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五

僖公二十二年

考异足利本传丁丑楚子入飨于郑飨作享注及下文飨毕夜出同 庭实旅百百作伯注同今本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谨按别国诸本皆然唯宋板改作列国不知据何本也 周幽王为犬戎所灭平王嗣位位作立永懐堂同 婢子妇人之卑称也无也字释文栉侧已反【二叶】元文己作乙 御本亦作御音鱼吕反【三叶】作而御鱼吕反本亦作御 蠭本又作螽【四叶】螽作蠭升陉本亦作登陉【同上】上作登陉 殱子廉反【同上】子作

将 陈直觐反又如字【六叶】又作一音 劳刀报反【同上】正误刀当作力 没门忽反【八叶】没作殁疏毛传云治合【三叶右五行】宋板治作洽 正义曰周礼贲氏【四叶左五行】正误贲上脱虎字 释诂文俘取也【六叶左五行】文作云 释宫云秩谓之阈【九行】秩作柣谨按从木为是但宋板下文秩门限也从禾误也 主人又酌以酬賔【七叶右五行】酬作酻正嘉作酹谨按作酬似是 楚实子爵以霸主自许【同上】实作賔主作王 脚鼎一在牛鼎之后【九行】脚作膷 子男餐二牢【七叶左一行】餐作飱上侯伯餐同二作三 其实葵菹羸醢【八行】羸作蠃 豚柏鱼醢【同上】柏作拍 菭菹鴈醢【九行】谨按崇祯本菭字阙

补遗宋板注有四宜敬四作国足利本同 杀刑戮杀作设足利本同释文劳刀报反【六叶】刀作力疏周礼贲氏【四叶左五行】宋板贲上有虎字 问彊焉【五叶右八行】焉作弱

僖公二十三年

考异足利本传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校作校注同谨按诸本皆然 姜曰行也懐其安实败名永懐堂林直解其作与注犬戎狐姬之子故曰姬出犬作大谨按诸本作犬惟足利本为然 晋侯惠公也永懐堂无也字因古诗以见意欲言赋诗断章也欲作故永懐堂同谨按注疏诸本皆作欲林直解亦冯依杜注作故释文任音壬同【九叶】元文作不任音壬无同字 逞本亦作呈之【十叶】上作呈无之字 重而用反下重详同【十一叶】而作直谨按此处释文正嘉二本所引有误 犫尺由反【同上】由作油 隗五罪反下文皆同【十二叶】无下文皆同四字鯈直由反【同上】作伯儵直由反本又作鯈音同 过古禾反【十五叶】过下有王字谨按正嘉二本同有但不合传文故万厯崇祯本刋之葢传其过子弟本作其过王子弟亦未可知也刋之妄也 湔又音赞【十六叶】又作王 断端缓反【十七叶】端作丁疏孔晁云谍侯也【十三叶左八行】宋板侯作候 礼取妻不取同姓辟违礼而取【十四叶左五行】辟作譬下【七行】是故取辟同姓畏乱灾也同谨按未稳作避近是补遗释文膝星厯反【十叶】作膝辛七反 楚人君臣【八叶左七行】宋板人作之 故传重发【十一叶右七行】故作盟 谓浇手【十六叶左四行】手作水

僖公二十四年

考异足利本传臣负羇絏羇作羁永懐堂同 生原同屏括搂婴搂作楼宋板永懐堂同注放此 常棣之华鄂不作宋板同注放此谨按毛诗正文作韡説文作□注高梁在平阳扬县西南扬作杨宋板永懐堂同 披所斩文公衣袂也永懐堂披作袪 言若反齐桓已将自去永懐堂若作君 入滑在二十一年无一字宋板永懐堂同为是 推恩以行义行作成永同管国在荥阳京县东北荥作荧宋板同 应国在襄

阳城父县西西下有南字永同 河南县西南有甘水永懐堂甘作此 守谓邢政卿国子政作正永同释文弑音试又作杀【十九叶】元文作而杀音试又如字 中丁仲反下注中钩同女中宿至或无至字【同上】作女中宿丁仲反下注中钩同一本作女中宿至 求见贤徧反【二十三叶】徧作遍 甚众本或作其众【同上】上作其 遽其处反【同上】处作据 屏歩平反【同上】平作丁 听吐郑反【二十三叶】郑作定 酆音丰【二十四叶】丰作风 茅于交反【同上】于作亡棣六计反【二十五叶】六作大 桃如字本或作姚亦官音桃【二十八叶】正误官当作宜 栎音狄反【同上】正误音当作力汜音几【二十九叶】正误几当作凡 之服一本作之及【三十叶】上作及 施茹豉反【同上】茹作始 膰周礼又作燔字【同上】燔作防疏马则执□【十八叶左三行】宋板□作靮 系马系驹皆得称绁【四行】正误驹当作狗 正义曰夫辞也彼时斩袪之恨今日犹在【十九叶左九行】谨按崇祯本脱今日犹在四字 彼叔世为三代之末世【二十五叶右一行】为作谓 郭璞云似燕组色【二十九叶左四行】组作绀为是

补遗释文官音桃【二十八叶】官作宜宋板同 栎音狄反【同上】音作力宋板同 汜音几【二十九叶】几作凡宋板同 读则总为句【三十叶】句上有一字疏系马系驹【十八叶左四行】宋板驹作狗 于君为【二十叶右五行】为作焉 武王成康【二十四叶左四行】武王作文武 加之也【二十五叶右六行】之作一 周公之乱【八行】乱作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七

猜你喜欢
  形势第二·管仲
  杂守第七十一·墨子
  法言義疏九·汪荣宝
  墨子閒詁卷三·孙诒让
  卷三·崔子方
  卷十九·孙瑴
  第六章 6·辜鸿铭
  提要·吴澄
  卷十二·孔颖达
  卷十五·胡广
  臣道第十三·荀况
  卷四十一·王道焜
  续高僧传序·道宣
  跋齐尔博士所著自由哲学·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二十六·吴景旭

      丁集下之上  古乐府  巴渝  乐府原题曰巴渝本舞名即鞞舞也汉髙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賨人以従为前锋号板楯蛮勇而善鬬及定三秦封因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善舞髙帝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以为名故曰巴渝

  • 卷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一天象天地赋【有序       晋】成公绥赋者贵能分赋物理敷演无方天地之盛可以致思矣厯观古人未之有赋岂独以至丽无文鸡以辞赞不然何其阙哉遂为天地赋惟自然之初载兮道虚无而?清太素

  •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蔡东藩

      却说唐使冯延鲁、锺谟,自周遣还,又释归南唐降卒,共五千七百五十人。嗣又将许文缜、边镐、周廷构等,也一并放归。先是冯延己、陈觉等,自诩多才,睥睨一切,尝侈谈天下事,以为经略中原,可运掌上。延己尤善长聚咏,著有乐章百余

  • 建康实録沿革·许嵩

    建康者古之金陵地案周礼牵牛婺女之野尚书禹别九州曰淮海惟州分为越国立为州此则州之分域【案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州分为越国立为山又云厥土下湿而多生杨栁以为名其地北据淮东距海顔介曰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三·徐乾学

    丧制六过于礼干学案先王制礼酌为中制贤者无过不肖者无不及乃有哀伤过情不能裁抑至于灭性者不胜丧也练缟纎采不以时变三年之后犹余悲哀者过期也自轻其身却絶菜果或蹈履危险者过毁也凡此皆过于礼者也又有轻丧觧官古制有

  • 朱子年谱卷三·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淳熙九年壬寅五十三嵗春正月巡历绍兴府属县婺州衢州【行状分画既定按行所部穷山长谷靡所不到拊问存恤所活不可胜计每出皆乗单车屛徒从所历虽广而人不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仓皇惊惧常若使者压其境至有自引去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自序·杨捷

    今上御极十七载,岛逆再犯漳郡、陈码诸州。提督段公会满、汉师讨之失利,保海澄。贼凿堑断归路。时在漳满、汉官兵虽众,无由进救。奉命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暨将军、督抚诸臣交章告急。戊午仲夏,特旨命捷以少保兼太子太保充福建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七·佚名

    佛教【昌黎 李节 乐天 曾子固 六一】佛教昌黎曰佛者西域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一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一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一百五岁帝尧在位

  • 卷十·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元 胡一桂 撰西晋晋武帝姓司马名炎河内人魏咸熙二年乙酉【十二月】称帝废魏主爲陈留王国号晋以金德都洛阳【即位年三十乙酉泰始十咸宁五太康十在位通二十五年】晋之兴始於司马懿【字仲逹谥

  •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瞿式耜瞿式耜号稼轩,南直常熟人,万历丙辰进士。乙酉,任广西巡抚都御史。北兵下楚,粤西震动,式耜奋志为坚守计。丙戌,桂主即真肇庆。戊子,楚督何腾蛟被劫死,驾为北师所迫,式耜保峡江退敌,护跸桂林。

  • 蠕蠕传·魏收

    蠕蠕族,是东胡族的后代子孙,姓郁久闾氏。传说在神元帝末年,有人在东胡抢劫马匹时抓到一个奴隶,头发只齐眉毛那么长,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主人就给他取名叫木骨闾。“木骨闾”就是头秃的意思。木骨闾与郁久闾声音相近,所以他的子

  • 四十四年·佚名

    (丁未)四十四年清不知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八〉一日。〈陰曆丙午十一月十七日〉詔曰:「今番皇太子嘉禮時紀念章,分以銀、銅兩種,令表勳院製造,當日參班人員,一切頒賜。」○御濬明殿,皇太子侍座,接見各

  • 诏圣第五十八·桓宽

    【题解】“诏圣”目录原误作“诸圣”,今据本篇改正。诏,告。“诏圣”,就是告以所谓圣人之道的意思。本篇继续就“礼治”和“法治”的问题进行辩论。文学美化“

  • 多闻品第三·佚名

    昔舍卫国有一贫家。夫妇慳恶不信道德。佛愍其愚现为贫凡沙门。诣门分卫。时夫不在其妇骂詈无有道理。沙门语曰:吾为道士乞丐自居。不得骂詈唯望一食耳。主人妇曰:若汝立死食尚叵得。况今平健欲望我食。但稽留时节不如早

  •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佛弟子者。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者。初受五戒为本。遮三恶趣求人天福。以未能永舍家眷属缘累故。更加三戒助前五戒。一日一夜。种未来世永出因缘。出家者。行有始终上中下业下出家

  • 台湾游记·佚名

    本书(一册九六面五七、六○○字)为一集刊,共收游记与日记各两种,合题曰「台湾游记」。一为池志徵撰「全台游记」,係录自「惜砚楼丛刊」。作者浙江人,清光绪十七年冬来台游幕,迄二十年中日之役起,始仓皇内渡。三载之间,足迹几历

  • 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

    短篇小说。丁玲著。写于1940年底。初载1941年6月20日《中国文化》第2卷第1期。收入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4年3月远方书店初版)。作品写了一个曾经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遭到蹂躏,后来受抗日民主政府派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