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闲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强争也。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

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

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矣。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

君子患难除之,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绝之。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

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

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见其一,冀其二;见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于人也。

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忠矣。

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知矣。

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惕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

君子乱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远日益云。众信弗主,灵言弗与,人言不信不和。

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辞,不陈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俓,俭而好●者,君子不与也。

夸而无耻,强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

亟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为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

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于仁矣。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圣人,亦无若何矣。

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

三十、四十之闲而无蓺,即无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

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

少称不弟焉,耻也;壮称无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

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与焉,辱也;弗知而不问焉,固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食厚禄,窃也;好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

人言不善而不违,近于说其言;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

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

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之,而观其不惛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近诸色,而观其不踰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勤劳之,而观其不扰人也。

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也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

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

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强,亦可谓弃民矣。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复而不改,殒身覆家,大者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勉于罪矣。

是故君子为小由为大也,居由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

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由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

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诸侯日旦失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

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

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僖僖,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

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

猜你喜欢
  闕文第四十·苏舆
  胡子衡齐序·胡直
  卷二 集情·陈继儒
  提要·江永
  第十九卦:《临卦》·佚名
  葛蕉·佚名
  卷之十·张居正
  成公·成公四年·左丘明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七·唐慧琳
  覆彭宣传部长电·太虚
  佛法与救国·太虚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七·佚名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下·佚名
  卷五十·佚名
  序言一:怀李叔同先生·李叔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马致远

    (郭马儿上,云)自从那师父与了我一口剑,拿到家中,三更前后,不知甚么人把我媳妇杀了。剑上写着四句诗道:“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后面写着“洞宾作。”我如今先告知社长,然后见官去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四·朱隗

    七律二姜曰广一首魏浣初三首袁中道一首钱继登一首黄景昉十七首 李应升一首郑之玄三首黄道周一首姚希孟七首李吴滋一首倪元璐一首张一如一首沈 承一首陆奋飞一首茅 维二首阮大铖二首李明睿二首薛 寀一首姜 垓一首

  • 卷四十九·志第十八·礼志一·脱脱

        ◎礼志一   理自天设,情由人生。以理制情,而礼乐之用行焉。林豺梁獭,是生郊禘;洼尊燔黍,是生燕飨;虆梩瓦棺,是生丧葬;俪皮缁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弥文。一文一质,盖本于忠。变通革弊,与时宜之,唯圣人为能通

  • 卷二·连横

    建国纪永历十五年冬十二月,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郑成功克台湾,居之。成功,福建南安县石井人,初名森。父芝龙,娶日本士人女田川氏。以天启四年七月十四日,诞于千里滨。是夜万火齐明,远近异之。数岁,芝龙与颜思齐党中为盗,居台湾,往

  • ●绩碑传选集目录·佚名

    长龄长文襄公事略李元度(一)史善载甘肃宁夏镇总兵署和阗办事大臣署甘肃提督史公墓碑钱仪吉(七)丁朝雄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龚自珍(一○)杨兆璜休致直隶广平府知府杨君墓表王拯(一三)温承惠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太

  • 孔觊传·李延寿

    孔觊字思远,少年时代正直有气节,把明辨是非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口吃,好读书,很早就知名。曾任中书黄门侍郎。起初,晋安帝的时候,散骑常侍官位很重要,与侍中没有区别,后来职位闲散,用人渐渐变轻。孝建三年(456),孝武帝打算加重它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二礼略嘉礼【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嘉礼一门首列天子加元服皇太子冠诸侯大夫士冠天子纳妃后天子册妃嫔夫人皇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诸目次以元正冬至受朝贺谨考朝会之仪所以正名分辨等

  • 西铭 全文·张载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

  • 春秋管窥卷四·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不言即位左氏谓以乱故然闵公既立虽国内未靖宜有以镇定之不应以乱遂废即位之礼实以继弑君不忍言即位故不书也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盟大国而请复季友

  • 卷六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五僖公二十二年考异足利本传丁丑楚子入飨于郑飨作享注及下文飨毕夜出同 庭实旅百百作伯注同今本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谨按别国诸本皆

  • 卷七·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七     元 毛应龙 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聂氏图曰帗列五采缯为之有秉舞者所执羽舞师注曰析白羽为之【宛丘诗曰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值者持

  • 卷第三十四·霁仑超永

    续藏经 五灯全书  清 超永编辑五灯全书卷第三十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十世下雪窦显禅师法嗣越州天衣义怀禅师永嘉乐清陈氏子。世以渔为业

  • 观心玄枢·延寿

     宋 延寿撰   观心玄枢卷一契即邻。不在身近。如福人出世。则琳琅现矣。薄福者出。荆棘生焉。皆由自心。有现不现。如月上女偈答舍利子云。我虽内室中。尊如目前现。仁称阿罗汉。常随而不见。故须菩提不起石室。亲

  • 卷二十九·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九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世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首山念嗣)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青绢扇子足风凉。 中峰本云。拈得便用。道出平常。山高水阔。地久天长。青绢扇子足风凉。是拈得便用耶。道出常情

  • 台湾诗荟杂文钞·连横

    不分卷,集自连横在日据台湾时期所编「台湾诗荟」杂志;因所集各篇章间有「叙言」或「跋语」皆出诸原刊编者(署名雅棠)手笔,即着于连氏编。「诗荟」创刊于民国十三年二月,讫翌年十二月停刊,计出二十二期。其发刊旨趣,在于提倡故

  • 帝京岁时纪胜·潘荣陛

    风俗志。清潘荣陛撰。不分卷。荣陛,大兴(今北京)人。雍正间供职皇宫。著有《工务记由》、《月令集览》和《昏仪便俗》等。是书为作者感“皇都品汇万方”而“岁时节令,风土景物”无所记述,乃以其耳目闻见著为是编。约成于

  •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

    医经著作。是《黄帝内经》的一种古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系战国时期的韩国诸公孙,将《内经》一书加以改编,重新整理为20篇,称为 《黄帝太素》(据《七略》),此本流传至唐初,又经杨上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