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逸笺卷二

应城程大中撰

论语【下】

请车章

此章或以为假设之辞固非据其年顔回少孔子三十岁三十二而卒则顔渊卒时孔子年六十一伯鱼五十先孔子死是时孔子年七十则顔回先伯鱼卒殆十年矣而此云鲤也死又似伯鱼先回死者王肃家语注此书久逺年数错悮未可详也

长府

集注藏货财曰府本郑注邢疏云布帛曰财金玉曰货

闵子侍侧章【记若由也句】

子路死子哭之曰噫天祝予天祝予按祝予事好与丧予对他书不载惟公羊传及盐铁论注引之

冉求聚敛

冉求聚敛即用田赋事左哀十一年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于夫子子谓有周公之典在季孙弗聴终用田赋冉求不能谏止之是季氏之聚敛皆求为之也

鼓瑟希

集注希间歇也是解希字之义何晏集解引孔注云思所以对故音希是解希字之意

与防

与防句何晏集解引周注曰善防独知时按知时即集注乐其日用之常意时字较该括【集解引周注魏博士周生烈也炖煌人七录云字文逸本姓唐著论语义説】

顔渊问仁章【记归仁句】

顔回十八天下归仁见郎顗荐李固语【按孔子四十七学易顔回十八归仁语皆创出不见他书】

折狱章【记无宿诺句】

人知子路无宿诺不知宰我无宿问见墐户录

襁负

包咸论语注曰负者以器曰襁博物忘曰襁织缕为之广八寸长尺二寸以约小儿于背负之而行【见三国志凉茂传注论语疏亦引之少负之而行一句】

诵诗

周礼注云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盖诗有音韵可节故云诵诗【一云诵记也记书能举其词曰成诵古无此解】

南宫适

古者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故仪礼言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南容居南宫因以所居之宫为氏应邵谓或氏于居是也

羿

羿有二一帝喾时人见説文一尧时人见淮南子邢疏帝喾时有羿尧时亦有羿则羿是善射之号非复人之名字郑渔仲云羿字从羽从廾廾即拱字拱羽为羿与伊尹之伊相类伊从人从尹以其人能尹正天下伊与羿皆因其人制字也

夫子不答

马融注云适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谦故不答也谦字最平实省许多议论

东里

东里郑地名马融注子产居东里因以为号列子云郑之圃泽多贤东里多才是也四书备考引东里子及东里槐误

子西

马融注论语子西郑大夫【谓子驷之子公孙夏也】后一説云楚令尹

骈邑三百

集注骈邑地名本孔氏论语类考云书其邑之人名使相骈聨易于稽察故谓之骈邑非有定地也 书社三百计七千五百家索隐云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于籍注引书社三百是骈邑乃七千五百家也

卞庄子

郑论语注卞庄子秦大夫【按郑注如子桑伯子陈司败老彭等与诸家注异然必有所本存之以备一説】

石门

太平寰宇记古鲁城凡七门次南第二门名石门注云鲁城外门盖郭门也即子路宿处

夷俟

夷蹲踞也本古注四书纂笺曰蹲即坐也踞谓箕踞

九月在陈

荀子孔子厄于陈蔡居桑落之下杨倞注九月时也人知孔子在陈之年而不知为九月此可补书传所未备

东蒙

集注东蒙山名邢疏云蒙山在东故曰东蒙

分崩离析

孔注有异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防聚曰离析较集注四分公室家臣屡叛更晓晰

陪臣

马融注陪重【平声】也邢疏大夫已为臣故谓家臣为陪臣

景公千驷

晏子春秋齐景公好马疑公以好马故致多如此

周人葬伯夷以将军之礼

夷齐饿于首阳不识谁为掩骨者窃疑武周式闾封墓何独薄于二子及读韩非储説云伯夷以将军葬于首阳山之下然后为千古死义者快而叹周之厚也

夷齐采葛

韩子通解夷齐居首阳采薇而食采葛而衣采葛事罕见引用

邦君之妻

何晏集解引孔注曰当此之时诸侯嫡妾不正称号不审故孔子正言其礼也按孔氏説乃此章立论本防集注从呉氏故不录入

王文宪曰天地之间男贵女贱女子贵者方得比于男子故夫人自称小童比于小男子也大夫之妻曰孺人亦比小男子也公侯之妻曰夫人则比于男子矣至为天子之妻始曰后则在司之上而比于继体之君矣

阳货

邢疏阳货名虎字货

齐氏曰涅水中黒土今江东皁泥集注染皁物谓染皁之物也

二南

逸周书云南氏有二臣功钧势敌分为二南之国韩诗外传云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据此则南本国名厥后南氏废二公化行其间遂为周南召南也水经注亦引之路史云南仲是其后也

通志云稻有粳糯之分古人谓糯为稻本草所谓稻米者今之糯米按粘稻早禾宋祥符间始有之

防子抱器归周

抱器归周二事一太师疵少师彊抱乐器归周一防子抱祭器归周集注存宗祀是指祭器但云抱器混矣

箕子名

箕子名胥余见司马彪庄子注未审何出

耦耕

耦耕乃两人并耜而耕非牛耕也世传牛耕始于赵过新定顾氏曰古未用牛耕易只言服牛乗马引重致逺最可考者古人于蜡祭迎猫迎虎凡有功于田者无不报祭独不及牛可见古未知牛耕至汉以来始有卖刀买犊之説

以杖荷蓧

蓧説文作莜芸田器也集注从包氏作竹器字书无此解 程友菊四书辨云以杖荷蓧四字当各为义以用也谓用杖以行而所荷则蓧也

周有八士

八士郑元以为成王时人刘向马融皆以为宣王时人今集注两存之皆无确据考古周书和寤解云王【注谓武王】乃厉翼于尹氏八士惟固允让又武寤解云尹氏八士太师三公咸作有续神无不飨据此则八士乃武王时人也【按录异传云周时尹氏贵族数代不别食食口数千尝遭饥鼎镬作糜之声闻数十里疑即此尹氏与四乳八子之説可互证云】

民食丧祭

何晏集解引孔注云重民国之本也重食民之命也重丧所以尽哀重祭所以致敬古注可取者此类甚多今集注槩未采入

附录

吾岂匏瓜节

孔注云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按此谓匏瓜味苦不为人所食今集注不能饮食人则不如是是谓匏瓜不能饮食此等处终觉旧注不费力朱子不从未审何故

宰我问丧章

此章制义有谓宰我屈己以明道者意本邢疏正义引缪协云尔时礼壊乐崩三年之丧不行宰我大惧其往以为圣人无防防以戒将来故特假时人之谓启愤于夫子义在屈己以明道也

附记

撰论语

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防言【论语防】

古论语

古论语二十一卷文异者四百余字【桓谭】

论语防

论语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定易诗书礼乐春秋防皆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防者三分得一又谦焉【郑康成聘礼疏同】

论语以八寸为尺纪之约者懐持之便也以其遗非经传文纪识恐忘故但以八寸不二尺四寸也【王充】

论语逸篇

班固艺文志齐论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今知道篇无考太平御览引逸论语有问玉篇秀水朱氏疑问王即问玉然文义直浅颇类字书盖托也附录之以备考

太平御览引逸论语问玉篇

璠璵鲁之寳也孔子曰美哉璠璵逺而望之焕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一则理胜一则孚胜

説文引逸论语

玉粲之璱兮其瑮猛也

文选注引逸论语

如玉之莹

【按御览引问玉篇云玉十谓之区治玉谓之琢亦谓之雕又瑳玉色鲜白也莹玉色也瑛玉光也琼赤玉也璿瑾瑜美玉也璑三采玉也玲玱琤瑱瑝玉声也璬玉佩也瑱充耳也璪玉饰以水藻也此皆直似尔雅并记于此 按御览引古书传多后人窜入者不独此篇为然】论语逸句

大夫退死葬以士礼【王制正义】

白虎通引论语【朋友无所归三句已见第一卷】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哀公六年,尽十一年)·孔颖达
  广名·孔鲋
  卷一·孙奇逢
  提要·吕柟
  第十章 9·辜鸿铭
  第一章 11·辜鸿铭
  原序·赵汸
  卷一·严粲
  卷二十三·易祓
  编集条例·王与之
  虞书·尧典·佚名
  卷二·吕祖谦
  卷二·夏良胜
  圣躯廓润品第四·佚名
  卷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三·佚名

    华亭徐凤彩 陆庆曾 盛翼进仝选 赋三 ◆赋三 太湖赋(夏允彝) 和汉武帝伤李夫人赋(宋存楠) 和汉武帝伤李夫人赋(朱灏) 采莲赋(陈子龙) 采莲赋(朱灏) 幽草赋(陈子龙) 幽草赋(周立勋) 幽草赋(夏允彝) 幽草赋(彭宾)

  • 卷七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徐夤西华五千仭有余神秀一一排云上泬?叠嶂出关分二陕残冈过水作中条巨灵庙破生春草毛女峰高入绦霄拜祝金天乞隂德为民求主降神尧岚似屏风岚似屏风草似茵草边时脍锦花鳞山中宰相陶弘景

  •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储光羲(707-约760),唐著名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 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

  • 曾静供词二条 二、雍正皇帝勤政爱民,与天理浑然一体·雍正

      【原文】  曾静供:弥天重犯读书浅少,如何晓得天地高厚?况属山鄙狭陋,负罪弥天。一旦身近圣天子之光,忽睹广大精深,胆寒心裂,愈觉窍口难开。只有圣德神化,感通于变,其效甚速。是以弥天重犯昔虽冥顽,同于禽曾,今得被化,幸转人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弘治十四年闰七月丁丑朔命贵州都司都指挥使王宁都指挥同知王泰赞画监督太监苗逵等军前方略从兵部请也○辽阳副总兵孙文毅有罪并分守右少监刘恭俱令差去勘事给事中等官逮问闻奏仍命兵部推有谋勇者代文毅分守○修浚九门

  • 三十五、订婚·包天笑

      我的订婚的年齿,也是在十八岁。在那个时代,婚姻制度是牢不可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合呀。我虽然已经读过了不少描写婚姻不自由的著作与小说,觉得婚姻是要自由的,但我对于恋爱,一无对象。在亲戚中,我幼

  • 高车传·魏收

    高车部,是古代赤狄族的余脉,最初叫做狄历,北方将它称之为敕勒,中原称之为高车、丁零。这个部族的语言同匈奴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有人说它的先祖是匈奴的外甥。高车族的分支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

  • 二年·佚名

    辛丑春正月1月3日○癸丑,〈初三日。〉以鄭致和爲吏曹判書。致和,太和之弟也,太和方爲首相,當擬銓長望也,以嫌不用致和,上再問正二品中無加望之人乎?沈之源、元斗杓遂啓以致和,爲首相所持難,今承下敎,以致和擬入矣。上卒用致和,長

  • 卷十四·陆九渊

    卷十四 与包详道 宇宙间自有实理,所贵乎学者,为能明此理耳。此理苟明,则自有实行,有实事。实行之人,所谓不言而信,与近时一种事唇吻、闲图度者,天渊不侔,燕越异向。 若能猛省勇改,则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

  • 卷八十·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八十    宋 程公説 撰次国第一邾        小邾越        许邾曹姓子爵其先出自颛顼之后陆终氏产六子第五子曰晏安周武王克商封晏安苖裔曹侠于邾为附庸自安至仪父十二世其

  • 卷十六·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十六元 汪克寛 撰宣公【癸匡王丑五年】元年【晉靈十三年齊惠公元元年衛成二十七年蔡文四年鄭穆二十年曹文十年陳靈六年杞桓二十九年宋文三年秦共公稻

  • 第十四章 20·辜鸿铭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辜讲有一次正当孔子评论某侯国国君(卫灵公) 生活奢靡的时候,有人(季康子)说:“假如他是这样的人,为什么没有失去王位

  • 卷十四·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四    宋 王与之 内司服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郑康成曰内司服主宫中裁缝宫之长○史氏曰春官有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今掌后之吉凶衣服者不得不以内司服别之

  •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太虚

     一 信    甲 信自心    乙 信佛土    丙 信法门   二 愿    甲 念念厌离娑婆秽土而欣往安乐净土    乙 愿早往生净土得断无尽烦恼而成无上佛陀    丙 愿早往生净土得学无量法门

  • 第九卷·佚名

    地狱品之五又彼比丘。知业果报。观大叫唤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受坚苦恼。不可忍耐。是彼地狱第三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盗邪行饮酒。乐行多作。堕彼地狱。生受坚苦不

  • 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佚名

    周宇文氏天竺三藏阇那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难陀跋难陀龙王宫。于摩尼德大云轮藏宝楼阁中。与大比丘及大菩萨并诸大龙一切众等。其名曰难陀龙王优钵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婆留拏龙王。德

  • 文献通考·马端临

    宋元之际马端临撰。 348卷。记载上古到南宋嘉定末的典章制度的沿革。作者除因袭杜佑《通典》外,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议论及其他文献等,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始撰,历时二十余载,至大德十一年(1307年)完成。资

  • 麓堂诗话·李东阳

    一名《怀麓堂诗话》。诗论。明李东阳(1447—1516)撰。一卷。东阳有《怀麓堂集》已著录。此编论诗,推重盛唐,极赞李白、杜甫。理论上反对“句句字字,摹仿而不敢失”的泥古之风,实则已开“前七子”摹拟之论。强调诗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