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果没有外来侵略,我们如上述的这一种富于哲理的日常生活的享受和体味,当然是很舒服。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实在并不错,错的只在他的世界主义上。要真实表现出中国人的理想人生,则非真达到世界主义的路程上不可。但中国人自始就自认为中国已是一个大世界。中国文化在此一点上走过了头,使它和现实的世界的脱节,不接头。宋、明以下的毛病,就出在这上面。倘若外面没有蒙古人,没有满洲人,那么宋以下中国人的生活,自然可以说安排得很有意味了。可惜那一番安恬的美梦,给蒙古满洲阵阵暴风烈雨打破了,惊醒了。但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代,外人入侵,我们可以抵抗,而宋明两代外人入侵,我们就没有办法呢?这因为魏、晋时代,中国社会上还是有变相贵族之存在,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大产业,属下有大群民众,他们一号召,总可有几千几万人跟从附和,这样就可独自成为一个力量了。我们现在则称他们是封建势力,似乎封建势力总是要不得。但社会上有一个一个的封建势力摆布着,外族人自然吃不消。宋、明两代的社会,则没有这种特殊势力了,那么外族一来,只击败了你的上层中央政府,下面地方就没有办法可以再抗拒。正因这时候,中国社会上的封建势力早已消失,而像近代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新兴势力,并未在中国社会上兴起。那么那时的中国民众,就没有方法组织成力量。人民既然毫无力量,那只有依靠政府。政府倒台,人民自然就没有办法了。

顾亭林先生在明亡后,想从事革命,走遍全国。有一次,他到山西西南部的闻喜县,看见一个很大的村落,名叫裴村,里面几千人家都姓裴。他们直从唐代遗传下来,还是聚族而居的。因此亭林先生便回想到唐朝时的宗法社会还是有力量,此下这力量便逐渐没有了。那时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也只是平民的,只是日常人生的,只是人生的享受和体味。从另一意味讲,那都走上了消极的路,只可供人生安慰消遣。而中国社会,一般说来,又是一个真实平等的社会,便不易发挥出力量来。宋以后,中国国势的一蹶不振,毛病就在此。

到现在,中国文化史的第四期正在开始,我们应该再努力鞭策向前。怎样鞭策呢?第一,要恢复中国固有的道德。这就是上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孝、仁义、廉耻、节操那一番大道理。第二,应使中国社会发挥出现代力量来。如今既不能回头再恢复封建制度,又不能迈进入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究竟应该怎样团结来发挥出力量呢?我们若没有力量,便不能对付当前世界的其他民族。第三,中国自古即以农工并重,商业亦随而鼎足称盛,只不许有如西方商业资本主义之产生。像蒙古、西藏、南洋这一些地方,只要他们不是农工社会,我们的文化力量就难运使,则我们所理想的世界主义,便永难达到。中国应该走进一步,还要加强工业。这样一来,中国的文化,庶可再进一步达到他原先所理想的境界。

《中庸》上曾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方的现代文明,可谓在工业上比中国更走进了一步,主要则在其科学上,但他们的科学只求尽物性。中国自春秋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可说是注重在求尽人之性。若要进一步尽物性,就得学西洋,在他们的科学上努力。但不能求尽物之性而忽略了尽人性,又如近代西洋般走上了另一偏径。则试问如何能在中国固有的理想之下,采用西方的科学,像我上面所说,又在以前的新上再加一番新?这个问题,很难用几句话来解答。而真问题则便在这上面。

中国的社会,只要西方科学加进来,一切自会变。但问题在如何不推翻中国固有的传统。有人说,若中国人不推翻以往旧社会旧传统,便加不进西方新科学,这话是真的吗?中国人想学西方人新科学,历时已将超百年外,为什么总是学不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是中国文化已经老了,不再有上进的希望?还是中国文化不宜于加进西方的新科学?就逼得它非全部推翻旧传统不可吗?其实问题都不在这上面,只因为中国目前的政治社会一切情形太腐化。普遍讲中国史的人,往往说自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势力东渐,中国的国势便每况愈下了。其实这种看法也是错误的。要是英国人不来中国贩鸦片,不引起鸦片战争,没有五口通商,难道清代政权,还可以永远维持下去,中国还会永远太平吗?实际上中国社会,自乾隆末年以后,状况己极坏,就是外国人不来,中国内部的腐化,也逐渐会曝露。自从乾隆末年到嘉庆一朝,已经不断有内乱,从此爆发出太平天国。其主要原因,实在内不在外。不在五口通商,而在朝政有病。这已告诉我们,那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根本已经彻底败坏,非经一番大改革不可了。中国社会既已在极度动荡之下,外力入侵,我们自然不能对付。若我们在最近这一次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能获得一和平休养的机会,那么十年二十年后,中国也许可以有办法。我们并不能因为中国接受西洋科学文明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至今无所成就,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示笼统的悲观。

吾尝谓中国文化乃是艺术性的,而西方则是科学性的。但中国亦非无科学。即如数学与医学,中国皆远古即有传统。惟中国医学亦偏艺术性,乃从人身生理学上发明演进。而西方医学,则从人体物理学上发明演进。彼此大不同,但究竟同是一科学。又如枪炮火药,亦最先发明于中国。但中国人不愿在此上继续有发展,乃改为爆竹与烟火,而枪炮则由西方人传去,不断继续发明,以有今日之核子武器。所以今日中国要学习西方近代科学,亦得深具中国自已传统之艺术化。把中国传统文化来参加在学习中,为人生艺术增添进新的一番现代中国化才是。换言之,并不能说中国添进了西方科学化,只应说中国复兴了原有科学化。如此则更不易有病。

中国今后出路,只要政治有办法,社会有秩序。要政治清明,社会公道,把人生安定下来,则西方科学文明并不是不可能接受。而说到政治清明和社会公道的本身,那就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事,这些却不能专去向外国人学。好像花盆里的花,要从根生起。不像花瓶里的花,可以随便插进就得。我们的文化前途,要用我们自己内部的力量来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生机。不要折损了我们自己原有的活力。能这样,中国数千年文化演进的大目的,大理想,仍然可以继续求前进求实现。

(一九四一年冬重庆中央训练团讲演)

猜你喜欢
  提要·赵璘
  卷之四十一·佚名
  第四辑·佚名
  一四九○ 湖广总督毕沅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卷之九十二·祁韵士
  提要·钱时
  卷四·胡一桂
  卷四十二之三·佚名
  卷六十一·司马迁
  ●崇祯记闻录卷八·佚名
  序·杨懋建
  卷十二 赵德钧父子构乱·李有棠
  唐纪四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己卯、619)·司马光
  三九 地方法院·邹韬奋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末上,云)小生张均卿,一向蒙郑月莲相伴,誓托终身。争奈虔婆炎凉,小生不得已,与大姐分别。今欲上朝取应,大姐又使梅香送首饰头面,与我为路费。我若得了官时,来取大姐。则今日上朝取应,走一遭去。(下)(卜儿上,云)张秀才去了也。我

  • 卷171 ·佚名

    李至 残春有感 年年九十日春风,风雨多端复在中。 一盏更还辜我绿,乱花知是为谁红。 树头啼鸟疑相劝,窗下吟生似不通。 可惜芳晨莫虚过,眼前便作白头翁。 李至 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

  • 卷一百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八草木竹赋           【晋】江 逌有嘉生之美竹挺纯姿于自然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托宗爽垲列族圃田缘崇岭带回川薄循隰行平原故能淩惊风茂寒郷借坚冰负雪霜振葳蕤扇

  • 御选金诗卷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六七言律诗五贾益谦赠答史院从事见説才名自妙年多慙政府旧妨贤物华天寳无今古凤阁鸾台孰后先郑圃道尊何敢望济南书在子当?莫言老眼昬花满及见风鹏上九天张本中秋雨夕呈君美怪得秋云不肯晴天

  • 卷之二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志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七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选举一。○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 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 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其学校有

  • 卢思道传·李延寿

    卢思道,字子行。聪明善辩,通脱不羁。十六岁时,中山人刘松替人写碑铭,拿给卢思道看,思道读后,许多地方不懂。于是感奋读书,拜河间人邢子才为老师。后来他写诗文给刘松看,刘松也没法全部读通。于是,他喟然长叹说:“学习的益处,岂是

  • 王绂传·张廷玉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绂在未做官之前,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于九龙山,自号“九龙山人”。对于书法

  • 后记·罗大春

    这本原名为「罗景山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在庞百腾先生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发见时,不着撰人,祇是在书名上冠以「罗景山」三字。景山为罗大春字,今既着撰人名氏,因删「罗景山」三字,径题作「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关于罗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六市籴考市舶互市宋宁宗开禧三年住博买乳香初茶盐矾之外惟香之为利博故以官为市高宗建炎四年泉州抽买乳香一十三等八万六千七百八十斤有奇诏取赴榷货务打套给卖陆路以三千斤水路以一

  • 提要·朱公迁

    臣等谨按四书通旨六卷元朱公迁撰公迁即作诗传疏义者是编之例取四书之文条分缕析以类相从凡为九十八门每门之中又以语意相近者聨缀列之而一一辨别异同各以右明某义云云标立言之宗防盖昔程子尝以此法教学者而公迁推广其

  • 卷二十九·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九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昭公【公名裯襄公子母齐归夫人孟子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弱公作

  • 道与命·钱穆

    万物何从来,于是有上帝。死生无常,于是有灵魂。万物变幻不实,于是在现象之后有本体。此三种见解,不晓得侵入了几广的思想界,又不知发生了几多的影响。但上帝吧!灵魂吧!本体吧!究竟还是绝难证验。于是有人要求摆脱此三种见解,而

  • 卷第十九·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忍辱学 持志科 晋支孝龙 淮阳人。美风姿。少喜清言。常以小品为心要。陈留阮瞻颕川庾凯从之游。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肤发。去袈裟。释梵服。被绫

  • 卷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三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住翠岩寺语录上堂。僧出打圆相云。个里不许商量。请师别通一路。师以拂子打圆相。抛向后。进云。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师云。何得把髻投衙。进云。

  • 中断的友谊·伏尼契

    《牛虻续集:中断的友谊》主要内容:读完《牛虻》后,大家总感到美中不足,不知道牛虻是怎样在南美洲度过十三年的。每当读到《牛虻》第二卷卷首“十三年之后”,人们不禁都要关切地提出这个问题。作者仿佛猜透了广大读者的心

  • 八关斋法·弘赞

    律学著述。清弘赞辑。一卷。述说佛教在家男女信众受持“八关斋戒”之法。“八关斋戒”(或作“八戒”、“八斋戒”)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婬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7)不装饰、打扮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