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七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护世品第十九之二

复次大秘密主如来于一切法中总略而说有四法印。何等为四。一者诸行无常。为诸沙门婆罗门及长寿天执常语者破常想故。二者诸行是苦。为诸天人计乐想者破乐想故。三者诸法无我。为彼执我诸外道等破其我想。四者涅槃寂静。为诸增上慢者起寻求行破彼增上慢故。此言无常者。即是毕竟无有常法增语。此言苦者。即是远离愿求增语。此言无我者。即是空相增语。涅槃寂静者。即是无相作证增语。大秘密主。此如是法。若诸菩萨深固信解勤行修习。即于善法而不减失。速能圆满菩提分法。

尔时护世四大天王。前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皆名护世。当以何法而能护世。佛告四大天王言。汝诸仁者。当修正法行即能护世。其正法行者。所谓十善。何等为十。一者不杀。二者于自富乐而生喜足无其分量。三者于他妻室不起染污。四者不破他众。五者不出恶言。六者所言如实。七者言无绮饰。八者于他富乐无所希望。九者止息嗔恚。十者正见清净。诸仁者。此十善法乃能护世。复有八法而能护世。何等为八。一者如说能行。二者于一切处尊重师长。三者顺行正道。四者心意质直。五者心常柔软。六者于一切众生常起慈心。七者不作诸罪。八者集诸善根。如是八法乃能护世。复有六法而能护世。何等为六。一者行慈身业。于师尊所及善知识同梵行者乃至一切众生。悉起尊重爱乐意念。是为第一身业和敬。二者行慈语业。于师尊所及善知识同梵行者乃至一切众生。悉起尊重爱乐意念是为第二语业和敬。三者行慈意业。于师尊所及善知识同梵行者乃至一切众生。悉起尊重爱乐意念。是为第三意业和敬。四者依法所得一切利养少略乃至钵中之食。与彼知识同梵行者。周普均平等同受用。又复尊重爱乐意念。是为第四利养和敬。五者于戒修法无断无缺圆具无浊。所应受者不生贪取。智所称赞离诸讥毁。以如是等净戒之法。与善知识同梵行者共所修持。又复尊重爱乐意念。是为第五戒修和敬。六者于诸正见出离法中及胜决择分。随何等法修其正行。即当如应与善知识同梵行者共所修作。又复尊重爱乐意念。是为第六同见和敬。诸仁者。此六和法乃能护世。复有四法而能护世。何等为四。一者不贪。以不贪故不堕恶趣。二者不嗔。以不嗔故不堕恶趣。三者不痴。以不痴故不堕恶趣。四者不怖。以不怖故不堕恶趣诸仁者。如是四法乃能护世。复有二法而能护世。何等为二。一者有惭。二者有愧。具是二法即能护世。复有一法而能护世。何等为一。谓真实行。以真实故即能护世。又复善语又无谄曲。此等一法皆能护世。诸仁者。如是等法汝等勤行即能护世。自能护已复令他人亦能护世。

去来品第二十

尔时世尊即作是念。我今宜应为此众会。宣说秘密大明章句。令其众会善根相应。大菩提法久住世间。作是念已。即告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言。我昔曾于阿波逻罗龙王宫中。及大菩提场初成道时。以利益心摄受世间。我时宣说大明章句。汝能记念耶。金刚手菩萨白佛言。世尊。我能记念。佛言秘密主。汝今说彼大明章句。

是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从座而起前诣佛所。胡跪合掌顶礼佛足即说秘密大明章句曰。

怛[寧*也]他(引)(句)贺虎罗(引)(二)虎罗嚩帝(引)(三)虎贺啰拏(引)(四)萨吴(引)拏(引)(五)左左左左左(引)(六)你布拏(引)(七)刍怛刹多(引)(八)刹野刹夜(引)(九)多(引)刹野萨摩(引)(十)设末你葛啰(引)(十一)贺卢(十二)贺卢嚩帝(十三)尸罗嚩帝(十四)紧阿(引)尾设野帝(十五)你萨啰尼(引)(十六)惹惹(十七)惹惹末帝(十八)阿嚩叱(引)(十九)你嚩吒(引)(二十)嚩栗多(二合引)奴娑(引)哩尼(引)(二十一)部(引)多(引)奴塞蜜哩(三合)帝(二十二)呼(引)祢嚩多(引)奴塞蜜哩(三合)帝(二十三)呼(引)那(引)誐(引)喃(引)(二十四)药叉(引)赧(引)(二十五)巘驮哩嚩(二合引)赧(引)(二十六)摩呼(引)啰誐(引)赧(引)(二十七)莎悉底(二合)哩婆(二合)嚩都(引)萨哩嚩(二合)萨埵(引)喃(引)(二十八)尾计囕都(引)摩诃(引)钵哩嚩(二合)多(引)(二十九)三咩他旦(引)驮啰尼(引)(三十)誐哩惹(二合引)都(引)三母捺啰(二合)尾誐壹帝(三十一)

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说是秘密章句时。一切魔宫皆悉振动。大地倾摇大海腾涌。一切众会皆悉战怖。咸诣佛所顶礼求救。是时世尊复以一足按地。大千世界皆悉动摇。时诸众会俱向佛所作是白言。救我世尊。救我善逝。我等一切惊怖战悼。佛言。勿怖勿怖。此是诸佛大明章句威神境界。能使大地振动大海腾涌。日住虚空亦复动摇。

尔时世尊。即为金刚手菩萨及诸众会。如其所应略说法要。是时会中有八万人发大菩提心。有无量人住有学地。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长子金刚军。持妙宝网覆于佛上。前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佛言。善男子。菩萨若能具修十法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何等为十。一者常行无碍大慈。二者常起无倦大悲。三者精进办诸事业。四者善修空三摩地。五者现前通达胜慧。六者于一切处皆善通达。七者能以妙智清净三世。八者以无碍方便观实业报。九者虽了知空而植众德本。十者如其所说自性清净而善入圣道。菩萨若具如是十法。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时金刚军。复白佛言。世尊。菩萨当修何法于佛不思议门闻已安然不生惊怖。佛言。善男子。菩萨当修八法。即能于佛不思议门闻已安然不生惊怖。何等为八。一者增长胜慧。二者增长妙智。三者常为善友之所摄受。四者具大信解。五者善达如幻无生之法。六者信解无常之法。七者心行平等犹如虚空。八者于诸法中善知障碍所起之相。菩萨若具如是八法。即能于佛不思议门闻已安然不生惊怖。金刚军复白佛言。菩萨当修何法即能于诸所作而得自在。佛言。善男子。菩萨当修四法即能于诸所作而得自在。何等为四。一者善修现前无灭之法具五神通。二者善观胜解脱门具四禅定。三者超胜梵世具四梵行。四者以方便慧于一切处善修无生。菩萨若具如是四法。即能于诸所作而得自在。金刚军复白佛言。菩萨有几种法门。佛言。善男子。菩萨有四种法门。何等为四。一者智门。善入一切众生根性。二者慧门。能善分别宣说句义。三者陀罗尼门。善入一切言音总持。四者无碍解门。能善宣说诸无尽法。此为菩萨四种法门。金刚军复白佛言。菩萨有几种力。佛言。善男子。菩萨有九种力。何等为九。一者定力。大悲起故。二者精进力。不退转故。三者多闻力。胜慧生故。四者信解力。圆满解脱故。五者修习力。离散乱故。六者忍力。善护众生故。七者菩提心力。降伏诸魔故。八者大悲力。成熟众生故。九者无生忍力。圆满十力故。如是名为菩萨九力。当佛世尊说是法时。彼长子金刚军得无生法忍。证是忍已。复白佛言。惟愿世尊威神建立。令此正法于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宫中而得久住。使彼具法器众生获得闻慧。光明照触乃至如来般涅槃后。于阎浮提中广令流布使不隐没。

尔时世尊受金刚军劝请已。即告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言。秘密主。汝今宜应宣说。我于大菩提场初成道时。护诸菩萨降伏摄受诸魔军众。所有秘密大明章句。建立加护令正法眼久住世间。摄伏诸魔邪异外法。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承佛教敕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顶礼世尊。说大明曰。

怛[寧*也]佗(引)(一句)虎卢(二)虎罗(引)(三)虎梨(四)提(引)哩(五)诃(引)哩(引)底(六)阿酤(引)设罗刹曳(七)左梨(八)左罗嚩帝(九)娑(引)哩(十)刍哩(十一)羼(引)帝末利(十二)翅弥(十三)羼(引)帝葛哩(十四)刹弥(十五)设弥(十六)扇(引)帝葛哩(十七)虎呼(引)(十八)阿梨(十九)诘诘哩(二十)珂哩(二十一)阿(引)尾设你(二十二)啰娑(二十三)啰娑你(二十四)惹曳(二十五)惹野嚩帝(二十六)体哩(二合)(二十七)阿(引)嚩哩帝(二合)(二十八)尾嚩哩帝(二合)(二十九)阿嚩哩多(二合)你(三十)梅(引)底哩(二合引)部(引)多(引)喃(引)僧誐啰(二合)呼(引)(三十一)捺弥(三十二)捺摩三钵你(三十三)帝(引)兰拏(二合)多(引)啰曳(引)(三十四)部(引)莎焰莎悉帝(二合)祢尾毗逾(二合引)(三十五)那(引)倪毗逾(二合引)(三十六)药翅毗逾(二合引)(三十七)巘驮哩尾(二合)毗逾(二合引)(三十八)药叉西毗逾(二合引)(三十九)摩奴赊(引)摩奴试毗药(二合)(四十)莎悉底(二合)哩婆(二合)嚩都(引)萨捺(引)苏欠(四十一)

说是大明时。一切山王皆悉振动。大地倾摇大海腾涌。所有一切邪异外法。皆悉摄伏归正法语。善护一切正法宝藏。一切天众互相庆悦。说伽陀曰。

秘密大明宣说已能令正法久住世

三千世界悉倾摇求人中尊愿救护

大师善说真实语普为众会施无畏

威神建立此法门能令正法久住世

尔时世尊于金刚手菩萨宫中住经七日。广为无量一切众生作利益已。乃至旷野大城一切情品。广大周遍无不蒙益。即离本宫还处空中。菩萨声闻人天大众恭敬围绕。复有无数百千夜叉罗刹阿修罗迦楼罗等。前后导从。梵王帝释护世天等。布光明网奏妙音乐雨众异花。时诸刹土皆悉振动。以佛威德神通势力。加持神变及威仪事。譬如鹅王游戏自在。渐吹还诣鹫峰山中。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以佛威神而随佛后。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七

猜你喜欢
  云溪语录序·净挺
  佛说普法义经·佚名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佛地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四·石雨明方
  因明入正理論·欧阳竟无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十·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序·元照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佚名
  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梁启超
  观音义疏记卷第三·知礼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佚名
  大雲初分得转生死业烦恼健度第六·佚名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一(本)·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庄节先生韩性(五云漫稿)·顾嗣立

    性字明善,绍兴人。其先家安阳,宋魏忠献王琦,其八世祖也。性深于先儒性理之说,四方学者,受业其门,户外屦无所容。前代遗老王应麟、俞浙、戴表元辈皆折辈行与交。同里与游最密者唐珏、王易简、吕同老,皆一时名士。每值风日清美

  • 杜诗攟卷二·唐元竑

    (明)唐元竑 撰发同谷县诗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饥愚纽字自笑自怜停骖龙潭云卽指万丈潭也临歧数子不知何人倘所谓山中儒生非耶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等是情怀经其笔端倍觉恳恻白沙水会二渡诗舍陆登舟种种景色点缀如画囘眺

  • 中州集巻九·元好问

    ○白先生贲一首贲汴人自号决寿老自上世以来至其孙渊俱以经学显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千岐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当从践

  • 玉山名胜集巻八·顾瑛

    元 顾瑛 编钓月轩题句【杜本顔】月华中夜满 云影一丝悬诗蜀郡虞集伯生方池积雨收新水三四尺风定文已消云行影无迹渊鱼既湥濳水华晚还出幽人无所为持竿坐磐石丹丘柯九思敬仲谈笑从吾乐相过罢送迎凭阑看月出倚钓待

  •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宋濂

        ◎天文一   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者也。是故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舜在璇玑、王衡,以齐七政,天文于是有测验之器焉

  •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百八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禺页)後事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十八日 奴才李煦跪奏: 曹(禺页)病故,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念其孀母无依,家口繁重,特命将曹(兆页)承继袭职,以养赡孤寡,保全身家。仁慈浩荡,亘古所无,不独曹寅父子妻孥死生衔结,普天之下莫不闻风感泣,仰颂天恩。奴才与

  • 卷三·郭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华野疏稿> 钦定四库全书 华野疏稿卷三     湖广总督郭琇撰辨白寃诬疏 奏为微臣祖父之冤不辨则不忠不白则不孝仰祈 睿照以完臣节以正 国体事恭惟我 皇上至仁大孝凡继述之隆尊养之盛无

  • 卷九 攻取中原·李有棠

    太宗天会五年,即宋高宗建炎元年也。夏五月庚寅朔,宋高宗即位,罗索克宋河中府,及解、绛、慈、隰诸州,岢岚、宁化、火山等城。时汴京平,诸将西趋陕津,略定河东郡县。托克索取宪州,败其援军。贝勒宁温珠噜等攻保德,未下,托克索进兵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十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九年正月十四日两江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恭谢 天恩谨陈愚悃事窃【臣】一介庸愚仰荷 知遇畀任封疆加

  • 第十四章 4·辜鸿铭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辜讲孔子说:“当国家政府司法公正严明,政局安静有序,百姓在言辞及行动上就显得大胆而高尚。然而如果国家政府司法不公,政局混乱不堪,百姓在行动上就显得大胆而高傲,但是在言辞表达

  • 卷十八·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八宋 段昌武 撰鸿鴈之什鸿鴈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力报反】来【力代反】还安定集之至于矜【古顽反】寡无不得其所焉王曰宣王之民劳者劳之来者来之往者还之扰者定之危者安之散者

  • 卷十·孙复

    <经部,春秋类,春秋尊王发微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宋 孙复 撰昭公名稠襄公子景王四年即位昭谥也容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音韶】蔡公孙归生郑罕虎

  • 卷二十七·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七 宋 严粲 撰 生民之什    大雅 生民尊祖也【疏曰周公成王致大平制礼以王功起於后稷故推举之以配天礼记称万物本於天人本於祖俱为其本可以相配是故王者皆以祖配天是同祖於天故为尊也

  • ○优毕叉颂第六·玄觉

      夫定乱分政。动静之源莫二。愚慧乖路。明闇之本非殊。群迷从暗而背明。舍静以求动。众悟背动而从静。舍暗以求明。明生则转愚成慧。静立则息乱成定。定立由乎背动。慧生因乎舍暗。暗动连系于烦笼。静明相趋于物表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七○)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舍卫乞食。于乞食时往诣鹦鹉摩纳都提子家。是时。鹦鹉摩纳都提子少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四·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赋风声赋恣夏之月余以抖擞行脚自忠南来乃受请于祗园主人焉策履三日陟若山之巅巍处是旧游瞩瑞处也梵宫如故铃韵依然松条增翠石榻涂钱且问驱乌沙弥曰某卓锡于何地还如曩昔面萨埵耶于是铁脊胡床敛目希夷若

  • 新唐书纠谬[四库本]·吴缜

    史学著作。北宋吴缜撰。20卷。是书专为驳正《新唐书》讹误而作,有《书事失实》、《载述脱误》、《纪志表传不相符合》等20门,凡400余事。虽有过于琐屑之处,然于欧书中脱误、失实、牴牾、失考之处,一一指正,可补其讹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