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国志补注卷四

编修杭世骏撰

魏书

桓二陈徐卫卢传

桓阶 太祖定荆州 辟为丞相掾主簿迁赵郡太守桓阶别传曰上已平荆州引为主簿每有深谋疑事甞与阶筹之或日昃忘食或夜坐彻旦擢为赵郡太守防郡寮乏人上曰北邉未靖以卿威能震敌徳足懐逺故用相烦是亦寇恂河内之举阶在郡时俸尽食醤酻上闻之数戏之曰卿家醤颇得成不邪诏曰昔子文清俭朝不谋夕而有脯粮之秩宣子守约箪食鱼飱而有加粱之赐况乎大魏富有四海栋宇之大臣而有蔬食非吾所以礼贤之意也其赐射鹿师二人并给媒【齐人谓麴糵为媒】 又曰阶为赵郡太守期月之间増户万余路有遗一囊耕者见之举以系树数日其主还取

文帝践阼迁尚书令

桓阶别传曰阶为尚书令文帝行幸见诸少子无裈上搏手曰长者子无裈乃抱与同乗是日拜三子为郎使黄门赍衣三十囊赐曰卿儿能趋可以裈矣

陈羣 制九品官人之法

傅子曰司空陈羣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评次人才之髙下各为辈目州置都而总其议 孙楚集奏曰九品汉氏本无班固着汉书序先代贤智以九条此盖记鬼録次第耳而陈羣依之以品生人

进爵颍乡侯

水经注曰潩水又南迳颍隂县故城西魏明帝封司空陈羣为侯国

泰字伯

世说曰正始中人士所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羣荀顗方陈泰

景元元年薨

汉晋春秋曰曹髦之薨司马昭闻之自投于地曰天下谓我何于是召百官议其事昭垂涕问陈泰曰何以居我泰曰公光辅数世功盖天下谓当并迹古人垂美于后一旦有杀君之事不亦惜乎速斩贾充犹可以自明也昭曰公闾不可得杀也卿更思余计泰厉声曰意惟有进于此耳余无足委者也归而自杀

陈矫 子本嗣 本弟骞

世说注引世语曰本字体元 汉晋阳秋曰陈骞兄本有名于世与夏侯亲交拜其母骞求为中领军闻防于其家恱而归既入户曰相与未致于此骞当户立良久曰如君言乃趋而出意气自若以此大知之

和常杨杜赵裴传

常林 林宰南和治化有成超迁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有绩

魏畧曰林歴宰守刺史所在检身节用其家常饥乏糟糠緼

辛毗杨阜髙堂隆传

辛毗 明帝即位

魏略曰明帝时常大会殿中御史簮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何官侍中辛毗对曰此谓御史旧簮笔以奏不法今但备官耳

青龙二年诸葛率众出渭南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聴是嵗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凖毗节度莫敢犯违

晋阳秋曰诸葛亮据渭水南原诏使髙祖拒之亮挑战遗髙祖巾帼巾帼妇女之饰欲以激怒冀获曹咎之利朝廷虑髙祖不胜忿愤而卫尉辛毗骨鲠之臣帝乃使毗仗节为髙祖军司马亮果复挑战髙祖奋怒将出应之毗仗节中门而立髙祖乃止 世说曰诸葛亮之次渭濵闗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毗女宪英 外孙夏侯湛为其传

太平御览引夏侯孝若为辛宪英传曰夫人性不好华丽琇上夫人鼲子帔縁以锦不肯服从外孙胡母杨上夫人锦被夫人取反卧之

满田牵郭传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也

古今刀剑録曰郭淮于太原得一刀文曰宜为将后遂为将军及与蜀将战败失此刀

徐胡二王传

徐邈

魏氏春秋曰徐邈善画作水獭标于水濵群獭集焉

颍川典农中郎将

魏畧曰上以农殖大事将选典农以徐邈为颍川典农中郎将

胡质 子威嗣

拜见父停廏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刘氏史通难曰古人谓方牧为二千石者以其禄有二千石故也名以定体贵实甚焉甚使亷如伯夷介如黔敖茍居此职终不患于贫馁者如胡威之别其父也一缣之财犹且发问则千石之俸其费安施料以牙筹推以食箸察其厚薄知不然矣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晋武帝起居注曰豫州刺史胡威忠素质直思谋深奥其以威为监军刺史如故

王昶 昶陈治略五事

太平御览引王昶考课事曰尚书侍中考课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综理万机以考庶绩三曰进视惟允以考谠言四曰出纳王命以考典政五曰罚法以考典刑

王基

魏氏春秋曰司空东莱王基当世大儒岂不达礼而纳司空太原王沈女以姓同源异故也【此出刘聪载记聪大鸿胪刘之辞】

以基着勲前朝改封基孙廙而以东武余邑赐一子爵闗内侯

晋太康起居注曰故司空王基夙为先帝授任基子冲尚书郎中虽在清途犹未免楚挞其以冲为治书侍御史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王淩 吴大将全琮数万众寇芍陂淩率诸军逆讨水经注曰肥水东北迳白芍亭东北积而为湖谓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许里在夀春县南八十里言楚孙叔敖所造魏太尉王淩与吴将张休文战于芍陂即此处

宣王将中军乗水道讨淩 大军奄至百尺逼淩 军到邱头淩面缚水次

水经注曰沙水又东南流注于颍谓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 魏书郡国志曰司马宣王讨太尉王淩大军至百尺堨即此堨也今俗呼之为山阳堰非也盖新水首受颍于百尺沟王莽名郡为新平故堰兼有新阳之名 水经注曰渠又右合五池沟上承泽水中流渠谓之五池口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淩于夀春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也今其地为五池乡矣 又曰颍水又东迳丘头丘头枕水魏书郡国志曰宣王军次丘头王淩面缚水次故号武丘矣

淩至项饮药死

干寳晋纪曰淩到项见贾逵祠在水侧 其年八月太傅有疾梦淩逵为疠甚恶之遂薨

水经注曰谷水迳小城北又东迳刺史贾逵祠北王隠言祠在城北非也庙前有碑碑石金生干寳曰黄金可采为晋中兴之瑞 王隠晋书曰永嘉元年陈国项县贾逵石碑中生金人盗凿取卖卖已复生此江东中兴之瑞也 还寃记曰宣王有疾白日见淩来并贾逵为祟因呼字曰彦云缓我宣王身亦有打处少日遂薨

广字公渊

世说曰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妇曰新妇顔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丈夫不能彷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 刘峻注引魏氏春秋曰广有风量才学名重当世与傅嘏论才性同异行于世

母丘俭 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师旧唐书地理志曰霍丘县北有安丰津斩毌丘俭处

钦亡入吴

谨上还所受魏使持节前将军山桑侯印绶

水经注曰山桑邑俗谓之北斗城昔文钦之封山桑侯疑食邑于此

转为庐江太守鹰将军王淩奏钦贪残 曹爽以钦乡里厚养待之

魏略曰文钦为庐江太守为都督王淩所奏钦诉曹爽爽谓曰淩责卿载灰两船何用为乎曰闻足下起染舎故烧作灰耳

诸葛诞

曹嘉之晋纪曰诸葛诞以气厉称常倚柱读书雷震其柱诞读书自若

自出攻州刺史乐綝杀之

太平御览引魏末传曰诞杀乐綝有典农都尉数说诞于是收而斩之骂曰卿坐舌先人以竹搀其舌然后杀之

渡黎浆水

水经注曰芍陂渎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注黎浆黎浆水东迳黎浆亭南文钦之叛吴军北入诸葛绪拒之于黎浆即此水也东注肥水谓之黎浆水口

围上诸军临髙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

王隠晋书曰诸葛反淮南孟康王慕曰宜作土山敛诸侯材板【阙】橹以为攻具

诞子靓字仲思吴平还晋靓子恢字道明位至尚书令

晋诸公赞曰吴亡靓入洛以父诞为太祖所杀誓不见世祖 恢别传曰恢少有令闻称为明贤避难江左中宗召补中簿

邓艾 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古今刀剑録曰邓艾年十二曽读陈太丘碑碑下掘得一刀黒如漆长三尺余刀上常有气凄凄然时人以为神物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夀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宣王善之事皆施行通典曰宣王善之皆如艾计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西南横石以西尽沘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耕且守兼循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理诸陂于颍南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三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夀春到京师农田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迁汝南太守

太平寰宇记曰故西平城在汝南西平县西七十里有二十四陂魏典农邓艾所造也

先登至江由

任豫益州记曰江由左担道案图在隂平县北于成都为西邓艾束马悬车处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恵夙成世说曰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覩矛防 张懐瓘书断曰会善书有父风相备筋骨美兼行艸尤工书逸志飘然有凌云之志亦所谓剑则干将镆铘焉 韦续九品书曰上下魏钟会八分

会帐下督 本属胡烈 争赴杀会

王隠晋书曰卫瓘监军防军钟会素与瓘至厚坐则同床行则同舆会书板上欲杀胡烈等示瓘瓘言不可会自削弃反问瓘何许问消息相疑益露瓘厠上见烈故给使令出语三军会逼瓘不得议定经宿不眠各横刀膝上 古今刀剑录曰钟会克蜀于成都土中得一刀文曰太一会死入帐下王伯升伯升后渡江刀遂飞入水 干寳晋纪曰钟会邓艾将伐蜀与刘寔别客谓寔曰二将当破蜀不寔曰必破蜀但皆不还客问其故寔曰治道在于克让因着崇让论曰季世不能让贤虚谢见用之恩莫肯让于胜己

初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辨注易及老子

世说曰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徃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又曰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

竒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徳二论 又曰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防何意多所短不复得作声但应诺诺遂不复注因作道徳论

方技传

华陀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前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玉涧杂书曰华陀固神医也然范晔陈夀记其治疾皆言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云 云】此决无之理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形而形之所以生者以气也陀之药能使人醉无所觉可以受其刳割与能完养使毁者复合则吾所不能知然腹背肠胃既以破裂断壊则气何由含安有如是而复生者乎审陀能此则凡受支解之刑者皆可使生王者之刑亦无所复施矣

陀死后

冡记曰华陀墓在项城

东阿王作辩道论曰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郤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嵗卒

博物志曰魏王所集方士名上党王真陇西封君达甘陵甘始鲁女生谯国华陀字元化东郭延年唐霅冷夀光河南卜式张貂蓟子训汝南费长房鲜奴辜魏国军吏河南赵圣卿阳城郄俭字孟节庐江左慈字元放右十六人魏文帝东阿王仲长统所说皆能断谷不食分形隠没出入不由门户左慈能变形幻人视聴厌刻鬼魅皆此类也 又曰皇甫隆遇道士姓封名君达其余养性法即可放用大略云体欲常少劳无过虚食去肥浓节酸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春夏施泻秋冬闭藏武帝行之有效 又曰典论又云王仲统云甘始左元放东郭延年行容成御妇人法并为丞相所录间行其术亦得其验降就道士刘景受千云母九子元方年三百嵗莫知所在武帝恒御此药亦云有验 鲁女生别传曰封君达陇西人也少好道初服黄连丸五十余年乃入鸟防山又于山中服水银百余年还乡里年如二十者常骑青牛改号为青牛道士 神仙传曰甘始者太原人也善行气不饮食又服天门冬行房中之事依容成素之法更演益之为一卷用之甚有近效治病不用针灸汤药在世百余嵗乃入王屋山仙去

杜防 太祖以防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防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晋后略曰钟律之器自周之末废而汉成哀之间诸儒修而治之至后汉末复隳矣魏氏使协律知音者杜防造之不能考之典礼徒依于时丝管之声时之尺寸而制之甚乖失礼度 博物志曰汉末丧乱无金石之乐魏武帝至汉中得杜防旧法始复设轩悬钟磬至于今用之于防也 魏台访议曰后汉尺度稍长魏代杜防亦制律吕以之气灰悉不飞凡律各有所摄引而申之至于六十相生者相变如黄钟之管下生林钟以阳生隂故变也相摄者相通如中吕之管摄于物应以母权子故相变者异时而各应相通者同月而继应应有早晚者非正律气乃子律相感寄母中应也

管辂 吏部尚书何晏请之

名士传曰是时曹爽辅政识者虑有危机晏有重名与魏姻戚内虽懐忧而无复退也着五言诗以言志曰鸿鹄比翼游群飞戱太清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岂若集五湖从流唼浮萍水宁旷中懐何为怵惕惊盖因辂言惧而赋诗

乌桓鲜卑东夷传

短人国

突厥本末记曰自突厥北行一月有短人国长者不逾二尺亦有一尺者头少毛髪若羊胞之状突厥呼为羊胞头其旁无他种类相侵俗无寇盗但有大鸟髙七八尺恒伺短人啄而食之短人皆持弓矢以为之备按此亦在西北即魏略之短人国也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毕沅
  ●卷一百三十五·徐梦莘
  卷之七十四·佚名
  一百八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禺页)後事摺·佚名
  ●崇祯记闻录卷六·佚名
  车胤传·房玄龄
  徐陵传·李延寿
  来护儿传·李延寿
  王思礼传·刘昫
  王继勋传·脱脱
  耶律瑶质传·脱脱
  卷二十九·黄训
  目录·拜住
  251.夏完淳怒斥洪承畴·林汉达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论·张祥龄

    辞章一道,好尚各殊,如讲学家各分门户。词有南北,出主入奴,喜疏快者,丽密以为病,主气行者,烹炼以为嗤,求悦于人难矣。予言不问人论何如,自叩用工甘苦,深造有得,天下非之而不顾。况知者愈少,传也必远,焜耀一时希贵哉。周清真,诗家之李

  • 卷三百六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六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説劒集吕定字仲安新昌人歴殿前都指麾有説劒集懐古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风波防万里苍茫云霭间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闲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空余蓬莱阁

  • 卷五·陆以湉

    ◎医学源流论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云:“有病固当服药,乃不能知医之高下,药之当否,不敢以身尝试,莫若择至易轻浅、有益无损之方以备酌用。如偶感风寒,则用葱白、苏叶汤取微汗;偶伤饮食,则用山查、麦芽汤消食;偶感暑气,则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七月丁巳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建延生醮典于高玄殿八月二十日止停常封○升河南按察使刘望之为右布政使礼部署员外郎贾衡兵部署员外郎王遴俱为按察司佥事望之江西衡河南遴山东○戊午巡抚应天都御

  • 第十一卷 仕绩 二·缪荃孙

    江 宁 府 二 明周 贞周贞,字文典,江宁人。吴元年为大理卿,诏同李善长等定律令,贞上疏曰:立法贵简易,使人易晓。若条绪烦多,或一事而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夤缘为奸,则所以禁残暴者,反以贼良善,非良法也。上嘉纳之

  • 前集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九 宋 朱子 纂集 田锡 字表圣嘉州人中进士第事太宗真宗位至谏议大夫 公自布衣已有意於风化上书阙下请复乡饮籍田礼及知睦州下车建孔子祠教民兴学表请入纸国子学印经籍给诸生诏赐之

  • 陶弘景传·姚思廉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于是怀孕,生下陶弘景。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立志要当神仙。他对别人

  • 王文统传·宋濂

    王文统字以道,益都人。少时读讲权谋的书,好以言词打动人。到处拜访诸侯,都没有见到。于是去见李..,..和他谈话后大喜,即留置于幕府中,并要求自己儿子彦简以文统为师。文统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因此,有关军事行动的事,也都由

  •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 通考卷一百五十七乐考【三】制造律吕【臣】等谨按造律始於黄帝司马迁述之颇详嗣後累黍候气聚讼纷如而京房之六十律钱乐之之三百六十律尤非音律之正我圣祖仁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五·高晋

    目録海塘【一】 钦定南廵盛典卷五十五海塘【臣】等谨按海为水宗百流归徳禹贡之导水也曰防曰过曰播而于海苐言入而已顾惟不让积水以成其大则又当推九泽既陂之义俾朝宗克底于成此海塘之制所由监古利民而为大圣人劳心之

  • 卷二十二 聘礼第八·郑玄

    馔于东方,亦如之,(东方,东夹室。)西北上。(亦韭菹,其东?醢也。)[疏]“馔于”至“北上”。○释曰:云“西北上”者,则于东壁下南陈,西北有韭菹,东有?醢,次昌本,次南麋?,次西有菁菹,次北有鹿?,亦屈错也。上西夹馔六豆,直言北上,不云西北上。

  • 卷第四·黄绾

      今之论治者,…论政事(略)

  • 东宫备览卷二·陈模

    ○师傅礼记文王世子篇曰凡三王教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徳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徳成也师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诸徳者也

  • 论语解卷六·张栻

    宋 张栻 撰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野人君子由后人之称也前人于礼乐务其质而于文有所未足后人则习其文而日盛矣惟其文之盛故以前辈为野人而自谓为君子文胜而过质则于礼乐之实反

  • 本性篇第十三·王充

    【题解】本篇在探讨人的本性是恶还是善,故篇名叫“本性”。王充在本篇里剖析了从孟子到汉代刘子政的各种人性观。认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论,以及扬雄的人性善恶兼有论,都是片面的

  •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五十五善现,大慈清净故真如清净。真如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大慈清净。若真如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大慈清净故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

  • 雪峰真觉大师年谱·雪峰义存

    唐穆宗皇帝长庆二年壬寅师泉州南安县人也。姓曾氏。父讳勉。是年。师降诞。师家世奉佛。其先茔在杨梅山。西去城四十五里。一峰翔拜于前。俗谓胡僧投拜。三年癸卯 四年甲辰敬宗皇帝宝历元年乙巳二年丙午师五岁生酷恶

  • 太子慕魄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太子沐魄经同本。慕魂、沐魄皆梵语,太子之名,说佛昔为慕魄太子,十三岁之间为无言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