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日俄之战

随机推荐

  • 卷七·杨慎

      ○神弦曲  “中庭有树自语,梧桐摧枝布叶。”陈後山诗“庭梧尽黄陨,风过自成语”,又“冲风窗自语,涴壁蜗成字”,皆用此事。  ○神氵粪  陈希夷诗:“倏尔火轮煎地脉,愕然神氵粪

  • 姚守中·隋树森

    姚守中,字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姚枢之孙,姚燧之侄。曾官平江路吏。约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在世。近人孙楷第先生新考出姚守中名埭,其先世为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市)人。《录鬼簿》将其列在“前辈

  • 不再是我的乖乖·徐志摩

    一前天我是一个小孩,这海滩最是我的爱;早起的太阳赛如火炉,趁暖和我来做我的工夫:捡满一衣兜的贝壳,在这海砂上起造宫阙:哦,这浪头来得凶恶,冲了我得意的建筑——我喊了一声,海!你是我小孩儿的乖乖!二昨天我是一个&ldq

  • 卷二十五·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二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陈师道後山诗钞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已号後山彭城人年十六谒曾南丰大器之遂受业焉元丰初曾典史事以白衣荐为属寻以忧去不果章惇冀其未见将特荐之卒

  • 卷七·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苏诗补注卷七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五十首【起熙寜辛亥冬自润州抵杭州通守任合明年壬子春夏作】游金山寺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

  • 卷四百十一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五月丁巳盡其月   五月丁巳,朝奉郎、考功員外郎歐陽棐為集賢校理、權判登聞鼓院。先是,除棐著作郎、實錄院檢討官,而言者爭論其不當,故有是命。(棐除佐著、史討,政目在五月二日。)   右正言劉安世又言

  • 卷八十七 西秦録三·崔鸿

    乞伏益州 乞伏益州干归之弟也干归时为前将军秦州牧杨定之死也天水姜乳袭据上邽干归遣益州帅骑六千讨之左仆射边芮民部尚书王松寿言于干归曰益州以懿弟之亲屡有战功狃于累胜常有骄色若其遇冦必

  • 卷第二百一十一·胡三省

    唐纪二十七〔起阏逢摄提格(甲寅),尽强圉大荒落(丁已),凡四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七一四)〕1春,正月,壬申,制: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京官即在朝官也。〕2己卯,以卢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上不视朝。免诸王文武■臣行庆贺礼。○孟春时享太庙。遣都统穆理玛行礼。○壬子。上不豫。○甲寅。信郡王多尼薨。年二十六。追封多罗宣和郡王。○丙辰。谕礼部。大享殿合祀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四 礼略四·纪昀

    礼畧吉礼 【四】○吉礼四释奠祀历代帝王孔子庙太公庙老君庙巡狩封禅厯代所尚享司寒禜高禖杂神祠△释奠 【先儒附】(臣)等谨按释奠之制旧矣汉魏迄乎唐初国学释奠周孔迭为先圣则释奠不专于孔子故郑志分释奠与孔子庙为二自

  • 卷三十四·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四宋 宋敏求 编诸王册文册梁州都督汉王元昌文册徐州都督徐王元礼文册荆州都督荆王元景文册潞州都督韩王元嘉文册遂州都督彭王元则文册雍州牧左武侯大将军越王泰改封魏王文册洺州刺史郯

  • 卷五 释乐第七·邢昺

    [疏]“释乐第七”。○释曰:案《乐记》云:“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也。”《说文》云:“乐,五声八音之总名。象鼓な之形。木,ね也。白,歌也。又象锺磬也。”五声者,商、角、宫、徵、羽也。《律历志》云:“商之为言章

  • 提要·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叶氏春秋传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叶氏春秋传二十卷宋叶梦得撰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吴县人绍圣四年进士南渡后官至崇信军节度使事迹具宋史文苑传其书以孙复春秋尊王

  • 碧岩录卷第四·圆悟克勤

      垂示云。动则影现。觉则冰生。其或不动不觉。不免入野狐窟里。透得彻信得及。无丝毫障翳。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放行也瓦砾生光。把定也真金失色。古人公案。未免周遮。且道评论什么边事。试举看。  【三一】举。

  • 呈行政院维护佛教寺僧·太虚

    ──三十一年呈──为沥陈各省县官民违反法令驱夺僧寺情状,请严令维护事:查十八年十二月国民政府公布寺庙监督条例,第八条:“寺庙之不动产,非经教会之决议,并呈请该管官署许可,不得处分或变更”;二十年六月公布中华民国训政时

  • 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太虚

      ──二十五年四月在武进佛学会讲──  这唯识三十论的中心理论,即是阐述“唯识”。没有讲到论文以前,先检讨他的历史发展,明了论的内容──特殊的学理,以作佛学全学程的思想体系之研究,和观察唯识学在佛学上之位置;更

  • 天元余义·蒋大鸿

    余既作《天元歌》五篇,授山阴吕子门人于鸿猷辈,为之章句,其余山龙、平原阴阳二宅之真义,既已大畅厥旨,无后遗义。然其为文,犹引而不发,世之览者,若已知真诀,则寻文会意,表里洞然;若未知真诀,徒推测于辞句之余,鲜不循涯而浩叹者矣。

  • 法喜志·夏树芳

    四卷。全称《名公法喜志》。明代夏树芳撰,冯定校阅。约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是一部辑录历代名儒百官和忠孝节义之士的持佛态度及言行事迹的传记体著作。所收人物始自汉武帝时的东方曼倩(即东方朔),终于元末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