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逸笺卷三

应城程大中撰

大学

韦昭注盘承盥器集注作沐浴之盘沿孔疏也【新定邵氏作盥颒之盘与韦注同】

邦畿千里

王制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而畿居其一考汉书地理志及孔疏西周畿内止八百里东周畿内止六百里言千里举成数也【韦昭曰通二封之地共千里也宗周得百里者六十四成周得百里者三十六共得百里者方千里班氏云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

缗蛮邱隅

集注邱隅岑蔚之处本郑氏注鸟择岑蔚安闲而止处之孔氏正义岑岩险蔚谓草木蓊蔚按邱隅无草木蓊蔚意此等处无闗义要第存之可也

淇澳

澳亦水名见博物志汉武帝塞澳河是也

淇竹

竹谱云淇地殷纣竹箭园也

菉竹

孔颖达疏菉玉刍也【本尔雅】竹扁竹也郭璞云菉蓐也陆玑草木疏亦分菉与竹为二今集注菉作缘与古疏异

絜矩

矩为方之器絜今工木墨线二字皆借义朱子或问引庄子絜之百围贾子度长絜大是絜为借义之证

楚书

郑氏注楚书楚昭王时书也

聚敛盗臣

郑氏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聚敛之臣乃损义按损义已该得集注伤民之力意

中庸

性情

孔疏引贺玚云性之与情犹波之与水静时是水动则是波静则是性动则是情今人只知为宋儒语而不知出自贺氏特为指出

孔疏擭柞防也字书防穽也柞坚忍之木盖以柞为穽取其坚也今集注改作机槛未审所本

周礼柯长三尺博三寸是柯之则也

正鹄

正鹄皆鸟名鹄小而飞疾大射礼郑注正齐鲁之间谓之题肩皆鸟之捷黠者射之难中故取以为的

帑尚书传毛诗笺并云子也杜预注左传云妻子也中庸郑氏注帑子孙也孔疏古者谓子孙为帑今集注从郑氏按帑本借字左传以害鸟帑注鸟尾为帑盖帑为鸟后子孙为人后义相通也

宗器

宗器郑氏注祭器也集注改重器

燕毛

周礼司仪职曰王燕则诸侯毛郑司农注毛老也谓老者在上也老者二毛故谓之毛郑氏中庸注燕以发色为坐祭时尊尊也至燕亲亲也今集注从郑氏以毛为毛发仍是老者在上意太原阎氏据周礼驳集注未当

方防

春秋传序大事书于防小事简牍而已正义云简容一行字数行书于方方所不容书于防盖古未有纸削竹为简长二尺短者半之字少者书于简稍多则书于木版又多则以韦编聨诸简谓之防而书之今集注训防为简从古注也

蒲卢

大戴礼十月雉入淮为蜃传云蜃者蒲卢也郑氏中庸注蒲卢蜾蠃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桑虫也言政之于百姓犹蒲卢之于桑虫按二説皆与敏树意不相属朱子或问辨之从沈括以蒲卢为蒲苇于经文不易字而文义贯通集注胜古注多类此

华岳

华山名岳亦山名周礼豫州山镇曰华雍州山镇曰岳尔雅释山云河南曰华河西曰岳举二山与下二水对今解华岳为西岳误

卷石

郑氏注卷犹区也集注从之字书区藏物处又小室曰区汉书贾区注若今小庵室之类故凡物小者曰区区按区处也一卷石犹言一处之石耳

两辙之间为轨轨广六尺六寸见孝经注

文书名

书名书之字也见郑氏周礼谕书名注又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疏云正其字使四方读而知之古者谓字为名仪礼百名以上书之防是也又古者谓一字为一文许氏説文即説字书同文即书同字也

沈括云防与檾同是用檾麻织疏布为之

附录

齐其家节

辟集注读为僻礼记疏辟音譬犹喻也谓于亲爱贱恶等皆以心度之而反以喻己则身修与否可自知也其説自通但与下好而知其恶三句文义不属依集注则字顺意从矣凡朱子易古注处务使通章气脉贯通此其一端

反古之道

郑氏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按晓一孔语仅见此

附记

郑氏大学中庸目录

大学在戴记之第四十二中庸在戴记之第三十一于郑氏目录中皆属别录孔疏谓于别录属通论盖当时以二书非经之正文故云别录以不耑为言学之书故云通论自宋仁宗天圣中以大学赐新第王拱辰以中庸赐新第王尧臣等世始知尊信二书及朱子章句出而孔门心法乃较着于世凡摭拾小故议朱子者皆妄也

古本大学

古本大学自经一章外首诚其意终平天下孔氏正义谓此篇论学成之事能治其国章明其徳于天下从诚意为始其间节次稍有不相承者盖古人文法疎辞或不属而意实可通要于立言之指无害虽由之不易可也

石经大学

石经大学节次不及古本为按之有序中间窜入顔渊问仁至非礼勿动二十二字尤不相附属疑好事者为之

二程大学定本

明道先生定本移欲明明徳节于邦畿三节之下次淇澳聴讼节于平天下章第四节之后殷未丧师节之前颇与诸本异今本章句盖伊川先生所序次而彚为经一章传十章则朱子所定也古人为学次第具见于此论者谓格致章未尝亡纷纷之议至今未息殆所谓文人好相诋者耶

猜你喜欢
  文公卷十三(起元年,尽九年)·何休
  外篇无忧第四·汪晫
  势胜学原文·薛居正
  君子成人之美·孔子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孔子
  卷十一·袁燮
  卷三十四下·真德秀
  春秋诸国统纪卷四·齐履谦
  卷十六·熊节
  《尸子·绰子》白话译文·尸佼
  庄公·庄公十三年·左丘明
  世间出世间品第九·佚名
  大雲初分三昧健度第二·佚名
  告全国僧寺住持·太虚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片刻。地点 严府。人物 严 喜 马 明(御史,边老生) 杨 顺(御史,二花脸) 路 楷严世蕃 沈青霞 歌伎 (四或八人)〔幕开:台上已摆好席位,严喜坐在台口等候客人。〔马明、杨顺上。马明 (念)严府开酒筵。杨顺 

  • 鸣盛集巻三·林鸿

    明 林鸿 撰七言古体雪蓬散人草书歌雪蓬散人有妫裔翰墨游心与神契摹临秘帖追晋风挥洒雄文明古制荜门鉄限人争求荒郊瘗笔应成丘妩媚云霞晴变态倾斜风雨寒飕飕伊予与君共乡县结交自昔忘贫贱衔杯拓落胆气豪江楼野寺书题

  • 卷七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七十农桑劝农赋          【晋】束 晳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专一里之权擅百家之势及至青幡禁乎游惰田赋度乎顷畞与夺在已良薄瞻口受饶在于肥脯得力

  •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赵尔巽

      扬古利 劳萨子程尼 图鲁什子巴什泰 觉罗拜山子顾纳岱、顾纳岱子莫洛浑 西喇布子马喇希、阿兰珠、阿兰珠弟布尔堪、纳尔察、纳尔察子瑚沙 达音布朗格、朗格子和讬、从弟雍舜、玛尔当图、玛尔当图子乌库理、喀喇、

  • 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 鲁参政挽辇进忠言·蔡东藩

      却说丁谓揽权用事,与李迪甚不相协。谓擅专黜陟,除吏多不使与闻,迪愤然语同列道:“迪起布衣至宰相,受恩深重,如有可报国,死且不恨,怎能党附权幸,作自安计?”于是留心伺察,不使妄为。是时陈彭年已死,王钦若外调,刘承珪亦失势,五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正统五年八月庚午朔贵州按察司副使茹琪以老疾乞致仕从之○先是北京国子监生拨历多弊有敕戒谕祭酒贝泰等至是泰自陈伏辜因请遵旧制定年限三法司写本分巡一年出身者于应该历事内取用兵部户部清军写诰天财库办事三年出身

  • 前言·缪荃孙

    六朝以来,江苏向为我国经济富庶、文化昌明之地,人文荟萃,典籍浩繁。全省地方志乘在我国现存的8000余种地方志籍中,约占十分之一,有800多种,亦不乏名家名志。但从清乾隆元年(1736)综括江苏、安徽两省地方历史的《江南通志》之

  • 卷四十八 蜀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陈寿

    (孙亮传、孙休传、孙皓传)孙亮传,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关心。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多次称赞全尚的女儿,劝孙

  • 樊山政书卷二十·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甘泉县典史禀(宁藩任内稾)批东台兴化烟酒捐陶令铸尧禀批宝应县禀批职员汤宜震禀批徐州府详批职员丁杰路禀词批仪邑监生潘祖栋禀词批江宁县孀妇杨李氏控词批甘泉县职员姜嵩年等控词批章从九墀禀批江宁府

  • 卷二百八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諡号汉哀帝时郎中令冷襃黄门郎段犹等奏言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皆不宜复引定陶蕃国之名以冠大号车马衣服宜皆称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下各供厥职又宜为共皇立庙京师上

  •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 [1]春,二月,丙戌,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1]春季,二月丙戌(疑误),乡侯黄琼去世。临下葬时,四方远近知名人士前来吊丧的有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

  • 卷一百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七歌颂四十七【举贡诸臣二】万寿诗【五言律四首】举         人【臣】张荣源春旭彤墀丽宫花紫禁明普天均覆冒匝地起光荣瑞荚尧阶吐绯

  • 五 在英国留学七年(1904—1911)·胡适

    关于在君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李祖鸿先生写的《留学时代的丁在君》(《独立》第二○八期)有很详细很动人的纪录。在君自己的《苏俄旅行记》的&ldquo;楔子&rdquo;第四段(《独立》第一○七期),写他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八月路过伦敦

  • 卷七十四军装一·冯煦

    军械局省城军械局为经理军装、器械之所。设总办一员,各项管理军械官均归节制。凡研究武备、修整器械、稽查库储及筹划调查一切责任,至为繁重。循皖省向设军械所之旧,光绪三十三年定名军械局。惟军火一项存储城北汪家勘火

  • 前言·荀况

    荀卿其人,废死兰陵,在当时郁郁而未得志。然其书则卓然立于诸子之林,不但为戴德、戴圣、韩婴所采录(1),而且历千百年而不废,此必有其所以不朽之道。郭沫若曾以《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先秦散文&ldquo;四大

  • 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 第十依文正释中二。先通辩诸科。后别依二释。前中本疏科此一部经文。总为十例。一本末部类。二本部三分。三问答相属。四以文从义。五前后摄褺。六随品长分。七随会次

  •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佚名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前有虚一真人序,称此经一曰《金柜玉镜真经》,二曰《洞玄烛幽忏》,三曰《神宝秘章》,劝人礼诵。经述太上老君向普救真人讲解忏仪,劝人礼天尊、

  • 唐宋名贤诗话·佚名

    宋代诗评汇编。简称《名贤诗话》或《唐宋诗话》。20卷。辑者佚名。郭绍虞《宋诗话考》称:“此书当为宋代汇辑诗话之最早者。《诗总》引书有《古今诗话》,而《古今诗话》引书有《名贤诗话》,则汇辑笔记说部以为诗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