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

正德十一年十一月戊寅朔钦天监进正德十二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己卯升宁国府知府杨凤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荫故兵部尚书项忠孙铠刑部右侍郎杨茂元子羙弁俱为国子生

○刑科给事中徐之鸾言迩者都民争言京师西角头新设花酒店房或云车驾将幸其问或云朝廷实收其利臣以为 陛下为天地民物之主四海之有孰非其富乃至竞锥刀之利于娼优之馆乎请亟罢之不报 万全都司天鼓鸣

○庚辰准荫国初弘文馆大学士罗复仁曾孙兴为国子生复仁吉水县人洪武初为弘文馆大学士至是兴累奏乞恩荫吏部议复仁事在国初文卷已无可考况有定例弘治十年以前病故者不许滥及兴奏不宜许诏特予焉

○辛巳升山东布政司左参政

○壬午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内官祭 陵寝

○湖广贼贺璋罗大洪等平初璋等聚众肆劫嘉鱼知县陆槐招之来几复叛义官方宸诱璋至其家格杀之其党拥众拒敌宸遇害后贼党皆就擒大洪亦为蒲圻知县张佩所获事闻诏太监杜甫都御史秦金总兵官杨英各赐敕嘉奖仍各赏银二十两彩币四表里巡按御史及守巡官半之槐佩及诸有功者量加赏劳宸杀贼功多死事无后特赠府检校立石表其墓而赐之祭

○升松江府同知侯自明为四川按察司佥事

○巡抚湖广都御史秦金奏安陆卫右所官军先年调襄阳护卫前项运船未有所处乞将安陆卫轮戍靖州旗军二百三十六名掣回本卫讫免其上班并将奉例改编新军数内摘拨以足二百二十五名之数照例支料修船分拨委官管运其靖州缺班仍于武沔安福等卫通融拨补户部覆奏从之

○癸未裁革重庆府捕盗通判一员从抚按请也

○初广东海洋贼数百人屡入广海卫城劫掠无敢捕之者间捕得送官指挥赵莹朱椿輙纵之至是巡按者寘莹等于法且劾守巡参政张恩副使汪鋐兵备佥事程文隐匿贼情及都指挥欧儒布政使方良节按察使汪获麟不能举察俱当究治诏宥之仍停俸有差获麟以迁任免

○广东廉州府地震有声

○甲申以灾伤免湖广武昌汉阳襄阳常德德安荆州黄州岳州八府沔阳安陆二州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二州属县税粮有差

○先是山东都指挥佥事狄公唐与都指挥高岱为流贼所败俱谪戍岱寻以斩获功止降二级至是公唐援岱例奏辩亦降级为指挥使

○乙酉升福建车转运盐使司运使黄衷为广东布政司右参政

○巡抚湖广都御史秦金奏言湖广地方大水加以征苗用兵钱粮缺乏乞请淮盐十万引并借该角□羊户部备边事例银二万四千四百余两以济目前之急及停徵被灾州县钱粮查复各王府奏讨山场湖荡税课局河泊所诸项课税仍拟还官以备郡王以下禄米其湖广省城各处盐商凑集仍炤先年旧规俱赴武昌府挂号每舡纳银二两或三两入官贮库按季类角□羊布政司以备不虞支用户部议覆从之

○升户部郎中黄阅古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戊子升福建按察司佥事蔡天祐为山东布政司左参议

○赏宁夏宣家沙窝等地方获功官军银布有差

○己丑赏左都督朱宁工部尚书李燧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侍郎俞琳刘永银十两纻丝一表里郎中赵经主事孔凤千户沈麟皆织金纻丝衣一袭及所副该吏旗校匠役等四十一员名升赉有差以修理象房毕工也一役之微而恩赏之滥如此

○宁府护卫指挥使王麒纵其下收买私盐于长芦为侍郎蓝章所劾下巡按御史逮问至是宁王宸濠为请诏释之

○辛卯升光禄寺少卿张玠为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右寺正潘鉴为福建按察司佥事

○狭西肃州卫地震

○壬辰六科都给事中叶相等言迩来月不数朝朝或入夜今冬至正旦令节在迩天下诸司官朝觐及宗藩四夷皆入贺朝廷举动四方仪法不可不慎伏愿夙兴视朝以示法天下十三道御史屠侨等亦言 陛下莅政十有一年免朝日多视朝日少诸司百辟惟知有左顺门之趋候而已伏望罢顺门之传旨复奏事之旧规俱不报

○癸巳荫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赵鉴子岳为国子生

○昏刻月犯井宿西扇北第一星

○以山西布政司银六万两给大同军饷

○甲午升兵部郎中杨钦为光禄寺少卿

○夜月犯天樽西第一星

○丙申 冬至节遣驸马都尉马诚崔元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冬至节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文武官命妇朝贺 太皇太后 皇太后于宫中

○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

○尚膳监言供御磁器不足乞差本监官一员往饶州提督烧造工部言江西兵荒相继而饶州逼近姚源伤困尤甚若差官必多带无名人等供费不訾民何以堪乞止命镇巡官督该府以不足之数如式烧造进用为便不从

○先是凤阳奉侍 皇陵太监郭旺监丞秦宗往白塔寿春等王坟所怒中卫指挥霍璋不迎令家奴殴之遂死事闻命刑部郎中萧海往会巡抚等官勘问海等还奏 皇陵内臣与该卫素无统属即坐以威力主使律但其事若因公恐失之重若拟因公罪则璋实死非命恐失于轻宜令三法司并科道官会议定罪于是刑科都给事中王爌等劾海奉命为勘官不能依律直断乃展转迁就持两可之说实为旺等开幸免之路以脱己祸非忠朝廷者事下都察院议请再勘讯并逮旺宗得旨事已明不必再勘宗当重治姑从轻降二级旺革管事俱令看守皇城

○庚子司礼太监赖义传旨给事中吕经潘埙升一级补外时经为吏科都给事中埙为兵科都给事中吏部请循旧例以年劳推升不许乃授经为蒲州同知埙开州同知

○壬寅升山西按察司佥事刘泽为本司副使

○癸卯鲁府诸郡王多不睦世孙健杙惩祖怠纵凡事过为裁损诸郡王尤怨之于是有诈为安丘东阿阳信等王移文于巡抚者其辞云馆陶郯城新蔡宜城等王以禄米不给久怀怨望世孙健杙违例造妃坟于钜梁山离府城三百余里将潜结矿贼与馆陶等王共谋作乱盖其事皆虚而印信亦伪镇巡官知其相倾害也以状闻下都察院议以为事涉诡秘不必深究宜敕世孙健杙并镇巡等官会集诸王谕以礼法俾尚和睦仍毁其伪书补给禄米坟地果太远宜勘明改葬诏从其议

○夜月掩犯氐宿东南星

○甲辰荫户部尚书石玠侄练故南京工部尚书张宪子珩俱为国子生

○乙巳十三道御史王金等奏迩者内批升调吏科都给事中吕经兵科都给事中潘埙于外臣等切观今日用舍违宜爵赏太滥贪污窃位奔竞肆行尚书以传奉而骤得卿相以乞怜而苟安铨曹之失职甚矣功次冒滥边备废弛党逆者得以袭官失机者得以幸免推举悉由乎风旨是非不恤乎人言本兵之废坠极矣经坟给事吏兵二科其所以参驳论列与公卿大臣争可否者将各举其职以忠于 陛下 陛下不察乃堕小人之计阳与而阴夺之臣等恐天下之人将以此而规朝廷之好尚软熟同风廉耻道丧卒有意外之虞谁复发其机而杭摄之乎伏望收回成命将经坟仍复旧职则耳目之司无所尘蔽敢言之气不至摧折矣六科给事中邵锡等亦以为言俱不报时王琼在兵部以埙论事不屈执驳太多深忌之假手内降出之于外遂连及经云

○赐都御史马中锡字天禄直隶故城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擢云南佥事以忧不赴服阕除陕西寻改提学未几迁副使久之不为大理少卿弘治九年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寻以病去十八年用荐起辽东巡抚正德九年擢兵部右侍郎寻转左有冒功迁官者中锡抑之忤逆瑾意改南京工部寻勒致仕复拥其在辽东时储粟损腐械送辽东狱责之陪偿遂褫为民瑾诛复起巡抚大同刘七等扰山东迁右都御史往督军务连败贼于河间泊头遂迁左已而贼势转炽中锡请抚之而焚劫如故言官劫其为贼所愚且故城路冲计绥兵以保卢暮乃并惠安伯张伟徵入诏狱凡八越月感疾遂卒年六十有七十一年巡按御史卢追讼其冤谓贼实听招而佥事许承芳忌之密请益兵以疑其心后虽更受中锡约束方至军门而徵入之命下矣朝廷是其言赐祭一坛中锡历官俱有可观而忤瑾得罪尤为时所重招降之谬未必尽如言官所论而刘七辈横行猖獗其可招者或不免于怯云

○右佥都御史王云凤卒云凤字应诏山西和顺县人成化甲辰进士授礼部主客司主事迁祠祭司员外郎中副使杨茂元言事获罪上疏救之又奏太监李广恣不法乞正典刑会 郊祀云凤骑而入坛遂得罪谪陕州知州广败乃升陕西提学副使条约甚严再升山东按察使亦以严明称母丧去官逆瑾罗织罚米千余石家遂县罄张彩为吏部言于谨擢云凤国子祭酒司务孙璁者瑾女弟之夫也亦恬瑾势云凤尝与往还璁后为瑾所疎以病免归云凤不知也复郊饯之瑾语人曰孙总何人也士大夫至往饯之云凤祭酒亦可尔邪遂改南京通政寻谢病归复起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在任仅两踰月凡上数十疏如建储及免调边军皆及之会父丧去官至是卒云凤好奇立异锐于取名然中实靡定为节不忠人多薄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姚思廉
  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张廷玉
  第八十六回 赵中丞荡平妖寇 杨都谏纠劾权阉·蔡东藩
  第三节 郑成功之初生及其幼年·陈匪石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七·夏仁虎
  一百五十七 曹寅之子连生奏曹寅故後情形摺·佚名
  钦定执中成宪卷三·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一百十五·郑麟趾
  永嘉王刘子仁传·沈约
  又礼一一·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三·佚名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绝句·刘克庄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

  • 陈恕可·唐圭璋

      恕可字行之,固始人。以荫补官。咸淳十年中铨试,授迪攻郎泗州虹县主簿。至元二十七年(1290)为西湖书院山长。年六十八,以吴县致仕,自号宛委居士。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卒,年八十二。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乐府补题、词综卷二

  • ◆吴礼部师道(礼部集)·顾嗣立

    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人。登至治元年进士第,授高邮丞。再调宁国路录事,迁建德县尹,入为国子助教,寻进博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及文集二十卷。正传自羁丱知学,善记览,工词章。发为

  • 第三十二出 聚义·许自昌

    【三台令】〔外小生戎服上〕囹圄拘系贤良。山寨驱驰虎狼。声势甚鸱张。管直捣有谁抵当。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外〕我们今日往救宋戴两个好汉。不免要惊动大队人马。快请众兄弟们到忠

  • 列传第九十六 李乌王杨曹高刘石·欧阳修

    李光进,其先河曲诸部,姓阿跌氏。贞观中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世袭刺史,隶朔方军。光进与弟光颜少依舍利葛旃,葛旃妻,其女兄也。初,葛旃杀仆固玚,归河东辛云京,遂与光进俱家太原。以沈果称。从马燧救临洺,战洹水有功。历前后军牙门

  • 第九十一回 悔罪乞和两宫返跸 撤戍违约二国鏖兵·蔡东藩

      却说两宫西狩,京城已自失守,日本兵先从东直门攻入,占领北城,各国兵亦随进京城,城内居民,纷纷逃窜。土匪趁势劫掠,典当数百家,一时俱尽,这北城先经日兵占据,严守规律,禁止骚扰,居民叨他庇护,大日本顺民旗,遍悬门外。可为一叹。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佚名

    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讳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竭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嗣子。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从弟也。皇本生父。醇贤亲王。宣宗成皇

  • 王勃传(附王腜、王面力传)·刘昫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王通,隋代曾任蜀郡司户书佐,大业末年,弃官归隐,以著书讲学为业。曾依照《春秋》体例,撰写起自《春秋》所止年代,经秦汉直到后魏时期的纪年体史书,叫作《元经》。又按照《孔子家语》、扬雄《法言》

  • 卷一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一百三十刑部五贼盗明律谋反大逆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

  • 卷一·胡寅

    (劫者,时也。梵语名劫波,华言曰时分也。成、住、环、空,凡四大劫。)阴阳之气,分为天地,凝为日月,转为四时,散为万物。升降、晦明、消息、聚散,皆气之运,未有能、外之而独立者也。聚则成,散则坏。盈虚相荡,一息不留,未尝止也,安得言住

  •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例品第四(有十一经)(第五后诵)一切智.法严鞞诃.第一得爱生.及八城阿那律陀二诸见.箭与喻比例最在后(二一二)中阿含例品一切智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郁头随若。在普棘刺林。尔时。拘萨罗王波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七[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拈古门明州雪宝山重显明觉禅师二十则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僧曰。某甲话也未问。山云。你是甚处人。僧曰。新罗人。山云。未踏船舷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感应记·印光

    朱石僧印光大师坐化生西事略,想诸位已知道。兹将石僧所闻记出报告。印光大师平素不言神通和奇异,很为平常。对于世间法作人之道,极力提倡孝悌(tì尊敬兄长)忠信、礼义廉耻。出世法则厌离这个苦世界,求生极乐世界,戒杀

  • 丹霞澹归释禅师语录卷三·今释

    同门弟乐说今辩重编拈古颂世尊睹明星大悟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师云我以妄想执着而证得复云直饶证得输与众生一筹在。石上栽花空中着箭易处恶求难时软赚项戴铁枷足牵红线不用翻身渠无

  • 中国学术之趋势·李宗吾

    李宗吾著,成都日新印刷工业社1936年7月出版,148页,1946年7月收入晨钟书局的《厚黑丛书》。这是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简史著作,全书共分4篇:老子与程明道;宋学与蜀学;宋儒之道统;中西文化之融合。作者在书中将中国学术的发

  • 天父诗·洪秀全

    宣传太平天国道德的诗集。刊刻于1857年,共五百首,大部分为洪秀全所作,集中反映了洪秀全的伦理思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部分内容:(一)以“正直善真”为根本原则,反对“邪曲恶假”,指出“人妖分别在邪正,邪些是妖正是人,

  • 左氏博议·吕祖谦

    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此书又名《东莱左氏博议》或《东莱博议》。据吕氏《自序》,此书是其居东阳之武川时,与从学者议论《左传》之语及课试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笔端,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迹,疏其说于下,旬储月积,浸就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