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

洪武九年五月甲寅朔,以工部郎中魏鉴、礼部员外郎瞿庄为福建行省参政。

安南陈煓遣其通议大夫黎亚夫等来朝,贡方物。上谓中书省臣曰:“诸夷限山隔海,若朝贡无节,实劳远人,非所以绥辑之也。去岁,安南来请朝贡之期,已谕以古礼,或三年,或世见。今乃复遣使,至甚无谓也。其更以朕意谕之,番夷外国当守常制,三年一贡,无更烦数来朝,使臣亦惟三五人而止,奉贡之物不必过厚,存其诚敬可也。”

乙卯,赐陕西各卫军士战衣八万余领。

禁秦、蜀军民毋得入西番互市。

丁巳,以武英堂纪事监生郎敏为监察御史。

戊午,上御奉天门,谓翰林侍讲学士宋濂等曰:“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资贤才而能独理也。秦之时,张良、陈平、韩信皆居隐约,汉高卒用以成帝业。朕初定天下,即延揽群才,相与图治,皆因其器而任使之。今山林岩穴岂无超群拔众之才?欲致而用之,其道何由?”濂对曰:“取士莫善于乡举里选,用人莫善于因能任官,任官莫善于久居不迁。古有是论,而陛下行之,得才之效,无过此矣。”上善其言。

壬戌,命工部给物故工匠槥椟。上谕之曰:“今所作宫殿,但欲朴业坚固,不事华饰,不筑苑囿,不建台榭,如此经营,费已钜万,乘危负重,工匠甚劳,有不幸而死者,忧悬朕心。尔工部可各给槥椟,令国子生送致其家,赐钞以葬,蠲其家徭役三年。”复为文,遣官即龙光山祭之,曰:“昔君天下者,务在安民,然有不得已而劳民者,营造之类是也。比者,营建宫殿,工匠有因疾而死者,有被伤而死者,有冒危险而死者,已敕官为槥椟,送之于家。今复设坛,遣官以牲醴赐祭,尔等有知,咸谕朕意。”仍赐见役工匠钞,凡六万三百六十余锭。

癸亥,晋王妃谢氏薨。命礼部、翰林院议丧服之制。翰林侍讲学士宋濂等议曰:“按唐制,皇帝为皇妃等举哀,临丧素服,举哀毕则常服。宋制,皇帝为皇亲举哀,素纱幞头,白罗衫、黑银带。今参酌唐、宋之制,皇帝及中宫服大功,诸妃皆服小功,南昌王妃服大功,东宫、亲王公服,皆服小功,晋王服齐衰期,靖江王服小功,王妃服缌麻,辍朝三日。既成服,皇帝素服入丧次,十五举音,百官奉慰,皇帝出次释服,服常服。”制曰:“可。”命著为令。

乙丑,以监察御史杨约、丁大用、陈汝器为福建按察司佥事。

将有事于方丘,适有晋王妃之丧,上命翰林侍讲学士宋濂考古制以闻。濂对曰:“按王制,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越绋而行礼。《丧服》传云:‘宫中有丧,三月不举祭,既葬而祭。’宋真宗时有内丧,太常礼院言准礼,宜祭天地、社稷;神宗时当郊而丧未除,帝以为疑,讲读官王圭、司马光、王安石皆以为不当废。夫郊社之礼,国之大事,圣人所重,虽有三年之丧,亦不敢废示有尊也。”上然之。

丙寅,命中书省臣:惟作亲王宫得饰朱红、大青绿,余居室止饰丹碧。中书省臣言:“亲王居室饰大青绿,亦若无过度者。”上曰:“惟俭餋德,惟侈荡心,居上能俭,可以导俗,居上而侈,必至厉民。独不见茅茨卑宫,尧禹以崇圣德;阿房西苑,秦隋以失人心。诸子方及冠年,去朕左右,岂可使靡丽荡其心也。”

癸酉,自四月庚戌雨,至是凡二十四日始霁。

甲戌,中书省言:“兰县、河州旧募商人入粟中盐,每引计米一石,道远费重,故商人稀少,宜减其价,庶边储可积。”于是命淮盐减米二斗,浙盐减米三斗,河东盐减十之四。

乙亥,将有事于方丘,以配祀告于仁祖庙。

丁丑夜二鼓,有流星初出如鸡子,赤色,起自狗国西南,行丈余,光息,忽大如杯,分而为二,至近浊没。

己卯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

朵甘乌思藏灌顶国师答力麻巴剌遣僧藏卜巴,及朵甘都指挥司同知赏竺监藏等遣其子搠兀儿监藏等各进表,贡方物,谢颁印及赏赐恩也。

辛巳,命散骑参侍舍人杨进等一十九人署豹韬等卫事。

赐京卫诸将校钞有差。

壬午,日本人滕八郎以商至京,献弓、马、刀、甲、硫黄之属,并以其国高宫山僧灵枢所附马二匹来贡。上命却其献,赐白金遣之,其灵枢曾至京受赐,所献马受之,仍给绮帛,令滕八郎归赐灵枢。

上谓侍臣曰:“澹泊可以餋心,俭素可以餋德。纵欲败度,奢侈移性,故奇技、哇淫、游幸、畋猎皆役心损德之具,是以高台深池,庸主攸亡,卑宫陋室,圣主攸兴。朕观元世祖在位躬行俭朴,遂成一统之业,至庚申帝骄淫奢侈,饫粱肉于犬豕,致怨怒于神人,逸豫未终,败亡随至,此近代之事,可为明鉴。朕常以此训,诸子使知所警戒,则可长保国家矣。”

改登州为府,置蓬莱县。时上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遂割莱州府文登、招远、莱阳三县益登州为府,置所属蓬莱县,复以青州府之昌邑、即墨、高密三县补莱州府。

是月,故元国公九住寇陕西塔滩之地,陕西都指挥司发兵击之,追及于三不剌,获九住及平章不答失里等四十人,余众遁去。

六月甲申朔,上谕侍臣曰:“朕观往古任智自用之君,饰非拒谏,多取灭亡。成汤改过不吝,故为三代盛王;唐太宗屈己从谏,亦能致贞观之治。此皆后世罕及也。人君苟能虚己以受言,人臣能尽忠以进谏,则何事业不可成哉?”

丁亥,以翰林侍讲学士宋濂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

太白犯毕宿。

戊子,升彭州知州胡子祺为延平府知府。子祺,吉安吉水人,洪武三年以儒士举赴京,试于吏、礼二部,中选者十九人:桐庐魏潜、王讷、河西李颜、永丰丁节、永嘉许士宏、万安夏瓒、乐清李时可、卫辉陈士举、龙泉刘榖、萧晖、合肥夏起、瑞安马汉、分宜刘沂、平阳孔希普、永新欧阳子韶、泰和王子启、安福欧阳楚芳、庐陵胡伯清与选列。适太史奏文星见,上喜,十九人皆擢监察御史。子祺首上书,请都关中,其略曰:“天下形势之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厚,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江淮士卒不堪;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守;洛阳,周公尝卜之,周、汉尝迁之,然嵩、邙诸山非有殽函、终南之固,瀍涧、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故据百二山河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可以绵宗社之久,举天下,莫关中若也。”上览奏称善,寻升广西按察司佥事。凡所巡历,多平冤狱,非祀典之祠,輙命废毁。闻元祐党人碑在融州岩谷中,即出而碎之。及改知彭州,劳徕抚字,躬教民耕,因元末兵荒,暴骨遍野,皆聚而瘗之。都江诸堰作自秦时,分江水以灌成都之田,历代皆用铁石,劳费不赀,春、夏水隘,旋复冲决,元季兵兴不治,民失水利。子祺建议修筑只用竹木,堰成费省而利博,民甚便之。至是,升延平府知府,踰年以疾卒于官。

己丑,敕谕大将军徐达等曰:“六月四日早,金星犯毕右股北第一星,主夷狄兵起,以分野推之,应在赵地。今故元四大王不满二百人,官军屡捕不获,前者皆云其众无马,今乃言有十五骑相从出没,不知劫夺于何人者,盖由尔诸将不乘机剿捕,致令若此。敕至,速遣智勇将士四面捕之,毋致蔓延。其大同、岢岚诸处,亦令守御官军严为备御。”

迁中书舍人王辉、任敬、赵观、陈珪、李云为监察御史。

以宋璲、陶永为中书舍人。璲,翰林学士承旨濂之子。永,晋府右相凯之子也。

辛卯,擢济南府德州知州张瑛等三百四十三人为南昌府知府以下官有差,皆以考课第优等升之。

壬辰,浙江省臣言杭州府钱塘、仁和、余杭三县水下田被浸者九十五顷,诏遣国子生田龄等往验之。

大都督府同知何文辉卒。文辉字德明,滁州人,王师取滁州,得文辉,年始十四,上爱之,抚育教训如诸子。既长,以材命为总制,迁天宁翼元帅。上与陈友谅战鄱阳湖,文辉在行间,以功升同知南昌卫指挥使司事,守其地,寻进江西行省参政,转左丞,以征南副将军平福建。徵还京师,扈从北巡,及取河南,复拜河南卫指挥使,命守潼关。从战定西,破元扩廓帖木儿军,使摄安西分都督府事,加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从颍川侯傅友德取成都,以兵戍之,升大都督府同知。五年,曹国公李文忠北征和林,文辉督兵巡居庸关,遇疾还,卒于家,年三十有六。上为之悼惜,命有司治丧事,官给仪物葬之。

甲午,诏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布政使一人,正二品;左、右参政各一人,从二品。改左、右司为经历司,设经历一人,从六品;都事、检校各一人,从七品;照磨、管勾各一人,从八品。理问所正理问,正六品;副理问,从七品;提控、案牍,省注。

以监察御史萧韶、秦府伴读魏肃为北平布政使司参政,司文监丞王琏、监察御史彭通为山西布政使司参政,晋府伴读王铎、中书舍人王澍为浙江布政使司参政,考功监丞马亮为河南布政使司参政,承敕监令张逈、监丞杨正、司文监丞王偁、给事中平车制为监察御史,以儒士王佐为给事中。

乙未,莒州日照县知县马亮考满入觐,州上其考曰:“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吏部以闻,上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风化之原。此守令先务,不知务此,而曰长于督运,是弃本而务末,岂其职哉?苟任督责以为能,非岂弟之政也,为令而无,岂弟之心?民受其患者多矣。宜黜降之,使有所惩。”

丙申,以开封府知府王博为户部尚书。

置尚履局。

丁酉,白虹见。

己亥,重建奉先殿成。初,上以奉先殿弗称,命更造之。至是始成,奉安四庙主,以牲醴祭告。

庚子,以内侍宗亮等七十四人为司香、尚冠、尚衣等职。

辛丑,征虏前将军曹国公李文忠还自北平,上其印绶。

礼部言:“凡殿庭颁降诏书册命,宜从中道中门出近东而行;其内外官员赍捧御制、文字及御用之物进呈,不许直行中道,或左或右,取便以行,至御前则正中跪进,光禄司进御膳等物,亦不可当中道直行,许于正道边左以进。凡御座处即为正道,如上御奉天门,则于正门边东入,将至御前,正中供具膳毕而出,亦如之。若上常所往来处,其奉御内使捧执御用之物,听使令者皆须近后取便左右行,不许随后径驰中道,违者杖一百。”从之,命著为令。

壬寅,上谕侍臣曰:“舍己从人,改过不吝,帝王之羙事。故大禹以五声听治,为铭于笋簴曰:‘教我以道者,击鼓;教我以义者,击钟。以事者振铎,以忧者击磬,以狱者挥鞀。’禹,圣人也,虗己求言,如此之切,故闻善言则拜。朕乐闻嘉谟,屡敕廷臣直言无讳,至今少有以启沃朕心者。”侍臣对曰:“陛下聦明天纵,孜孜为治,事无缺失,群臣非不欲言,但无可言者。”上曰:“朕日总万几,安能事事尽善?所望者左右之臣尽忠补过耳。如卿所言,非朕所望也。”侍臣顿首谢。

以翰林编脩吴畀为承敕监令,周孟东为监丞。

乙巳,以羽林左卫指挥使毛骧、羽林卫指挥使陈方亮为大都督府佥都督。

有流星大如杯,青白色,起自太微垣五诸侯,南行至角宿没。

戊申,遣使召岐宁卫经历熊鼎还京师。鼎行次中途,西戎朵儿只班使人要劫之,不屈而死。鼎字伯頴,临川人,陈友谅破江西,屡强之仕,鼎不就。王师驻南昌,参政邓愈闻鼎名,请与相见,奇之。及上至南昌,愈以鼎为荐,召见军门,与语大悦,欲授鼎以官,鼎以母老固辞,乃留寘愈幕府,参赞军事。岁丙午九月,徵至京师,授湖州府德清县丞。吴元年,入为中书博士,与诸儒议礼,改太常博士,编集经史事类,拜起居注。上尝召翰林儒臣论乐,鼎从容敷对称旨。洪武元年,上即位,凡郊祀、礼乐、官制、法律及赐外夷书诏,鼎皆与其议。时浙东新入版图,上以其地承方氏之乱,豪杰多不法,六月,命鼎为浙江提刑按察司佥事,寻调山东。二年,升山东按察司副使。三年,封建诸王,以鼎为晋王傅。四年,故元四大王者出没为寇,居民患之,上以鼎不能弭贼,左迁大同卫知事。五年,复授晋王府参军。七年,除刑部主事。八年,西戎朵儿只班率其部落内附,上以鼎老成历事,授岐宁卫经历,赐白金五十两、钞一万二千贯。鼎至岐宁,知西戎狙诈,有再叛意,密疏论之。上遣使慰劳,赐鼎裘帽,已而遣中使赵成复召之还朝。鼎行至西凉打班驿,朵儿只班果叛,令酋长么哥答儿胁鼎还,鼎以大义切责之,遂与赵成及知事杜寅俱被害。上闻而悼惜之,遣使葬之于黄羊川,立祠致祭,仍以所食禄米给其家。

己酉,罢各布政司宝泉局,停铸钱。

庚戌,山西汾州平遥县主簿成乐官满来朝,本州上其考曰:“能恢办商税。”吏部以闻,上曰:“地之所产有常数,官之所取有常制。商税自有定额,何俟恢办?若额外恢办,得无剥削于民?主簿之职在佐理县政,抚安百姓,岂以办课为能?若止以办课为能,其他不见可称,是失职矣。州之考非是,尔吏部其移文讯之。”

太白犯井宿。

置江西布政司军需库。

壬子,以左江太平府龙州隶广西布政司。时龙州土官赵帖坚言:“本州地邻交趾,所守关隘二十七处,设有警急,须申报太平,达于总司,比报下已涉旬月,恐误事机,乞以奉议、泗城二州隶广西为便。”诏从之。

命中书兵部录用故武官子孙有遗弃者。

以华克勤为考功监丞。克勤,绍兴萧山人,少学浮屠。洪武四年,选至京,奉使日本,还奏对称旨,赐白金百两,命复姓氏,授以是职。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 扬雄传第五十七·班固
  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房玄龄
  列传第五十八 赵知礼 蔡景历 宗元饶 韩子高 华皎 刘师知 谢岐 毛喜 沈君理 陆山才·李延寿
  ●卷二·司马光
  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第九卷 太仓州 镇洋 嘉定 宝山 崇明·缪荃孙
  目录·佚名
  一四○四 湖北巡抚福宁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一部折·佚名
  七四○ 暂署两江总督陈辉祖奏续缴应禁书籍并请展限一年折·佚名
  卷三十二·傅恒
  马怀素传·刘昫
  杨邠传·欧阳修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司马迁
  程康恩·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皇明诗选卷之二·陈子龙

    李雯舒章氏云间陈子龙卧子氏同撰宋征舆辕文氏五言古诗一刘基高启张羽袁凯倪瓒汪广洋乌斯道杨士奇张洪李东阳李梦阳◆刘基 【字伯温青田人洪武中以佐命功封诚意伯为胡惟庸药死正德中赠太师谥文成所著有郁离子诚意伯全

  • 列传第四十三·刘昫

    ○娄师德 王孝杰 唐休璟 张仁愿 薛讷 王晙 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也。弱冠,进士擢第,授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奇其才,尝谓之曰:“吾子台辅之器,当以子孙相托,岂可以官属常礼待也?” 上元初,累补监察御史。属吐蕃犯塞,募猛士

  • 卷三·凌雪

    宗藩传汉大夫雄云:大木将摧,条枯枝卷。明宗贤不肖判然;神窥砚谷、鬼泣毫巅、蕃蕃落落,理势然也。兹立一传,别藩记也;系帝略后,尊王室云。宗藩 朱盛浓、朱议沥、朱盛征、朱议漇、朱绍鲲、朱常■〈巛上木下〉、朱统锜、朱容藩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杨士奇

    洪熙元年六月辛亥以即位遣使赍敕谕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曰今不幸大行皇帝宾天亲王文武群臣军民耆老遵遗诏累笺劝进朕以宗社生民之重仰承遗命俯徇舆情已于六月十二日祗嗣皇帝位乡国之勋臣受先皇帝付托之重守备南京厥任匪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正德十四年五月癸巳朔○甲午革福建沙县河泊所从巡按御史奏也○丙申 上之幸宣大也蜀府使人有见之者归以告王王遣指挥姜杰具疏问安兼献彩币 上嘉其诚意赐书褒答之○戊戌巡按浙江御史吴华疏荐浙江提学副使高友玑原任广东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正德八年秋七月丁卯朔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辅代行礼○调分守宣府南路右参将王忠充左参将分守宣府西路万全右卫等处以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胡昺充右参将代守南路○己巳改服阕掌鸿胪寺事礼部右侍郎俞琳为工部右侍郎添注管事

  • 中兴小纪卷二十三·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七年冬十月中丞周秘殿中侍御史石公揆右正言李谊论张浚不已丙申夜御批浚谪散官安置岭表赵鼎杂记曰是月初鼎奏欲降一诏以安淮西军民上曰当以罪已之意播告天下俟行遣张浚了降诏鼎曰浚已落职上曰浚误朕极

  • 第二六九谕同治九年十二月九日一一七○一--九·佚名

    淡水分府陈,谕饬明善堂绅董:将浮出大枋变卖,充为修整土城及起盖炮台之用特授澎湖分府、署淡水分府陈为谕饬变价,以充公用事。案据香山港口书杨义合禀称:「香山港口浮出大枋贰块,无人管理,现在民人争夺纷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九十六·纪昀

    列传元 【五十】○元五十成遵曹鉴张翥乌克逊良桢贾鲁逯鲁曾贡师泰 周伯琦 吴当成遵曹鉴张翥乌克逊良桢贾鲁逯鲁曾贡师泰周伯琦吴当△成遵成遵字谊叔南阳穰县人幼敏悟年十五丧父家贫勤苦不废学问至顺中至京师入成均时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纪昀

    列传宋 【六十】○宋六十吕大防【大忠 大钧大临】 刘挚 苏颂吕大防刘挚苏颂△吕大防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祖通太常博士父蕡比部郎中葬京兆蓝田遂家焉大防进士及第调冯翊主簿永寿令县无井远汲于涧大 防行近境得二

  • 列传卷第十一 高丽史九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富轼[*(金)敦中*(金)君绥]。○金富轼富佾之弟肃宗时登第补安西大都护府司录 军事考满直翰林院历右司谏中书舍人仁宗卽位李资谦以国舅当国

  • 一七 西三条胡同住屋·许寿裳

    鲁迅爱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条胡同住屋,是出于不得已而经营的。他原来在一九一九年把绍兴东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公同售去以后,就在北平购得公用库八道湾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全眷来住入,这宅子不但房间多

  • 大般若經第五會序·欧阳竟无

      [一]唐西明寺沙門玄則製   蓋聞申申夭夭宴居而欲流誨.憤憤悱悱離座而思請益.況深慈之遠鞠徧知之委照.   妙感之潛通玄機之盛扣.其於說也何能已乎。神運之來亟諧景集.靈山之上復動希   聲.良由心塗易蕪情靄

  • 梵网合注卷第五·智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戊)二明四十八轻戒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 (己)今初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初句结前。次句示后也。 (己)二别释四十

  • 复邵慧圆居士书·印光

    昨接来函, 言令乡亲有潘仲青者, 在张家口, 来函欲皈依。其人性质诚朴, 学问亦有研究。彼既发心, 光只好随缘。今为彼取法名为慧纯。以一切众生, 皆具佛性, 即皆有佛慧, 但以贪瞋痴等, 杂糅其中, 则佛慧便

  •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英国作家约拿旦·斯威夫特发表于1726年的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描述了英国医生格列佛航海遇险后的奇遇。他乘的航船遇难后,被居民身高只有6英寸的利立浦特小人国俘获。该国两党之争是由所穿鞋跟的高低引起的。格列佛

  • 凝阳董真人遇仙记·佚名

    一名《遇仙记》。金禄昭闻撰。一卷。昭闻系金末道士。此记实为女真人董守志(原姓术虎)作传。守志曾官谋克,镇防汧阳。入道为点传师,以神符医药治病,长于诗歌,“出语惊人,无烟火气”。所录七绝云:“全身养气得身安,汞

  • 小学诗·谢泰阶

    《小学诗》,是由清代人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著《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全篇依《小学》一书的内容为主轴,依次分为立教、明伦和敬身。语言通俗易懂,通用五言句,并以四句为一段,整齐押韵,颇便诵读。书中,关于养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