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十)

第十则赶缯船,五十七只。内台湾协标中营「平」字三号船一只:身长七丈,头起■〈乔亢〉五尺、尾起■〈乔亢〉三尺八寸。船头长二丈四尺五寸,面匀宽一丈二尺七寸、底匀宽一丈一尺;船中长二丈四尺五寸,面匀宽一丈八尺九寸、底匀宽一丈四尺;船尾长二丈一尺,面匀宽一丈七尺九寸、底匀宽一丈三尺五寸。两边■〈舟皮〉长八丈四尺。计二十舱。深六尺二寸七分。

今将拆造前船需用工料、价值细数开后。计开:

船底松木龙骨一道,计三节:船头一节,长二丈;船中一节,连交接匙头长三丈五尺;船尾一节,长一丈五尺:共凑长七丈,均宽一尺、厚八寸。做净每折见方尺二十尺,用舰匠一工。交接匙头二处,每处用长一尺钉八个;又,每边用长六寸钉十二个。共核用宽一尺、厚八寸松木板七丈六寸(查成规内开:大吉、中吉、浮溪、高洋四项木植,俱截去尖梢,作栏杆、灶柜、签子、木牌等项之用。其本身木料毋庸另加长荒外,一切枋段各料有截去一、二尺至三、五尺不等者,亦有未加荒者,参差不一。今将枋段各料每件长五尺以内者加长荒一寸,五尺以外者加长荒二寸;圆径樟木长一丈以内者每根加长荒二寸,长一丈以外者每根加长荒五寸一律核定),长一尺钉十六个,长六寸钉二十四个,舰匠十二工六分。

船底板连起■〈乔亢〉长七丈。内:船底匀宽一丈三尺四寸、两站各匀高七尺三寸四分,用长四丈二尺、宽八寸、厚三寸大吉木板六十块。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锯板折宽一尺、长七丈,用锯匠一工(以下锯板用工仿此)。钉缝凑长二百五十二丈,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五百四丈,每丈用灰一斤、桐油六两四钱、网纱竹丝各六两;每七丈,用艌匠一工。舂制油灰每四十斤,用舂灰夫一名(以下艌缝用工、用料仿此)。共核用围大三尺二寸、净长四丈二尺大吉木二十根,长六寸钉七千五百六十个,灰五百四斤,桐油二百一斤九两六钱,网纱一百八十九斤,竹丝一百八十九斤,舰匠六十九工三分,锯匠三十九工六分,艌匠七十二工,舂灰夫十七名六分四厘。

各舱樟木梁座三十块。内:船头配用十块,凑长十六丈;船中十块,凑长十七丈;船尾十块,凑长十六丈。舱梁二十二块。内:船头配用八块,凑长十二丈;船中七块,凑长十一丈九尺;船尾七块,凑长十一丈二尺:均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松木梁头四十六块。内:船头配用十六块,凑长二十四丈;船中十五块,凑长二十五丈五尺;船尾十五块,凑长二十四丈:均宽一尺二寸、厚三寸。硬木棍稳吊九根,各长一丈三尺、围大八寸。梁座、梁头,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稳吊四十尺,用舰匠一工。钉缝凑长一百六十九丈三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三百三十八丈六尺。共核用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八十五丈一尺四寸,宽一尺二寸、厚三寸松木枋七十四丈四尺二寸,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九根,长六寸钉五千七十九个,灰三百三十八斤十两,桐油一百三十五斤七两,网纱一百二十六斤十五两六钱,竹丝一百二十六斤十五两六钱,舰匠六十七工七分五厘,艌匠四十八工三分七厘,舂灰夫十一名八分五厘。

各舱配用樟木极五十块。内:虎头舱极二块、阿班舱极四块,各长九尺五寸;冲天极二块、拜棚极二块,各长一丈一尺;小官厅极二块、八字极二块,各长一丈;油婆前极四块、官厅前后极四块、大桅舱极二块、前后通铺极四块、缭公极二块、舵工极二块、水柜舱极二块、中转水极二块,各长一丈二尺;头转水极二块、一仔梁极二块,各长九尺;鳅鱼极二块,各长七尺;尾里极四块,各长六尺;斗盖极二块,各长五尺;目里极二块,各长三尺:均围大一尺。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每块用长六寸钉二个。艌缝凑长九十九丈。共核用围大一尺樟木极五十丈四尺六寸,长六寸钉一百个,灰九十九斤,桐油三十九斤九两六钱,网纱三十七斤二两,竹丝三十七斤二两,舰匠十二工三分八厘,艌匠十四工一分四厘,舂灰夫三名四分七厘。

船身走马二条、水蛇二条,各长六丈三尺、宽八寸、厚四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走马钉缝凑长十二丈六尺,每丈用长一尺钉三十个;水蛇钉缝凑长十二丈六尺,每四尺用长一尺钉三个。艌缝凑长五十丈四尺。共核用围大三尺二寸、净长四丈二尺大吉木三根,长一尺钉四百七十二个,灰五十斤六两,桐油二十斤二两六钱,网纱十八斤十四两四钱,竹丝十八斤十四两四钱,舰匠十五工一分二厘,锯匠四工三分二厘,艌匠七工二分,舂灰夫一名七分六厘。

船面两旁■〈舟敢〉板长七丈、凑宽一丈二尺八寸添换,用长四丈二尺、宽八寸、厚三寸大吉木板十八块。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钉缝凑长七十五丈六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一百五十一丈二尺。共核用围大三尺二寸、净长四丈二尺大吉木六根,长六寸钉二千二百六十八个,灰一百五十一斤三两,桐油六十斤七两七钱,网纱五十六斤十一两二钱,竹丝五十六斤十一两二钱,舰匠二十工七分九厘,锯匠十一工八分八厘,艌匠二十一工六分,舂灰夫五名二分九厘。

两旁■〈舟皮〉板各长八丈四尺、高六尺五寸抽换,用长三丈六尺、宽五寸八分、厚二寸五分中吉木板四十五块。两旁添换木段■〈舟皮〉柱四根,各长六尺五寸、围大三尺二寸。■〈舟皮〉板,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舟皮〉柱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舟皮〉板钉缝凑长一百六十二丈,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舟皮〉柱钉缝长二丈六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缝凑长三百二十九丈二尺。共核用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十五根,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二丈六尺八寸,长六寸钉七十八个,长五寸钉四千八百六十个,灰三百二十九斤三两,桐油一百三十一斤十两九钱,网纱一百二十三斤七两二钱,竹丝一百二十三斤七两二钱,舰匠三十五工七分,锯匠十九工二分一厘,艌匠四十七工三厘,舂灰夫十一名五分二厘(查成规内:板未载高尺寸。今按柱长丈核定)。

两旁■〈舟皮〉■〈舟莫〉二十五块,各长三尺七寸、围大一尺。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每块用长六寸钉二个。艌缝凑长十八丈五尺。共核用围大一尺樟木极九丈五尺,长六寸钉五十个,灰十八斤八两,桐油七斤六两四钱,网纱六斤十五两,竹丝六斤十五两,舰匠二工三分一厘,艌匠二工六分四厘,舂灰夫六分五厘。

■〈舟皮〉上前后浮溪木鼠桥板四块,各长二丈六尺、宽五寸、厚二寸;高洋木压■〈舟皮〉板四块,各长三丈六尺、宽四寸、厚二寸;两边木段猴袋板四块,各长一丈四尺、宽八寸、厚二寸五分。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鼠桥板、压板钉缝凑长二十四丈八尺,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压板艌缝凑长二十八丈八尺。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二尺七寸,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二根一丈六尺,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一丈四尺二寸,长五寸钉七百四十四个,灰二十八斤十三两,桐油十一斤八两三钱,网纱十斤十二两八钱,竹丝十斤十二两八钱,舰匠五工四分五厘,锯匠三工一分一厘,艌匠四工一分一厘,舂灰夫一名一厘。

两旁笨抽二块、大压二块、水戗二块添换,各长四丈八尺、宽六寸六分、厚三寸五分。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钉缝凑长二十八丈八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五十七丈六尺。共核用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四根,长六寸钉八百六十四个,灰五十七斤十两,桐油二十三斤六钱,网纱二十一斤九两六钱,竹丝二十一斤九两六钱,舰匠十四工五分四厘,锯匠四工一分六厘,艌匠八工二分三厘,舂灰夫二名二厘。

官厅前后梁用中吉木三根,各长一丈八尺四寸、围大二尺二寸。官厅上战柜板十六块、后墙板十块,各长一丈八尺,凑宽一丈七尺一寸六分;又左右墙板二十块,各长九尺,凑宽一丈三尺二寸;官厅内麒麟枋、大炮舱枋共十五块,各长四尺二寸,凑宽九尺九寸:用宽五寸八分、厚二寸五分板八十丈九尺。浮溪木官厅贴柱八根,各长一丈三尺、见方五寸。官厅门板八块,各长四尺、凑宽四尺二寸四分;官厅铺板二十块,各长九尺,凑宽一丈六寸:用宽五寸、厚二寸板二十二丈四尺七寸二分。高洋木战柜挑二块、官厅侧板二块、踏板一块,各长一丈八尺、宽四寸、厚二寸。木段冲天盖板十二块,各长四尺六寸、宽八寸、厚二寸五分。官厅梁、贴柱,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战柜等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战柜板、墙板、冲天盖板、官厅门板钉缝凑长八十九丈八尺一寸二分,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战柜板、墙板、冲天盖板艌缝凑长一百七十二丈八尺四寸。共核用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九根九寸,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五根一丈八尺九寸,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一根一丈七寸,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一丈四尺一寸,长五寸钉二千六百九十四个,灰一百七十二斤十三两,桐油六十九斤二两二钱,网纱六十四斤十三两,竹丝六十四斤十三两,舰匠三十一工七分五厘,锯匠十四工九分二厘,艌匠二十四工六分九厘,舂灰夫六名五厘。

官厅前通铺四块,各长一丈七尺;后通铺二块,各长一丈六尺:均宽一尺二寸、厚三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钉缝凑长十丈,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二十丈。共核用宽一尺二寸、厚三寸松木枋十丈一尺二寸,长六寸钉三百个,灰二十斤,桐油八斤,网纱七斤八两,竹丝七斤八两,舰匠三工七分五厘,艌匠二工八分六厘,舂灰夫七分。

官厅两旁高洋木猫里柱四根、贴柱四根,各长四尺、围大一尺三寸。浮溪木猫里墙板十六块、猫里门板八块,各长四尺,凑宽一丈二尺七寸二分;铺板十块,各长七尺、凑宽五尺三寸:用宽五寸、厚二寸板十七丈五尺九寸六分。木段猫里上下袱四块,各长七尺、宽八寸、厚四寸。猫里柱、贴柱、上下袱,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墙板等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墙板、门板钉篷凑长十丈一尺七寸六分,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二丈六尺七寸,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一根四尺,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一丈四尺四寸,长五寸钉三百五个,舰匠五工八分,锯匠二工二分四厘。

官厅内中吉木炕床杠二根,各长一丈六尺、围大二尺二寸。浮溪木虎头舱门板八块,各长四尺,凑宽四尺二寸四分;虎头舱两旁铺板十块,各长七尺,凑宽五尺三寸:用宽五寸、厚二寸板十丈八尺一寸二分。炕床杠,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虎头舱各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虎头舱门板钉缝凑长三丈三尺九寸二分,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共核用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三丈二尺,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四尺,长五寸钉一百二个,舰匠三工六分五厘,锯匠一工八厘。

两旁■〈舟敢〉面战棚板抽换,用长三丈二尺、宽五寸、厚二寸浮溪木板二十一块;各舱内铺板,用长四尺、宽四寸、厚一寸高洋木板二百八十块。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七根,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十根,舰匠二十五工七分六厘,锯匠十四工七分二厘。

两旁■〈舟敢〉上■〈舟敢〉牛六块,各长八尺五寸;各舱口扛豆五块,各长一丈七尺:均宽一尺二寸、厚三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舟敢〉牛每块用长六寸钉四个。扛豆钉缝凑长八丈五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二十七丈二尺。共核用宽一尺二寸、厚三寸松木枋十三丈八尺二寸,长六寸钉二百七十九个,灰二十七斤三两,桐油十十斤十四两一钱,网纱十斤三两二钱,竹丝十斤三两二钱,舰匠十工二分,包匠三工八分九厘,舂灰夫九分五厘。

各舱盖板,用长六尺九寸、宽八寸、厚二寸五分木段板八十块。舱盖下大通槽十个、侧槽六个、水槽六个,各长四尺六寸、宽一尺、厚八寸;小通槽八个,各长四尺六寸、见方八寸。舱盖用柯■〈木匋〉木枕头三块,各长四尺五寸、宽一尺、厚三寸。舱盖板、枕头木,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通槽等槽三十尺,用舰匠一工。舱盖板钉缝凑长五十五丈二尺,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一百十丈四尺。共核用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二十八丈三尺,宽一尺、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一丈三尺八寸,长五寸钉一千六百五十六个,灰一百十斤六两,桐油四十四斤二两六钱,网纱四十一斤六两四钱,竹丝四十一斤六两四钱,舰匠三十一工,锯匠十一工七分二厘,艌匠十五工七分七厘,舂灰夫三名八分六厘。

两旁■〈舟皮〉边用高洋木牛栏四根。内:船头二根、船后二根,各长二丈八尺、围大一尺三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四根,舰匠三工六分四厘。

船头斗盖用樟木一块,长一丈五尺、围大四尺七寸。虾篐梁一块,长八尺五寸;斗盖下兔耳一块,长八尺;鹿肚勒一个,长四尺:均宽一尺五寸、宽三寸。托浪板二块,各长八尺、宽一尺、厚三寸。斗盖、虾篐梁、兔耳、鹿肚勒,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托浪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斗盖用长八寸钉十二个。虾篐梁、托浪板钉缝凑长二丈四尺五寸,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兔耳、鹿肚勒钉缝凑长一丈二尺,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虾篐梁、托浪板、兔耳、鹿肚勒艌缝凑长七丈三尺。共核用围大四尺七寸、长一丈五尺五寸樟木一根,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二丈一尺,宽一尺、厚三寸、长八尺二寸樟木板二块,长八寸钉十二个,长六寸钉七十四个,长五寸钉三十六个,灰七斤五两,桐油二斤十四两七钱,网纱二斤十一两八钱,竹丝二斤十一两八钱,舰匠四工一分三厘,艌匠一工四厘,舂灰夫二分六厘。

中含檀一块,长一丈八尺、围大七尺;头含檀一块,长一丈五尺、围大五尺三寸。含檀梁一块,长一丈二尺;头含檀闸一块,长八尺:均宽一尺五寸、厚三寸。做净每折见方尺三十尺,用舰匠一工。含檀梁钉缝长一丈二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含檀、含檀梁艌缝凑长九丈。共核用围大七尺、长一丈八尺五寸樟木一根,围大五尺三寸、长一丈五尺五寸樟木一根,宽一尺五寸、宽三寸樟木枋二丈四寸,长六寸钉三十六个,灰九斤,桐油三斤九两六钱,网纱三斤六两,竹丝三斤六两,舰匠九工二分五厘,艌匠一工二分九厘,舂灰夫三分二厘。

中转水二块,各长一丈六尺、宽二尺、厚九寸五分;樟木极转水鞋二块,各长七尺、围大一尺。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转水每块用长一尺钉二个,转水鞋每块用长六寸钉七个。艌缝凑长九丈二尺。共核用宽二尺、厚九寸五分长一丈六尺二寸樟木二块,围大一尺樟木极一丈四尺四寸,长一尺钉四个,长六寸钉十四个,灰九斤三两,桐油三斤十两九钱,网纱三斤七两二钱,竹丝三斤七两二钱,舰匠五工七厘,艌匠一工三分一厘,舂灰夫三分二厘。

船尾用浮溪木拜棚杠三根,各长一丈二尺;尾楼柱六根,各长四尺:均围大一尺七寸。木段拜棚板八块、尾■〈舟皮〉板八块,各长一丈四尺、宽八寸、厚二寸五分。拜棚杠、尾■〈舟皮〉柱,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拜棚板、尾■〈舟皮〉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舟皮〉板、拜棚板钉缝凑长二十二丈四尺,每丈用丈五寸钉三十个。拜棚板艌缝凑长二十二丈四尺。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二丈八尺,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五丈六尺八寸,长五寸钉六百七十二个,灰二十二斤六两,桐油八斤十五两四钱,网纱八斤六两四钱,竹丝八斤六两四钱,舰匠八工四分三厘,锯匠三工三分六厘,艌匠三工二分,舂灰夫七分八厘。

船尾用樟木下金一块,长七尺五寸、围大七尺五寸;缭牛一副,长七尺五寸、宽二尺四寸、厚六寸;尾楼上金一块,长一丈七尺、宽二尺一寸、厚八寸;七星冠一块,长一丈八尺、宽一尺二寸、厚六寸。硬木棍下金拴二根、缭牛■〈舟敢〉二根,各长六尺五寸、围大八寸;木段缭牛杠二根,各长七尺、围大三尺二寸。下金、缭牛、上金、七星冠,做净每折见方尺三十尺,用舰匠一工;下金拴、缭牛■〈舟敢〉、缭牛杠四十尺,用舰匠一工。下金用长八寸钉十八个,缭牛用长八寸钉二十二个,上金用长一尺钉十八个。缭牛■〈舟敢〉钉缝凑长一丈三尺,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下金艌缝凑长七尺五寸。共核用围大七尺五寸、长七尺七寸樟木一段,宽二尺四寸、厚六寸、长七尺七寸樟木一块,宽二尺一寸、厚八寸、长一丈七尺二寸樟木一块,宽一尺二寸、厚六寸、长一丈八尺二寸樟木一块,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二根,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一丈四尺四寸,长一尺钉十八个,长八寸钉四十个,长五寸钉三十九个,灰十二两,桐油四两八钱,网纱四两五钱,竹丝四两五钱,舰匠十工七分六厘,艌匠一分一厘,舂灰夫三分。

船尾舵边用木段硬筋二根,各长一丈四尺、围大三尺二寸;尾楼鲂鱼翅四块,各长七尺、宽一尺、厚四寸;纱帽匙二块、鸡母宿一块、尾燕板一块,各长一丈四尺、宽八寸、厚二寸五分。柯■〈木匋〉木软筋二块,各长一丈二尺、宽一尺、厚三寸。硬筋、鲂鱼翅、软筋,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纱帽匙各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硬筋头尾用长六寸钉十二个。共核用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五丈七尺,宽一尺、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二丈四尺四寸,长六寸钉十二个,舰匠七工二分三厘,锯匠一工四分。

尾楼上用浮溪木铺板十二块,各长四尺;尾座板四块,各长一丈二尺;■〈舟皮〉边寄菜板二块,各长一丈四尺;碗格二块,各长一丈一尺:均宽五寸、厚二寸。高洋木尾楼挑二块、橹棚一块,各长一丈八尺、宽四寸、厚二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尾楼铺板钉缝凑长四丈八尺,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一丈六尺七寸,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二丈七尺,长五寸钉一百四十四个,舰匠三工三分七厘,锯匠一工九分二厘。

船尾用樟木橹通板三块,各长一丈六尺;橹门枋一块、橹床二块,各长五尺:均宽一尺五寸、厚三寸。尾楼双头蛇一个,长四尺、宽一尺、厚三寸。橹通板,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橹门板、橹床、双头蛇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橹床每块用长八寸钉十二个。橹通板钉缝凑长四丈八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橹床、橹通板艌缝凑长十一丈六尺。共核用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六丈六尺六寸三分,长八寸钉二十四个,长六寸钉一百四十四个,灰十一斤十两,桐油四斤十两二钱,网纱四斤五两六钱,竹丝四斤五两六钱,舰匠三工七分七厘,艌匠一工六分六厘,舂灰夫四分一厘。

水仙门两旁用浮溪木边柱四根、中柱二根,各长四尺、围大一尺一寸;水仙门板十四块,各长四尺,凑宽七尺四寸二分,用宽五寸、厚二寸板五丈九尺三寸六分。樟木极百子■〈舟包〉十六块,各长六尺、围大一尺;■〈舟皮〉边柯■〈木匋〉木朴竹四块,各长八尺、宽一尺、厚三寸。水仙门柱、百子■〈舟包〉,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门板、朴竹八十尺,用舰匠一工。百子■〈舟包〉钉缝凑长九丈六尺,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十九丈二尺。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一丈一尺八寸,围大一尺樟木极九丈九尺二寸,宽一尺、厚三寸柯■〈木匋〉木板三丈二尺八寸,长六寸钉二百八十八个,灰十九斤三两,桐油七斤十两九钱,网纱七斤三两二钱,竹丝七斤三两二钱,舰匠五工五分,锯匠五分九厘,艌匠二工七分四厘,舂灰夫六分七厘。

大桅座一块,长八尺、见方二尺四寸;头桅座一块,长五尺六寸、围大四尺六寸。做净每折见方尺三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见方二尺四寸、长八尺二寸樟木一块,围大四尺六寸、长五尺八寸樟木一段,舰匠三工四分二厘。

大鹿耳二块,各长一丈二尺、宽二尺二寸、厚一尺一寸;头鹿耳二块,各长九尺八寸、宽一尺八寸、厚八寸。硬木棍鹿耳夹二根,各长一丈三尺、围大八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宽二尺二寸、厚一尺一寸、长一丈二尺二寸樟木二块,宽一尺八寸、厚八寸、长一丈樟木二块,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二根,舰匠七工三厘。

大桅一根,长七丈二尺、围大五尺七寸;头桅一根,长五丈、围大四尺三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围大五尺七寸、长七丈二尺桅木一根,围大四尺三寸、长五丈桅木一根,艌匠十五工六分四厘。

桅尾柯■〈木匋〉木马面二块,各长三丈五尺、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大桅笠一个,长二尺、宽一尺五寸;头桅笠一根,长一尺六寸、宽一尺二寸:均厚三寸。木段大桅伫一根,长一丈四尺;头桅伫一根,长一丈二尺:均围大三尺二寸。马面,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桅伫、桅笠四十尺,用舰匠一工。马面钉缝凑长七丈,每丈用长六寸钉二十个。共核用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七丈四寸,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三尺四寸六分,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二丈六尺四寸,长六寸钉一百四十个,舰匠五工五分三厘。

大风篷一扇,长六丈、宽三丈二尺;头风篷一扇,长三丈、宽一丈六尺。浮溪木大篷担二根,各长三丈二尺;头篷担二根,各长一丈六尺:均围大一尺七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宽三丈二尺、长六丈风篷一扇,宽一丈六尺、长三丈风篷一扇,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三根,舰匠四工八厘。

大篷架用木段横梁一根,长一丈四尺;头篷架横梁一根、架针三根,各长七尺:均宽一尺、厚八寸。做净每折见方尺三十二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围大三尺五寸木段四丈三尺,舰匠四工七分三厘,锯匠一工八厘。

大篷车员一根,用中吉木长二丈;椗车员一根,长一丈六尺:均围大二尺二寸。浮溪木大篷半车员一根、斗头车员一根,各长一丈;尾楼车员一根,长一丈二尺:均围大一尺七寸。高洋木车耳八个,各长七尺;车脚直板十二块、斜板四块,各长二丈八尺:均宽四寸、厚二寸。硬木棍车子四十五根,各长一丈三尺,围大八寸。车员、车耳,做净每折见方尺三十二尺,用舰匠一工;车脚斜、直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一根,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九根,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四十五根,舰匠十三工,锯匠四工三分二厘。

水柜用樟木牛头四块,各长五尺、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木段水柜柱四根,各长七尺、围大三尺二寸;水柜闸四块,各长七尺、见方八寸;水柜板三十六块,各长四尺六寸、宽八寸、厚二寸五分。水柜柱、闸、牛头,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水柜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水柜柱每根用长六寸钉二十个。牛头钉缝凑长二丈,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水柜板钉缝凑长十六丈五尺六寸,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四十八丈三尺二寸。共核用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二丈四寸,围大三尺五寸木段九丈九尺九寸,长六寸钉一百四十个,长五寸钉四百九十七个,灰四十八斤五两,桐油十九斤五两二钱,网纱十八斤一两九钱,竹丝十八斤一两九钱,舰匠十工六分三厘,锯匠三工一分二厘,艌匠六工九分,舂灰夫一名六分九厘。

妈祖龛用杉木板二十五丈,尾楼番仔板、画鹰板、顺风板及刀、剑、炮眼用板十五丈,均宽六寸、厚一寸。高洋木妈祖旗栏一根,长二丈二尺、围大一尺三寸。旗栏,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妈祖龛各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龛板钉缝凑长二十五丈,每丈用长四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五十丈。共核用宽六寸、厚一寸杉木板四十丈八尺,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二丈二尺,长四寸钉七百五十个,灰五十斤,桐油二十斤,网纱十八斤十二两,竹丝十八斤十二两,舰匠七工七分二厘,艌匠七工一分四厘,舂灰夫一名七分五厘。

船面两旁炮架六个并盖,每个用长四尺六寸、宽八寸、厚二寸五分木段板六块。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共核用围大三尺五寸木段四丈二尺三寸,舰匠一工三分五厘,锯匠二工四分八厘。

船头用大吉木■〈木超〉一枝,长四丈二尺、围大二尺九寸;樟木■〈木超〉牙一块,长五尺、宽一尺二寸、厚三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木超〉牙用长八寸钉六个。共核用围大三尺二寸、净长四丈二尺大吉木一根,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四尺八分,长八寸钉六个,舰匠三工四分二厘。

船尾舵一门,用楮木舵栏一根,长一丈八尺、宽一尺四寸、厚八寸;中吉木舵闪板六块,各长一丈八尺,凑宽三尺九寸六分,用宽五寸八分、厚二寸五分板十二丈二尺九寸;樟木极舵夹八块,各长四尺、围大一尺;硬木棍舵牙扼二根,各长一丈三尺、围大八寸。舵栏,做净每折见方尺三十尺,用舰匠一工;舵牙、舵夹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舵闪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舵夹钉缝凑长三丈二尺,每丈用长八寸钉五十个。舵夹、舵闪板艌缝凑长三十丈九尺八寸。共核用宽一尺四寸、厚八寸、长一丈八尺二寸楮木一根,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一根五尺,围大一尺樟木极三丈二尺八寸,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二根,长八寸钉一百六十个,灰三十一斤,桐油二十斤六两三钱,网纱十一斤九两九钱,竹丝十一斤九两九钱,舰匠六工五分一厘,锯匠一工四分六厘,艌匠四工四分三厘,舂灰夫一名八厘。

跟随战船舢板船用柯■〈木匋〉木龙骨一根,长一丈七尺;斗盖一块,长六尺;托浪板二块,各长五尺六寸:均宽一尺、厚三寸。浮溪木水底板十块,各长一丈八尺,凑宽五尺三寸;■〈舟皮〉板四块,各长二丈,凑宽二尺一寸二分;堵板十二块,各长六尺五寸,凑宽六尺三寸六分:用宽五寸、厚二寸板三十五丈八尺二寸八分。龙骨,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斗盖各板八十尺,用舰匠一工。龙骨用长六寸钉十二个。托浪板、水底板、■〈舟皮〉板钉缝凑长二十八丈六尺八寸,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托浪板、水底板、■〈舟皮〉板艌缝凑长五十七丈三尺六寸。共核用宽一尺、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三丈五尺,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三根二丈三尺四寸,长六寸钉十二个,长五寸钉八百六十个,灰五十七斤六两,桐油二十二斤十五两一钱,网纱二十一斤八两二钱,竹丝二十一斤八两二钱,舰匠七工九分四厘,锯匠三工五分八厘,艌匠八工一分九厘,舂灰夫二名一厘。

舢板船两旁水蛇二根,各长一丈八尺;压板二块,各长二丈;水戗二根,各长一丈七尺:均宽五寸、厚二寸。做净每折见方尺八十尺,用舰匠一工。水蛇钉缝凑长三丈六尺,每四尺用长八寸钉三个;压板、水戗钉缝凑长七丈四尺,每丈用长五寸钉三十个。艌缝凑长二十二丈。共核用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一根四尺七寸,长八寸钉二十七个,长五寸钉二百二十二个,桐油八斤十二两八钱,灰二十二斤,网纱八斤四两,竹丝八斤四两,舰匠一工九分三厘,锯匠一工一分,艌匠三工一分四厘,舂灰夫七分七厘。

舢板船用樟木舢板■〈舟包〉三个,各长四尺、宽五寸、厚三寸。樟木极舢板梁四块,各长四尺四寸;牛头仔极十五块,各长二尺;冲天极二块、牛头极六块,各长二尺五寸:均围大一尺。做净每折见方尺四十尺,用舰匠一工。舢板■〈舟包〉、梁钉缝凑长二丈九尺六寸,每丈用长六寸钉三十个。冲天极、牛头极每块用长六寸钉二个。舢板■〈舟包〉、梁、冲天极、牛头极艌缝凑长九丈九尺二寸。共核用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四尺一寸,围大一尺樟木极七丈三寸,长六寸钉一百五个,桐油三斤十五两五钱,灰九斤十五两,网纱三斤十一两五钱,竹丝三斤十一两五钱,舰匠二工一分七厘,艌匠一工四分二厘,舂灰夫三分五厘。

大桅铁篐十个,各长五尺八寸;头桅篐四个,各长四尺四寸;舵头篐三个,各长四尺七寸;■〈木超〉篐二个,各长三尺三寸:俱宽二寸、厚五分。椗齿五个,各长一尺、宽七寸、厚五分;橹篐六个,各长二尺七寸、宽一寸、厚三分;铁镮六个,各围大六寸。以上铁料,共净重二百七十六斤八两;每正铁一斤,加耗铁一斤。每正铁五斤,用铁匠一工;每正、耗钱一斤,用炭三斤。共核用生铁五百五十三斤,炭一千六百五十九斤,铁匠五十五工三分。

油画前船,共享乌烟三斤五两,广红五斤,铜碌四两,京红四两,南粉二斤,银朱一两,螣黄四两,蓝粉四两,杭粉一两,松香八两,水胶六两,墨二块,桐油四斤,淡底一斤,油画匠十工。

麻大桅■〈纟聿〉索二条,各长八丈六尺四寸、大七寸七分;头桅■〈纟聿〉索二条,各长七丈二尺、大四寸六分;大踏索二条,各长七丈二尺、大五寸;小踏索二条,各长五丈、大三寸二分;大缭母一条,各长四丈二尺、大七寸六分;小缭母一条,长二丈五尺、大四寸;大帮衬六条,长一丈六尺、大二寸;小帮衬九条,各长五尺五寸、大一寸五分。以上麻绳,共重六百十斤。每百斤用绳匠三工六分。共核用麻六百十斤,麻绳匠二十一工九分六厘。

棕正椗索一条,长四十二丈、大八寸八分;副椗索一条、长四十丈、大八寸;大篷筋一条,长六丈八尺、大二寸;小篷筋一条,长三丈六尺、大一寸二分;缭仔、缭耳共十八条,各长二丈六尺、大二寸;椗奴二条,各长一丈五尺、大七寸三分;大、小摘尾二条,共长十四丈、大四寸三分;舵吊一条,长三丈、大六寸五分。以上棕绳,共重六百三十斤。每撕棕四十斤,用匠一工;成绳四十斤,用匠一工。共核用棕六百三十斤,撕棕匠十五工七分五厘,成绳匠十五工七分五厘。

冲风旗一面,长、宽各一丈六尺;一条龙旗一面,长六丈、宽三尺;妈祖旗一面,长、宽各五尺;大小定风旗三面,内一面长六尺、二面各长四尺五寸:均宽一尺。共核用幅宽一尺色布五十丈,苎线十两,裁缝匠五工。

中椗二门(齿全),各长二丈一尺、宽一尺二寸、厚六寸。

中橹二枝,各长四丈八寸、宽八分、厚五寸。

舢板橹一枝,长二丈九尺、宽七寸、厚四寸。

大、小桅饼七个。

大、小无底升八百个。

椗舵上配用竹绳、草绳,共享竹篾六百斤,绳匠二十一工六分,草心六百五十六斤,绳匠十六工四分(查原送成规内开:打造竹绳、草绳所用匠工,多寡不齐。今照棕、麻绳索用工之例一律核定)。

篷上配用大小缭球、摄子、兔耳,共享櫆藤二十九斤,藤匠五工八分。

刻字用,刻字匠三工。

竖立大、小桅用,壮夫四十名。

前船共享大小铁钉三万一千九百二十七个,刷抹钉头每百个用桐油六两四钱、灰一斤。每油灰十斤,用艌匠一工。共核用桐油一百二十七斤十一两三钱,灰三百十九斤四两,艌匠四十四工七分,舂灰夫十一名一分七厘。

前船共享舰匠五百二十七工一分,系照杉、松木植核定;内有樟、柯等硬料用匠一百十六工五厘,每工外加匠二分,计加匠二十三工二分一厘:共匠五百五十工三分一厘。每百工加安装匠十工,计安装匠五十五工三厘。每舰匠、安装匠一百工加随匠壮夫二十名,计壮夫一百二十一名七厘。

以上拆造前船,共享:

宽一尺、厚八寸松木七丈六寸(每丈银四钱一分四厘),计银二两九钱二分三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松木按依十六则丈尺计算,每丈核银四钱八分一厘至三钱四分一厘不等,多寡参差。均匀计算,每丈需银四钱一分四厘。今照四钱一分四厘之数一律核定。

围大三尺二寸、净长四丈二尺大吉木三十根(每根银二两七钱),计银八十一两。

围大二尺五寸、净长三丈六尺中吉木三十一根一尺九寸(每根银一两五钱),计银四十六两五钱七分九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中吉木三十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增一根一尺九寸。

围大二尺、净长三丈二尺浮溪木三十根八尺九寸(每根银五钱),计银十五两一钱三分九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浮溪木三十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增八尺九寸。

围大一尺六寸、净长二丈八尺高洋木三十根二尺(每根银二钱),计银六两一分四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高洋木三十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增二尺。

围大三尺五寸木段六十九丈二尺三寸,核长一丈四尺段料四十九根六尺三寸(每根银六钱),计银二十九两六钱七分。

查原送成规内开:木段五十根。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减七尺七寸。

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樟木枋九十九丈一尺四寸七分,核长一丈七尺枋料五十八块五尺四寸七分(每块银一两三钱),计银七十五两八钱一分八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樟枋六十二块。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减三块一丈一尺五寸三分。

宽一尺、厚三寸、长八尺二寸樟木板二块(每块银四钱一分八厘),计银八钱三分六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樟木枋梁座、梁头,一则至十七则各长一丈七尺、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每块银一两三钱。托浪樟木板,第一则长六尺五寸、宽一尺、厚三寸,每块开银五钱;第二则至十七则各长八尺、宽一尺、厚三寸,每块亦开银五钱,价值参差。今俱照梁座、梁头之价一律核定。

宽一尺二寸、厚三寸松木枋九十八丈三尺六寸,核长一丈七尺枋料五十七块一丈四尺六寸(每块银三钱五分),计银二十两二钱五分一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松木枋六十块。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减二块二尺四寸。

围大一尺樟木极八十一丈六尺三寸,核长一丈二尺樟木极六十八块三寸(每块银二钱),计银十三两六钱五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樟极七十块。今按丈尺做法核算,应减一块一丈一尺七寸。

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柯■〈木匋〉木枋七丈四寸(每丈银五钱七分一厘五毫),计银四两二分三厘。

宽一尺、厚三寸柯■〈木匋〉木枋十丈六尺(每丈银三钱八分一厘),计银四两三分九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柯■〈木匋〉木马面,一则至十七则各长三丈五尺、宽一尺五寸、厚三寸,每块开银二两。软筋及舢板龙骨等料,一则至五则各长二丈五尺、宽一尺、厚三寸,每块开银一两;六则至十七则各长三丈五尺、宽一尺、厚三寸,每块开银二两,价值参差。今俱照马面之价一律核定。

围大八寸、长一丈三尺硬木棍六十根(每根银八分),计银四两八钱。

宽六寸、厚一寸杉木板四十丈八尺(每丈银四钱),计银十六两三钱二分。

围大七尺、长一丈八尺五寸樟木一根,计银七两九分八厘。

围大五尺三寸、长一丈五尺五寸樟木一根,计银三两四钱九厘。

见方二尺四寸、长八尺二寸樟木一块,计银四两四钱三分八厘。

围大四尺六寸、长五尺八寸樟木一段,计银九钱六分。

宽二尺一寸、厚八寸、长一丈七尺二寸樟木一块,计银二两七钱一分四厘。

围大七尺五寸、长七尺七寸樟木一段,计银三两三钱九分一厘。

宽二尺二寸、厚一尺一寸、长一丈二尺二寸樟木二块(每块银二两七钱七分三厘),计银五两五钱四分六厘。

宽一尺八寸、厚八寸、长一丈樟木二块(每块银一两三钱五分三厘),计银二两七钱六厘。

宽二尺、厚九寸五分、长一丈六尺二寸樟木二块(每块银二两八钱九分二厘),计银五两七钱八分四厘。

围大四尺七寸、长一丈五尺五寸樟木一根,计银二两六钱八分一厘。

宽一尺二寸、厚六寸、长一丈八尺二寸樟木一块,计银一两二钱三分一厘。

宽二尺四寸、厚六寸、长七尺七寸樟木一块,计银一两四分二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一则至十七则,每则用樟木含檀等料十二款,所开价值逐款核计,俱属参差;均匀计算,每折见方一尺需银九分三厘九毫六丝。今照九分三厘九毫六丝之数一律核定。

宽一尺四寸、厚八寸、长一丈八尺二寸楮木一根,计银十六两。

围大五尺七寸、长七丈二尺桅木一根,计银三十二两。

围大四尺三寸、长五丈桅木一根,计银七两。

长一尺钉五百十个,每二个重一斤,计重二百五十五斤;长八寸钉二百六十九个,每五个重一斤,计重五十三斤十二两八钱;长六寸钉一万七千五百六十七个,每十五个重一斤,计重一千一百七十一斤二两一钱;长五寸钉一万二千八百三十一个,每二十个重一斤,计重六百四十一斤八两八钱;长四寸钉七百五十个,每三十个重一斤,计重二十五斤。以上铁钉,共重二千一百四十六斤七两七钱;除选用旧钉一千斤三两七钱外,添新一千一百四十六斤四两(每斤银二分二厘),计银二十五两二钱一分七厘。

灰二千五百二十五斤(每百斤银二钱),计银五两五分。

桐油一千十四斤三钱(每斤银三分),计银三十两四钱二分。

网纱八百二十七斤二两六钱(每斤银一分二厘),计银九两九钱二分六厘。

竹丝八百二十七斤二两六钱(每斤银六厘),计银四两九钱六分三厘。

生铁五百五十三斤(每斤银一分),计银五两五钱三分。

炭一千六百五十九斤(每百斤银一钱六分),计银二两六钱五分四厘。

乌烟三斤五两(每斤银一分五厘),计银五分。

广红五斤(每斤银五分),计银二钱五分。

铜碌四两(每斤银三钱),计银七分五厘。

京红四两(每斤银八分),计银二分。

南粉二斤(每斤银一分),计银二分。

银朱一两(每斤银六钱五分),计银四分。

螣黄四两(每斤银二钱),计银五分。

蓝粉四两(每斤银八分),计银二分。

杭粉一两(每斤银一钱六分),计银一分。

水胶六两(每斤银四分),计银一分五厘。

松香八两(每斤银二分),计银一分。

墨二块(每块银一分),计银二分。

淡底一斤,计银五分。

麻六百十斤(每斤银一分五厘),计银九两一钱五分。

棕六百三十斤(每斤银三分),计银十八两九钱。

色布五十丈(每丈银一钱),计银五两。

苎线十两(每斤银一钱二分),计银七分五厘。

椗二门(齿全),各长二丈一尺、宽一尺二寸、厚六寸(每门银一两五钱七分八厘),计银三两一钱五分六厘。

中橹二枝,各长四丈八尺、宽八寸、厚五寸(每枝银一两九钱五分七厘),计银三两九钱一分四厘。

舢板橹一枝,长二丈九尺、宽七寸、厚四寸,计银三钱七分二厘。

大风篷一扇,长六丈、宽三丈二尺,计银五两九钱八分七厘。

头风篷一扇,长三丈、宽一丈六尺,计银一两四钱九分七厘。

查原送成规内开:一则至十七则,大篷每扇银五两五钱,头篷每扇银一两五钱。所开丈尺,大篷长自四丈八尺至七丈、宽自二丈六尺至三丈三尺不等,头篷长自二丈四尺至三丈五尺、宽自一丈四尺至一丈六尺五寸不等,俱属参差。均匀核算,每折见方一丈需银三钱一分一厘八毫。今照三钱一分一厘八毫之数分别核定。

大、小桅饼七个(每个银七分),计银四钱九分。

大、小无底升八百个(每百个银八分),计银六钱四分。

竹篾六百斤(每百斤银一钱六分),计银九钱六分。

草心六百五十六斤(每百斤银七分),计银四钱五分九厘。

櫆藤二十九斤(每斤银二分五厘),计银七钱二分五厘。

舰匠五百五十工三分一厘、安装匠五十五工三厘、锯匠一百五十一工三分七厘、艌匠三百五十九工八分、铁匠五十五工三分、油画匠十工、绳匠五十九工九分六厘、棕匠三十一工五分、裁缝匠五工、藤匠五工八分、刻字匠三工、壮夫二百四十九名四分五厘;以上匠夫共一千五百三十六工五分二厘(每工银五分),计银七十六两八钱二分六厘。

又置备物件开后:木桶三十件(每件银三分),计银九钱。

铁锅三口换新(每口贴工料银一钱二分),计银三钱六分。

鼓一面修理换皮,计银四钱八分。

金一面重四斤换新(每斤贴工料银七分),计银二钱八分。

以上拆造前船成规内开:共需工料银六百三十两五钱二分九厘二毫;内部价银三百两二钱五分二厘,加八津贴并另加三分银三百三十两二钱七分七厘二毫,台厂运费银六十两五分四毫。今按条查核,分别增减更正,需用工料银六百三十一两五钱七分八厘;内部价银三百两七钱五分一厘,加八津贴并另加三分银三百三十两八钱二分七厘,台厂运费银六十两一钱五分。计增工料银一两四分八厘八毫,运费银九分九厘六毫,行令该抚于前船届应拆造之期,将加增银两在于各则节减银内动支。

至大、小修理成规内开:大修工料银四百三十二两一钱二厘;内部价银一百九十六两四钱一分,加九津贴并另加三分银二百三十五两六钱九分二厘,台厂运费银三十九两二钱八分二厘。小修工料银三百七两三钱四分二厘;内部价银一百三十三两六钱二分七厘,加十津贴并另加三分银一百七十三两七钱一分五厘,台厂运费银二十六两七钱二分五厘。

其余五十六船仿此。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三·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二·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九·李心传
  读礼通考原序·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三·佚名
  九四六 闽浙总督富勒浑奏奉旨改建文澜阁估需价银片·佚名
  三十八、记徐子丹师·包天笑
  王华传·李延寿
  吴贞毓传·张廷玉
  韩翯传·张廷玉
  陈遇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四·佚名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卷五十五奖励·冯煦
  莫子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十三·王揖唐

    四八一、弢庵先生与竹坡侍郎、绳庵学士投分最挚,中年被放,过世亦同。弢庵有《泛月入山,道得苏庵江南寄诗。竹坡,苏庵座主也。感赋因寄》云:“诗筒把向江天读,拍拍春潮月满船。夜梦欲因度云海,前游可惜欠风泉。别来痛逝

  • 卷一百六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谿诗集【三】送王司业【元龟】守永嘉中兴天子初龙翔临轩防士当维扬艰难果见异人出龙虎甲乙俱非常先生大对过晁董指切时务言激昂麟经絶笔二千载收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上不视朝。免诸王文武■臣行庆贺礼。○孟春时享太庙。遣都统穆理玛行礼。○壬子。上不豫。○甲寅。信郡王多尼薨。年二十六。追封多罗宣和郡王。○丙辰。谕礼部。大享殿合祀大

  • ●目录·段光清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一八二0年) 道光元年辛巳(公元一八二一年) 道光三年癸未(公元一八二三年) 道光四年甲申(公元一八二四年) 道光十七年丁酉(公元一八三七年) 道光二十年庚子(公元一八四0年)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公元一八四三年) 道

  • 万元吉传·张廷玉

    万元吉,字吉人,南昌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初任潮州推官,后来调补归德。期间他捕获了大盗李守志,解散了他聚集起来的喽罗。崇祯四年(1631)全国官吏大考核,他被贬了官。十一年秋天,朝廷采纳曾樱对他的举荐,让他以永州检校的

  • 罪惟录选辑一·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一纪安宗简皇帝鲁王监国(附)唐主(附)桂主(附)韩主(附)  ·安宗简皇帝安宗简皇帝,显皇帝孙、福王常洵世子也;名由松。福王初封怀庆,迁河南。崇祯十四年,贼自成陷河南,王被难;尚书吕维祺、承奉崔升死之。世子以宫眷

  • 广物·孔鲋

    藁,谓之秆;秆,谓之刍。生曰生刍。榖,谓之粒。菜,谓之蔬。禾穗,谓之頴。截頴,谓之铚。拔心,曰揠;拔根,曰擢。把,谓之秉。秉四,曰筥。筥十,曰。棘之实,谓之枣。桑之实,谓之椹。柞之实,谓之橡。

  • 卷七十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七诸侯之孝敬亲左传战于鞌齐师败绩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鱼辇反】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言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并菩萨摩诃萨众俱。是时,佛告尊者须菩提言:&ldquo;须菩提!色,无性、假性、实性;受、想、行、识,无性、假性、实性。

  • 卷第七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二 尔时善财童子。於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闻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

  • 终南家业卷中(本)·守一

    重受戒父予主巾峰坛席。累行重受。今因日本忍师泛舶远来。探阅律藏。明达受缘。微有所碍。戒非增上。自疑先受。力乞重增。世多昧者。輙生疑阻。逆彼高怀。因考律论及诸祖明文。决彼迷情。使教门无拥。大分三段。初引

  • 欧阳文忠集·欧阳修

    别集名。北宋欧阳修(谥文忠)作。153卷(凡《居士集》、《外集》、《易童子问》、《外制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奏议集》等114卷,《归田录》、《诗话》、《长短句》等19卷,《集古录跋尾》10卷,书简10卷)。附录5卷

  • 骆驼经·童华

    童华著。华字心朴,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办理屯田与军运。河西郡军需官杭州人杨载揆善驯养骆驼,作者就教于杨及当地牧民,著成比书。约成书于雍正十年(1732)。其内容为相驼之法, 牧养知识和治驼之方。

  • 世医得效方·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系综合性医书。19卷,另附1卷。元·危亦林撰。刊于1337年。本书是按元代医学分十三科的顺序编著而成的。危氏世代医家,在临床各科方面都积有丰富的经验,并藏有大量经验效方,复经过十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

  • 全相平话五种·佚名

    讲史话本。元至治年间刊行。包括《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每种分上中下三卷。当时应有《七国春秋平话》前集和《前汉书平话》正集,但今未

  • 沂阳日记·佚名

    明代人撰写的随笔。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