】

王君墓志

【志文】

大唐天宝十三载故开元观道士王公墓志铭并序公讳徽,字仙徽,其先太原人也。系公高之勋,{糸}毕万之末。绵绵瓜瓞,绍周胤唐,源长派深,傅刀筮水者不可得而言已。高祖父嶷,果断雄杰,怀帅士之性,因家蓟门焉。今顺义郡人矣。祖父师,唐武强尉,作入令范。父览。为郡录事参军,斧藻清规。公行厌回骞,才钧贾马,迹浮心隐,体物知章。乡豪椎迁,道俗软揖。爰自弱岁,栖身道门,符紫气之精,契金章之录。岂其函关西没,脱翼归仙,知命之军,果弃尘俗。呜呼!吾生有极,宠辱若惊,巾冠乍留,凫舄长注。侄男希之,哀号罔极,触地无容,知砂劫有穷,逝川难驻,遂力莳松贾,大开园茔。即以其载龙集癸卯,窆於故顺州城北平原,礼也。可谓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词曰:

绵绵高万,勋劳锡羡,有厥氏兮。肇古迄今,王族根深,邦之贤兮。公之祖父,匪荣是怙,苟顺时兮。惟公好道,归神昊苍,故勒铭兮。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卷第一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 陈骞子舆 裴秀子頠 秀从弟楷 楷子宪·房玄龄
  卷八十九·志第六十五·兵一·张廷玉
  卷五百九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卷十八·赵翼
  第二十五回 下宛城长驱进兵 愚二世指鹿为马·黄士衡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六·杜大珪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四·裴骃
  康福传·薛居正
  杨师厚传·欧阳修
  史弼传·宋濂
  九六、楚威王与齐威王同时考·钱穆
  唐纪六十九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四年(丁酉、877)·司马光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諡法卷二·苏洵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赵皮鞋〗(丑带净上)现做财主公,又遇鸡鸣狗盗雄。巧偷财物助家翁,更向这银山添个矿。(笑介)该发积,该发积,想妓思嫖都有益。家私尽卷入门来,只少婚书三两笔。饶他人会呷西风,当不得我口内西风又会把人吸。我赵钱孙为想娶妾,费了

  • 第二十一出 途逅·叶宪祖

    〔小生上〕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琼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小生温飞卿。自去冬与绿翘相约。道明春二月花朝。在宾贤巷口与鱼玄机会面。今日正是花朝也。被我盼到了。天色将晚。不免先去候他则个。

  • 卷十六·王十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诗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六 宋 王十朋 注 送别 送贾讷倅眉二首【尧卿讷时朝散郎】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峩眉肯再来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尊罍【李大夫眉之贤太

  • 卷十八·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十八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七首【起元丰二年已未正月在徐州任三月後移知湖州道中作】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得鸟字 儿童笑使君忧愠常悄悄谁拈白接?令跨

  • 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连兵构衅 乃颜王败走遭擒·蔡东藩

      却说元军至东关遇敌,被安南兵连放毒箭,将士又复遭伤当下裹疮力战,还是杀不退敌兵。阿八赤、樊楫两人,保住脱欢先行,只望突过东关,便好脱险。那安南兵偏专望大纛杀来,势不可当,任你阿八赤、樊楫等努力冲突,总是无路可走。

  • 卷三十五正俗二·何良俊

    余辛酉自南都归,壬戌年寓居苏州。袁太冲过苏来见访,语余曰:近县公新生一子方在孩抱,偶出痘疹。吾起身时在县前经过,见乡官进县问安,黄伞亦有六七顶。此亦近来事也。 第一,郡县大夫要正士风激厉志节。昔子游为武城宰,夫子问曰:&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绥冦纪略卷二·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车箱困癸酉冬十月山西河北贼乘冰渡河而南渑池陷伊阳【十二月初一日贼二日入伊阳县焚掠】卢氏【初二日破卢氏县】俱不守蔓延于归汝南阳光固信阳之间【十五日掠南阳府之南召镇平

  • 第三九八牒同治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三--三·佚名

    淡水分府周牒送台湾府周:厅志下落,乡保甲长花名清册另送,先将总理、董事清册牒呈加府衔、署台湾北路淡水厅周为牒送事。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准堂台关开:「案蒙宪檄严催,饬取府厅县志书,及宪纲册,同各

  • 评鉴阐要卷一·乾隆

    太昊伏羲氏始教民佃渔畜牧纲君民之道莫大乎教养伏羲氏作佃渔畜牧皆所以为养也而教即行其中后世视教养为二者去古逺矣炎帝神农氏始教民艺五谷目今之民即古之民古之民茹毛饮血初不知耕稼也后世视茹草木而食禽兽者几如异

  • 卷二十六·王溥

    后唐同光二年八月敕:“在京应有空闲地,任诸色人请射盖造,藩方侯伯、内外臣寮,于京邑之中,无安居之所,亦可请射,各自修营。其空闲有主之地,仍限半年本主须自修盖,如过限不见屋宇,亦许他人占射。”其月敕:“诸道观察防御团练等使、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四·江味农

    【&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rdquo;须菩提言:&ldquo;甚多,世尊!&rdquo;】名者,名字。凡一切法,皆有差别之相。就其差别,安立名字。故名字之言,是就相说。相是幻有,则名为假名。幻有者,明其非有而有,有

  • 山海经广注·吴任臣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许叔微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

  • 方言校笺·周祖谟

    考订《方言》的著作。周祖谟撰。书前有作者1950年自序。1956年由科学出版社合吴晓铃《方言校笺通检》为《方言校笺及通检》出版。是书以宋李孟传刻本为底本,参酌清载震、卢文弨、刘台拱、王念孙、钱绎等人整理过的本子

  • 摄大乘论释·无性

    梵名Maha^ya^na -sam!grahopanibandhana 。凡十卷。无性造。唐代玄奘译。又称无性摄大乘论释、无性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约与世亲摄大乘论释同时译出,而精细过之,对总标纲要分中之十相殊胜殊胜语之大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