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六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
荊谿龍池山禹門禪寺語錄
端陽上堂。僧問。久醫諳藥性。得效敢傳方。全殺全生句。當機請舉揚。師云。放汝一頓。進云。文殊去後無消息。今朝且喜遇知音。師云。知音知後更誰知。進云。百草頭邊無限意。一回拈出一回新。師云。是甚麼意。僧呈坐具云。亦能殺人亦能活人。師云。放下著。舉笑巖和尚。端陽日舉。大慧上堂云。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驀然撞著桃符神。雙手搥胸叫冤苦。大眾。大慧恁麼道。大似少箇禁方。何謂向青天白日裏見神見鬼笑。巖則不然。今朝正是五月五。雲從龍風從虎。山僧要與十方現前。諸大聖凡賭箇賭。信手拈來百草頭。甜者甜兮苦者苦。師云。笑巖老人雖不見神見鬼。只是舌頭不得休歇。何故。豈不知。甜底苦底俱要嘗過。龍池又且不然。今朝卻是五月五。不說桃神并艾虎。以拂子打圓相。於中書箇日字云。當陽書出一靈符。諸般妖怪皆潛躲。蒲似劍榴如火。池內青蓮香欲吐。雖無角黍與雄黃。眾信齋饈箇箇普。
上堂。把住牢關,佛祖亦須斂衽放開一線含生咸歸正覺。施格外鉗鎚有所得底。當下冰消瓦解秉殺活寶劍廉纖搭滯,管教截斷無餘。若是箇中人,聞山僧恁麼道。自然如暗得燈,如貧獲寶。只如初入門底境界,畢竟如何通信?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上堂。佛祖相傳不二心,含靈共稟少知音,勞他普化搖鈴鐸,復有豐干騎虎行。船子垂鉤一鱗足,禾山打鼓普皆聞。無非盡顯從來事,為要人人兩眼明。喝一喝,下座。
上堂。僧問:前百丈云:不落為甚麼墮野狐身?師云:我也不信。進云:後百丈云:不昧,為甚麼脫野狐身?師云:向你道,我也不信。乃云:有作思惟生死纏,無心難免落空邊。有無俱遣非真旨,不撥纖塵業識牽。向上一關,明若日淆訛,坐斷碧天寬。所以道:各各當人分上,有一段大事,輝騰今昔,含裹十虛。如洪鐘在虡,有扣皆鳴,水上葫蘆,捺著便轉,不因修得,本自天然,不墮見聞,靈明獨妙。只如子湖放出狗子,南泉斬卻貓兒,又作麼生商量?當陽縱奪誰能曉?殺活全提作者知。詞林周茹公薦嚴請,上堂。僧問:掀翻四海,大地平沉。踢倒須彌,虛空粉碎。未審相公向何處安身立命?師云:吾無隱乎爾。進云。威音一點真消息,獨露當陽幾箇知?師云:獨許闍黎。進云:恁麼則不遇中郎鑑。還同野舍薪。師云:一釣便上。乃云:佛祖頂
猜你喜欢 叙古启明读禅宗正脉法·如卺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三卷·佚名 西归直指卷四·周梦颜 第五卷·慧沼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衡岳泉禅师·惠洪 成唯識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华严经传记卷第三·法藏 卷之六·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四·王日休 护命放生轨仪法·义净 寰 游 记·太虚 维摩经略疏卷第十·智顗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