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

往在宪宗朝闻三原王公为南京部台章奏迭至奉防施行者固巳録之有司播之四方其留中不报者世莫得而也公既为今天子简用复起为吏部有其家所藏奏稿者盖自为评事为知府为布政凡所尝陈奏举劾者皆在焉观其剖析事理论法防狱人或能之至于批鳞苦口排大奸摧巨敌身任天下而不为私谋者则卓乎不可及也夫内告外顺见于君陈之命先儒以为此固成王之言非文武之言也中古之世或匿谏草而不以示人甚则焚之世俗相以为美事议者则以为孔光之徒匿奸钓誉之为者故韩魏公谏垣存稿宁不避卖直之嫌而彰人主従谏之美岂无所见而然哉若王公所谏奏所举劾盖有削兵权黜侍近而元恶大憝亦有肆诸市朝者则公之忠先帝固鉴之深矣虽有危言极论未暇宣布然亦优而容之未始有谴怒诃责之语盛徳所在亦岂容掩而不彰哉使天下之后世之谓公之言如此而先帝之所以容之者如此则未必非是稿之助也治壬子四月六日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讲官兼修国史长沙李东阳书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吴广成
  椒生随笔·自序·王之春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一·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五·徐紘
  卷五·黄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纪昀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佚名
  ·又·丁曰健
  读例存疑卷四十九·薛允升
  读例存疑卷三十六·薛允升
  琅邪王高俨传·李延寿
  卷六十一·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正旦同俫儿上)(正旦云)自从俺相公上任之后,差夫马到那权家店上迎取俺们到官。在这后花园中居住,好是幽静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我生长在大院深宅,便烧个灰骨儿断不了我这幽闲体态,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

  • 车上·徐志摩

    这一车上有各等的年岁,各色的人:有出须的,有奶孩,有青年,有商,有兵;也各有各的姿态:傍着的,躺着的,张眼的,闭眼的,向窗外黑暗望着的。车轮在铁轨上碾出重复的繁响,天上没有星点,一路不见一些灯亮;只有车灯的幽辉照出旅客们的脸,他们老

  • 七言巻二十一·洪迈

      七言〈原缺〉

  • 卷七 五言排律·佚名

    马祖常寄舒真人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割蜜蜂先避

  • 卷四百十六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一月癸卯盡是月甲辰   十一月癸卯朔。   甲辰,三省、樞密院言:「檢會都水使者王孝先狀:『伏思大河決塞不常,為國之患屢矣。比自小吴之決,遂失隄防,貽患為甚。欲乞於西岸上自北京內黃第三埽,先起截河

  • 臧榮緒晉書卷十·汤球

      夏侯湛   夏侯湛字孝若。譙國人也。文選東方朔書贊注。   美容儀。才華富盛。早有名譽。與潘岳友善。時人謂之連璧。同上。   為太尉掾。文選夏侯常侍誄注。   湛舉賢良。對策。拜郎中。同上。   進補

  • 卷十七 简文帝·王夫之

      〖一〗   至治之世无请托,至乱之世无请托,故嘱托之禁,虽设于律而不严,以其非本治也。汉灵帝立三互之法,高洋赏房超棓杀赵道德请托之使,命守宰设棓以捶杀属请之使,盖其时请托公行,狱讼大乱,有激而然也。   至乱之世,守

  • 列传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一百二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叛逆三。崔忠献[*(崔)怡*(崔)沆*(崔) ]。○崔忠献初名鸾牛峯人父元浩上将军忠献荫补良 令。 明宗四年元帅奇卓诚击赵位宠闻忠献勇敢选补别

  • 高宗本纪·刘昫

    高宗本纪(上)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名治,是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顺圣长孙皇后。贞观二年(628)六月,出生在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幼而聪慧,端庄安详,

  • 卷三十二厘金三·冯煦

    米捐芜湖设立米捐局一所,抽收军饷、偿款两捐。皖省出产米为大宗,光绪二十一年,署江督张之洞奏设米厘局于芜湖,抽收江苏下游大胜关、大河口、泗源沟三卡。厘金。二十六年六月,巡抚王之春因练兵需饷援案,奏请抽收芜湖落地米厘

  • 卷八·王溥

    后唐长兴元年八月六日,尚书比部员外郎、知制诰崔棁奏:“臣伏见开元五年敕:‘每年贡举人见讫,宜令引就国子监谒先圣先师,学者谓之开讲质疑义。所司设食。其监内得举人,亦准此例。其日,清资官五品已上并朝集使并往观礼,永为常式

  • 闕子·阙子

    周闕氏撰宋景公使弓工爲弓九年乃成來見公曰爲之亦遲矣【文選注引作何其選也】工人對曰臣不得復見君矣公曰何也曰臣之精盡於此弓矣獻弓而歸三日而死公張弓登虎圈之臺東面而射矢踰西霜之山集彭城之東其餘力逸【文選注引

  • 内政部今颇注重宗教·太虚

    ──二十二年十月作──近来的内政部,对于宗教──尤其是佛教──似乎注重。前者既传决将中国佛教会所拟破坏教育系统之办学大纲驳复,而又有将使僧徒受强迫教育之消息。殆以边陲多故,既须藉佛教为系縻,而国俗民风颓丧之后

  • 卷第九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十眼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一一所增随眠当言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耶。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

  • 弘戒法仪序·法藏

    世尊以金襕袈裟。付大迦叶。而禅法律并传。名之曰祖印者。盖以实相无相涅盘妙心。为三宗之的旨也。佛灭度后。律家不悟心宗。遂裂比丘一法为五部。是以禅宗传法传心。而不传小律。盖谓小乘不知禅律同宗。而互为诋讼故

  • 第三 念处相应·佚名

    第一 庵罗品[一]第一 庵罗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国之庵罗园中。二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诸比丘应诺世尊曰:“大德!”世尊曰:三“诸比丘!有此一乘道,能使众生清净、超愁悲、灭苦忧

  •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关汉卿

    简名《五侯宴》。杂 剧剧本。元关汉卿作。五折一楔子,旦本。本 事出《五代史》、《五代史平话》、《刘知远诸宫 调》等,多所增饰。剧写李氏典身于赵太公家当 乳母三年以葬其夫。赵私改文书中“典身”为 “卖身”,逼李弃

  • 长杨赋·扬雄

    汉赋。西汉杨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又见于《文选》。这是一篇田猎赋,借汉成帝猎于长杨之事,宣扬汉帝国声威并表示讽谏之意。赋前有序,交待作此赋的背景和用意:汉成帝于校猎甘泉的次年(元延元年·前12),又田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