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六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

荊谿龍池山禹門禪寺語錄

端陽上堂。僧問。久醫諳藥性。得效敢傳方。全殺全生句。當機請舉揚。師云。放汝一頓。進云。文殊去後無消息。今朝且喜遇知音。師云。知音知後更誰知。進云。百草頭邊無限意。一回拈出一回新。師云。是甚麼意。僧呈坐具云。亦能殺人亦能活人。師云。放下著。舉笑巖和尚。端陽日舉。大慧上堂云。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驀然撞著桃符神。雙手搥胸叫冤苦。大眾。大慧恁麼道。大似少箇禁方。何謂向青天白日裏見神見鬼笑。巖則不然。今朝正是五月五。雲從龍風從虎。山僧要與十方現前。諸大聖凡賭箇賭。信手拈來百草頭。甜者甜兮苦者苦。師云。笑巖老人雖不見神見鬼。只是舌頭不得休歇。何故。豈不知。甜底苦底俱要嘗過。龍池又且不然。今朝卻是五月五。不說桃神并艾虎。以拂子打圓相。於中書箇日字云。當陽書出一靈符。諸般妖怪皆潛躲。蒲似劍榴如火。池內青蓮香欲吐。雖無角黍與雄黃。眾信齋饈箇箇普。

上堂。把住牢關,佛祖亦須斂衽放開一線含生咸歸正覺。施格外鉗鎚有所得底。當下冰消瓦解秉殺活寶劍廉纖搭滯,管教截斷無餘。若是箇中人,聞山僧恁麼道。自然如暗得燈,如貧獲寶。只如初入門底境界,畢竟如何通信?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上堂。佛祖相傳不二心,含靈共稟少知音,勞他普化搖鈴鐸,復有豐干騎虎行。船子垂鉤一鱗足,禾山打鼓普皆聞。無非盡顯從來事,為要人人兩眼明。喝一喝,下座。

上堂。僧問:前百丈云:不落為甚麼墮野狐身?師云:我也不信。進云:後百丈云:不昧,為甚麼脫野狐身?師云:向你道,我也不信。乃云:有作思惟生死纏,無心難免落空邊。有無俱遣非真旨,不撥纖塵業識牽。向上一關,明若日淆訛,坐斷碧天寬。所以道:各各當人分上,有一段大事,輝騰今昔,含裹十虛。如洪鐘在虡,有扣皆鳴,水上葫蘆,捺著便轉,不因修得,本自天然,不墮見聞,靈明獨妙。只如子湖放出狗子,南泉斬卻貓兒,又作麼生商量?當陽縱奪誰能曉?殺活全提作者知。詞林周茹公薦嚴請,上堂。僧問:掀翻四海,大地平沉。踢倒須彌,虛空粉碎。未審相公向何處安身立命?師云:吾無隱乎爾。進云。威音一點真消息,獨露當陽幾箇知?師云:獨許闍黎。進云:恁麼則不遇中郎鑑。還同野舍薪。師云:一釣便上。乃云:佛祖頂

猜你喜欢
  叙古启明读禅宗正脉法·如卺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三卷·佚名
  西归直指卷四·周梦颜
  第五卷·慧沼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衡岳泉禅师·惠洪
  成唯識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华严经传记卷第三·法藏
  卷之六·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四·王日休
  护命放生轨仪法·义净
  寰 游 记·太虚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智顗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论剧戏第三十·王骥德

      剧之与戏,南北故自异体。北剧仅一人唱,南戏则各唱。一人唱则意可舒展,而有才者得尽其春容之致;各人唱则格有所拘,律有所限,即有才者,不能恣肆于三尺之外也。于是:贵剪裁、贵锻炼--以全帙为大间架,以每折为折落,以曲白为粉垩

  •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佚名

    续金针诗格 旧题宋 梅尧臣《续金针诗格》一卷,旧题宋梅尧臣撰。《郡斋读书志》著录于集类小说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晁公武云:“皇朝梅尧臣圣俞撰。圣俞游庐山,宿西林,与僧希白谈诗,因广乐天所述云。&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瑶台小録》·张次溪

    (清)王韬 撰●目录瑶台小録 瑶台小録上 瑶台小録中 瑶台小録下●瑶台小録长洲王韬撰 东莞张次溪辑○瑶台小録(上)南朝金粉,徒揽愁怀;北地胭脂,空劳梦想。京洛绮纷之地,侲童婉娈之场。争妍取怜,别标风格。所谓赏识于牝牡骊黄

  • 宋之问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宋之问( 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纪昀

    宗室传金 【五】○金五太祖诸子△太祖诸子景宣帝宗峻 【元】 宗杰宗干 【充 兖襄 衮】 宗望 【齐 文京】 宗隽睿宗宗辅宗弼 【亨】 宗强 【阿林 克实阿苏】 宗敏太祖十六子圣穆皇后生景宣帝豊王乌里赵王宗杰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三·阿桂

    十二月戊寅上谕军机大臣曰桂林等攻得约咱以后现在统兵罙入其后路策应之兵最闗要昨已飞谕桂林等于续调之陜甘贵州五千兵内量其可以先到者檄调遄赴约咱一路以壮声援但恐两路官兵未能尅期即至而金川所占革布什咱地方距

  • 郭药师传·脱脱

    郭药师,渤海铁州人。辽国招募辽东人当兵,让他们对女真人产生抱怨。这些辽东兵号称“怨军”,郭药师是这支军队的首领。斡鲁古攻打显州,在城下打败了药师的军队。辽国皇帝逃跑去保天德,耶律捏里自称为王,把“怨军”改称“常胜

  • 卷之一百二  使琉球錄(明)陳侃 撰·邓士龙

    (使琉球錄,一卷,明陳侃撰。陳侃,字應和,浙江鄞縣人。嘉靖五年進士,官至南京太僕少卿。是錄記嘉靖十一年,陳侃以給事中身份出使琉球經過。後附夷語、夷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恭膺天命,為天下君,凡推行乎庶政,必斟酌夫古禮,其於

  • 卷四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七 朱批吕耀曾奏摺 雍正六年三月初一日四川按察使【臣】吕耀曾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猥以菲材荷蒙 皇上洪恩格外擢用由道府历

  • 光緒八年·曾纪泽

    光绪八年元日睛。辰正二刻起,茶食后,料捡冠服。已正,率僚属望阙行礼,更衣受贺。午初,与家属敬祀先人,又彼此相庆。李柏门之妻来贺,陪谈片刻。试笔后,陪僚友同饭,饭后,一谈。日意格之弟妇师恭萨克夫妇先后来,久谈。申初,偕内人率女

  • 黄锡赓·周诒春

    黄锡赓 字绍三。年三十六岁。生于上海。已婚。初学于武昌文华大学。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理海大学。习矿业工程。宣统三年。得机器工程师学位。民国元年。得硕士学位。民回二年。回国。任大

  • 附錄淨譯藏譯二本衆學法對勘表·欧阳竟无

      淨譯本         藏譯本   (九十九戒)        (一百一十二戒)   一        一   二        二   三        三   四        四   五       

  • 杂宝藏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兄弟二人俱出家缘  仇伽离谤舍利弗等缘  龙王偈缘  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  共命鸟缘  白鹅王缘  大龟因缘  二辅相诡媾缘  山鸡王缘  吉利鸟缘  老仙缘  二估客

  •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至)通达自心分别之相 能取所取者。亦云能缘所缘。谓即心识见相二分也。故华严经云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余文意谓欲了知者。应离浮沉诸恶觉观。真实修行也复次大慧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八·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九十事第三十九此戒比丘比丘尼共。三众不共。是中犯者。若比丘不受饮食著口中波夜提。随所多少著口中。咽咽波逸提。有四人得从受食。男女黄门二根。一切非人畜生亦成受食。凡受食者。一为断窃盗因缘

  • 汉艺文志考证·王应麟

    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汉书·艺文志》因刘歆《七略》而修。凡句下之注,不题姓氏者皆班固原文。其标某某曰者,则颜师古所集诸家之说。然师古注班固全书,《艺文》特其八志之一,故仅略疏姓名时代。所

  •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   与《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同,地婆译,缺观行法。

  • 菩萨戒本宗要·太贤

    律学著述。唐代新罗僧太贤撰。一卷。述说《菩萨戒本》(即《梵网菩萨戒本》)的宗旨大意。开为三门:(1)申经意门;(2)能所成门;(3)修行差别门。此戒本以“宗心”为本,认为只要发心得菩萨戒,就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菩萨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