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壬辰朔

上免群臣朝贺大学士赵志皋张位沈一贯诣会极门行礼

○是日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四川地震三日

○甲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

○丙申册封日本正使都督佥事杨方亨回至釜山以事竣奏闻兵部覆言关白平秀吉感激锡予封典迎候使臣始终无愆礼其谢恩表文宜如北虏俺答受封事例代为封奏免其入京以省劳扰惟是日本责望朝鲜一节在朝鲜咨报若谓情形叵测今行长有书到臣内称已与秀吉讲明悉听 天朝圣命处分又云从容善处决不违 天朝约束而沈惟敬揭中谓事体结局无难则日本调兵渡海之事在朝鲜固宜堤防亦不必过为张皇日本既听处分似宜量为分角□羊杨方亨令先回京复命沈惟敬令暂住釜山调戢两国朝鲜礼文当修则谕令陪臣举行而王子必不可遣日本余倭当撤则谕令尽数回巢而王子必不当索自今伊始余倭既退釜山仍属朝鲜以见日本奉约之诚其对马岛原系日本地方亦不许朝鲜妄扰自蹈起衅之咎有旨览奏日本受封恭顺可嘉但釜山余兵尚未尽撤既非原议而两国之疑终未尽释该部便行文与日本国王撤还釜兵以全大信又行文与朝鲜国王即差陪臣以修交好谢恩表文还令日本使臣同杨方亨先来复命沈惟敬待两国事完回还

○吏部左侍郎孙继皋上<锍-釒>乞罢以科臣程绍论劾故也不报

○丁酉以河间领军游击署都指挥佥事杨官为昌镇右车营游击宣府赤城堡守备署指挥佥事刘三省为署都指挥佥事充神机营游击

○吏科给事中戴士衡以署兵科给事中徐成楚参论原任副将施朝卿佟餋正奏辩诸事语多侵已谓代二犯具<锍-釒>伸冤上<锍-釒>直陈巡视职掌以明心迹

○己亥刑科给事中李应策<锍-釒>言铨法偶废印务渐颓乞敕查例选补并决侍郎孙继皋去留以明 祖制留中

○辛丑工科给事中杨应文请究处锦衣卫百户李纶以其请差内官总理采木也

○壬寅 孝恪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

○陕西敖儿等族番人劄世禄等进献方物赐绢钞如例

○时河决黄堌口有言宣塞者有言不可塞不易塞不必塞者议无画一于是议浚小浮桥沂河廿□寺口以济徐邳运道以洩砀萧弥漫砌归仁堤以护 陵寝而总漕尚书褚鈇上<锍-釒>极言堌口宜塞纵不能尽塞亦宜量为节制不则全河南徙害将立见请行巡盐巡漕御史亲诣一勘工科给事中杨应文言堌口旁洩害大浮桥引水利微一浚诚为永赖则口可无塞如仅为一时权宜则塞口宜急请敕令酌议的确部覆从之

○癸卯以宣府入卫游击署都指挥佥事孙继盛为分守宣府中路葛峪堡等处左参将

○甲辰吏科给事中戴士衡言当今事势其不可知者有三天意不可知民心不可知气运不可知其大可虑者有五纪纲废弛可虑夷狄侵陵可虑根本动摇可虑武备疏略可虑府库匮竭可虑而吃紧宜图者有一则在人主一心<锍-釒>入不报

○乙巳巡抚陕西侍郎贾待问条上洮河防御事宜一创筑冲边谓洮河地方打尔加山等处城堡低塌宜创筑以资防御一鼓舞属番谓哈六束哈六卜倾心内附欲各加职衘以昭激劝一议改将领谓归德孤悬将轻兵寡欲改守备为游击以重事权增募兵马以壮声势一议复将衔谓洮州原设副总兵统制阶州参将及文县旧洮岷州西固四守备后改协守为参将与阶文将官颉颃威令不行欲仍改协守以资弹压部覆如议惟归德改将增兵一事自万历十九年建议已经停寝今复议改增设募宜行该镇督抚熟计长便后督抚复言改设增募事不可已从之

○丙午升宣府独石城守备署指挥佥事李宗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宣府入卫游击

○先是留守后卫百户王守仁奏称伊祖定远侯王弼遗资寄顿楚府楚王华奎奏辩淂旨令查议至是户部覆奏守仁妄认弼为远祖所奏尽属虗妄<锍-釒>留中

○戊申 英宗睿皇帝忌辰遣官祭 裕陵

○户科给事中程绍奏请罢中州开采以固腹心不报  ○己酉朝鲜国差陪臣郑期远等十三员陈奏倭情赐衣服靴袜并折叚银两

○工科给事中杨应文奏以大工经营业已就绪乞量<宀十见>楚蜀黔三省采办限期以恤民艰不报

○庚戌工部覆四川湖广贵州采木事宜川广各于原派木数内先采运十分之六限以六年分作三运川西道副使刘卿加御久任专督该省采运贵州地险民夷夙称空乏先采运十分之三仍限六年分作三运协济银两坐派福建广东各五万南直浙江各三万江西河南山东各二万山西一万命依拟行

○辛亥月犯心宿

○壬子命翰林院编修顾天埈刘孔当简讨刘生中李腾芳教习内书堂  ○刑科给事中侯廷佩浙江道御史周孔教各<锍-釒>请速简铨臣不报

○癸丑命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曾朝节掌翰林院印信并充经筵讲官

○大学士沈一贯以妻丧乞假请恤 上暂准给假治丧予祭葬如例加祭一坛仍令给传回籍

○四川抚按谭希思王明以采办役重请留本省银两协济部议暂准留新增赃罚并缺官俸银淂旨如议

○升太仆寺少卿万自约为太常寺少卿

○升陕西左布政使徐汝阳为南京光禄寺卿  ○复除原任刑科右给事中罗栋原职

○复除原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乔璧星原职

○升南京吏部主事周汝登为广东佥事专管屯田盐法水利

○甲寅巡抚山西魏允贞以病乞休且自言抚晋罪状虏情幸其久款未振外威罪一民生幸其有年未臻内治罪二知万象春王国廿□寺之贤而不能破格力荐使其速进罪三知张嘉绩祁光祖廿□寺之不肖而不能执法早论使其速退罪四以廉隅持身而竟至声色之过罪五以官箴饬吏而不免意气之加罪六忧谗畏讥不能尽举宪纲狃故蹈常不能尽洗弊窦罪七数年来天鼓鸣地屡震而无消弭之寔四境内子杀父弟杀兄而无感化之本罪八乞赐放归以避贤路章下所司

○吏部左侍郎孙继皋乞早放免不报

○乙卯大学士赵志皋请用吏部尚书言今吏部掌印无官四司诸务停阁昨冬十二月大选遂至罢废内外官员待补者六七十人久或至一二年行取官员未淂俞命致令旧者不升新者无缺台省差遣乏人各处司道守令悬缺未补者甚多此皆 祖宗二百年未有之事乞将吏部堂属官员亟赐署置凡内外官待次者悉令除补以光 圣治<锍-釒>入次日下徐汝阳等十人又次日下曹愈参等三人又次日下高镇位廿□寺二人

○丙辰 孝静毅皇后忌辰遣官祭 康陵

○朝鲜国王李昖以倭情紧急请救兵部言此奏乃去年十一月以前事是时册使未回日本以朝鲜遣使官卑礼薄不纳其使归报有仍欲索要王子等语今杨方亨奏报封事已竣止是责备朝鲜礼文已经覆议令沈惟敬调戢矣其请兵一节宜敕朝鲜自为堤备不淂专恃 天朝救援淂旨行朝鲜国王修备修睦以保疆土毋淂偷安起衅

○丁巳总督三边兵部尚书李汶以病乞休令在任调理

○己未大学士赵志皋廿□寺再请点用吏部尚书不报

○庚申以鼎建乾清坤宁二宫兴工祭告 后土 司工之神遣都御史徐作行礼

○崇信伯费甲金捐禄助工不报

○辛酉兵科署科事刑科左给事中徐成楚<锍-釒>论兵部尚书石星因言辅臣赵志皋雷同欺蔽于是志皋奏言东封一事始于经略宋应昌之请尚书石星许之言官争之事几成而欲败赖 圣断查究言官而议论姑息倭使既至破封不已又值有李宗城私逃之事议论更多幸 天威震怒逮系宗城别遣杨方亨而封事成矣金日釜山之兵未撤为索朝鲜之遣使以致二使稽迟未还谢恩夷使未至然揆之事体日本既退王京又还王子陪臣则今日朝鲜亦宜遣使修睦以释旧憾乃成楚必欲兴兵动众以开祸端诚不知其何心也<锍-釒>入不报

○命五军营参将署都指挥佥事朱绍庆加副总兵职衘管分守镇边城等处参将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七十七·列传第二百三十六·叛臣下·脱脱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二·张廷玉
  卷之十三 粤纪(续)·计六奇
  ●卷七·赵翼
  名山藏卷之二十九·何乔远
  第十一回 周社稷八百年三十七世·黄士衡
  卷之三百八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第一四○供词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一—三·佚名
  通志卷五十八·郑樵
  一○五五 军机大臣奏秋季所造第四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总校等官交部议处片·佚名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 第二十四·班固
  翰苑羣书卷十二·洪遵
  卷之六十七  病逸漫記(明)陸釴 撰·邓士龙
  卷九十四·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百零一·彭定求

        卷901_1 【送日本使】李隆基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卷901_2 【赐新罗王】李隆基   四维分景纬,万象含中枢。玉帛遍天

  • 卷一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162_1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

  • 第一折 傲雪·李玉

    【黄钟引子传言玉女】[生,三髯、方巾、色服上]劲骨钢坚,天赋冰霜颜面。守齑盐,穷通不变。微官敝屣,只留得清风如剪。忧怀千缕,忠肝一片。【菩萨蛮】生来不具封侯相,揭天富贵非我望。忠孝自根心,君亲魂梦钦。一身轻似叶,所重全

  • 初夏一夜的印象·闻一多

    (一九二二年五月直奉战争时)夕阳将诗人交付给烦闷的夜了,叮咛道:“把你的秘密都吐给他罢!”穹窿下洒着些碎了的珠子——诗人想:该穿成一串挂在死的胸前。阴风的冷爪子刚扒过饿柳的枯发,又将池里的灯影儿扭成几道金蛇。帖在山

  • 第三十七出 登门逼婚·佚名

    【风检才】(净)我是潮州林大爹,打扮是消劳。头上戴(带)帽,脚下穿靴,今旦日来见某爹(ㄙ爹)。只处正是阮亲家厝,因乜都无人在只厅上?不免叫一声。(外)无事关门厝内坐,闷在心中谁得知?(净)亲家唱喏。(外)贤郎莫怪。(净)我不是家

  • 通志卷一百三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三晋王敦【沈充】桓温【孟嘉】桓元【卞范之殷仲文】王弥 张昌 陈敏王如 杜曽 杜弢 王机 祖约 苏峻孙恩 卢循【徐道覆】谯纵王敦字处仲司徒导之从父兄也父基

  • 史记集解卷十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太史公自序曰作今上本纪又其述事皆云今上今天子或有言孝武帝者悉后人所定也张晏曰武纪褚先生补作也褚先生名少孙汉博士也】孝武皇帝者【汉书音义曰讳彻】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

  • 一九二 拾遗丙·周作人

    杭州 上边第十四至十七章写过杭州与花牌楼的事情,这回找出旧稿《五十年前之杭州府狱》一篇,有些地方似乎可以作为补遗,因抄录于后:“一八九六年即前清光绪二十二年九月,先君去世,我才十二岁。其时祖父以科场事系杭州府狱,原

  • 高模翰传·脱脱

    高模翰,又名松,渤海人。颇有膂力,擅长骑射,喜欢谈兵。起先,太祖平定渤海,模翰逃至高丽,高丽王将女儿嫁给他。因为有罪逃回。后因酗酒杀人获罪入狱,太祖知他有才,宽恕了他。天显十一年(937)七月,唐遣张敬达、杨光远率兵五十万进

  • 燕公楠传·宋濂

    燕公楠字国材,南康之建昌人,宋礼部侍郎燕肃之七世孙。公楠十岁能写文章,但两次乡试都未中。后曾任赣州通判。至元十三年(1276),世祖平定江南,授公楠为赣州同知。十四年,因平广南有功,升为吉州路总管府同知。二十二年夏,召至上

  • 卷四·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四十一月十二日癸酉乘舆自南还至宿迁衍圣公孔毓圻率博士孔毓埏等奉迎上方御舟渡河顾视毓圻等拜伏于河干命侍衞传旨谕衍圣公孔毓圻曰知尔不善骑不能随朕同行可先归于曲阜伺候今日尚早犹可防行不

  • 学以致用·孔子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①,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 ①授之以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所以与政事有关。②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代的外交谈判多背诵诗篇来代替

  • 卷十八·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八    元 王天与 撰微子第十七        商书殷旣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汉孔氏曰错乱也唐孔民曰不指纣恶而言错乱天命者天生烝民立君以牧之爲君而无君道是错乱天命爲恶之大故

  • 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初分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之三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应云何行般若波罗蜜多。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不行色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受想行识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色若常若无常是行般若波罗

  • 卷第四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四十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门第十子摄颂之六五百之余及七百结集事尔时迦摄波告邬波离曰。世尊于何处制第一学处。邬波离以清彻音答曰。世尊于波罗痆斯。此为谁说。即五苾刍其事云何。

  • 见素集·林俊

    诗文别集。明林俊(号见素)著。 四十七卷。其集原为诗集十四卷、文集三十五 卷,版毁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其孙林及祖 于万历时重刊,统成本集,有文集二十八卷,续 集十二卷,奏议七卷。文集卷首有正德元年 (1506)张翊等

  • 宝带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北宋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叙述罗侯罗童子于夜分,为罗刹所怖,而于佛前涕泣,佛乃为童子佩宝带,说大明咒,并令持是咒,以远离恶罗刹、刀杖、恶毒、恶友、疾病等,而得大安乐。为圣庄严陀罗尼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