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鸣善

张鸣善,名择,自号顽老子。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于其身世, 列举有“扬州人”、“北方人”、湖南人”等各说, 认为其祖贯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其先人于北宋末年南渡,家于湖南;鸣善久寓江浙,居扬州时间尤长,而家人则在武昌。他在扬州时,曾官淮东道宣慰司(治扬州)令史。后张士诚兵起,据有苏州,他是张士诚弟士德的座上客。士德攘夺民地、侈肆宴乐,他曾作〔落梅风〕《咏雪》一曲, 讽刺其非。他与当时曲家多为友好,夏庭芝曾引为“知予”(《说集》本《青楼集》卷首张鸣善《青楼集叙》)。入明,擢江浙提学,后谢病辞官,隐居吴江。钟嗣成《录鬼簿》列为“方今才人相知者”。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称其“有《英华集》行于世,苏昌龄、杨廉夫拱手服其才”。惜此书今佚, 文仅存《青楼集叙》一篇。所作杂剧三种:《烟花鬼》、《瑶琴怨》、《草园阁》,惜均佚。《全元散曲》收其小令十三首,套数二套,多写男女风情和山林归隐,也有仕途艰辛、游客思乡之作。﹝越调·金蕉叶﹞套,是赠扬州女艺人李楚仪的名篇。明·朱权《大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彩凤刷羽”。

小令

【王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

【幺】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中吕】普天乐

咏世

洛阳花,梁国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漫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赠妓

口儿甜,庞儿俏。性格儿稳重,身子苗条。多情杨柳腰,春暖桃花萼。见人便厌的拜忽的羞吸的笑,引的人魄散魂消。人前面看好,樽席上出色,手掌里擎着。

遇美

海棠娇,梨花嫩。春妆成美脸,玉捻就精神。柳眉颦翡弯,香脸腻胭脂晕。款步香尘双鸳印,立东风一朵巫云。奄的转身,吸的便晒,森的销魂。雨才收,花初谢。茶温凤髓,香冷鸡舌。半帘杨柳风,一枕梨花月。几度凝眸登台榭,望长安不见些些。知他是醒也醉也,贫也富也,有也无也。

既待舍之藏,何用沽诸价?清闲活计,冷淡生涯。采灵芝西海边,看黄菊东篱下。乐乐陶陶无牵挂,三般到处里堪夸。或是向东篱看花,或是在东门种瓜,或是去东里为家。

愁怀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悟叶中,雨点点芭蕉上。

风而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嘲西席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双调】水仙子

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鸡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作熊。

草堂小无事小神仙,而杨柳丝丝长翠捻。碧琅玕掩映梨花面,似丹青图画展,被芳尘情景留连。蟾蜍滴墨磨雀砚,鹧鸪词香飘凤笺,狻猊炉烟袅龙涎。

嘱香醪一醉再休醒,半霎里千般俏万种情。孟郊寒、贾岛瘦、相如病,刚滴留得老性命,偏今宵梦境难成。做甚么月儿昏昏瞪瞪,阿的般人儿孤孤另另,些娘大房儿冷冷清清。

东村饮罢又西村,熬尽旧家老瓦盆。醉归来山寺里钟声尽,趁西风驴背稳,一任教颠倒了纶巾。稚子多应困,山委必定盹,多管是唤不开柴门。

【双调】落梅风

咏雪

漫天坠,扑地飞,由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套数

【中吕】粉蝶儿

思情

雾鬓云鬟,楚宫腰素妆打扮,恰便似玉天仙谪降人间。殢人娇,良人种,误遭一难。虽然与风月同班,比其自然中看。

【醉春风】他若是愁锁翠春山,笑时花近眼。玉娉婷慵整倦妆奁,常好是懒,懒,翡翠裙低,凤凰钗重,麝兰香散。

【迎仙客】相逢到数载余,别离了两三番,则俺那美人儿恰才人这筵席间。美酒泛金波,闲歌随象板。投至的欢意阑珊,那其间彼行皆分散。

【普天乐】分散再相逢,再相逢空长叹。人有愿天心必应,天心应人愿何难?纤腰如杨柳枝,粉脸似桃花瓣。桃柳争妍花开绽,见年年桃柳开残。人生百年,正心思忖,有限朱颜。

【十二月】苏小卿风尘意懒,双通叔名利相干。虽不学双生是对手,也合与苏氏同班。虽葬在黄丘上滩,名播在天上人间。

【尧民歌】呀!自古来知音相会果应难,争奈这少年心终岁受孤单。休将这凤凰栖老碧梧寒,投至的雁鸣莺呖杏花残。愁烦,琵琶手倦弹.这埚儿休扭做浔阳岸。

【啄木儿煞】花钿额上贴,赤绳足下拴。少年心终久相轻慢,坚心无惮,准备并洞房花烛报平安。

【越调】金蕉叶

怨别

讲燕赵风流莫比,说秦晋姻缘怎及。论呈越精神未已,配南楚仪容最美。

【调笑令】楚仪,美人兮,薄注樱唇浅画眉。凤钗斜插乌云髻,衬冰绡玉葱纤细。轻颦浅笑声渐低,这风流几个人知?【秃厮儿】花正好香风细细,柳初柔良夜辉辉,占定个红娇绿柔花月国。花簇簇,柳依依,也波相宜。

【圣药王】花影移,月影移,留花玩月饮琼杯。风力微,酒力微,乘风带酒立金梯,风月满樽席。

【络丝娘】三生梦一声唱回,一场舞三生梦里,万劫千年不容易,也是前缘前世。

【尾声】就今生设下生誓。来生福是今生所积。拚死在连理树儿边,愿生在鸳鸯队里。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彭定求
  卷三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上·朱弁
  第廿二出 运筹·李渔
  元诗选三集乙集目录·顾嗣立
  江月松风集卷八·钱惟善
  第三十二出 题录·周履靖
  提要·赵执信
  车上·徐志摩
  谷响集卷三·善住
  三集卷六十六·乾隆
  钦定凡例·王奕清
  卷五十·陈起
  卷二十五·陈焯
  紫岩诗选巻二·于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五·袁枚

      元相《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因《隋书·音乐志》:每岁正月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观之”,谓之“场屋”故也。今误称场屋为试士之处。   二

  • 卷二百九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十七梅花类【附红梅 梅子】五言古赠范蔚宗        【宋】陆 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雪里觅梅花       【梁】简文帝絶讶梅花晚争来雪里

  • 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班固

    孝元皇后,王莽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二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

  • 太祖纪二·薛居正

    光化元年正月,帝遣葛从周统诸将略地于山东,遂次于邢、洺。三月,昭宗以帝兼领天平军节度使,余如故。四月,沧州节度使卢廷彦为燕军所攻,弃城奔于魏,魏人送于汴。是月,帝以大军至钜鹿,屯于城下,败晋军万余众于青山口,俘马千余匹。丁

  • 卷六十四 志三十九·赵尔巽

      ◎地理十一   △甘肃   甘肃:禹贡雍州南兼梁州。之域。明陕西布政使司及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地。清顺治初,因明制,设甘肃巡抚,驻宁夏。宁夏巡抚旋裁。五年,徙甘肃巡抚驻兰州。康熙三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九·佚名

      康熙二十年八月辛巳朔,命给都统王国栋恤典。上谕兵部:原任平南王下都统王国栋,矢志忠贞,临难不屈;捐躯为国,深为可悯!可给与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并恤银,及祭葬银以示优恤。  命录用效力行间武职官员。上谕兵部

  • 卷四十九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九上 【起己亥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尽丁巳唐文宗开成二年】凡十九年 【己亥】十四年春正月遣中使迎佛骨至京师贬韩愈为潮州刺

  • 卷九·陈康祺

    陈奉兹斡旋卓尔码加封德化陈东浦抚军奉兹,以进士为四川知县。值金川作乱,大兵过境络绎,大吏多委以苦差。公主炮局及修葺桥路,常居口外山谷间,濒危者屡矣,大吏亦不垂怜也。有三杂土司者,地当进攻金川之孔道。大兵猝至,三杂长卓

  • 卷五十·杨士奇

    永乐四年春正月壬辰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赐宴○甲午北京行部并天下文武官述职凡千九百四十三人赐敕谕曰人君守成法以出治人臣遵成法以((转))[辅]治君明臣良上下协和乃臻治效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十四·佚名

    惩恶门奸恶元恶蔡久轩卜元一系已行凶遇赦恩不偿命之囚,免死逃归,稔恶愈甚,已略见于当职前判。今据本州岛所申狱中情节,及张士表等二百一十七人所诉罪犯,如杀人性命,窝藏盗贼,刼掠财物,掳掠牛羊,奸占妇女,烧毁人屋,贼害人生理,斫掘

  • 卷二十四·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二十四唐 长孙无忌等 撰鬬讼四【凢一十六条】告期亲尊长【问答一】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其告事重者减所告罪一等【所告虽不合论告之者犹坐】即诬告重者加所诬罪三等

  • 卷九·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九宋 朱子 撰学礼一之上学制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故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契音薛□舜虞帝名契臣名五品谓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逊顺也】汝作司

  • 佛教正信会缘起·太虚

    万物唯心,一心元觉;但常觉而不迷,便即心而是佛。何况人生难得,生性最灵,禀亲证一真如之妙明,具遍造十法界之威力!反性而究极之,自觉之道不胜其用焉;推物而普及之,觉他之道不胜其用焉;发挥之为万行,充足之为万德,觉行圆满之道不胜其

  • 四分律卷第三十三(二分之十二)·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受戒揵度之三佛告迦叶:“昨夜释提桓因持供养具来供养我欲听法,是其光耳。”迦叶念言:“甚奇!甚特!大沙门威德乃尔,使释提桓因持供养具来听法耶?大沙门神足自在得阿罗汉,虽尔故不如我得阿罗汉

  • 童年·少年·青年·托尔斯泰

    《童年·少年·青年》是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全面展示托尔斯泰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历程。这个三部曲表现主人公如何在周围环境影响下成长。他不满自己,醉心于反省和自我分析,追求道德完善。作品洋溢着贵族庄园生活的

  • 分别功德论·佚名

    梵名Pun!ya -vibhan%ga 。凡五卷。又作分别功德经、增一阿含经疏。属印度小乘论部。着者、译者均不详,传系后汉时代所译出。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本书详释增一阿含经之前四品,并叙述有关佛弟子之事迹及修行之功德。

  • 骂意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一切善恶之法。多似律中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