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

钦定四库全书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十八

柔远人二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二月庚子先是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疏言自康熙元年罗卜臧变乱以来我兄弟子侄多投左翼屡索不还曾往诉达赖喇嘛蒙谕七旗曰尔七旗当共尊扎萨克图汗其投左翼人民俱应发还为此差扎尔布柰前来莅盟而左翼土谢图汗不至

皇上系我大衆之主谨以此情上闻至是

上念喀尔喀累世恭顺职贡有年不忍其子弟人民离散遣阿齐图格隆等齎敕往谕达赖喇嘛令遣使议和

敕曰朕统御寰区愿中外无征战之劳离散之苦使羣生皆臻安乐近者喀尔喀扎萨克图汗屡奏右翼子弟人民离散奔入左翼索之未还尔喇嘛从来积大福力永远真诚慈悲济衆声闻炳着无不钦乃高行而赞颂之者喀尔喀诸汗贝子皆供奉尔喇嘛信尔之教而尊崇道法尔於本朝亦诚心敬慎进贡来往不絶今天下共享太平而扎萨克图汗人民离散未得完聚朕心大为轸恻念其中必有父子兄弟骨肉分离者未必不生事互杀交相战争兵戎一起姑无论人民困苦即两汗亦岂能并存伊等於朕向来恭顺竭诚奔走於尔喇嘛亦为护法久矣何忍默视使至此极乎朕与尔俱当遣使往谕将扎萨克图汗离散人民给还俾两翼永归於好既副朕一视同仁之至意而於尔喇嘛六度之行四无量之心亦符合矣尔喇嘛其遣大喇嘛一人与朕行人会於喀尔喀境内定期而遣之朕於此亦遣使臣赴所约之地与尔使同往

十二月己酉

上谕贵州威宁总兵官王潮海曰威宁乃猓蛮杂处之地性多骄悍今海内昇平边陲无事尔在任宜加意抚恤务使敉宁以副朕意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四月戊申礼部议准福建总督王国安所奏外国进贡船内货物一体纳税

上曰外国私自贸易之船或可税其货物若进贡者亦槩税之殊乖大体且非朕柔远之意

五月癸未

上谕大学士等曰巴图尔额尔克济农违离彼土向化而来宜加爱养经理其居处乃彼等原为鄂齐尔图汗所属累世进贡诚恳恪恭鄂齐尔图汗之孙罗卜藏滚布与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当使聚合一处於所宜居之地为之经理令其居处赐之封号给以敕印用昭示朕继絶举废之至意可遣贤能台吉与理藩院堂官侍卫晓谕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云以尔等抢夺毛明安及三吴喇忒之故本宜遣兵征剿悉行翦灭但念鄂齐尔图汗累世进贡诚恳恪恭特加矜恤尔等罪戾尽皆寛宥罗卜藏滚布乃鄂齐尔图汗之孙尔等皆属一国为亲近兄弟今令尔等皆与罗卜藏滚布等聚合封以名号与罗卜藏滚布等可以同居之善地相度定居遣使於达赖喇嘛亦如此颁朕谕旨其宜居之地亦与罗卜藏滚布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公同相视令其遣台吉等还奏此事於今年八月即宜举行尔等与议政王大臣蒙古大臣会同详议以闻

七月丙寅

上谕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曰朕顷见蒿齐忒郡王车卜登奏所属旗下蒙古大饥朕心深为悯恻奚可坐视任其艰厄彼所居地距此亦不甚远可亟遣尔衙门司官速察饥民户口以闻

癸酉

上谕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曰食为民天朕先有谕旨各处设立常平仓令其储积以备赈饥今岁畿内秋成大熟正宜详酌举行至救荒之道以速为贵倘赈济稍缓时日则流离死丧者必多虽有赈贷亦无济矣朕每闻水旱灾伤即遣官动支正项钱粮赈济以此故也今欲救蒿齐忒蒙古若以畿内粟转运至彼恐不能待可速以拜察地方储备之粟措支一千石遣贤能司官昼夜兼驰运往赈济

十一月癸酉

上命扎萨克喇嘛垂木珠尔拉木扎木巴得木齐商南多尔济副都御史拉笃祜齎敕往谕达赖喇嘛

敕曰朕统御宇内继絶举废欲期咸底隆平厄鲁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灭鄂齐尔图汗时罗卜藏滚布阿拉布坦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纷纷离散来至边境窜迹於金塔寺贺兰山等处乃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厄尔德尼和硕齐等又以生计穷迫在鄂尔多斯毛明安吴喇忒宁夏等处妄行刼掠朕於此时不即发兵剿灭者乃轸念鄂齐尔图汗历世职贡诚敬奔走是以寛宥其罪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亦戴朕恩愿依朕为生屡疏奏请敕印前此朕曾谕厄鲁特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云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如尔所属即当收之不能朕另有裁度乃彼约以丑年春为期如逾期悉惟上裁今逾期已数月矣天下太平惟伊等兄弟骨肉分离散处失所朕心殊为恻然尔喇嘛素以恻隐之心度此衆生凡厄鲁特诸贝子皆供奉喇嘛信崇尔法朕思罗卜藏滚布阿拉布坦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皆鄂齐尔图汗之苗裔也鄂齐尔图汗於喇嘛为护法久矣何忍默视其子孙宗族至於困穷今朕欲将伊等归并一处安插於可居之地以示兴絶举废之至意尔喇嘛其遣使与朕行人定期往会朕於此即遣大臣至所约之地偕尔使人前往康熙二十五年丙寅正月戊辰先是理藩院奏厄鲁特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携其属七百八十人将至请遣官往迎

上曰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所属亦限以二百人入关余者留归化城则现在噶尔丹之贡使可无辞矣兹当严冬之际行李牲畜盗贼可虞归化城都统古睦德现以年节来觐可令速回监视着遣户部理藩院司官各一员前往宣化府优给供应以示柔远之意至是巴图尔

额尔克济农来朝

上赐宴锡赉以优礼之

乙亥

上谕厄鲁特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曰尔祖顾实汗於太宗皇帝时输诚进贡是时同达赖喇嘛来通款尔叔鄂齐尔图车臣汗当

世祖皇帝时竭抒忠悃每年进贡请安其土产白鹰以时来贡朕犹及见之夫贡物何足珍贵正鉴其诚敬之心耳及尔等厄鲁特内乱噶尔丹攻灭鄂齐尔图车臣汗并吞其衆遣使献俘朕念前此鄂齐尔图车臣汗勉効悃忱闻其破亡且加悯恤何忍受之因谕来使却其所献俘获顷者尔为噶尔丹击败奔来边境将沿疆附近居民牲畜等物偷盗侵夺朕即应正尔犯边之罪何难遣兵剿除但念尔祖昔时颇竭诚款尔复引罪自首以迫於饥穷濒死妄行等情奏请朕即寛宥今若徙尔於边境内外不拘何地居之尔敢不凛遵特念尔祖顾实汗尔叔鄂齐尔图车臣汗素効恭谨故俾尔絶者复继散者复聚欲使鄂齐尔图车臣汗之孙罗卜藏滚布阿拉布坦与尔聚处尔等宜相与辑睦善自安业至於尔等聚合与否在朕本无损益惟是朕为天下主凡在函盖咸欲使之共乐太平朕兹谕旨自尔身及尔子孙当世世念之勿替

四月乙酉朔

上赐敕谕喀尔喀七旗汗济农台吉等曰朕统御寰宇中外一体务使交相辑睦共享昇平乃尔右翼扎萨克等内自相乱兄弟人民多归左翼其左翼扎萨克兄弟人民亦有归於右翼者尔等以兄弟之亲互相吞并异日必致交恶生乱朕心恻焉康熙二十三年曾颁敕於达赖喇嘛议遣使谕和尔等而达赖喇嘛亦谓朕俯念道法慈悯衆生有如父母意甚善也特遣噶尔丹西勒图前来朕亦命尚书阿喇尼台吉巴忒马什毕力克图喇嘛阿齐图绰尔济等与之偕往尔汗济农台吉等当仰体朕意及达赖喇嘛之心尽释旧怨将兄弟人民各归本扎萨克令其和协照旧安居不但仰副朕命与达赖喇嘛之意即尔七旗永无离散之苦争鬬之害福禄所绥亦且无疆矣

七月癸巳

上谕理藩院右侍郎拉笃祜一等侍卫文达曰尔等可与达赖喇嘛使者同往召集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罗卜藏滚布阿拉布坦等相度伊等可以游牧之地指而与之仍会同提督孙思克将地之界限令伊标下官弁认记如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因给地安插欲来谢恩则许之来达赖喇嘛使人欲来请安亦许之来否则给以廪饩而遣之其厄尔德尼和硕齐等欲与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一同游牧亦许之尔等可与彼定沿边为盗作乱之罚着为令前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来觐时已自誓不复令属下为非其罗卜藏滚布阿拉布坦亦须严禁所属兄弟既已完聚从此和睦安居倘再致流亡他往殊负朕归并眷恤之意朕所以不惮谆切训谕者亦以其先世恭顺有年不欲令其子孙失所也其一一传谕之

己酉

上谕议政王大臣等曰向者罗刹侵犯雅克萨尼布潮诸地戕我居民边境骚然曾谕鄂罗斯察汉汗来使尼果来等撤回其衆自後竟不覆奏反在在侵犯肆行扰害意尼果来未达前旨於察汉汗复令被擒罗刹持书从喀尔喀地宣谕之亦不覆奏因遣发官兵往雅克萨招抚罗刹不戮一人令其头目额礼克谢等持书归去罗刹闻我师言旋复回雅克萨筑城以居朕思本朝频行宣谕曾未一答而雅克萨罗刹又死守不去或尼布潮诸地阻隔前书未达或雅克萨罗刹皆彼有罪之徒不便归国俱未可知今问荷兰国贡使称伊国与鄂罗斯接壤语言亦通其以屡谕情节备悉作书用兵部印付荷兰国使臣转发鄂罗斯察汉汗处收回雅克萨尼布潮罗刹於何处分立疆界各毋得踰越则两界人民均得宁居不失永相和好之意察汉汗覆奏时令其使由陆路直来若陆路难通即以来疏付荷兰国代奏再以此作书发西洋国转达之

九月己亥礼部题朝鲜国王李焞遣使谢罪进贡方物应交内务府收贮

上曰朝鲜国因谢罪进贡理宜不收但恐发还不惟齎送人役劳苦亦且驿递骚扰可将此项准作年例常贡嗣後因谢罪贡纳着停止

己酉鄂罗斯察汉汗遣使疏陈下国边民如有构衅作乱之人恭请

天朝察明正法先令米起佛儿等星驰齎书以行乞撤雅

克萨之围仍恳详晰晓谕下国

上谕议政王大臣等曰鄂罗斯国察汉汗以礼通好驰使请解雅克萨之围朕本无屠城之意欲从寛释其令萨布素等撤回雅克萨之兵收集一所於近战舰处立营并晓谕城内罗刹听其出入毋得妄行攘夺俟鄂罗斯後使至定议

十一月癸巳

上谕理藩院噶尔亶多尔济既系鄂齐尔图车臣汗之孙应令其与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等一同游牧其拉笃祜等所定地界并严禁盗窃之例尔衙门其移文督抚提镇通行晓谕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二月丙子喀尔喀车臣汗故其长子伊尔登阿拉卜滩遣使奏闻

上曰喀尔喀七旗誓和未久车臣汗之位不便久悬其敕谕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扎萨克图汗等将车臣汗长子伊尔登阿拉卜滩速袭为汗仍敕谕达赖喇嘛知之

赐土谢图汗等敕曰朕惟自古帝王统御寰区遐迩一体其历年久远职贡恭顺竭尽诚心者益加眷赖焉尔等累世悃诚遣使入贡恭顺有年正在嘉赏忽闻车臣汗身故朕殊震悼特遣大臣遗之赙赠近念尔喀尔喀内自交恶朕特遣大臣谕令和睦未久车臣汗之位不可久虚尔喀尔喀例以长子承袭伊尔登阿拉卜滩台吉既系长子且闻其人亦可着嗣立为汗尔等其遵谕行

九月庚子

上赐敕谕噶尔丹曰据喀尔喀土谢图汗奏称厄鲁特内向游牧两路来攻我界上人等屡请赴彼故出兵迎之等语朕统御宇内无分中外尔厄鲁特喀尔喀两部落若果互相残害朕心大不忍焉曾於康熙十六年檄谕尔等务期共相和好尔覆奏云厄鲁特蒙古之道仗达赖喇嘛福庇得以巩固圣谕诚是等语尔噶尔丹累世恭顺职贡有年如果举此大事无不奏闻於朕者因路远地遥虚实难明朕尚未之深信或不逞之徒两地构煽亦未可定尔两部落如果兴兵必有一方至於败亡不但重负朕向来一视同仁之至意羣黎之死亡离散朕心深为悯恻敕书到日即为息争修好则尔恭顺之心朕实嘉之已敕谕土谢图汗令其罢兵矣为此特令尔使陶赖哈什哈等齎敕往谕

十一月丙申

上谕大学士等曰今闻外藩蒙古出汛界哨地有侵害抢掳喀尔喀之巴尔呼等蒙古者甚多以後着严行禁止毋使妄行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八月癸丑

上谕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曰闻蒿齐忒贫困实甚应赈济米粮且赐以银两买牲畜养庶有裨於生理拜察地方有米五百石并发白银一千两令侍读学士喀拉等持往量给之

癸亥喀尔喀洪俄尔戴青台吉等率其属来朝

上谕曰尔等喀尔喀与厄鲁特世世进贡朕心宠眷从无偏庇一体优待恩赉有加今闻喀尔喀厄鲁特互相结怨亟遣使臣令其和睦使臣未至而喀尔喀败遁悉至哨探地方居牧朕一体加恩今乱尚未定故留之未遣尔母达赖达熙纳闻朕大兵往尼布潮地方预备餱粮牛羊以待朕甚嘉之尔先衆人报厄鲁特横肆情形又先衆人请安进贡尤为可嘉谕毕

上取所带珊瑚数珠赐之以示优眷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六·李延寿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柯劭忞
  曾静供词五条 二、雍正皇帝是励精图治,爱抚百姓,还·雍正
  东汉会要卷十六·徐天麟
  提要·徐天麟
  宋史全文卷三十六·佚名
  卷三十九·苏辙
  第七卷 商业·缪荃孙
  ●续吴先贤赞卷之六·刘凤
  七十、息楼·包天笑
  崔玄[日韦]传·刘昫
  翰苑羣书卷七·洪遵
  论科举·梁启超
  卷四·徐一夔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五出 收京·洪昇

    【仙吕过曲&middot;甘州歌】【八声甘州】〔外金盔、袍服,生、小生、净、末扮四将,各骑马,二卒执旗行上〕宣威进讨,喜日明帝里,风静皇郊。欃枪涤尽,看把乾坤重造。扬鞭漫将金镫敲,整顿中兴事正饶。〔外〕下官郭子仪,奉命统兵讨

  • 卷八百四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一齐已登祝融峯猨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四边空碧落絶顶正清秋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寄贯休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锦水

  • 第十二场·田汉

    金妹家。〔桌上残灯未灭,友生 睡床上,老母在缝衣。友生 (梦呓)狗杂种,叫你认识我!叫你认识我!刘母 友生,友生!(摇他)友生 啊!啊!刘母 (再摇)友生,醒醒,醒醒!友生 (醒了)哦,怎么还不睡?这么晚才回,干什么去了?刘母 是我!友生!友生 哦,岳母

  • 卷三十四·毕沅

      ◎宋纪三十四 ∷起著雍敦牂正月,尽上章涒滩七月,凡二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天禧二年辽开泰七年   春,正月,乙未朔,永州大雪,六昼夜方止。江陵溪鱼皆冻死。   己亥,以赵安仁

  • 第六十二回 追狡寇庸帅败还 开马市荩臣极谏·蔡东藩

      却说俺答率众到京,沿途大掠,又放起一把无名火来,将京城外面的民居,尽行毁去,百姓无家可住,东逃西散,老的小的,多半毙命,年纪少壮的,遇着寇众,不是被杀,就是被掳,内中有一半妇女,除衰老奇丑外,尽被这班鞑奴,牵拉过去,任情淫污,最有

  • 卷之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孔谦传·薛居正

    孔谦,庄宗同光初年,任租庸副使。孔谦原是州中能干的小吏,远从天..十二年(915),皇帝平定魏博,会计都委托给他管理。孔谦能曲意服侍权贵要人,为他们效劳。皇帝把钱财事务交给他,他设法收敛搜刮,七八年间,军储充足。皇帝在邺城即

  • 毛胜传·张廷玉

    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朝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洪武年间归附,后来以参加“靖难”之功升到都指挥同知。他没有儿子,毛胜的父亲安太继承为羽林指挥使,传给儿子济,济没有儿子,毛胜继承他的职位。给济记征北之功时,毛胜进升

  • 汉高帝·苏辙

    高帝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秦遣章邯出兵击之。秦虽无道,而其兵方强,诸侯虽锐,而皆乌合之众,其不敌秦明矣。然诸侯皆起于群盗,不习兵势,陵藉郡县,狃于亟胜,不知秦之未可

  • 卷十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李日焜【萧山人系兼汝先生之子康熙壬子举人】问微子微仲赵氏本无注而后人只以微仲为微子之弟已耳近淮安阎氏谓微仲是微子之子微子有二子长微伯死微子不立微伯之子腯而立次子

  • 第十七卦:《随卦》·佚名

    随:元,亨,利,贞,无咎。【白话】《随卦》象征随从,随和:如果随从、随和,便能始终亨通,和谐有利。固守正道,没有任何危险。《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白话】《象辞》说:《随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兑(泽)上

  • 竹书孔子诗论·孔子

    [先秦] 孔子   【第一简】行此者其有不王乎?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第二简】时也,文王受命矣。颂,旁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申而寻,其思深而远。至矣!大雅,盛德也,多言【第三简】也,多言难而怨悱者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佚名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

  • 比丘听施经正文·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比丘。到讲堂诸比丘所言:诸贤者,今我不可经法。大著睡眠。不乐道行。疑诸经法。座中有一比丘。即行白佛。有一比丘。字听施。来到讲堂。谓诸比丘言:今我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卷 (纯陀品第二卷上)释福田义 释纯陀名纯陀品第二案。僧宗曰。经之五别。此下两品。是第二开宗。明常住因果也。通分为三段。第一因施以明常。亦曰因请受供以明常也。从品初。讫释梵诸天等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四下·智顗

    第二广释迦章。于六义中。无叹法希有。初开权次显实。三举五浊释方便。四拣伪敦信一实。五无虚妄。我今亦如是。我即释迦。现在先三后一。如四佛不异故。言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者。即是五乘根性欲也。过去名根

  • 花的日记·川端康成

    《花的日记》以东京为主要背景,并选择以千叶县的北条海岸为避暑地、神奈川县的辻堂为英子的疗养场所,将英子的日记穿插交织其间。借由日记的形式,将青春期少女的烦恼、爱情及生活细腻地呈现在作品中。不过,由于内容太过繁

  • 清尊录·廉布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廉布撰。 《说郛》本末附王东跋据《挥麈录》以为陆游作。一卷,有《说郛》本。本书原有七十三则,今仅存十余则,各则长短不一, 以记南宋遗闻为主,也间及北宋。有些片断故事性较强。有《香艳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