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逸笺卷四

应城程大中撰

孟子【上】

麋鹿

麋泽兽隂鹿山兽阳集注作大小解未知所本

灵台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鼈诸侯卑不得观天文无灵台但有时台囿台管子云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文王服事何得僭天子制或孟子托以讽梁也

赵岐孟子注填鼓音也集注从之宋孙奭疏云填塞也又满也言鼓音之充塞洋洋而盈满也

五亩之宅

赵氏曰古二亩半当今一亩十步则五亩止当今二亩二十步尉缭子曰天子宅千亩诸侯百亩大夫以下里舎九亩则民宅五亩仅得大夫士之半也周制以渐而降盖如此

颁白不负戴

赵注壮者代老心各安之一安字最形容得王民皥皥气象出【按前汉地理志云周公封鲁濒洙泗之水其民涉渡少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至龂龂如可与赵注参看】

饿莩

赵注莩零落也言饿死者零落于道路也【广韵殍注草木枯落也】

作俑

孔子恶作俑者象人而用谓其殆于用人也用人殉葬始宋文公【见春秋成二年传】至秦武公死殉者六十六人缪公之葬殉者一百七十七人三良在其中【见史记】其流毒至此故恶其不仁且谓其无后

易耨

赵注易耨芸苗令简易也阎百诗云即立苗欲疏意

孟子见梁襄王章

通鉴慎靓王二年壬寅惠王卒孟子去魏适齐是一见襄王后即去也故有不似人君之言盖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使仍在梁必无议襄王语

衅钟

衅祭名集注失训郑司农周礼注云血祭曰衅赵注新铸钟杀牲以血涂其衅郄因以祭之曰衅

説文术邑中之道余楚金説文通释云术方术也谓一方之道纂笺云此为得制字之本意

寡妻

赵注寡少也嫡妻惟一故曰寡

鼓乐

赵注鼓乐者乐以鼓为节也

文王之囿

后汉杨赐传乐松曰文王之囿百里人以为小齐宣囿五里人以为大此与孟子异或别有所本

郊闗

四郊皆有闗郑氏注闗境上门也

入国问禁

礼入国问俗入境问禁集注云礼入国而问禁疑国字是境字之误

转附朝儛

集注云转附朝儛皆山名金仁山云海旁之山潮至如儛【儛与舞通】故名孟子杂记云朝如朝夕之朝衞有朝歌齐有朝儛皆以俗好嬉游故名其地按转附必海旁之山言其宛转依附于海也【景公传云转附乃太公之墓朝儛乃桓公之墓二公皆齐之先王欲观已隐有法二公意】

鳏寡孤独

礼记集説中山成氏曰孟子王制礼运所言鳏寡孤独此通言耳四十无妻不为鳏三十无夫不为寡有室无父不为孤壮而无子不为独 按四者鳏与独一类孤与寡一类鳏本鱼名独本兽名鳏性单独性特皆借义凡无夫曰寡此云老所谓五十无夫曰寡也【大戴礼】长无父亦曰孤此云幼所谓子不见父则呱呱啼也盖举其最无告者言之

囊橐

孙奭孟子疏小曰橐大曰囊与今集注异

爰方启行毛注

孟子正义引毛注云公刘张其弓矢乗其干戈戚扬以方开道路去之盖诸侯之从者十有八国焉十有八国未详

太王属耆老

郑渔仲通志獯鬻来攻古公事之以皮币犬马珠玉菽粟货财皆不得免复欲其土地与民古公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亡民也耆老曰君不为宗庙乎曰宗庙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也按为社稷为宗庙即下节世守勿去意

从之者如归市

通志古公率其私属去豳举国扶老携幼从之者二千乗一止而成三千户之邑【按诸侯从者十八国举国从者二千乘皆与如归市合罕见引用】

嬖人

杜预曰贱而得幸曰嬖

三鼎五鼎

张晏五鼎注牛羊豕鱼麋也双峰饶氏谓五鼎为羊豕鱼腊肤三鼎为豕鱼腊并误按仪礼鼎数图一鼎特豚无配三鼎特豚而以鱼腊配之五鼎皆用羊豕而鱼腊配之盖礼以鼎之三五为隆杀不以实鼎之物计三五也饶氏盖不知鱼腊为配鼎而误张晏注牛麋尤非大夫所用

公孙丒

公孙丒有政事之才见赵岐公孙丒章句注

置邮

马递曰置步递曰邮今集句驿与驲音义同皆传递马【杨升庵云置缓邮速驿迟驲疾不知何据】

防仲

防仲乃防子之次子名衍即后国于宋者见孔安国传

比干

孟子襍记王子干封于比故曰比干

孟贲

许慎淮南子注孟贲衞人也通攷云齐之力士当以许注为正【通鉴秦武王好力士任鄙乌获孟説皆至大官説即贲也】

麒麟

麒麟二兽名郭璞云麒似麟无角诗疏麟黄色一角角端有肉作一兽误

赵注廛市宅也集注本之説文市物邸舎曰廛郑氏王制注本之据説文廛为贮货之所乃市宅之取利者因其利而赋之亦抑末之意但赋其廛则市宅有不赋者矣

夫里之布

赵氏注里居也布钱也夫一夫也郑司农周礼注云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诗云抱布贸丝此布也孙奭云不知言布参印书者何见或旧时説也

耕稼陶渔节

舜耕于歴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人习知之按路史舜牧羊于潢阳灰于常羊什器于寿邱就时于负夏贩于顿邱债于傅虚未尝暂息此数事可补耕稼节之遗

东郭氏

齐大夫有东郭氏名偃名书名贾者见于春秋亦有北郭氏南郭氏皆齐大夫古疏云齐之东地号曰东郭云氏者未详其人以理推之孟子之所吊必贤大夫也【通志东郭氏姜姓齐公族桓公之后也】

孟仲子

孟仲子名睾孟子之子见谱

景丒氏

前汉书艺文志载景子三篇列儒家者流注云説宓子语似其弟子按孟子称景丒为景子其言父子主恩君臣主敬本儒家言疑即汉志所载景子又兵家有景子十三篇

兼金一百

古者以一镒为一金【赵氏注】故兼金一百不言镒以一百金即一百镒也

在薛节

人知孔子絶粮于陈蔡不知孟子絶粮于邹薛风俗通穷通篇云孟子絶粮于邹薛困始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疑絶粮于薛即此在薛时曰闻戒曰兵餽与陈蔡之阨固不殊也

持防失伍注

去之谓杀之本古注金氏曰持防不过庭前阶下执防之人庶人之在官者去之止是废弃之

蚳鼃谏王节

赵注三谏不用致仕而去按蚳鼃三谏未详或大概言之也

王驩摄卿

孔颖达曰春秋有使大夫摄卿之法如文七年传晋使先蔑如秦逆公子雍荀林父谓蔑曰摄卿以往可也何必子集注王驩摄卿以行盖本诸此

反齐止嬴

反齐止嬴解者谓余哀未忘固属臆説近太原阎氏引列女传以为孟子仕齐归葬于鲁三年免丧然后复至齐据此则止嬴句为赘设充虞之问不应在三年后且三年前亦不得云前日也四书辨云孟母葬鲁之时治丧之具皆齐所赐反齐止嬴乃向国为坛望谢齐君之礼礼毕仍反于鲁以终三年之丧鲁平公与宣王防于鳬绎乐正子备道孟子之贤正此时也

中古棺七寸

中古注周公制礼时攷周制棺皆不云七寸元詹氏曰记檀弓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而丧大记云君之棺八寸上大夫棺八寸下大夫棺六寸士棺六寸注云皆周制舎此未见有七寸之文孟子或别有本

劝齐伐燕

史记燕王属国于子之三年国大乱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齐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伐燕此与孟子文迥异盖因有劝齐伐燕语遂附防其説迁史不足据如此

季孙子叔疑

集注季孙子叔疑不知何时人赵注二子孟子弟子也阎百诗云子叔鲁文公之族又赵注子叔心疑惑之则疑字非人名

龙断

赵注龙断谓堁断而髙者也今集注只以冈垄易堁字秀水朱氏经义考谓龙断义赵注未详今集注本陆氏善经未细检赵注耳

滕文公滕定公

滕文公定公朱子失注赵氏云古本世纪录诸侯之世滕国有考公麋与文公之父定公相直其子元公与文公相直似后世避讳改考公为定公以元公行文徳故谓之文公也

乗屋

乘屋赵氏谓乗盖其野外之屋最当盖为田事计宜豫完其在田之宅若邑居之屋已入而处之矣

井地

集注井地即井田也赵氏顺孙纂疏曰言其始以地而画井耳井田则因其田既已成而言之也此最分晓下文从经界説起正是答他地字由经界説到分田语固有渐次在

滕壤地田数

仁山金氏曰滕截长补短将五十里则是除山川林麓之类以田计也以开方法计之则五十里为田二千五百井二万二千五百夫

徙字注

集注徙谓徙其居也赵注徙谓受田易居也着受田二字好盖井田之法不受田则不易居无轻徙者

大略

集注未训略字赵注略要也言井田未及其详已举其要大要者大者之要也润泽其余事耳

衣褐

赵注褐以毳织之若今马衣也马衣字新甚不经见

稼穑

説文种曰稼敛曰稽按稼即下树艺穑即下五谷熟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教稼之法也后稷之穑有相之道教穑之法也二字各为义

记墨者弟子

墨者弟子不独夷之杂检书传得十数人附记于此随巢子 胡非子【马总意林载二子各著书一卷】相里氏【里一作文】相夫氏邓林氏【后三子分墨为三家】田鸠 禽滑厘髙何悬子石谢子【闗东人】唐姑果【秦人】公上过 钜子 孟胜【按孟子谓杨墨】

【之言盈天下杨子不数传而防墨氏至与孔子并称盖衞之者众也宜其惑人也易而流毒也逺】

诡遇

赵注横而射之曰诡遇

淫移屈

富贵不能淫三句赵注淫乱其心也移易其行也屈挫其志也今集注易乱为荡缘乱字太重易行为节缘行字太宽朱子于四书字字不苟如此

与葛为邻

地理志云葛今梁国宁陵有葛乡史记注亳都亦在梁国故曰与葛为邻

戴不胜

杨倞荀子注戴不胜即戴驩也为宋太宰

庄岳

庄岳两地皆齐街里名阎百诗引左传云襄二十八年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昭十年又败诸庄哀六年战于庄即此庄也襄二十八年庆封反陈于岳即此岳也【按阎百诗四书释地最为该博兹不敢多采者地形变易代有不同后世附防古迹不可据以为信故宁阙之】

段干木

段干姓木名姓源老耼子名宗字尊祖为衞将军封于段又封干因以为姓风俗通段干木注云姓段名干木魏都赋云干木之徳唐书百官表又云姓段为干木大夫俱误

今兹

兹年也今兹犹今年也

营窟

营窟二字各一义营者营累其土于地上窟者窟穴于地中见礼运注

墨翟姓名

墨子姓翟母梦乌而生因名乌以墨为道墨非姓

陈仲子

陈仲子名仲字子终见皇甫谧髙士传

于陵

集注于陵地名无确训陈心叔曰于陵楚地盖避地于楚也

猜你喜欢
  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第二十六·晏婴
  颜渊第十二·孔子
  汉儒愤攻伪经考第七·康有为
  卷一百七十二·山井鼎
  卷二十一·沈廷芳
  卷六·范处义
  卷一百三十四·秦蕙田
  卷二十五·吕祖谦
  卷七·李光坡
  卷三十四·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三·慧立
  正信会员每日必修之常课·太虚
  卷第二十六·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二(之上)·智俨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四·彭定求

        卷304_1 【怨妇】刘商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卷304_2 【绿珠怨】刘商   从来上台榭,不敢倚阑干。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   卷304_3 【古意】刘商   达晓寝衣冷,开

  • 林革·唐圭璋

      革号西皋。   满江红   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   有感而作   十载扁舟,几来往、三吾溪上。天宝事,一回看著,一回惆怅。笔画模糊犹雅健,文章褒贬添悲壮。枉教人、字字费沉吟,评轻重。   西北望,情无量

  • 则禅师·唐圭璋

      则禅师,主潼川天宁寺。   满庭芳   咄这牛儿,身强力健,几人能解牵骑。为贪原上,嫩草绿离离。只管寻芳逐翠,奔驰后、不顾倾危。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今有智,长绳牢把,短杖高提。入泥入水,终是不生疲。

  • 文公集补钞·吴之振

    朱子讳熹醉下祝融峰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路出上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联句(自注:同张敬夫、林择之)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崇兰供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刘昫

    ○崔善为 薛颐 甄权弟立言 宋侠 许胤宗 乙弗弘礼袁天纲 孙思邈 明崇俨 张憬藏 李嗣真 张文仲李虔纵 韦慈藏附 尚献甫裴知古附 孟诜 严善思 金梁凤 张果 叶法善 僧玄奘 神秀慧能 普寂 义福附 一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顺二年二月庚寅朔赐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钱僧护保定府高阳县田五十顷○沈世子幼土学奏父康王薨蒙 圣恩遣官安葬但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乞于坟外复赐空地数亩奏下工部覆奏王府造坟地亩已有定制沈王坟例应地五十亩若复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三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三十       宋 苏辙 撰郑子产列传第七郑子产名侨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也发之字曰子国故曰国侨子国亦郑之良大夫也与子驷子展同事成公僖公为三卿晋楚之兵无嵗不至于郑郑人不知所从简公元年

  • 九三三 满票签为开送分校人员名单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九三三 满票签为开送分校人员名单事致典籍厅移付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九日汉票签为移付事。【真按:竟有这种错误!(标题作满,此却作汉!)则怀疑前面四十八年肆拾捌年者是误置,或真讹谬矣.】准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咨称,照得本

  • 查东山先生年录·查继佐

    查东山先生年录查序张序征引书目例言东山七秩乞言启查东山先生年谱书湖州庄氏史狱跋查序向读觉庵存稿,拟辑年谱,自恨才疏学浅,无从起手,盖世稍远而年湮矣。至东山老人,国初名最着,家乘竟一传之不存,岂因革之际有所隐讳欤?然并

  • 卷一百五十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九飨燕礼蕙田案周礼大宗伯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賔客贾疏飨礼烹太牢以饮賔献依命数在庙行之燕礼其牲狗行一献四举旅降脱屦升堂无

  • 释摩诃衍论 第五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五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自此已下显示生灭之相差别本曰。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上·佚名

        唐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金刚手等十六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兢

    域外地理著作。宋徐兢撰。四十卷,附录《宋故尚书刑部员外郎徐公行状》。有清《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等,商务印书馆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据《知不足斋丛书》本出版了《丛书集成》本,是目前较常见的版本。兢

  •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佚名

    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北宋末南宋初天心派道士路时中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主要论述存思三光,飞奔日月斗罡之内修方法。其内容文句与路时中所编《无上玄元三天

  • 爰清子至命篇·王庆升

    爰清子至命篇,南宋道士王庆升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编首有淳祐己酉年(1249)作者自序,声称依至人所授金丹口诀,撰成此书。全书分为四篇:第一《至命篇》,引述张伯端《悟真篇》诗数首,解释内丹安炉立鼎、火候法度、野

  • 宋词三百首·朱祖谋

    朱祖谋(1857—1931)编选。朱祖谋,原名孝臧,字古微,一字藿生,号讴尹,又号上强村民,即强村,浙江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二甲一名进士,历充国史馆协修、累迁礼部侍郎。后隐居苏州。早岁工诗,四十岁后专工词学。所作词在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佚名

    凡十卷。唐代般若、牟尼室利合译。略称守护国界经、守护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佛为一切法自在王菩萨演说虚空性、心性、菩提性、陀罗尼性等事。共计十一品,即:第一序品,叙说文殊菩萨以妙伽陀赞叹佛;第二陀罗尼