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七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十一年。丙寅。十一月。己未。谕内阁、兵部将随围官兵应领马匹数目、及放马交马条例定议具奏。已依议行矣。比因查出兵丁将领马红单私卖。均经治罪。推原其故。缘近年察哈尔缴回马匹。多有疲瘦。该兵丁等不堪骑用。傥有倒毙残废。于回围交马时。必致赔累。是以将红单变卖。今将各处应领马匹数目。酌减一千余匹。察哈尔解送更属易办。况前此又加恩酌定察哈尔官员等于收回马匹内。准照倒毙五厘报销。该官兵等自应感恩实心奋勉办理。张家口至京城热河。皆有数百里之遥。若将羸瘦马匹解送。必更疲乏不堪骑用。今酌定随围官兵应领马匹。俱照新定额数给领。如有私卖红单折收银两者。必当治罪。并着交察哈尔都统等、嗣后将应放马匹由该处送至京城及热河时。当选肥壮马匹。派能干官员解送。不得将欠膘三分以下之马充数。再每年派副都统等监牧察哈尔马匹。如有疲瘦者。一面驳回另换。一面据实具奏。傥不具奏。送到时经特派监放之王大臣等查出即着据实参奏。将监牧副都统及察哈尔都统等一体治罪。决不轻贷。傥监放王大臣等。如有瞻徇。查出时一并治罪。  

○庚申。定伦纪重案改题为奏。谕内阁、刑部等衙门具题、山西省襄陵县民妇高吕氏谋死亲姑高贾氏一案。媳之于翁姑。犹子之于父母。均属伦纪攸关。高吕氏既犯蔑伦重案。按律应问立决。今详阅本内。高吕氏于本年二月初闲事犯到案。迄今几及一载。虽本内声明该犯妇于六月二十四日在监产女、计产限一个月等情。产限既在六月以后。则限满时即当奏明按律办理。何迟至于今。始行具题请旨。使逆伦重犯。久稽显戮。所办殊属迟缓。除高吕氏一犯、已照拟凌迟处死外。嗣后外省遇有此等逆伦重案。即或犯妇应予产限。亦当于生产一月后。即行奏明按律办理。毋得照寻常案件依限具题。辗转迁延。致滋迟缓。设外省具题事件。有似此关系逆伦重案。刑部等衙门亦即当改题奏办。  

○又谕、御史陆言奏请严汰州县逾额官役以清敝□大源一摺。所奏是。外省州县额设官役。原有定数。岂容任意增添。近来各省州县。俱有无名白役。什百为群。遇有词讼事件。官出票差。伊等即随同滋扰。勒索讹诈。威逼良民。大为闾阎之害。实可痛恨。本年直隶正定县生员王之选等呈控吏役包揽车辆一案。审出该县吏役多至九百余名。已属可骇。然正定系九省通衢。犹得以差务繁冗需人帮办为辞。若该御史摺内所称、浙省仁和钱塘两县、正身白役。不下一千五六百名。该二邑更非直隶州县可比何得纷纷募雇。倚势病民。不可不严申例禁。着各省该管上司官严加查核。将各衙门所有白役、立即裁汰务尽。一面将现设官役、按名报部。将来如有蠹役滋事之案。部中检直原册。如系正身官役、将该管官照例议处外。若系原册无名。即应治州县官以违制之罪。并将失察该上司从严议处不贷。又据该御史奏请严定各州县承宪处分以杜积压一摺。各省审办事件。悬宕甚多。上司既辗转派委。致稽时日。而州县复不以地方公事为重。每日自辰至午。在上司衙门趋承伺候精力先已疲耗。以应酬之余。办理公事。势不能不草率因循。多所积压。殊非所以整饬吏治。此种怠玩习气。亦非独外省为然。近来京中部院各衙门。办事亦觉迟缓积压。司员等到署不早。难免怠惰偷安。朕孜孜勤政。近皆秉烛阅事。从不惮劳。乃大小臣工。于入内递事之日。尚知起早进朝。而寻常进署办事。辄迟至巳刻以后。是岂急公趋事之道。至外省督抚等偷安晏起、及属员等伺候上司。彼此贻误公事。更属不免。嗣后务当痛改积习。振作有为。于应办公事。认真经理。慎勿仍前迟误积压。视清厘积案、为历任交代之具文。庶吏治民生。稍有裨益。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又谕、庆桂等将查明礼部开到会典则例所载、雍正乾隆年闲恭进实录仪注进呈。内奉案举案。均系侍卫承值。尚未允协。现在恭纂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帙浩繁。典礼至重。未便仅令侍卫将事。自应奏派贝子公以下宗室官员。届期分司赍捧。并派亲王郡王贝勒等左右护视。方足以昭虔恪。明年恭进高宗纯皇帝实录时应如何酌定仪注务臻尽善并交送大内后、如何接受归架之处。着皇次子仪亲王成亲王庆郡王会同军机大臣敬谨妥议具奏寻议上。得旨、皇次子及仪亲王等奏明年三月闲皇考高宗纯皇帝实录圣训告成恭拟受书仪注进呈朕详加披阅。前期一日。总裁等官恭奉全书送至保和殿陈设后值日护军统领、会同总管内务府大臣谨阖殿门。多派官员于殿门外周历照看。尚不足以昭慎重。是日、着于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大门侍卫、不值班各员内派出二十员于殿外前后轮流坐更小心照看不准在彼点灯吃烟。以专责成。次日受书行礼后。即着礼部堂官恭奏礼成。以便御殿受贺其表文着于送书进乾清宫时监修官一并送进所有照看归架事宜。南书房翰林着派戴衢亨赵秉冲、黄钺。总管内务府大臣着派苏楞额英和。至实录黄绫本。馆臣编次。按日呈览。均经朕详慎阅定届时无庸于次日再行具仪进呈。余均照所议行。  

○又谕、连日将宗室王公等门上护卫带领引见。睿亲王端恩奏称护卫。豫亲王裕丰奏称侍卫。昭梿奏称侍卫官。且并未将仪亲王成亲王庆郡王永璘等名具奏。惟称王号朕之侍卫方云侍卫。各王公等门上官员向称护卫。今端恩所奏、甚属合宜。裕丰所奏、已属不合。昭梿率称侍卫官、且未将仪亲王成亲王庆郡王等名奏出。甚属错谬。君前臣名。自古定制。前此朕谕令不必书仪亲王、成亲王名、祇书王号乃朕加恩敦厚兄弟之谊。且指书写谕旨而言。并未概及臣工等奏事。是以各王大臣奏事缮摺。每遇仪亲王等名。均与各大臣等一体缮写。今昭梿不将仪亲王成亲王之名奏出。并庆郡王永璘、系朕之弟亦不奏名。太不晓事。错谬已极。昭梿着申饬。  

○命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禄康、为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刑部尚书长麟、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尚书德瑛、为户部尚书。以湖北巡抚瑚图礼、为吏部尚书。工部右侍郎文宁、为步军统领。内阁学士成书、为工部右侍郎。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内务府正白旗护军统领佶山、为总管内务府大臣。  

○以湖北布政使章煦、为巡抚。调云南布政使阿礼布、为湖北布政使。以江西按察使蒋攸铦、为云南布政使。山东兖沂曹道陈预、为江西按察使。  

○以哈密帮办大臣花尚阿、为办事大臣。二等侍卫罗布藏多尔济、为哈密帮办大臣。  

○户部议准、贵州巡抚福庆疏报、独山、黄平、二州、开垦四五亩有奇。照例升科。从之。  

○壬戌。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内阁、恒伯奏洪果尔托洛海山产煤甚旺、民人内有情愿前往挖取者、请旨限以三十人前往开采等语。所奏非是。口外蒙古地方。向无开挖煤窰之例。洪果尔托洛海山在扎哈沁牧界之北。伊等平时虽不在彼住牧。如准民人挖煤。相沿日久。民人积众。难免不滋生事端。所奏不准行。并着申饬。  

○以太仆寺卿温汝适、为通政使司通政使。前任驻藏大臣英善、为太常寺卿。  

○癸亥谕内阁、近日朕屡降谕旨。训饬各部院衙门办事迟缓。以防怠玩积压之敝□大。本日御史英纶、因有请定进署画稿章程之奏。所言亦是。但此事惟在各部院大臣恪遵谕旨。实力奉公。若如摺内所称、将各大臣进署散署。俱定立一准时刻。殊觉于事无益。各衙门事务繁<闲>不同。即稿件之多寡不一。该大臣等果能每日早进公署。将应办事件一一清厘完结。即为无旷厥官。若定以时刻。在不实心任事之人。终日在署端坐。而于事理概不置可否。其事务较<闲>衙门。公事早毕。二三僚友。静坐燕谈。又于政治奚裨乎。至谓各衙门送画稿件。经旬累月。不能画回。此则实无其事。部院事件本有限期其书画题奏咨行。亦俱有月日可凭朕勤求治理时加考察该大臣等亦何敢将稿件存留私宅。任意耽延。设有一二怠惰之人。御史应指名参奏。不得笼统声叙总之国家庶事繁多各部院堂官身膺显秩董正庶僚惟当勤以莅事。公以率属。自能赞襄国是百度修明。原不在更定科条。务名鲜实所谓治事不如治官。身为大臣者。仰体朕日理万几孜孜求治之意。无致言事者有旷官之诮实所厚望焉。  

○户部议准、云贵总督伯麟等议奏、滇铜正运六起。加运二起。请将正运六起改为正运四起分运。每起领运正耗余铜一百十万四千四百五十斤。应支水脚杂费。照所增铜数支给。其节省二运养廉银及滇省公捐八起帮费。俱加给正运加运六起运员分支。又委员在泸州兑铜。例限一月今改六正运为四正运。应予限四十日。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堂邑县民王绅女王氏。河南虞城县民杨存义妻王氏。  

○甲子谕内阁朕惟郊坛大祀。典礼至重。每岁举行南郊祈谷常雩三大祀。前期诣宿斋宫。凡笾豆牲牢之属。皆敬谨省视。我皇考高宗纯皇帝敬天以实。躬亲殷礼。一切仪文品节。悉经裁定。昭垂溯自乾隆七年、经礼臣议准、冬至前一日。皇上诣圜丘视坛位分献官分诣神库视笾豆。神厨视牲牢。迨乾隆十二年。钦奉圣谕、以先期祗请神主陈设省视复收。有违神道静穆之义。应于前期一日、恭诣皇穹宇皇乾殿上香行礼。命大学士等详悉具仪以闻。维时定议、因将视笾豆一节、或亲诣或遣官之处。由太常寺临期奏闻请旨仰荷允准遵行。自是二十余年。大率遣官阅视笾豆次数居多。亦闲有亲诣阅视者。乾隆三十五年、复奉圣谕以神位允宜躬亲展谒。其省视笾豆。应按例专遣臣工莅事。不必再行请旨。仰见折衷定制专意明禋与圣经笾豆司存之义允协。朕缵承统绪。敬恭匪懈。嗣后郊坛三大祀前期省视笾豆牲牢。均着按照乾隆七年定例、遣员将事。该衙门临期查照奏请<闲>派毋庸具摺双请。至恭诣皇穹宇皇乾殿上香后、阅视坛位仍钦遵前典亲诣举行。  

○命嗣后各宗室王、贝勒、贝子、公等门上护卫官员出缺。改为三年带领引见一次着为例。  

○予河南故刑部尚书胡季堂入祀乡贤祠。从巡抚马慧裕请也。  

○户部议准、前任陕甘总督倭什布疏报、乌噜木齐头屯所、开垦地二顷十亩。照例升科。从之。  

○丙寅。上诣雍和宫行礼。  

○诣宣仁庙凝和庙火神庙拈香。  

○谕内阁、据仪亲王等奏、多罗荣郡王绵亿长子奕铭、次子奕鑅、多罗贝勒奕浚当日均系本门上自行起名、今届恭修玉牒之期。谨查照嘉庆六年谕旨、恭候钦定赐名以便载入等语。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系嘉庆六年二月内谕旨。今荣郡王绵亿长子系嘉庆四年所生。在未降旨之前。其自行命名尚无不合。但奕字辈应用糸字旁字样。何得取用金字偏旁。至伊次子奕鑅、及贝勒奕浚、则皆系嘉庆七年所生。何以不奏请命名。实属非是。除奕浚之父质郡王绵庆已故毋庸议外。绵亿不用糸字旁字样为伊两子取名。着交宗人府察议。其次子奕鑅因何不奏请命名。着宗人府查明是否该衙门于奉旨之后。未经传知。抑系绵亿接奉知照。并未遵办。俟覆奏到日。再降谕旨。寻奏上。得旨、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此旨系嘉庆六年所降。彼时管理宗人府之王贝勒等、并不恭录谕旨。传知伊等各家一体遵照。实属疏漏除承办之副理事官松秀病故毋庸议外。仪亲王、成亲王、定亲王绵恩、贝勒永臶、贝子永硕、均着交部议处。永珠、庆怡、补放宗人在后。着予免议。至绵亿之次子奕鑅、未经奏请命名。系因未曾接阅谕旨。其咎尚属可原。惟奕字辈命名。下一字用糸字偏旁。系皇考高宗纯皇帝钦定。绵亿理应恪守。乃私用金字偏旁。为伊两子取名。不似近派宗支。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待。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使。不便交伊管领。绵亿着退出乾清门、并革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围大臣。无庸罚郡王俸。仍留镶黄旗汉军都统。令其在外廷当差。以示愧厉。  

○吏部以大学士禄康应定何殿阁请。得旨、着为东阁大学士。  

○户部议准、前任陕甘总督倭什布疏报、乌噜木齐塔西河所、开垦地六顷。照例升科。从之。  

○展赈云南浪穹县、被水灾民。并免本年应徵秋粮及条公银。  

○丁卯。谕军机大臣等、全保等奏、请将降贼二百二十余人、与各处未动新兵三百余名、一体搭配酌派、以新疆换防为词、分起调出、仍将新兵降贼、分造两册、飞咨各该处大臣、于到戍后、除新兵照例屯防当差外、其余降贼、即分给各回城回子伯克为奴等语。降贼二百余人。本应拘传到案。明白宣谕。远配新疆。今全保等恐复生反侧。拟借换防为名。遣令随众远戍。到彼后再分给回子为奴。为此权宜办理之法。细思究未妥协。降贼等均系罪犯极刑。此时贷其一死。并未能声罪发遣。但以换防为名。于国法仍属未伸。且甫经宣谕旨。派赴换防。迨至到戍后、又复传旨将伊等拨给为奴。忽为防兵。忽为罪隶。岂有如此不信之诏旨乎。国家明罚敕法措正施行。不值于此等顽愚。驭之以术。今既以换防为名。莫若径行加恩。即令分赴新疆各回城充当戍兵。永不换回。此时止传令换防。不必宣露此意。既稍示惩创。而办理仍不失为正大。惟专派新兵。犹恐该兵丁等心存疑虑。自应将旧兵搀入。一同派往。该督等接奉此旨。即将旧兵酌派若干名。并未动新兵、及此项降贼二百二十四名。搭配分赴各回城换防。仍造册咨明新疆大臣存记。除新旧各兵、届时照例换回外。其二百二十四名。永作该处防兵。不准换回。一面仍将回城十处、某城换防若干名之处。造册奏闻。至降匪等应得口粮分例。均着一体支给。并即派令原管将领带同出关。如传令换防时有稍形违抗者。即当立置于法。其沿途或有滋事、及到戍后不安本分犯有罪案。均当加等严惩。此内有曾给军功顶带者。亦姑准戴用。不准再予升擢。至所称将降贼内着名头目、作为末起、俟出山行抵平原、相机拏解、定拟斩绞、请旨办理等语。尤可不必。此时无论首逆与否。总着归并一体办理。无庸再分等差。转生枝节。此朕保护良民之苦心。不得已如此办理。然非正办。悔已无及矣。将此谕令知之。  

○以大学士庆桂、兼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长麟、户部尚书德瑛、理藩院尚书博兴、为内大臣。  

○戊辰。上诣慈宁宫寿康宫行礼。  

○己巳。上诣大高殿行礼。  

○调正黄旗汉军副都统格布舍、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镶蓝旗蒙古副都统桂芳、为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命礼部尚书王懿修、兵部尚书邹炳泰、户部左侍郎托津、右侍郎苏楞额、在紫禁城内骑马。  

○庚午。谕内阁、本日据领侍卫内大臣等参奏、御前大臣丹巴多尔济、因大学士朱圭召对之后、行至月华门步履蹇滞、辄唤令南书房太监等用木凳舁出、大昧体制、请旨惩办等语。所奏甚是。前此嘉庆五年、朱圭因彭元瑞在西华门内坠马跌伤。不能行动。将轿唤入。令彭元瑞乘坐而出。经御史周栻参奏。将朱圭交部议处。彭元瑞系跌伤昏闷之时。情有可原。交部察议。彼时彭元瑞乘轿处所。附近西华门。不过在紫禁城之内。距大内尚远。即经御史参奏惩处。今月华门地方。距乾清宫咫尺。丹巴多尔济辄令用木凳将朱圭舁出。尤乖体制。在朱圭筋力衰颓。精神恍惚。当太监等舁出之际。伊亦全然不知。情稍可原。丹巴多尔济是何居心。紊乱体制。伊非不知轻重者可比。除太监二人重责发下贱当差外。丹巴多尔济着交部严加议处。朱圭、着交部议处。兵部于三十日具奏。不准迟逾。寻议上。得旨、据吏兵二部具奏、议处丹巴多尔济朱圭一摺。丹巴多尔济素好多言。因见朱圭于召对之后行至月华门步履蹇滞。令太监等设法舁出。伊即趋侍引见。而太监等无知。即取用木凳令其乘坐。此在丹巴多尔济、亦不过随口指使。殊不思朱圭近日力疾趋直。艰于步履。举朝皆知。即行至月华门。于引见人员时不及谨避。何妨稍令停待。否则或令太监扶掖。暂进月华门左近直房祗候。亦无不可。乃率意令由大内舁出。实属有乖体制。部议请照违制私罪例革职本伊咎所应得姑念其平日当差尚为勤勉量加宽宥。丹巴多尔济系蒙古贝勒例止戴用双眼花翎前因其供职奋勉加赏三眼花翎。兹着仍降戴双眼花翎。并退去学习御前大臣令其在御前侍卫上行走仍带革职留任。八年无过方准开复。至朱圭年近八旬筋力渐觉衰颓。在廷大臣、见其精神委顿多劝令请假调养伊以身受渥恩依恋之诚不能自己。其情甚为可悯。且伊于丹巴多尔济令太监等用木凳舁出时心神恍惚较之从前彭元瑞在西华门内坠马乘轿更为疲惫实全然不知其事。该部议以降三级调用。因本系革职留任。无级可降。议请革任。核其情节。尚不至于罢斥。朱圭着加恩改为革职留任。仍注册并着给假两月。免令冲寒趋直。俾得家居颐养。俟明岁仲春后气候融和再行进内供职。以示优眷耆臣曲加体恤至意。  

○又谕、此案护军德克精额因贫起意将堆拨内旧日拾存铁义。诬陷董六偷窃乘闲喊拏。希冀得赏。虽系在西华门之外。较之上年关灵一案、在于景运门外妄拏诬陷者、情节稍轻。但似此蓄心栽害。图赖无辜。情节可恶。此风断不可长。各门派设护军职司稽察。如果有违犯门禁、及形迹可疑之人。原当严密查拏。随时究办。今屡有蓄意栽赃妄拏良善之事。各护军等藉为口实。势必遇有应行缉拏之人。又漫不经心。一概置之不问。否则任意妄拏。仍复罔知惩戒。必应严办以儆将来军机大臣等仅拟将德克精额革去护军、杖一百流三千里、照例折枷。甚属轻纵。德克精额、着革去护军。枷号一个月。满日鞭八十。发往热河充当苦差。其同班兵丁内所有上前帮拏者。着照所拟鞭责发落。其不详细查明草率呈报之司钥长六十八、副护军参领吉勒图堪、及冒昧入奏之护军统领菩萨保、并平日不能管教之本旗该管护军统领温春、及护军参领等、均着交部分别议处。  

○辛未。谕内阁、宗人府奏奕绶生有次子恭候赐名一摺。前经降旨谕知、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今奕绶所生之子。系成亲王二世孙。辈分较远。可令成亲王自行取名。仍遵用金字偏字字样。嗣后奕字辈生予者。均着照此行。  

○户部议准、前任陕甘总督倭什布疏报、乌噜木齐塔西河所、开垦地六十亩。照例升科。从之。  

○壬申。命增八旗养育兵额。谕内阁近来八旗生计维艰。朕所深悉。每思所以赡养生全。惓惓不能释念。近日恭读皇考高宗纯皇帝圣训。内载乾隆三年十月钦奉上谕八旗生齿日见其繁若于每佐领下各添兵额则食粮者加增于原数。而闲旷者自少。似为赡养旗人之本计。其如何办理妥协之处着军机大臣、会同议政大臣、八旗大臣、详加妥议具奏。此朕格外加恩之举旗人等当思朝廷旷典。不可屡邀。惟有谨身节用。崇俭去奢以为仰事俯畜之道。钦此。仰见皇考高宗纯皇帝于八旗生计、随时酌量。办理尽善。今阅数十余年。八旗户口。又益加增。自应再筹办理。因思从前天津曾设有满营。续经裁彻。目前或可仍复旧制。酌添驻防官兵。或于顺义宝坻等九处。量添满兵额数。俾八旗人等分驻。食粮当差。不至坐食家居。情殷待哺抑或仿照乾隆三年加添八旗护军领催马甲及养育兵谕旨、将八旗再量添护军领催马甲并养育兵若干名。使旗人藉资养赡。共享盈宁。其应如何斟酌妥办之处。着大学士会同各该部、及满洲八旗都统、将以上数条。酌依某条办理。悉心详核妥议具奏。俟奏上时。再降恩旨。寻奏国家经费有常请俟河工办竣后。再筹闲款银两办理。上以八旗宜添养育兵。亟应筹款拨广储司造办处银各十万两并命户部筹拨银五十万两交商生息。其每年息银可添养育兵若干名仍令户兵二部八旗都统议奏。寻议、每年共得息银八万四千两。除汉军旗分、毋庸添设养育兵外应于八旗满洲蒙古、圆明园、内外火器营健锐营、共增设月给一两五钱饷银无米养育兵四千七十六名。岁需银七万三千二百九十六两。年终赏项需银六千一百八两余银四千五百九十六两。再于内务府三旗及圆明园包衣三旗共增设月给一两饷银无米养育兵三百二十四名。岁需饷银及年终赏项共银四千二百十二两。均在此项生息银内动支。从之。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薛大烈到京。据称方柴关兵溃一事。苏勒芳阿、游栋云、田朝贵、所带陕西固原、河州、西安满营、以及四川川北官兵、一见贼匪、纷纷逃散等语。用兵全在纪律。将弁等平日不认真操练。以致临敌遁逃。缓急难恃。武备如此。可为寒心。方柴关各兵溃散一事。断不可不查办示儆。即法不及众。亦当查出首先逃散之人按律处治。如有官弁在内。尤当严拏办理。不可再存姑息之见。至兵丁等因扣项较多。情形支绌。募补者率皆无藉之徒。焉能克敌致果。此事前经德楞泰奏及。着查明兵丁应扣俸饷。究有几何。是何款项。一一声明。听候核办。若本系例外借支。在各兵名下摊扣是即不应扣而扣。或竟有粮员等私自花用。在兵丁名下扣还者。此等款项。皆当查明经手之员责令分赔据实参奏。至器械短缺。又不合式亦着设法整顿。其马兵不能自行餧养以致赔累一节薛大烈请令官兵朋槽餧养是否可行。均着德楞泰、全保、方维甸详悉妥商奏闻办理。  

○以户部尚书戴衢亨、署翰林院掌院学士。  

○加江南狼山镇标兵丁米折银每石二钱。从总督铁保请也。  

○户部议准前任陕甘总督倭什布疏报乌噜木齐芦草沟、开垦地十二顷。照例升科。从之。  

○癸酉谕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议奏、御史严烺条陈京察事宜一摺京官分隶曹司办理部务公同酌核原不能指定一二事。注为某人劳绩。即刑部司员平反案件。亦事所常有。不能因一事即登之荐牍。三载考绩为激扬大典。各部院堂官自应统计所属司员平日人品之贤否才具之优绌秉持公正推贤选能自克名实相副。为朝廷收得人之效。此内除该司员得有寻常过失、例准保荐者不计外。若三年内有处分较重碍于升转者。仍照例扣除。以归核实若捐纳人员、初登仕版自应令其经历时务。藉资造就。大学士等议令分别年资以示限制。尚为平允。此等人员、如实有才品出众者。原准一体保荐。予以上进之阶。若年劳相等。则捐纳出身之人。自不若科目正途。于事理较为明悉。嗣后各部院堂官保举捐纳人员。必取资格较深、才具实在优长、为众论翕服者。方可与选。余俱不得滥保充数。以杜幸进。至军机处司员。自雍正年闲定制以来。均系以本衙门额缺。承办军机处事务。其升迁保举。悉由本衙门堂官注考。相沿已久。若以计典独归之军机处。更定官制。事多格碍。惟军机司员内。其办事勤慎、又能兼理部务者。自当列之上考。其祇在军机处行走、而于部务未能谙习者。本衙门堂官不得意存迁就。滥行保荐。军机大臣尤不得授意各部院堂官扶同荐举以昭公慎。余俱照所议行。  

○又谕、珠尔杭阿前在护军统领任内。过于严刻。含怨者多。朕所素悉。今于关放兵米之事并不认真办理。米色平常。致滋物议。车夫徐得禄勒索得赃。不能随明查察。转将家人张凤安无故扑责。以致讹言滋甚。牵涉多人。殊属冒昧。珠尔杭阿实不胜都统之任。着降补副都统。格布舍、明志系该旗副都统均有稽查放米之责。格布舍闻知都统得受钱米之言。欲行入奏。明志以尚须查访明确。向其阻止。及传问各佐领。实无其事。格布舍又欲奏闻。明志以事既查明不必具奏。遂尔中止。是格布舍等之应奏不奏。系明志一人主见。自应分别定拟。格布舍着加恩改为降一级留任明志着照部议降二级留任。  

○以宁陕镇兵叛。各镇兵临阵逃散陕西提督杨遇春、宁陕镇总兵官杨芳河州镇总兵官游栋云川北镇总兵官田朝贵均解任。交陕甘总督全保。四川总督勒保等、查明参奏。  

○以步军统领文宁、兼镶白旗蒙古都统。吏部尚书瑚图礼、兼正黄旗汉军都统。  

○调直隶提督薛大烈、为陕西提督。实授色克通阿、为直隶提督多隆武、为天津镇总兵官。  

○降科布多参赞大臣倭什布、为笔帖式。发乌噜木齐粮饷处效力。赏副将扎克塔尔、副都统衔。为科布多参赞大臣。  

○旌表守正被戕安徽宿州民王元赐妻谢氏。  

○户部议准云南巡抚永保疏报、陆凉、马龙、禄劝、?峨、四州县、开垦田一顷四十亩有奇。照例升科。从之。  

○是月、密谕吴熊光知、粤东洋匪最为难办。闻高州府属之吴川、雷州府属之遂溪、为洋盗泊船销赃之所。而东海土饶地僻。尤易藏奸。应设法擒治巨窝。以绝盗源。洋盗所必需者、水米火药、以及蒲席木料麻索桐油等项。皆应严禁断绝洋盗不攻自溃。事半功倍矣。出示晓谕、贼来贸易若能拏解。即以贼银赏之。或贼伴中有首告者即将别贼银货全赏之若获贼后、先究其何处买米。何处置器械。即如炮位、断非洋面上所能镕铸。必用小船装载出港。令兵船分堵紧要港口。严查出入船只。胜于冲风冒险多矣。以及打单、赎水、收港规诸敝□大。一概断绝。更易成功。保甲团练之法。皆应实力办理。然必须才能任事之员、课其殿最量予优迁。若偷安阘茸之员、即应严参革究。切勿姑息再水师习气。不堪之至。如查有避盗退缩疏纵接济等事。应以军法从事。但先养后教。闻兵船向有扣半示惩之例。此非良法。洋盗到处劫掠。挥霍自如。官兵分例本属有限。若再扣半则气馁益疲。焉能敌劲悍之贼乎。现在郑一、乌石二、皆有船百号。亡命啸聚。日积日多。汝地方大吏。悉心熟筹。上报国恩。下除民患。切勿苟安旦夕。养痈贻患。天下无不能办之事。所难得者。能办之人耳。勉力办理。副朕期望。此朱谕抄寄与孙玉庭钱梦虎看。汝三人各自具摺回奏。朱谕随摺缴进。特谕。  

○安徽巡抚初彭龄奏、接印任事日期。得旨永守素衷。为国宣力。诸事宜加精细。切勿草草看过。人情诈伪难测。须防言行不符之辈。勉之。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三·汪楫
  卷六十二·毕沅
  ●卷七·刘一清
  卷七十七·元·蒋一葵
  国初礼贤录·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四·阿桂
   第二章 童年·林语堂
  古镜新记三·胡兰成
  胡砺传·脱脱
  董俊传·宋濂
  卷二十八·徐一夔
  卷三十二·陆宗楷
  卷二十四田赋三·冯煦
  三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四)·朱彝尊

    宋词六十七首探春令 徽宗皇帝帘旌微动,悄寒天气,龙池冰泮。杏花笑吐香犹浅,又还是春将半。 清歌妙舞从头按,等芳时开宴。记去年,对著东风,曾许不负莺花愿。燕山亭·见杏花作 徽宗皇帝裁剪冰绡,轻叠数重,冷淡胭脂匀注

  • 秋声·胡适

    出门天地阔,悠然喜秋至。 疏林发清响,众叶作雨坠。 山蹊罕人迹,积叶不见地。 枫榆但余枝,槎桠具高致。 大橡百年老,败叶剩三四。 诸松傲秋霜,未始有衰态。 举世随风靡,何汝独苍翠? 虬枝若有语,请代陈其意: “天寒地脉枯,万木绝饮

  • 列传第二十八 柳元景·李延寿

    元景少便弓马,数随父伐蛮,以勇称。寡言语,有器质,荆州刺史谢晦闻其名,要之,未及往而晦败。雍州刺史刘道産深爱其能,会荆州刺史江夏王义恭复召之,道産谓曰:“久规相屈。今贵王有召,难辄相留,乖意以爲罔罔。”服阕,累迁义恭司徒太尉

  • 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凡例·温睿临

    一、「佚史」原本,帝三王而历称其号,予其岁朔。夫着史所以传世也,阐扬名节激发忠贞也。若背于功令而所持或偏,则是野人私说矣,乌足容其传世邪!今从正史论削。诸凡「纪略」中以年系者,遵于本朝正朔,下附其称号、注其岁次;余则以

  •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本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他登坛拜将后与刘邦的一篇宏论,使韩信崭露头角,显示了他的雄

  • 李昶传·令狐德棻

    李昶,顿丘临黄人,小名那。祖父李彪,在魏朝很有名气,任御史中丞。父亲李游,也有才能德行,被当时人所称赞。李游之兄李志,任南荆州刺史,李游随他到那里。适逢尔朱氏作乱,与李志都逃往长江以东。李昶性情严厉急躁,不乱交游,幼年时已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索隐】:地理志汝南上蔡县,云“古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至十八代平侯徙新蔡”。二蔡皆属汝南。後二代至昭侯,徙下蔡,属沛,六国时为楚地,故曰楚上蔡。年少时,为郡小吏,【索隐】:乡小史。刘氏云“掌乡文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 丙午夏四月壬子朔。 癸丑,夏主明昇遣其学士虞某来聘。 乙卯,上阅古车制,至周礼五辂曰:“玉辂太侈,何若止用木辂。”詹同对曰:“昔颜渊问为邦,孔子答以乘殷之辂,即木辂是也。孔子以其朴素浑坚,质而

  • 许肇南·周诒春

    许肇南 字肇南。年三十一岁。生于四川绵竹县。贵州籍。永久住址。贵州贵阳。已婚。女一。初学于四川高等学堂。及日本宏文学院。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机器工程。宣统二年。得官费。入威斯康心

  • 卷二十七·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七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三经【已亥】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林増立中军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此志三家分公室之始】○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无传】○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公防

  • 周书·冏命·佚名

    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朴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

  •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五·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三第九佛身观二。初分科。真法身者。前观宝像则似佛身。今对彼似故名为真。然此色相是实报身应同居土。亦名尊特。亦名胜应。而特名法身者。为成行人圆妙观也。良以报应属修法身是性。若渐教说。别起

  • 卷第九·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九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阿吒婆拘上佛陀罗尼一品有三首 佛说陀邻尼钵经一品有三首 佛说集法悦舍苦陀罗尼一首 观世音说随愿陀罗尼一首 乞梦知吉凶陀罗尼一首 除一切颠狂病陀罗尼一首 除怖畏陀罗尼一首 结

  • 泪与翼·王统照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江面一片黄雾,几乎把秋原的夜色与水流泯没了界限。远处——在层雾的稀薄处微微露出三五点白影,似浮动也似静止。

  • 竹间续话·郭白阳

    《竹间续话》分4卷,主要介绍福建省内的遗闻逸事,采录乡土掌故,内容体例与《竹间十日话》相似。作者郭白阳,任职于福建省国民政府建设厅。

  • 子略·高似孙

    诸子书专科目录著作。高似孙撰。有《百川学海》本; 《四库全书》本;《学津讨源》本;1928年北平朴社排印顾颉刚标点本;1930年上海中华书局《袖珍古书读本》排印本;1932年张氏约园《四明丛书》刊本;1935至1937年上海商

  • 明高僧传·如惺

    八卷。明代释如惺撰。《大明高僧传》简称为《明高僧传》。此书写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所题书名中的“大明”,即指成书年代,不是指内容范围。此传内容始于北宋末直明代,至于《宋高僧传》止于北宋初到北宋末这一百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